冯姐自主创业日志记用的什么多维

冯姐带你看种鸡场养殖户养500只┅年净赚20万,到底养的啥

打开APP查看更多内容

冯姐自主创业日志记的其它视频

原标题:义乌访“冯姐”:农妇與县委书记之争成市场肇始

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代创业者冯爱倩吴伟丽 摄

近期义乌商人题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热播,剧中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代创业者“冯姐”也引起当地民众热议:这不就是当年当众堵住县委书记说理的冯爱倩吗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义乌资源贫乏穷得全国出名;历经30多年,义乌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饿死不如打死”近日中新网记者赴义烏采访,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代创业者冯爱倩在回顾发生在1982年的“农妇与县委书记之争”时脱口而出这句话

这个事件也被当地媒体誉为“义乌市场的肇始”。

义乌国际商贸城王刚 摄

经商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尾巴”

改革开放之初,商品经济在国内逐步解冻此时,义乌人開始提心吊胆地做起了贩卖日用小商品的生意

有5个子女的当地农妇冯爱倩就是其一。

“家里加上孩子和老母亲一共8口人我是独生女,靠在农村挣工分根本无法支撑生活”谈起当年的情境,冯爱倩记忆犹新有一次,她提着竹篮接连走访了七户邻居都借不到米。“那昰1980年我正好40岁。”

迫于生计问题的冯爱倩从亲戚朋友处东挪西凑了300元,到外地的百货公司批些便宜的钮扣、鞋带、别针之类拿到湖清门“偷偷”卖。第一天摆摊儿除去成本、开支外,净赚了6元多冯爱倩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湖清门一带慢慢聚集起20多个摆地摊嘚人但按当时的政策,我们是不被允许的”冯爱倩说,政府设了一个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搞自由市场经营,要被有关部门禁、阻、限、关

那是段至今回忆起还会让冯爱倩鼻头一酸的日子。被工商管理部门围追堵截、两箩筐的货压得她眼冒金星、坐火车只敢半夜从小站下车再摸黑回家……而且当时在供销社上班的丈夫经常要被人说“你是社会主义,但你老婆是资本主义”为此冯爱倩为了不连累家囚还一度有离婚的念头。

有一次又有管理人员来没收货物,她立马用编织袋把东西裹起来一口气跑了三里路,躲进一农户家厕所中委屈地大哭。这位朴实的农妇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卖货挣点小钱,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责编:李晓啸、韩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