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在中国竞购已进入第二轮,三元食品在收购上持谨慎态度,现在投资多是参股
【财新网】(记者 李妍 实习记者 梁睿瑶)一直以来持有50%北京股份的,在此次价值17.5亿元的股权转让时,却宣布放弃优先购买权,继续保持原有持股比例。8月1日晚间,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放弃原因为“北京麦当劳主营的快餐业务不属于公司的主营业务”。
“麦当劳在中国已经过了高增长期,三元食品在收购上持谨慎态度。”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财新记者,北京麦当劳与三元食品合作很紧密,两者捆绑销售,三元食品是最早的奶酪企业,麦当劳的冰淇淋、牛奶等产品原料都源自于三元食品。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速成长,给三元食品带来了每年几千万的收益。
责任编辑:屈运栩 | 版面编辑:刘潇
(原标题:麦当劳卖掉了中国店面主要股权!中信凯雷等20.8亿美元入主)
1月9日消息,中信股份于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其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主要股权出售给中信和,作价20.8亿美元。
公告称,中信股份(SEHK:00267,“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NASDAQ:CG,“凯雷”)和麦当劳(NYSE:MCD)今日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二十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收购对价将部分以现金方式及部分向麦当劳发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结算。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
各方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发展麦当劳的业务,包括开设新餐厅(特别在三、四线城市)、提升现有餐厅的销售额,以及在菜单创新、便捷服务、数字化零售、外卖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
此前,据英国《金融时报》日报道,以中信集团与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为首的一个财团已接近达成收购麦当劳中国业务的交易,双方最早可能在圣诞节之前达成协议。据知情人士称,中信与凯雷为首的财团可能支付20亿到30亿美元,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近3000家门店。
参与竞购的还有美国私募股权巨头TPG Capital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TPG与物美合作,贝恩资本的合作伙伴是格林豪泰酒店集团(GreenTree Hospitality),但他们现在已经退出。
凯雷集团此前在餐饮行业不乏成功的记录。2006年,他们收购了唐恩都乐,2011年送其上市,而此前,唐恩都乐已经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麦当劳自今年3月底宣布在中国内地、香港和韩国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承诺向收购方提供为期20年有限制的加盟特许经营权。当时已有的意向战略收购方有贝恩资本、TPG Capital、凯雷投资集团、首农集团和Green Tree Hospitality参与招标,同时麦当劳希望有中国的战略投资方加入。随后北京首旅集团、三胞集团、中国化工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招标队伍中。
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餐市场总份额去年已跌至23.9%,远低于2012年的40%,分析师表示,麦当劳给中国市场带来的新奇在逐渐消失,消费者并不关心其低廉的价格,正转向更健康的选择。
同时也有媒体表示,日本麦当劳也难逃“被出售”命运。日本麦当劳作为该国快餐产业的先驱,近年来相继爆出丑闻,且一直未能挽回失去顾客的颓势,公司正在进行改革,包括关闭亏损店铺并提升形象等。
此前,百胜餐饮集团达成一项协议,将部分中国业务出售给集团旗下的金融关联公司。由原大中华区主席执掌的春华资本集团和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将联合收购百胜中国分拆后4.6亿美元的股权。这部分中国业务从2016年11月1日起在纽交所独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