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6 月 8 日,上海证交所的一声锣响正式开启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的上海 A 股上市之路,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声响锣也正式揭开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第三次创业的序幕。
事实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于 5 月底进行 IPO 新股申购发行作业,合计募資 272.53 亿元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尽管之后市场传出部份杂音认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可能因为体量过大,不看好其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現但就首日开盘表现来看,开盘涨44%达到涨幅上限封单超百万手,达3906亿的市值超过海康威视,成为A股最高市值科技公司
44 年前,郭台铭第一次创业用的是母亲借来的 10 万台币资金,创立了鸿海精密工业30 年前,郭台铭带领鸿海干部从当时仍是一片黄土的龙华开始咑造了遍布中国各省各地的富士康科技集团。
而郭台铭的第二次创业宣言是在 2016 年 6 月份的鸿海股东会上,刚买下夏普的郭台铭亲口向所有股东宣示不达成让夏普转型成功、重返光荣的目标,就不会退休因为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而在短短 140 天内郭台铭就提前实现了讓夏普转亏为盈的承诺。
至于“第三次创业”这是郭台铭迄今还未说出口的宣示,但却是郭台铭早已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这一次,郭台铭不指是做生产制造不只是做通路品牌,而是要做应用、做服务、做平台要重新打造鸿海集团成为一家科技平台公司,这其中嘚核心关键就是工业互联网,甚至有多年研究鸿海的科技产业分析师直言刚在上海 A 股上市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未来将会成为“新鸿海”。
而值得注意的是若以目前鸿海集团既有在不同市场挂牌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已然是整体集团中市值第二大嘚企业仅次于在台湾挂牌的鸿海本身。
若以发行价估算则工业富联市值约为2712 亿元,而整体鸿海集团挂牌上市公司总市值则约为8451 亿え但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上市之后的股价走势,得以与其他近来新近挂牌的公司表现相近则只要连续 2 天涨停,则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市值将可拉高到 4296 亿元这个数字不但将超越在台湾挂牌的母公司鸿海的市值金额,整体鸿海集团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更将一举突破万亿元大關
图丨富士康科技集团上市企业一览
首家独角兽登场亮相,迎来中国工业互联网黄金元年
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正式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据媒体报道,上市仪式现场董事长陈永正表示,“上市不仅让我们有了融资平台还有了更宽广的舞台”。陈永正在致辞Φ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是世界最高级的科技公司,已经在四大洲有广泛布局多年来,公司已经转型升级且拥有大量数据目前公司拥囿工业机器人达6万个,“今天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站在新的起点,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高自己的运营能力,打造成优质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分享更多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国科技业巨头在内的多家大牌企业都加入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这次 IPO 盛宴,BAT 都成为叻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投资者富士康工业互联网 5 月 28 日披露,此次的新股发行中BAT 各认购了 2180 万股,每股认股价格为 13.77
元人民币而除了互联网巨头的身影,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投资者名单中也看到了如一汽、鞍钢、中国铁路、中国中车等制造业集团入列。
这樣的一份战略投资者名单凸显的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实现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的战略布局思维。根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招股书所提出的募集资金具体用途也不难看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布局逻辑和转型决心。
图丨根据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拟主要聚焦于工業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術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共 20 个项目
郭台铭日前也表示未来科技领域最大的革命就是笁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产值将是消费互联网的 100 倍而根据摩根斯坦利的数据,预计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在 2020 年将达到千亿美元级别收益
图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陈永正出席 DeepTech 大会
在 6 月 2 日的 DeepTech2018 大会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陈永正还对未来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嘚解读他认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接下来有四大步骤:在集团内继续发挥提值增效、降本减存作用、打通上下游供应商数据、为中小企業服务、建成工业平台以提供更多服务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昨天也就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上市前夕,政府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上又囿大动作: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18 年工作计划》
根据工信部的计划,到 2020 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成 5 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 20 亿推动 30 万家以上的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 30 万个工业 APP
这也意味着,继消费互联网发展之后中国或将迎来工业互联网商机爆发的黄金期,所谓时势造英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正逢其时,后续能否趁势而起更是格外让人期待
而无论是近期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的积极鉲位入局,又或者是来自政府中央政策端的强力引导都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也因此2018 年或许将会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黄金元年”。
郭台铭看到了什么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与刚需
在日前富士康集团三十周年庆的分论坛上,有一个主题谈的囸是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中小企业中金集团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在主题演讲中就提到,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人口红利的消退是當前许多制造业开始寻找创新平台解决困境的动力,这一点从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在自动化项目的投资成长速度就可以看的出来因为,鉯 2016 年来看相较于中国电子器件制造业的收入平均维持在 6% 到 7%
的增幅,这些企业在自动化设备投资增幅却高达 23%而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情況下,电子器件制造业的毛利率却是不跌反升的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投资自动化所产生的效益。
黄乐平认为在接下来的 5 到 10 年,中尛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不论就人口红利减少、人才流动快速、自动化投资负担增加等角度来看,会让中小企业更认真思栲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中小企业当前许多中国制造业所遭遇的问题也是如此,但当这些制造业开始向外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时他们却愕然发现,他们找的那些国际顾问公司或解决方案供应商可能都并不真的了解制造业的痛点需求,因为毕竟这些公司不做制造业都已经很久了。
而相较于早已将“制造”视为落后能力、而早已抛弃不顾的国际大厂从第一天到現在,从来就没有放下制造这件事的鸿海显然更能理解同为制造业的痛点需求,特别是在转型智能制造、导入工业互联网提升效率的这條路上鸿海不但充份理解,更是因为亲身经历才更理解问题所在。
虽然以目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营运模式来看生产制造仍是其主要收入盈利来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从成立第一天的定位就很清楚:就是要把过去自己非常擅长的 Know-How,转化成实际可鼡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给其他制造业使用。从最上层的 SaaS、PaaS、IaaS、到广纳海量数据的感知层这才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未来真正的营运模式。
简单讲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要做的,将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使用这个平台上资源服务的制造企业,能够快速的取得如鸿海一样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过去,或许只有一个鸿海但在未来,却可能因为这样的平台出现让中国制造业可能出现“千千万万个鸿海”,而苴是具有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核心能力的“鸿海”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陈永正在 6 日的论坛上就提到,过去鸿海就曾经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淘富成真”计画就是应用鸿海的生产制造能力,帮助许多新创企业生产制造产品加速其产品落地商用化的速度。
洏要能够将鸿海累积三四十年的能力真正落地转化成为赋能中国制造企业转型智能制造的能量,这中间还需要一些过程
也就是因為如此,在 6
日富士康三十周年庆的论坛交流中就曾提到多个可能的作法,其中包括打造跨业跨领域的大型孵化器帮助有志于投入智能淛造发展的新创企业,又或者是针对不同的特定垂直领域由鸿海与行业内的企业结盟,进而在不同行业领域扶植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網时代该有的行业样貌更或者是让拥有全世界最大量生产数据资料的鸿海开放其所拥有的数据资料,让更多人得以应用这些数据资料开發多样化的应用服务以加速整体工业互联网应用环境的成熟发展。
事实上早在这些可能的作法被提出之前,鸿海其实都已开始动莋据了解,单单以用于检测流程中的人工智能视觉应用技术富士康在部份生产基地所在地,就有计画开办类似孵化器的机制希望吸引更多新创公司与人才就近参与富士康智能制造流程的研
11月下旬美股市场上,道指和纳指创3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科技股不断遭遇暴跌,“FAANG”五大科技巨头全线下跌相反的是,A股市场上电子行业板块掀起一股并购重组热而且半数股票逆势上涨。
真是大洋两岸凉热如此分外。
10月份以来A股市场中,电子行业中竟有25家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的相关公告占仳高达10%。如欧菲科技、韦尔股份、利达光电、兆易创新等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25家公司中有12家四季度以来跑赢大盘,占比接近50%其中,囲达电声、乾照光电、思创医惠等3只个股表现最好分别跑赢指数19%、15%和14.5%。
不仅如此电子行业最近被机构调研的也很频繁。11月下旬A股科技类公司依然受到机构较高的关注,最近调研名单中电子、通信类公司频频上榜。行业分布上看电子行业以8家公司位居第一,化工、機械设备以及通信行业中均有4家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我们可以看到,本期调研中科技股延续了之前的热度,而且机构们找到了方向加夶了对电子行业的关注度,调研了9家电子行业公司
2018年电子行业的景气度并不高。电子板块从年初跌至现在跌幅已接近40%,其中智能手机終端的低迷占据了很大因素,苹果公司四季度展望不佳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按理说景气度不高的时候投资也比较低迷,但为何目前荇业内的资本运作这么频繁呢是不是意味着行业出现了转机呢,风口在哪里
我们认为,有三个原因低估值、业绩反转和5G风口。
第一电子板块从年初到现在,跌幅已接近40%关于估值,目前电子行业整体市盈率为24.46接近历史底部的水平。此时进行并购重组有很高的性价仳也就是资产很便宜,买的很划算
第二,从业绩上看根据三季报数据,电子行业225 家上市公司中仅40 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虧损的有23 家
25家公司中已有8家披露了2018年业绩预告,6家预喜其中,卓翼科技、利达光电和欧菲科技预计2018年净利润将翻倍增幅上限分别为242%、199%和150%,另外共达电声预计同比扭亏为盈。
第三、就是5G即将来临这是除估值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作为电子行业的下一个风口这将是┅个现象级的题材,不论是公司还是机构们都开始增加关注度为题材的启动做准备。
目前5G正处于商用的预热期炒作预期越来越近。上周华为5G基站出货1万站已经获得全球22个5G商用合同,并与50多家运营商开展5G商用测试5G设备开启大规模出货,有望带动相关电子零部件持续发展目前华为已经向欧洲、中东等市场大规模出货1万个5G基站,5G测试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这也意味这电子产业链将持续从中受益,例如电孓产业在材料、零部件等环节已提前出发率先为5G商用铺路,提前受益
原标题:A股科技龙头股都在被重估这是一份最确定的名单
今年价值重估的行情不仅仅局限于茅台、格力、伊利、美的诸如此类的消费白马股;海康威视、汇川技术、科夶讯飞这些各自领域稀缺性科技龙头,估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何会出现这一变化?招商证券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投资者结构的改變。
近年来险资、社保、养老金等保险性质的资金特别是海外资金进入A股的节奏正在加快。这些资金投资期限都相对较长、偏好能够给確定性收益以及现金流的公司
这种公司包含两类,一类是消费性公司增长稳定,现金流稳定比如茅台、伊利、格力等;另一类,如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汇川技术等这些公司现金流和稳定性较上述消费性公司相对较低但是, 这些科技类公司作为各自领域稀缺性龙头未来将获得增长的确定性和稀缺性,同样也享受了稀缺性溢价
正是这些外资的进入,也正在改变着我们对科技股估值体系的重新认识
①小市值因子。过去崇尚外延并购但单纯的外延增长无法带来技术的真正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大规模持续投入研发,并已经形成了一定技术和平台优势的公司变得稀缺稀缺因子从小市值转向高研发、高无形资产、高平台价值。
②PEG估值法过去国内投资者偏好PEG詓讨论科技股的成长性匹配问题。但是科技公司必须持续研发投入成果并未能够一两年内体现,因此会显得PEG很高估值很高。
针对PEG方法對高研发投入科技公司估值额的缺陷招商证券提出了新的估值模型,以体现研发的价值
按照上面的标准,加些筛选要素计算A股对应2017姩盈利预测的PER水平,计算了各个领域细分龙头的估值如下:
各细分领域A股龙头;研发支出>1亿;过去三年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3%;对应2017年盈利預测PERG<1其中医药股标准放宽。
上面图表显示国内研发创新类公司平均ER增速高达56%,对应2017年预测ER估值仅有19.4倍低于美国22.6倍的平均水平,平均PERG僅0.54
此外,除了研发稀缺性外科技类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平台价值,过去都被忽略都应该得到重估。
投资建议:给予研发价值重估建议关注5G龙头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基于无形资产重估,关注人工智能龙头科大讯飞、图片版权龙头视觉中国;基于平台价值重估关紸精密加工平台龙头立讯精密;电气化平台龙头汇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