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蛇上市最新消息 电子竞技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原标题:纯电竞外设第一股 雷蛇在香港证交所IPO上市了

当你还在嘲笑雷蛇不玩玩灯就在一众外设厂商之间没有存在感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港股IPO了,按照之前向港交所提交的申请,他们在将在10月份结束之前启动首次公开招股,今天已是10月的最后一天了。

雷蛇昨天已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启动了IPO路演,根据计划,雷蛇这次在港股的IPO占其全球发行股份的10%,约为1.06亿股,每股价格区间在2.93~4.00港元。这符合此前市场的预计,雷蛇最多能融到5.5亿美元的资金,公司的估值也能达到50亿美元,比小马哥的腾讯当年在港股上市不知道风光多少。

本次IPO雷蛇吸引到了来自新加坡、印尼、深圳和澳门的基石投资方,而在今年上半年雷蛇已经得到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Intel、富士康还有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的青睐。

雷蛇的业务主要分成3块,硬件、软件服务与其他,这里面后两者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硬件部分的营收比已经在从纯外设往整机系统迁移(参见雷蛇Blade系列游戏本),也间接说明在电竞外设这一块它所面临的压力不小。而雷蛇整体的营收情况在前年和去年都是亏损状态,今年上班年的经营亏损也扩大到了5000多万美元,如果不想办法找到新的财路,往后的发展会变得麻烦。

所以雷蛇也正在往其他的领域扩展自己的业务,例如收购Nextbit开始做手机,Razer Phone也要在11月1日正式发布,资金的注入肯定是他们期待已久的一剂强心针。

  ,报名交易即有可能赢取60万大奖!

  原标题:李嘉诚新欢誓冲电竞第一股  连续亏损雷蛇光环能顶多久?

  中国电竞市场的急速崛起是包括“超人”、王思聪等人齐齐捧场的原因,但不断吞食利润的巨额推广费却是一大隐忧

  对普通玩家而言,这或许只是一只能发出炫酷灯光的游戏鼠标,但对于游戏发烧友而言,那三条嘶嘶吐信的蛇,却意味着超高DPI、多定义键、根据掌型进行装卸调整的专业电竞设备。

  雷蛇,这个专门为电竞选手设计的游戏鼠标以及由此衍生出从耳机、手机到可穿戴设备的新潮品牌,现在正要完成致命一击。不在创始人的家乡狮城,不在研发基地的硅谷,而是香江。

  在通过了“超人李嘉诚加您为好友”的申请后,雷蛇迅速达成“港股上市”成就,并加封“电竞第一股”的称号。

  “装备”从来很重要,曾冲击美股市场未果的雷蛇此刻赴港上市已获得“神装”。英特尔入股、IDG入股、入股、李嘉诚入股、王思聪入股,星光熠熠的股东团队令这个电竞产业的独角兽还未上市已成资本的宠儿。

  据了解,雷蛇于11月1日在港公开招股,此次在全球发售10.64亿股股票,其中香港发售1.06亿股,并以每股3.88元定价—接近招股价2.93至4元上限集资41.27亿元。经初步估算,共有21万人认购雷蛇股票,超额认购289倍,冻资约1240亿元。

  面对同期腾讯系上市5000亿冻资的强力冲击,这份成绩已然不易。而在阅文公司首日开盘即录得63.6%涨幅随后一路飙升至102.4港元收盘,市值逼近1000亿港元大关之后,很多人对11月13日雷蛇的港股首秀已充满期待。

  火爆的背后是李嘉诚的光环效应还是“电竞概念股”受热捧,抑或是玩家在为“情怀买单”?都有可能,但绝不可能是因该家公司业绩优异。

  1998年即成立的雷蛇公司虽在业内久负盛名,但IPO前两年已连续亏损。此外,其游戏外设创新乏力,标志性游戏鼠标停滞不前、机械键盘也已定性,外加其他巨头虎视眈眈其亚洲主战场,这都让立志向苹果公司看齐的雷蛇面临巨大挑战。 电竞光环“入港”选择香港上市的雷蛇显然迎来了它“最好的时光”。

  目前于港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科技公司占比不大。港交所的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公开表示:“希望香港能继续努力,吸引更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公司来港上市,包括科技公司及互联网公司等。”

  而顶着“电竞第一股”,又有李嘉诚加持的雷蛇其最大卖点,正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电竞产业。

  作为近几年最火的话题,经过了数年发展,电子竞技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变现能力亦逐渐显现。据悉,最近在北京鸟巢落下帷幕的英雄联盟S7世界总决赛,不仅吸引了超过1亿的中国观众观看,另外还有超过50万的越南观众同时在线收看了这场比赛。

  据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报告显示,游戏市场为全球娱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012年至2016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8%。而中国则是游戏市场收益增长最快的国家,2014年至2016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6.8%。有分析认为,虽然美洲目前仍为游戏市场收益最高地区,但不久将会被中国取代。

  2016年,中国的游戏周边设备达3.11亿美元,占据全球14.3%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美洲与欧洲。而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电竞对象—2016年达到1.06亿人,自2017年起复合年增长达14.6%。据Newzoo的统计,无论是游戏鼠标、游戏键盘还是游戏耳机、游戏主机控制器的拥有量,雷蛇在中国均处于第一的位置,在欧洲和美洲则为第二、第三不等。

  显然中国市场对于雷蛇而言至关重要,港股上市也是最好的选择。但素来热衷追风的投资者需要警惕一点,这条蛇的业绩未必如其名声那般绚烂。

  据招股书显示,雷蛇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15年及2016年分别亏损2036万美元及5941万美元,而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更进一步扩大至5264万美元。 推广费用拖累利润

  事实上,雷蛇曾在2014年尝试赴美IPO,但因估值不及雷蛇CEO陈民亮预期,最终上市未果。

  而时至今日,雷蛇已不单单是生产游戏鼠标、游戏键盘的“灯厂”了,其下注的游戏笔记本取得不错的成绩,开发出的游戏云平台已步入正轨,游戏手机也在近日推出,未来该公司还将拓展到VR领域。

  不过,打得一拳开的前提是马步的扎实,毕竟不是每家企业都成为亚马逊。

  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雷蛇主要依靠周边设备盈利。2014年~2016年度,其毛利率分别为38.7%、34.9%、35.3%;电脑设备的毛利率分别为4.1%、4.8%、2.9%;软件平台毛利率分别为47.6%、75.7%、85.3%,虽然表现高光,但这些产品占比却并不大。

  2014年~2016年度,雷蛇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5亿美元、3.20亿美元及3.92亿美元;除2014年实现净利润2033万美元外,2015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亏损2036万美元、5933万美元。

  《投资时报》记者在仔细查阅其招股书后发现,该公司在扣除销售成本后的毛利润呈连年增长的态势,但若扣除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及研发费用后,其营业利润便转为亏损。2014年的经营利润为2526万美元,2015年、2016年分别亏损1208万美元、6313万美元。

  对于大幅上升的经营开支,雷蛇在招股书中解释为,2016年公司推出了股权奖励计划首次授出股权;而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主要包括广告、赞助、参加贸易展览会及游戏相关活动等市场推广开支。招股书显示,其2014年~2016年度的销售及推广开支和研发开支分别为5793万美元、7093万美元、12217万美元,分别占据销售收入的18.41%、22.19%、31.12%。

  事实上,目前各大电竞比赛均以赞助的形式进行,而赞助商的撤资将直接导致俱乐部的解散,曾经由著名电竞选手chuan领衔的TOT战队,就因为失去了赞助商曾面临解散。而雷蛇就赞助过包括2013年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NEST电子竞技大赛等多个赛事。在今年的英雄联盟S7大赛上,雷蛇赞助的EDG止步16强。雷蛇品牌也失去了与其竞争对手罗技一同出现在决赛现场的资格。

  曾经主要依赖社交媒体及网络口碑推广的雷蛇显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其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在日后增加销售及市场推广计划(包括传统及数码广告)的预算,当然也就意味着又有部分利润将被“蚕食”。 大众化的困境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雷蛇CEO陈民亮多次表示,雷蛇的目标就是向苹果看齐。陈民亮曾自豪地说:“全球只有两个品牌,用户会把logo纹在身上,一个是苹果,一个就是我们。”

  与苹果公司对标的雷蛇也十分追求品质,曾因2%的颜色配比差距而返工生产上万件鼠标。但对于一家小众市场的公司而言,行业天花板有限,雷蛇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如何在保持品牌高端的情况下顺利转型大众化的困境。一方面,由于注重产品品质,雷蛇的游戏外设虽然类别不断增加,但款型并不多。据《投资时报》记者在雷蛇官网统计,其鼠标产品9款,键盘产品7款,笔记本虽然尺寸不同,但实际只有一款。与同类型公司相比,其产品种类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雷蛇近几年也开始不断尝试拓宽产业链。该公司于2015年收购了android TV游戏平台厂商Ouya,并在今年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慧手机初创公司NextBit。目前,雷蛇的产品线已经从传统的游戏外设拓展到耳机及可穿戴设备等。

  目前,雷蛇的游戏外设在中国的占有率均保持第一名,虽然欧美市场是其目前销售额最大的市场,但雷蛇并非处于垄断地位。随着各路资本纷纷布局电竞行业,包括罗技在内的厂商正虎视眈眈,未来中国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

  雷蛇创始人陈民亮此前表示,中国是最大的游戏玩家地区,雷蛇看好在中国的潜能,而在香港上市也是投资方李嘉诚的建议。李嘉诚不仅是雷蛇的股东,其集团旗下公司还与雷蛇成立了全球战略联盟。

  所以,香港的投资者们到底是为李嘉诚买单,还是在押宝下一个苹果公司?

    全球知名电竞品牌雷蛇(Razer)已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计划在10月底前启动首次公开招股。该公司若能成功上市,募资额最高将达6亿美元,估值或达到50亿美元,将成为港股市场首只纯电竞概念股。

  雷蛇的投资方主要包括富士康、英特尔、IDC-Accel和香港首富李嘉诚等。

  雷蛇主业是研发电竞周边产品,其产品线包括游戏滑鼠,游戏键盘,游戏音乐交互设备和游戏滑鼠垫等。其盈利主要是来自于销售游戏外围设备和笔记本型电脑业务,但是公司最近的财政年度却未能实现赢利。

  雷蛇仅在2014年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030万美元,但随即在2015年亏损了2000万美元,同年放弃了在美上市计划,并增加了员工的股票期权。2016年公司营收3.92亿美元,亏损5.96亿美元。

  雷蛇招股书显示,雷蛇未来准备进入新的领域。今年雷蛇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慧手机初创公司NextBit。而公司计划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推出第一款移动设备。此外,雷蛇还收购了Android TV游戏平台厂商Ouya,该交易可能成为雷蛇推出“移动设备”产品的一部分。而这两次收购都印证了市场传闻雷蛇正在开发一款专为游戏发烧友定制的移动设备。而通过此次发行股票,雷蛇将获得充足的资金开发新设备。

  雷蛇表示,内地游戏市场规模已达到250亿美元,希望未来加快向内地市场扩张。

  雷蛇一半营收来自美洲市场,其余则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市场。该公司来自中国内地市场的营收占比为13%,这也可能是雷蛇选择香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雷蛇创始人兼CEO陈民亮在2005年创建了雷蛇公司。在A轮融资中,雷蛇每股价值约为76美元。到了D轮融资中,每股价值超过2304美元,涨幅为30倍。雷蛇招股书显示,李嘉诚旗下Redmount Ventures参与了公司于2017年4月的D轮融资,以每股2304.8美元价格认购共10846股D系列优先股,总代价约2500万美元。雷蛇上市后,李嘉诚持有该批股份将占公司普通股的1.29%。据媒体报道,李嘉诚的投资参与可能是雷蛇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若雷蛇成功以最高估值50亿美元上市,其总市值将远高于香港其他科技股当年上市的市值。以港股科网龙头腾讯为例,虽然现时市值达2.6万亿港元,但该股于2004年上市时,市值只有62亿港元,13年来,腾讯市值攀升逾400倍。港股蓝筹新贵瑞声科技于2005年上市时市值仅35亿港元,目前已坐拥逾千亿港元市值;另一手机设备龙头舜宇光学科技,2007年上市时市值只有38亿港元,现市值逾800亿港元。

本报告中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内容及投资组合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长按添加关注,小安带你畅游股市


据路透社报道,李嘉诚和英特尔公司有份投资的电竞企业雷蛇(Razer)计划10月在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公司正考虑将估值范围定在介乎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即介乎约234亿港元至390亿港元。若消息属实,此次IPO将成为多年来香港最大规模科技公司上市案例。知情人士表示,公司考虑将估值范围定在介乎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最终集资规模及整体价值则要视乎市场条件而定。雷蛇由新加坡出生的TanMin...

根据第三方机构Newzoo测算,2016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96亿美元,共有游戏玩家近21亿名。其中PC端游戏市场规模320亿美元,PC端玩家13.4亿人,约1/3的PC端玩家会购买至少一件专业的游戏配件(键盘、鼠标、耳机等)。粗略计算,按照每人每年购买50美元的游戏外设产品,市场空间至少为22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一些以销售游戏外设产品为主业的公司开始受到资本青睐,比如去年获得国内上市公司联...

电竞品牌雷蛇(Razer)刚上载初步上市文件,拟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瑞信及瑞银。该公司产品透过大型环球网上及非网上零售商发售,例如北美洲的亚马逊、百思买及沃尔玛;欧洲的Fnac、MediaMarkt及Saturn;以及中国的京东及天猫。该公司去年收益3.92亿美元,按年上升22.64%;股东应占亏损由2015年的2035.6万美元,扩至去年的5933.2万美元。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开发游戏及...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李嘉诚和英特尔公司有份投资的电竞企业雷蛇(Razer)计划10月在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公司正考虑将估值范围定在介乎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即介乎约234亿港元至390亿港元。若消息属实,此次IPO将成为多年来香港最大规模科技公司上市案例。  知情人士表示,公司考虑将估值范围定在介乎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最终集资规模及整体价值则要视乎市场条件而定。雷蛇由新加坡出生的Ta...

上市公司受益">  香港首富李嘉诚近期频繁对外收购、投资,如今又出手了,并且是投资游戏电竞设备公司——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入股游戏电竞设备业的Razer(雷蛇)已经获得雷蛇创始人兼CEO陈民亮的证实,据报道,李嘉诚投入了5000万美元(约3.9亿港元)。  雷蛇,成立于1998年,由新加坡华人陈民亮、RobertKrakoff两个资深游戏玩家创办于美国加州的一间小型玩家共享工作室,设计生产专门用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