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 搜索
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
发表于 2007-4-23 16:07 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
通过对本市2006年高考化学成绩的分析,我认为化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把握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夯实双基。
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加强原理的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如检测NaCl、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滴定法,比较可知滴定法最好。今年的高考题比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要求能够用准确的化学语言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 ...变化的是 [ ]
变化的是 [ ]
①石油分馏; ②白磷在260℃时转变为红磷;
⑦苯放入盛溴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溴水褪色.
3.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变化的是 [ ]
D.蓝色胆矾晶体在空气中慢慢变为白色粉末
5.下列操作中能发生复***反应的是 [ ]
则1g水蒸发气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 ]
A.2.44kJ B.4.88kJ C.43.93kJ D.87.86kJ
gCO燃烧生成 CO2时放出QkJ热量,以下表示该反应的热
8.下列四种物质中,不能跟盐酸反应,而只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A.CH3COONH4 B.NaHS C.NaAlO2 D.NaHSO4
9.在强碱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10.某金属硝酸盐受热***时,生成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在***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X(盐)和Y(酸)的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Y.则X(盐)和Y(酸)分别为 [ ]
12.下列用来制绿矾的方法中最适宜的是 [ ]
A.铁屑和稀H2SO4 B.FeO和稀H2SO4
C.Fe(OH)2和稀H2SO4 D.铁和硫酸铁溶液
1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 ]
14.已知Cl-,Fe2+,H2O2,I-和SO2均有还原性,且在酸性溶液中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
(3)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17.已知浓H2SO4和Fe3+都可以将Cu氧化成Cu2+,浓H2SO4可将Br-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