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灾后,16、17年的股市也不太平,可能大半年好不容易积累的资本,一次贸易战,又被抹平了。账户净值起起落落,又心态不好,一听到不利好的消息就恐慌逃跑的,总是属于那80%的亏钱的。
那到底有没有风险相对较低,收益又可观,同时不怎么受大市场影响的产品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炒股新姿势~港股打新。
相信大家都知道A股打新是必赚的,但中签率只介乎0.014%至0.029%之间,非常难中。而港股打新中签率高、操作简单、资金门槛低,年化收益率乐观,只需一个港股账户,即可分享超高投资红利,是一个风险相对可控的好的投资机会。
2018年港股新股同样非常亮眼,出现了很多只首日上市涨幅在100%以上的个股,同时有很多行业独角兽赴港上市,如“平安好医生”、“小米科技”、“映客直播”、“陆金所”、“猫眼电影”等。就如这两天正在火热申购的“平安好医生”,招股日期为~,截止到04/25日10:00认购倍数已经达到256.85倍,热度爆棚。
同时据德勤中国预计,今年香港将有150只至160只新股上市。故平均每月发行新股13.3只,平均每周发行3.3只新股,而平均每只新股的申购价大约为3000元左右。
如果你还不了解港股打新的基础规则,下面小编大概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是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可以理解成新股。
下面是小编截取的捷利交易宝WEB端的IPO界面,板块功能还是相对明晰的。
打新股是指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的话,就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 申购港股新股必须在发行日之前办理好香港交易所证券账户。
总费用= 港股新股认购费用+融资利息费用+股票***费用
以华盛资本证券为例,通过港股账户打新,自有资金每次打新无论中签与否,收费50港币。
中签费用将在认购中签时扣取,是1%。
a. 认购手续费:50港币。 无论是否中签,均需缴纳。
b. 中签费用:如中签,需收取1.0077%的费用。
港股交易费用是股票***时候产生的费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取,双向收费。
一般香港传统券商与银行是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一,互联网券商是万分之五。
六、港股与A股的常规交易细则区别
七、港股与A股的打新区别
一般常见的新股认购分两种方式,现金认购和融资认购。
现金认购:未使用融资,只使用自己的可提金额参与认购新股;
银行融资认购:使用到了银行借款,最高10倍杠杆,以年息1.6%的利率向银行借款认购。
融资认购主要是面向有杠杆需求的投资者。按辉立证券支持最高10倍杠杆算,即使用一千元可认购一万元市值的新股。
1、香港联交所所有股票支持T+0回转交易,但交割期是T+2。
也就是说:当天买入的可以卖,当天卖出的T+2个交易日才能取钱。
2、香港大部分券商的三方存管银行不能像内地这样随意选择,
尤其是中小券商,大券商靠服务挣钱的选择会多一些。
银行的三方存管不是向内地这样挂在某张银行卡/存折下面
而是一个无介质账户,这个账户通常银行不收取各类服务费用
凭借港澳通行证+内地***可到银行柜台取现金,也可以向券商下达出金指令
由其代理向银行申请支票(按笔收费,费用不菲)
另:部分老/大券商的资金账户(三方存管无介质账户在券商处的台账)如果交易量很小
故:这种账户没用别开,不用了及时消
3、在香港联交所买到股票后,股票所有权归属券商,券商再向客户授权“向券商下达
行使其收益权、选举权等权利的指令的权利,以及股票的处置权”,客户也可以
不接受除收益权之外的授权,即:有券商来行使其选举权。
4、很多券商提供人工***委托服务,给自己的经纪人打***,如果是内地的
经纪人发短信也行,然后他们会用录音***回电,说出自己的要求就行了。
5、由于客户的股票红利不是亲自到上市公司领取,而是由券商代收,
故券商会收取代收红利手续费。
6、香港基本不打佣金战,转户制度类似于内地深交所制度,且基本不专设挽留岗位。
7、香港券商对中小散户提供实时行情要收费,客户如不需要,可以选择延时15分钟行情。
以上省去种种若干,未能详尽。
总结:1、香港制度和市场比内地及健全得多,很多方面看起来金监局没有直接制度
: 香港最好还是有个银行账户,资金来往方便很多,香港银行户口一般结余少于1万会收类似
: 国内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几百块量级(比国内几块钱那可是厉害多了)
最近一直有朋友说,港股打新似乎越来越难了,受大市的影响,6月份的新股市场一直处于低迷期,扣完手续费,千辛万苦的赚来的钱可能也只够保本,毕竟港股的手续费也是异常的高。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打新经常有这么几种:
就是这么惨,有木有….玩笑一下,总体来说打新还是相对较安全的。
那既然港股打新经常遭遇破发,那我们一定要总结一下新股的选择策略:
在香港公开招股的股票一般分为两种发售形式,一种是国际发售,另一种是公开发售,我们散户认购的都是公开发售的股票,公开发售超额说明散户看好,国际配售超额说明机构看好。发售比例一般为:90%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但实际配售结果并不一定按着这个比例来的,而是根据公开配售超额倍数来定的,具体分配如下:不足额 > 不足额部分调拨至国际配售0-14倍 >
认购倍数反映的是市场各路人等对新股的认可程度,认可度高参与者自然会开足马力使劲孖展打新的,资金聚集的结果当然是打新收益会高,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情绪面因子。一般来说,超购倍数越高,所反应的投资者越看好该只股票,后期看涨的概率越高。
(数据来自捷利交易宝mac端产品)
2.以市值作为筛选条件
从以往的打新经验来看,首日收益上,小市值股票更具有打新价值,尤其是小于6亿的公司,市值小,容易带动股价,而且小市值次日至五日的收益为正,意味着首日后股票分化,部分股票还会有上涨空间。
50亿以上的票大部分都不会有太大反应,50-100亿的票甚至在首日为负,次日上涨也仅为3.66%,那么结论明显也验证上面所说的初步结论,在港股主板打新,小市值优于大市值票。
3.以招股价作为筛选条件
招股价<1.5元以下,在0.2-0.3元,0.5-0.6元的港股,打新首日取的正收益率几乎高达100%,故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股认购。
招股价低,同时入场费高的新股,可以关注一下,毕竟稍微涨几个点,就可以回本了。
4.以市盈率为筛选条件
市盈率,又称P/E或PER,指一只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一般认为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相对较低价格购入股票;过高则代表该股票的价值被高估,泡沫比较大。但需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有所不同。比如银行、地产、钢铁业等传统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国家调控,未来成长的空间比较有限。而像互联网、新能源、高新科技等行业,未来前景大都被大家所看好,众人纷纷出高价买入,所以市盈率一般较高。
因此,研判股票市盈率时,就需要拿同行业股票进行对比才有意义。在新股市场上,市盈率也是一个重要判别条件,对比该只新股与以上市同业对标公司,看是否被合理估值。
5.以行业作为筛选条件
由于港股打新存在一定的破发概率,至少25%的新股在开盘第一天会出现破发情况,既然有可能破发,选择打哪只新股就很重要,根据以往香港新股的观察分析,这些种类的新股最好不要打(对于不能申购的港股新股,追根溯源,就是一级市场发行价相比同类型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不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内地银行股、券商股、纺织服装类股、海外上市公司、估值极高的上市公司、周期股、小市值上市公司、地产股等。
那么哪些公司可以申购呢,根据以往的打新经验,以下类型公司可以申购:
高科技上市公司、独特概念上市公司、有显著估值优势的公司。
创业板的股票基本不用看的。
市值小的公司筹码会集中分给一些庄家,因此前两年也出现了很多妖股,一下翻10倍、20倍,但普通投资者应该认识到一点:这些钱都不是你能挣的,因为庄家的行动是无迹可寻的。
1、创业板公司尽量不参与
2、不知道这家公司干嘛的,不参与
7、大市不稳的情况下,哪些新股抗跌性比较好?
当大市不稳的时候,所有股票都会受影响,但小市值的公司受大市的影响会更小,因为这些公司容易被资金控盘,而这与公司所在的行业没有关系。
如果市况比较好,那么选择关注近期受大家追捧的行业,安全性更高。
打新贵在减持,同时掌握好打新秘籍,相信一定是稳定收益的。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