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破净,高管增持价格低于股价,银行股能买了吗

【近六成银行股破净 多家A股银行大股东出手稳定股价】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5只银行股破净,在上市银行中的占比超过57%,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高管出手护盘,进行增持。(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5只股破净,在上市银行中的占比超过57%,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高管出手护盘,进行增持。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板块A股估值已接近历史低部区域,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利空在股价上的反映。当前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后市可积极关注估值修复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24日收盘,26家上市银行股的平均市净率为0.987倍,其中7只银行股市净率甚至不足0.8倍。股份行已成为A股市场的破净“重灾区”,除外,华夏、光大、浦发、民生、中信、平安和兴业等7家股份行悉数破净,其中市净率在上市银行中垫底,和市净率也仅为0.708和0.729。城商行和农商行方面,、、、也纷纷破净。

  H股上市银行则更为窘迫。数据显示,截至24日,14家在港上市的内资银行股中,除外悉数破净。其中,、的市净率不足0.5倍。尽管最近两周港股上市的几家农商行股价波动较大,表现不尽如人意。

  “银行板块估值大概率处于历史低位。”川财证券杨欧雯认为,资产质量好、不良资产暴露比较完整的银行股具有配置价值,预期将获得超额收益;另外,市场担心的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因素已经反映在股价上,近期没有基本面上的利空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下发的资管新规细则在理财产品的投资、持有和处理上都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杨欧雯表示,监管全面考虑了现有的信用存量风险,对于非标资产采取了总量控制,单只放松的原则。在保证严格穿透底层资产的情况下,放松对非标投资的限制,有利于缓解当前非标资产风险积压,防范金融风险。压制银行板块估值的核心原因有所缓解,看好银行板块短期估值修复的机会。

  上市银行出手稳定股价

  在银行股破净潮涌的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出手稳定股价。

  7月17日,杭州银行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称,自6月19日起至7月16日,杭州银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根据稳定股价预案,杭州上市后三年内,若股票每年首次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杭州银行将通过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江苏银行17日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6月25日至7月1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本行股份4,066,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2%。

  17日,发布《关于建议向下修正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称,截至公告日,该行股价已经出现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0%(7.43元/股×80%=5.944元/股)的情况,已满足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的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各种悲观预期已在打折的银行股价上反映得较为充分,与此同时,上市银行股东、高管出手进行增持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从中长期看,在银行业绩稳健向上的大背景下,板块全年绝对收益确定性依然较强。

(原标题:多家A股银行大股东出手稳定股价)

原标题:杭州银行实控人“被迫”维稳 超六成银行股已“破净”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方朝春

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破净”,杭州银行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要“出手”了。7月23日晚间,杭州银行公告,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1.03亿股来“保价”。事实上,随着A股持续调整,目前已有16只银行股“破净”,多家银行的股东和高管更是纷纷出手增持“维稳”。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市场有所回暖,银行股亦表现较为强劲,再加上银行高管们的增持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打折”的银行股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投资者可选择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国有大银行、业绩增速较高且估值较低的城商行。

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破净”

杭州银行实控人拟增持“保价”

7月23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实控人杭州市财政局及其一致行动人财开集团为稳定公司股价,各自拟增持公司股份。双方将在增持方案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实施增持计划,其中,杭州市财政局拟增持杭州银行不低于7000万股,财开集团拟增持不低于3300万股,两者合计增持股票的数量将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

据悉,杭州银行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主要是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据其稳定股价预案显示,杭州银行上市后三年之内,公司股票如果每年首次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公司董事或高管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启动股价稳定措施。而wind数据显示,自2018年6月19日-7月16日,杭州银行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11.92元(2018年一季报数据),因此触发了公司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在实控人、高管增持“保价”措施刺激下,7月24日,杭州银行早盘高开高走,随后全天维持高位震荡,截至收盘,股价收报8.21元/股,涨2.24%。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新价仍低于每股净资产。

事实上,在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增持之前,今年6月26日,杭州银行大股东红狮集团已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增持公司1002.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27%),持股比例升至6.09%。

事实上, 除了杭州银行之外,今年以来,尤其进入5月之后,在A股持续调整之际,银行板块“破净”股陆续增多,成为“破净”股的“大本营”。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A股银行板块共计26只个股,而截至7月24日收盘,有16还银行股“破净”,占比61.54%。

其中,民生银行“破净”最为严重,目前市净率(PB)仅0.58倍。民生银行股价今年年初持续上行,并于1月5日在盘中创下阶段性高点7.82元/股,之后便开始一路下跌,不过近几日有所反弹,截至7月24日收盘,股价报收6.01元/股,较前期高点跌幅为23.15%。

事实上,在股价“破净”之时,除了杭州银行之外,多家银行股东、高管等纷纷采取了“保价”措施。

比如上海银行。上海银行持股5%以上的股东联和投资于2018年6月4日至2018年6月28日,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增持了公司195.615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25%),累计增持金额约为3032万元。

无独有偶,浦发银行亦获得7位高管在一周之内相继增持。浦发银行公告显示,7月11日-12日,该行行长刘信义及5位副行长分别以自有资金,合计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合计34.85万股股份,成交价格区间为9.35元/股-9.58元/股,合计涉及资金约375万元;紧接着,7月17日,该行行长刘信义再次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5.17万股股份,成交价格区间为9.46元/股-9.47元/股。

此外,“破净”股江苏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均受到行长或者高管的不同程度增持。

“打折”银行股凸显投资价值

投资者可关注两类银行股

广发证券江北嘴营业部投资顾问钱霞,在接受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股接连“破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贸易摩擦及加剧等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导致A股市场此前持续震荡整理,再加上以银行股为主的上证50指数去年涨幅较大,今年却在投资风格转变下出现回调,银行股亦几乎集体出现回调;其次,年内委贷新规、资管新规、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流动性管理办法等政策相继出台或落地,对于银行的限制有比较大的影响,引发了市场的担忧,资金纷纷逃避;最后,去杠杆引发的信用债违约潮增多,投资者较担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同时,钱霞说到,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市场有所回暖,银行股亦表现较为强劲,再加上银行高管们的增持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打折”的银行股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对于投资者而言,“破净”亦是选择投资标的的标准之一,而越低或可能表示下跌空间极为有限,安全边际增高,同时银行股每年的股息率给予保底,预期收益相对稳定,若是不喜欢研究以及冒风险的话,可以选择配置银行股,可选择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国有大银行、业绩增速较高且估值较低的城商行。

5月20日和21日这两天,A股市场上的银行股板块再一次全部跌破净值,立刻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据同花顺数据,16只银行股中,破净幅度最大的交通银行达36%,光大银行净值跌破幅度也有30%,中国银行破净幅度也达到24%,其余还有10家银行股破净幅度在10%~20%。

在深度破净的背景下,交通银行5月14日发布公告称,该行13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5月13日和14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公司A股股票,合计) 品牌合作请联系:2 或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