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哪里还有陈寨一样的郑州城中村陈寨。以前的那些人都搬哪去了。看懂得给回话

[摘要] 继郑州市金水区陈寨、庙李等都市村庄拆迁工作启动后,拥有5万现住居民的惠济区薛岗村也迈出了拆迁的步伐。据悉,2016年1月,薛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启动。目前被拆迁企业协议已基本签完,居民房屋测量正在进行。薛岗村拆迁启动,意味着惠济区未拆迁村庄拆迁改造全面启动。

自郑州市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拆迁的脚步从未停歇,之前关于刘庄、庙李要拆的传闻不绝于耳,但大多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这次“狼”真的来了,要动真格了。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刘庄庙李高皇寨的拆迁都将于3月启动,3月12日刘庄高皇寨房屋开始搬空,庙李3月22日开拆。据了解,这次的大拆迁至少影响15万郑漂的居住问题。

继郑州市金水区陈寨、庙李等都市村庄拆迁工作启动后,拥有5万现住居民的惠济区薛岗村也迈出了拆迁的步伐。据悉,2016年1月,薛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启动。目前被拆迁企业协议已基本签完,居民房屋测量正在进行。薛岗村拆迁启动,意味着惠济区未拆迁村庄拆迁改造全面启动。

到目前为止,郑州市各区的城中村拆迁工作都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而因拆迁而被迫搬家的几十万郑漂一时间居无定所,市区的小户型房源便成了香饽饽,不管是购买还是租赁,都是他们当下的不二选择。今天本篇就为大家推荐几个市区比较火爆的小户型房源。

价格:均价7700元/平方米

新芒果春天目前主推二期公寓2号楼,均价8400元/平米,现购房享低首付2万,交4000抵1万,按时签约再惠1个点。在售户型有38平米的两房,41平米的三房以及58平米的四房,预计2017年底交房。

交通状况:地铁:1号线延长线(建设中)科学大道站、8号线(规划中);公交:72路、177路、68路、502路、73路、Y818路、225路、223路、271路、B28、B12到科学大道长椿路站下。

新芒果春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米,产品涵盖住宅,商业,酒店及公寓等产品,内部配建12个班制幼儿园及36个班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 新芒果春天分二期开发,一期由6栋33层的高层住宅组成,规划户数达1453户;二期为公寓,位于合欢街和腊梅路交叉口,两栋LOFT公寓和5层的集中商业。A、B两栋公寓,均为21层,下面5层商业,上盖16层loft公寓,总计640户。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 鑫苑国际城市花园 1051
  • 融创金林金水府 768
陈寨未拆迁之前卫星图▲

基本上都听说过它的大名

陈寨号称郑州最大的城中村

虽然只有0.618平方公里的面积

却拥有800多幢十几层的高楼

最多时在这里生活着十几万人

一到晚上就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因其繁华之极被人称为“小香港”

然而随着郑州城中村改造的进行

陈寨终究避免不了被拆迁的命运

或机器的轰鸣声中轰然倒下

“小香港”的繁华也就不复存在

文化路以西只剩零星几栋破楼▲
文化路以东部分还未拆掉▲

村民们自建的楼房已被拆掉

新的高楼大厦自然会从这里立起

据说陈寨的改造项目已被美盛拿下

准备在这里打造一个“教育港湾”

规划的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

城市的升级改造虽然很好

只是多少人却因此失去了安身之所

多少人的青春记忆也从此随风而去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关于“拆二代”,我们很多都是道听途说,很少有人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是否真的像传言中那么过活。乐居君采访了郑州五个城中村的村民,为大家还原一下郑州“拆二代”的真实生活。

??“我有个朋友,城中村的,拿到拆迁费直接花了600万买了一辆法拉利,真特么有钱啊”,小A在同学聚会上的一句话,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无限唏嘘。

??“上次我拉了个城中村的,那家伙真有钱,听他说都不工作,无聊了就开保时捷当滴滴司机玩”,出租车司机老王边开车边和乘客胡侃道。

??“听说小刘他家的村要拆了,不少赔钱呢”、“是吗?哇,以后他都不用工作了”、“靠房租都能生活了”,办公室的人们在窸窣地讨论着他们城中村同事的八卦。

??诸如此类的言语,你一定不会陌生。

??新浪乐居讯(编辑 彭步云)9月14日,郑州金水区沙门村已经搬空,具体拆迁时间未定。8月21日,郑州最大的城中村陈寨开始拆迁。2016年上半年,庙李、刘庄、柳林、高皇寨等村庄完成拆迁…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中村作为大都市中最后一抹灰色,被时代的巨轮碾压而过。在城中村消失的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批人,他们中多数是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近郊的人。他们继承了父辈们留下的房产,在城市扩建的时候,由于拆迁补偿而突然一夜之间暴富,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拆二代”。

??从2004年开始第一个改造的城中村西史赵村算起,郑州城中村改造已历经12年。在这12年中,郑州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拆二代”。

??“一夜暴富”、“有钱”、“买豪车”、“游手好闲”是很多人贴给“拆二代”的标签。提到他们,人们总是会不经意带着戏谑,有时羡慕、眼红,有时不屑。

??关于“拆二代”,我们很多都是道听途说,很少有人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是否真的像传言中那么过活。乐居君采访了郑州五个城中村的村民,为大家还原一下郑州“拆二代”的真实生活。

??“手里没有多少钱,如果有也都流转出去了”

??“其实,我们的生活真没有外面传得光鲜亮丽”,九零后的杨阳(化名)说起这句话多少显得有些无奈。自从他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知道他是“拆二代”后,他已经不计其数地用这句话来搪塞别人投来的羡慕眼光。

??今年5月,杨阳家所在的刘庄被拆,一夜之间,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在杨阳眼里,他们只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而在我们眼里,他们是一夜暴富的“拆二代”。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会拿到很多赔偿,其实真的没有很多”杨阳说。在郑州城中村的拆迁赔偿有三种方式:全折合成钱,全折合成房,房和钱各折合一部分。

??以刘庄为例,赔偿标准是三层以下按照1:1来赔偿,三层以上按6:1赔偿。很多人家都加盖到9层,如果选择要房,未来会得到1300平米左右的房子补偿;而选择要钱则会得到三百万到五百万的补偿。但大部分的村民选择的是房钱结合的赔偿方式,得到几十万的补偿金和3、4套的房屋赔偿。

??这样的补偿,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努力奋斗几十年后的结果。可对于城中村村民也是来之不易的。

??“俺村之前加盖的房子前期投入也很大,每家光借钱贷款就有200多万,这两年刚还完钱房就拆了,家也没了”,杨阳有点抱怨道,“村民手里没有多少钱,如果有也都流转出去了”。等他们家住上安置房,还需要几年时间。

??目前杨阳家用全部补偿金付了一套新房的首付,但还没交房,现在一家四口人挤在80平的出租屋里。

??而张庄村的李秀兰(化名)连房子都没租,她和老伴儿直接在农田里搭了简易房等着补偿房建好。李秀兰并不是没有得到赔偿,而是她把所有的赔偿金给儿子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和一辆车,自己和老伴儿就在活动板房里凑合度日。“以前还住在自家的小院里,现在俺村很多人都在田里搭板子房住,等着新房下来。”李秀兰说道。

??拆二代也分“有钱”和“没钱”

??郑州的城中村分有贫困和富裕之分,“拆二代”亦然。

??对于郑州北环那些开发较早的陈寨、沙门等村,在拆迁前,村民就很有钱。陈寨作为郑州最大的城中村,拆迁前它吸收了郑州近18万的“郑漂”租客。陈寨的村民每年仅是租金都能收到几十万,如果房子临街有商铺,村民的年收入会高达上百万。

??“我们村很多年轻人都不工作的,之前收房租,现在有补偿金”,陈 明(化名)介绍他村里的情况时有些不以为然。陈明也是一个地道的九零后,但他现已为人父,“平时全家人都围着小孩儿过,也没什么事儿”。

??在郑州,像陈寨这样有钱的城中村毕竟算少数,有钱的“拆二代”也不在多数,他们有钱并不是因拆迁而富。郑州很多所谓的“拆二代”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拆迁就如同搬家,对生活影响不大”。

??小同(化名)现在在一家影视文化公司上班,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他家在惠济区的木马村,之前的村庄已被惠济万达所覆盖。“我觉得拆迁对我来说,就是从带院子的房子搬到楼房,仅此而已。”小同身边的同村年轻人,也都有工作,像一般上班族一样正常生活。

??“我很少听到同村有不工作的人,不工作就没收入就没法生活了啊”,同是“拆二代”的刘新也有同样的经历。

??刘新曾是琉璃寺村村民,这个村庄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拆了。“那个时候赔偿少,还好当时要了两套房,现在爸妈还能靠租金生活”,刘新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妹妹,如果想好日子,刘新必须要好好工作。

??嫁人只能嫁“村里人” 一个大龄女村民的悲哀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李莉绝对要当一个“坏学生”。

??从小被送到寄宿学校的李莉,一直是个好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也不错,所以无论是考大学还是研究生,都顺利通过了。也许李莉的学历在常人眼里不算突出,但在他们村,李莉是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高材生。

??李莉在村里远近闻名,但并不是因为学历,而是因为到了25岁还没结婚。她发小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可她还没有对象,这下急坏了她的家人。

??七大姑八大姨都来给她介绍对象,但介绍的都是同村的或者邻村的。“他们不让我找外边的,找城中村的以后会少奋斗几十年。”李莉皱着眉头,一脸哭相。

??以前还能以“正在上学”为由躲过各种盘问,但是今天已经毕业的她再也无法逃脱“剩女”的沼泽。“我前一段都快绝望了,真想随便找个相亲对象嫁了得了!”李莉苦恼地说。

??为了“门当户对”,家人极力反对她找外边的(非城中村的),尤其是当出现村内人人找村外人却过得不幸福的个别案例后。但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现在几乎被洗脑,认为嫁给同村人的发小过得生活很滋润,学习无用,上学无用,嫁个“村里人”才是一个明智之选。

??“有时候我就在想,当初还不如不念书,不上大学,不读研究生呢。身边的人什么都不学,生活照样有滋有味很安逸。”李莉悲观地想。

??但经过漫长的沟通协调,如今,李莉终于可以放弃找“村里人”的限定,只寄希望于工作后能打开生活圈,遇到合适的那个他。

??因为她也深知,城中村的拆迁已经让农民不再是农民,大额的拆迁补偿让他们不劳作却能得到大笔财富,这样多少会让村民们有些飘飘然。但房子一拆,没有宅基地作为依托,放纵的“二代”们,总有一天会从半空中摔下来。

??关于“拆二代”,我们给他们贴上了太多夸大的标签,正如城中村是一个城市的独特印记,拆二代也正在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中存在的独特群体。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直接黑化一群人,也不能因为他们得到一笔财富就忘了考虑他们也有失去的痛苦。希望多年后,城中村成为历史,而他们也能在车水马龙的新刘庄、陈寨擦肩而过,微笑一句,哦!原来你也曾在这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