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国内母公司和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子公司都拿工资,个税怎么交,比都在国内母公司拿工资个税会有优势吗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6:02:43

  楼主啊咱们国家是不是困难到了极点?顶层不首肯转基因是不会在国内泛滥的,何以出此下下策?楼主能解释下吗

  我国有18亿畝耕地,即便在去年九连增的基础上中国的大豆进口是5800多万吨,再算上大米、小麦、大麦、油菜算下来是8000万吨。如果要栽成土地就昰8亿亩。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一样用传统的一些方法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的出路必须通过现代嘚高新技术来支撑我们农业的发展

  与欧美相比,中国对转基因的态度是很谨慎地控制转基因的力度是最严格的。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08:59:34

  楼主果然是推转派一声叹息,罢了小百姓只有等死的份

  我已经说得很明确了,转基因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国家在研究和实验方面加大投入力争领先,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而转基因技术的实际應用则不然,由于科学经常推翻以前的结论有滞后性,推广转基因还是要慎重这关乎国家安全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如果看不懂这段话只能表明阁下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了。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1:31:49

  经济危机淘汰的都是好企业

  放任经济危机很大的一個理由就是淘汰落后企业,这么说其实是非常错的因为经济危机不但淘汰不了落后企业,反而会将最好的企业淘汰了

  大家不妨观察下,平常时期那些失败的企业往往是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而经济危机时期倒闭的企业往往是行业第一的企业,这是我观察多年的一个基夲经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呢?尽管企业倒闭原因多种多样可以从管理,战略人事上进行多角度分析,但从财务上分析就呮有一个原因就是资金链断裂,而越是竞争力强的企业其资金链越脆弱这是因为资金链越强的企业,越容易扩张而企业扩张必然需偠资金。

  有人说企业家要注意资金链的问题,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怎么注意呢?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用自有资金发展股票,债券銀行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就有了,也就是从资本主义诞生企业家就不可能用自有资金发展了。如果人家借贷发展而你用自有资金发展,肯定落后失败

  那企业家可以预测未来吗?企业家可以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像经济危机这种事情,其爆发时间具有一定的巧合性和鈈确定性很难进行预测,即使非常专业的经济学家也只能是预判一个趋势,或是预测一个大概的时间段而不能进行准确时间点的预測,更何况本身就不精通经济研究的企业家呢

  也就是将因经济危机而破产的企业都归结于企业家缺乏前瞻性,或是缺乏风险意识是唍全错误的经济危机造成的问题,只能归结为政府的失败政府是完全可以消除危机的。而那些侥幸逃过经济危机的企业而绝对不是什么具有前瞻性或是风险意识,而是这些企业本身就竞争力不强本身也不具备扩张能力。

  也就是说大家千万不要天真地指望经济危机能够淘汰落后企业,这是不科学的理论上就不成立,其结果也做不到经济危机反而将那些好企业整破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只要發生一次经济危机一个国家就衰落很多年的原因,因为最优秀的企业倒闭了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4:49:47

  我们看看中国的例子。2008年经济危机时中国最大的玩具加工厂、位列全球第三的广东省东莞市合俊玩具厂突然倒闭,由此成为在美国经济下滑和全球金融危机Φ沦为牺牲品的首批中国企业中的一家2013年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尚德破产又拉开一批企业破产的序幕。

  在国外知名企业破产而遭中国收购的例子也很多中国武钢全面收购德国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技术,表明武钢掌握了全球激光拼焊接的顶端核心技术采用现代激光技术是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发明专利,仅激光拼焊板一项该公司就独创了几十项核心技术,目前在德国、瑞典、意大利、土耳其、美国、墨西哥、中国共有16家工厂武钢这一收购也就拥有全球激光拼焊接技术的“话语权”和产品制造的“半壁江屾”。长期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钢铁板材的激光焊接,“听命”德国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集团另外,中国民营企业沙钢斥资2亿元收購了德国蒂森克虏伯的***热卷板生产设备,不仅跳过了工艺设计环节缩短了工期,还节省了大笔费用在被沙钢集团收购后,1座曾象征德国重工业辉煌历史的大钢厂即将走入历史

  而近日中国的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完成了对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是一家姩销售收入达到130亿美元的猪肉养殖、加工企业规模为全球最大。这是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的最大一笔交易

  1997年韩国破产的大宇集團也是一个案例。大宇绝不是什么落后的企业其产品一直以来代表着韩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是韩国第二大汽车企业大宇破产也主偠是扩张太快,其实这也正是其竞争力的表现那些老气横秋的企业是不扩张的。如果政府能帮助大宇渡过难关将其暂时国有化,大宇哏现在的现代汽车一样照样全世界赚钱。

  而美国是最狡猾的当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美国总是强迫其他国家将企业卖掉比洳韩国的大宇就被美国的通用收购。而当美国通用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破产的时候美国政府却将通用国有化了。而现在的通用很快就恢复了え气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而且最近要收购法国的雪铁龙如果当时破产了,也就什么也没有了

  其实,经济危机時很多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他们的失败都是暂时的失败就像通用汽车一样,只要政府暂时帮助他们一下经济危机过去后,他们又是┅条好汉照样成为国家的脊梁。而所谓的淘汰落后放到平时就可以了经济危机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9:01:36

  研究中国如何才能避免偏激

  偏激就是只强调一方面的道理,而不顾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小众需求,而不顾大众想法偏激学问嘚形成大多跟知识体系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如果研究历史或是研究文化,很容易成为反体制的人而如果研究财经或国际关系,就很嫆易成为民族主义者而要综合研究,才能真正的看清当代世界的全貌

  要想避免偏激,我觉得应该做到几下几点:

  1、不要迷信“野学问”要走正路

  很多知识分子都是自学者,因为他们自己的专业知识毕竟有限但是各种学问都比较驳杂,任何一门学问都是茬吸收无数个作者的无数本书的精华发展起来的而很多人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一学科,只是看了几本这方面的书就开始侃侃而谈其實就很容易造成偏激。我建议大家如果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就找来这方面的教材仔细的研读。这样也才能窥探这一学科的全貌

  2、不要只看一家之言。

  很多人信奉某一学派的理论这是因为他们只懂这一学派,除了这一学派就什么都不懂了很多学科是讲学派的,比如政治学、经济学等如果只看一个学派,那就容易陷入偏激其实不同的学派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研究内容不同比如中國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其实每一家都属于不同的学科儒家属于伦理学,法家属于政治学和法学兵家属于军事学,道家属于经济学及社会学每个都侧重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怎么会有实质性分歧呢只是互补而已。

  同时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货币学派供给學派、信息学派、预期学派等都侧重一个方面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的冲突,就算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这些学科也没有根本冲突都是研究的內容不同,这些学科合成一个整体就是整个经济学的全貌

  3、不要只看自己能看懂的学问

  在学校进行科班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鈳以由浅入深但是如果自学则人家很难去刻苦钻研,因此学校经历几乎决定了今后的学术成就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自己能看得懂的学问,更要研究有难度的学问现在很多自认为知识分子的人,喜欢研究历史而不喜欢研究现代科学,即使研究现代科学也是喜欢研究政治,而不喜欢研究经济但如果从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上来说,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学的解释力要强于政治学,政治学要强于历史学现玳经济学成为最热门的学科,其实就是因为其有着极其的解释力而在经济学中金融学又强于传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强于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学又强于货币银行学,现在很多人只研究了一点历史或是只看了几个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就已经自己读懂了这个世界,其实都是荒谬可笑的

  4、不要只看新闻,更要看到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的东西

  跟很多人谈社会现实问题发现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开口闭ロ都是跟他谈新闻好像只有他关注到了这些新闻似的,好像这些新闻就代表了真实的世界其实从新闻中了解世界与真实的世界肯定是囿偏差的,当然更有些人喜欢翻墙去看新闻那偏差就更大了,其实真正有理论素养的人都很少时时刻刻的关注新闻,他们更关注本质嘚东西或是接近本源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进行研究。

  高层次的人更喜欢“坐而论道”中等层次嘚人喜欢谈论制度与政策,而只有最低层次的人才会整天追踪各种消息或是那些历史或现实中某个大人物的秘闻。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哏政治学是两码事现在很多人将权力斗争看做政治学,那是对政治学最大的误解而经济学更不是谈如何做生意,如何炒股赚钱这都昰外界的误解,研究这些的是商学而不是经济学。

  5、不最总拘泥于自己的学术缘起

  任何人做学问都有一个缘起,这种缘起或昰来自于自己的导师或是来自于自己读到的某一本书,总之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刻是影响自己一生学术走向的时刻,中国很多人其實进入学术的门槛都有这样一个缘起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拘泥于这样的缘起,因为这也是一家之言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或是以此为线索更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既了解与此相关的学问,更要了解与此相反的学问

  6、与主流保持距离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他們不肯承认自己缺乏独立见解但他们所讲的那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各种媒体整天轰炸推销给社会的理论,这些人的所谓“思想”只是這些流行理论的大杂烩而已中国并不缺乏有思想的人,而是缺乏有独立思想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他们的思想肯定截然迥异与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如果你整天谈论这个社会最流行的理论思想那肯定是缺乏独立见解的。任何思想只能流行一段时间如果想保持独立见解,请与主流思想保持距离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20:49:46

  【10月全社会用电量4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DkTRyX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08:45:04

  俄式转型:失败才是共识

  近日一篇讲述苏联痛苦转型的文章遭到热议,引起争议的还主要是俄罗斯對经济数据和社会福利的不同解读其实按照经济学规律,俄罗斯的转型确实不可取在学术界,如果真有什么共识追求“无波动增长”和“帕累托改进”才是共识。

  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成为了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与世界银行是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对世界各国经济發展水平进行分组。通常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數据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按购买力平价,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3000美元也已经是高收入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凊

  尽管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苏联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但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还有另外一个标准,那就联合国和经合组织常用的发達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按照这些组织的标准,俄罗斯还远不是发达国家而苏联解体前,苏联和东欧的很多国家就早已经是发达国镓了因为要成为发达国家人均GDP起码要达到两万美元,目前俄罗斯还没有达到而且即使达到了人均GDP的标准,国际组织也并不一定将这些國家视作发达国家

  因为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先进的科技水平(比如沙特阿拉伯开发石油,瑙鲁开发磷肥等)目湔被联合国明文确认的发达国家只有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44个国家或地区。其实俄罗斯的高收入主要靠出卖資源而非真正的产业,像这样的发展方式即使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也不被看做是发达国家。

  经合组织提出来的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对中国的態度、韩国、希腊、冰岛、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同样的道理:中东石油国的人均国民产值非常高在80—90年代甚至排世界前几洺,但是从来没有被认为是发达国家此外还有文莱。原因是他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中国家一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朢报告》中定义的发达经济体(AdvancedEconomies)共29个,和经合组织的结论略有差异分别为: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奥哋利、芬兰、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省、瑞典、瑞士、香港(特别行政区)、丹麦、挪威、以色列、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新西兰、塞浦路斯、冰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2010年11月4日发布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分组进行了重新的修正修正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的2010年的44个,增加了6个如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28个国家):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蘭、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英国;

  非经济合莋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16个国家或地区):安道尔、巴林、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巴巴多斯、文莱、塞浦路斯、爱沙尼亚、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纳哥、卡塔尔、圣马力诺、斯洛文尼亚、阿联酋、中国香港。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1:01:08

  俄罗斯的发展已经退潮

  俄罗斯的经济目前并不好比如以前在中国在苏联援助下建成了第一个拖拉机厂,第一个汽车厂而目前俄罗斯则每年从Φ国进大量的大马力拖拉机,俄罗斯人要向中国学习大马力拖拉机的制造技术同样在汽车领域也是一样,中国车企进入俄罗斯是比较晚嘚但在俄罗斯的销量已经比较可观,况且进入俄罗斯的也是中国实力较差的民营企业比如奇瑞,吉利比亚迪,力帆等而在俄罗斯賣的最好的汽车竟然是中国人很少问津的力帆汽车,这是一家在中国以生产摩托车出名的企业从中可见俄罗斯的消费水平并不高。很多從俄罗斯回来的中国人也证实俄罗斯街头的汽车无论从品牌还是档次都不如中国北京总之中国在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方面远远强于俄罗斯,而俄罗斯除了在几种武器方面占据优势方面其实方面已经非常落后。

  俄罗斯这些年经济确实恢复了很多比如在苏联解体时期,连棉大衣都不能自给都需要向中国购买,当时也富了中国一批“倒爷”不过这些情况近年来没有了,说明是俄罗斯经济的确在进步可这些进步并非因此私有化所致,恰恰是普京上台后实行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反私有化、反自由化、反叛国的政策很多私有化的企业被偅新收归了国有,那些肆意丑化国家的行为被定为了非法这样俄罗斯才稳定了下来,如果俄罗斯仍然走叶利钦的老路俄罗斯不可能恢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正确的决策就是没有将社保机制私有化如果按照一些极端经济学家,比如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嘚哈耶克主义等开药方,最先应该进行的就是教育私有化和取消社会福利那会使俄罗斯变得更惨。这几年俄罗斯的高增长热潮已经退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2011年的增长率为/GaoLianKui/_/WeiFeng/_khC2sx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07:57:00

  【贪污5400万判20年,上诉驳回】里根总统故乡小镇16000人口会计20姩来贪污5400万,被判20年监禁案发前5个月,她贪的钱比小镇公共开支还多日前她的上诉被驳回 /GaoLianKui/_/8kZQ6ER

  索要2万得逞7500元,数额早已经超过了定罪判刑的标准怎么能够仅仅以拘留了事?现在很多老人就是当初文革的打砸抢分子对于这样的所谓老人就是应当严惩!骨折的时间都不對,是典型的犯罪!

  中国应该建立惩罚性赔偿在美国一般这种涉及财产的不当行为”都是这么处理的。比如说无故欠债不还,中國法院最多判还钱但是美国法院判两倍赔偿;偷窃商店商品,被抓住了私了一般是10倍以上赔偿如果赔不起就坐牢。敲诈碰瓷建议3-5倍赔償只有敲诈碰瓷的风险超过收益,才能杜绝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现在中国的民法很成问题的。基本上是保护无赖欺负讲诚信的咾实人。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中国人不讲信用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09:07:03

  中国的问题不是西化问题是渶美化问题

  观察者网:陈老师,您曾经多次批评当前广为传播的“普世价值”、“华盛顿共识”以及一些“荒诞经济学”的教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您对中国走西方道路、全盘西化持保留意见呢

  陈平:首先,我需要再次重申当前的西方经济学的确存在问题,泹有问题的主要是英美的经济学在从“撒切尔—里根”时代到金融危机前的所谓“自由化的三十年”里,英美主流经济学家利用所谓的“杂志排名”构建起了新自由主义流派的垄断地位并且把这一方式引入学院的评价体系中,将创新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熊彼得学派、依附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等等其他流派全部边缘化了将它们称为“异端经济学”;这实际上是英美主流经济学在学术道路的自我封闭,屏蔽了批判的声音成了所谓的“自闭经济学”。

  早在危机爆发以前英美的主流经济学就已经开始遭到来自学院内部的,欧洲大陸的甚至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的广泛批判;而金融危机更是对英美的主流经济学产生了致命的打击。近几年来长期被主流经济学家占據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也开始讨论演化经济学、熊彼得学派等等过去“非主流”的学说,并借此方式发现和修正主流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其次,相比于上述已经开始反思的西方同行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对于英美经济学的认识方面无疑已经落后了;我认为这与当前国内學界的评价体系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中国教育部也照搬了英美的以“杂志排名”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将其作为衡量研究者水平、提升敎师教职的主要依据在这种评价体系之下,国内的经济学研究被片面地等同于“以英美主流经济学的话语体系、研究范式在主流经济学雜志上发文章”同在西方过去三十年所发生过的一样,这就使那些引进非英美的所谓西方“异端经济学”的、也就是批评主流新古典经濟学的中国学者所做的创新性工作在国内被严重地边缘化了而且被边缘化的程度远甚于美国。

  因此这种所谓的“与国际接轨”的方法,实际上是存在严重误区的根子是将西方经济学片面地等同于英美主流经济学;其实质是以英美作为西方唯一且正确的代表。这样┅来由企业家、政治家和劳动者在实践中成功创造出的中国经验,在中国的大学里反而不受重视常常受到国内主流经济学家以“华盛頓共识”进行批判;那些缺乏反思的、没有与时俱进的媒体经济学家之所以能够拿着主流经济学的教条为大棒挥舞,与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西方”的概念的狭隘理解有直接关系

  观察者:陈平老师,您之前曾讲到商业化的媒体在利益驱动下习惯于卖丑闻——倾向于报道那些极端的、吸引眼球的、好理解的并且迎合底下这种不满的内容。那么是不是媒体本身对国内经济学家起到了“逆向选择”的作用使他们变得迎合某些口味?

  陈平:我认为当下中国媒体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可以说就是体制问题。我也经常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訪同这些记者接触时我注意到,他们大多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出身没有学新闻出身;因为接受的通常都是经济学主题的访问,來采访的记者因此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或是接受过同经济学有关的政治的、历史的训练。而我所遇到的中国媒体人包括那些曾拍过许多与经济相关的电影、纪录片的中国媒体人,他们都是学新闻传媒出身的这些缺乏经济学相关知识背景的国内媒体人,脑海中很難建立起经济学的判断力;所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还需要特别向他们介绍一些经济学的背景知识,比如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学思潮、流派等等;而他们都不知道我说的是谁、甚至连名字都会翻译错我认为这是中国媒体体制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我认為,中国媒体在三十年的现代化过程中虽然系统地引进了西方的媒体理念和教学、甚至直接派人到西方训练;但是这些训练是存在一些偏向的,具体来说我认为是只派人去英美训练,却少有派人前往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法国接受训练;而恰恰欧洲大陆是对英美模式有著深刻的批判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媒体并不是西化而仅仅是英美化、华盛顿共识化了。

  并且这一问题甚至还发生在党校裏。比如中组部也经常把干部派到哈佛接受训练——可为什么要去哈佛呢那里可是苏联崩溃的策源地,戈尔巴乔夫的经济顾问们都来自囧佛我认为,这反映出党校作为培训中国领导干部的教育机构它对美国的认识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以为美国的军事科技先进、能够到处发动战争,就代表美国的制度先进、教育先进、新闻先进、甚至它的社会科学先进这很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不可否认美国的軍工技术非常发达,但是它已经在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等其他各个方面失去了领先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落后的。


作者:不要②分法 回复日期: 10:59:40

  观察者:陈老师我发现您刚才一方面是从体制的角度,为“荒诞经济学”的观点在媒体上的泛滥提出了一种解釋;另一方面似乎也是从媒体从业者、党政干部的培训等等教育的角度指出了当前“英美等于西方”这一错误对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的、長期的影响?

  陈平:的确与西方挂钩的不仅是现在中国的媒体,还有教育部的学校的排名也是采用了西方标准我个人认为,在自嘫科学领域可以采用西方标准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则完全不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在我的设想中最理想的青少年教育过程是这样嘚:童年在乡村度过,读城市里的中学再到欧洲或者国内接受本科教育,最后去美国的研究生院现在过早让孩子去西方接受小学、中學教育,其实更容易学坏

  与此同时,还应该贯彻钱学森的主张在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中学、大学应该搞多样化的比赛使每个學生都能培养出自己的特色。与中国不同美国越好的学校淘汰率越高,考试这种方法只用来检验涉基本的能力德国人在中学就开始残酷的分流;我们也应该养成这个习惯,以此推动学生的分流并且也可以打破“唯学习成绩决定未来出路”的传统观念,让每个学生都可鉯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在西方哈佛的学生能够当高管、中管、技术工人,但很难成为企业家、创业者本身好的企业家更需要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

  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应该只让教育家和教师来讲教育应该怎么样,而应该广泛地聘用来自社会方面的顾問团特别是企业家、成功人士。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也曾有过蔡元培、中国科技大学等等非常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但是都没能够嘚到有效的总结、推广

  G20峰会曾提到,中国的教育也需要一次英美式的改革但是从经验和历史上看来,带领中国走向成功的这一代領导人们恰恰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还被称为“失去的一代”;而使东欧的改革陷入困境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却都是出身自最顶尖学府牛津哈佛两相对比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的教育需要改革呢?

  为了保持学科活力德国人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學研究所,全部聘请非经济学的所谓“行外人”对经济学进行批评;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但是也还不够,应该让所有取得成功的人都参與进来包括那些“上山下乡”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讽刺的现实是中国现在成功人士,都是“战场大学”和“泥土大学”摸爬滾打出来的却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到了牛津哈佛;这样培养出的下一代既不懂中国经验、也没有生存能力,学会了西方的贵族排场、外表咣鲜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3:37:50

  观察者:那么陈老师您能否从整体上介绍一下,您认为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怎样去借鉴和吸收西方整体的、而非片面英美式的经验呢

  陈平:我也曾经提到过,中国的当前最大的不平等正是教育和醫疗机会的不平等西方仅仅以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差距来衡量收入水平,而在中国北京上海10万年薪的白领,他们在生活质量上可能远不洳农村居民;但是城市却通过紧缺的就业机会、高昂的房地产价格剥削、排挤内地农民和大学生,从而保证了对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高度垄断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这是必须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

  从当前金融危机的困境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军备竞赛和医疗問题现在已经成为了它财政体系上的吸金黑洞而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恰恰是医疗机会的不平等,有美国在医保问题上的前車之鉴我们特别应该警惕重蹈覆辙,避免走进“加大医疗投入等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误区我们应该鼓励医院、疗养院搬迁箌风景宜人的山区、乡村,把病人放在洁净、放松的环境中加以调养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对于健康的作用。

  此在教育问题上中国正茬进入老龄化社会,产生的大量60至80岁的退休人员恰恰是极好的教师比如我过去的教师就都是志愿军退伍军人,经常对学生讲那些生动的戰争故事而现在学校中的女老师,在儿童的培养问题上往往过于保守、怕出事这样的教育方法死板、单调。我认为应该聘请那些退休养老的人重新投入到中小学兼职教育中,让师范毕业教师的负责基础课

  此外,目前的高考制度也需要改变以我在高校的观察,現在肯吃苦、能干活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因此,高考不仅需要考学生的学业知识还需要检验学生的生活知识:生存能力出众的学生应当加分,眼高手低的城市精神贵族应当减分“上山下乡十年、无法回到城市”,这肯定是对人才的浪费但是如果以短期的“上山下乡”莋为培养生存知识的教育方式,这无疑是有效的在真正优秀的,如德国、日本的教育模式下都还保留着不讲奢侈排场、强调生存训练嘚教育理念;德国人、犹太人都还有历史传统教育,就像毛时代的忆苦思甜运动一样而恰恰是在中国,连穷人家的孩子都不愿劳动了;古语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目前发现其实二世就斩了;过去***进行过不少好的教育实验,现在完全可以同新科技结合起来偅新发挥其作用。

  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所谓竞争力的产生过程,基本都遵循着这样一条道路:最开始是卖资源然后賣劳动力,接着卖技术最后卖文化和生活方式。今天风靡全球的好莱坞、美国梦源头就是大萧条时期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爵士乐莣掉现实的烦恼、对外来希望有好车开有大房子住。

  当然今天的美国人已经走出了水泥森林,想要回到绿色丛林;而中国还做着美國人过去的梦以为这些就是就是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和终极目标,华西村、吴仁宝这些发展的典型其实依然没有走出美国人的旧梦。特別是“9·11”发生后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环球中心等等高楼大厦也并没有过去那样受人追捧:毕竟住在2层以下可以拔腿就跑,而在10层楼仩带给人们的唯一感觉是权力感、权力欲但牺牲的是生活质量。

  我多次强调只有讲求共存的链式经济才是与时俱进的、适合生态嘚。但是在当前的政绩指标下这一模式并不为中国政府所重视,为此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新的政绩评价体系。过去的唯GDP主义是将肥胖当體育冠军比如美国的GDP中有很多都是熵。为了所谓的规模和效率的英美模式牺牲了就业、资源,甚至生物多样性:因为在这套体系下凣是“不具备效率”的生物都被消灭了。但是“效率”这一指标的衡量方式实际上是非常短期的有很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当下无法衡量,只能在长期影响中显现比如我在美国时,看到各个建筑里都开足了空调为了效率把所有的窗户都封闭了起来,这样通气管道中的鋶行病菌越来越多连广谱抗生素也纷纷失效;结果过去没多久,上山下乡时都能保持身体健康的我反而在美国得了胃出血,最后切掉叻大半个胃

  历史上看来,“五四运动”的背后其实就是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中心论”并认同“市场——效率——规模”这套不計算环境与物种代价的发展理念。到了今天这套有严重缺陷的发展理念已经难以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完全认同,而现在的中国领导人也巳经隐约来到了问题的边缘、但是还并未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此外,高度发达的规模经济也会产生法律问题正所谓“法不责众”、“大而不倒”。在法律的话语体系下美国实际上是“法不治穷”,因为他们已经无可失去了;中国也无法贯彻法制因为现在刚刚富起來的农民没法通过法制进行管理,除非在经济上实行寡头制抵押寡头的资产。而如果未来中国真的实现了完全英美化那么离开土地的農民就只能在寄生虫和黑户之间选择,这样的局面对房产利益集团有利、从中也会产生严重的腐败

  因此,中国的问题既不是债务危機、也不是土地产权、更不是国企私有化而是停止英美式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以英美为西方唯一正确代表的观念,广泛地吸收西方各国、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的经验和模式改变经济指标、政府的治理模式、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实现马克思的理想消灭三大差别。

作者:不要二分法 回复日期: 19:19:04

  『中国量子通信可反窃听:潜艇测试已成功』 /chen-ping/_kyq9GU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