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诉荣和案:最终获益的会是消费者 11:11:00
茅台告荣和烧坊商标侵权案于11月9日在丰台法院开庭审理,由于双方就“MAOTAI”字样和包装等问题各持己见,且部分涉及本案的关键证据需要原件,故未做当庭审判。但随之出现了一个更大的疑点,对于茅台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前身——荣和烧坊酒,茅台方面表示,现在被告荣和烧坊与当年获奖企业无历史关联,荣和烧坊试图“傍名牌”。
作为被告的荣和烧坊称荣和烧坊获奖酒在1958年被充公后成为现在的茅台集团,其中部分人员在外成立了现在的荣和烧坊,同时生产工艺也是从茅台传承而来。 至此,荣和烧坊的历史身份也陷入了真假谜局,悬念还待第二次开庭继续揭晓。
昨天上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起诉荣和烧坊商标侵权纠纷案在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双方分别就“MAOTAI”字样的使用、包装的相似度等问题进行了陈述与辩论。由于法庭要求双方提交部分证据的原件,故本案并未当庭宣判。不过,这一侵权事件至此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北京惠久酒业公司董事长尚智称,此案的被告方贵州荣和烧坊酒业公司其实与“荣和烧坊”并无关联。
10月25日上午,双方在北京市丰台法院丰台科技园审判区第八法庭进行了证据交换。荣和烧坊的董事长仇福广亲自到庭,并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多次怒斥茅台集团虚构其获得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经历。仇福广要求“茅台集团要向所有茅台镇遭到打压的企业、向茅台集团的投资者、向全国人民道歉”。
庭后,茅台集团代理律师未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采访。而仇福广则向记者出示了一本《世界食品经济文化通览》。书中显示,其主办单位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主管单位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第930页,书著:据1939年编《贵州经济》载:“民国四年世界物品展览会,荣和烧房送酒展览,得有二等奖状、奖章。”仇福广认为,这证明荣和生产在先,且其具有传承关系:时至今日,当年的获奖银牌仍保留在荣和烧坊的手中。“虽说是银奖,但其实是第四名。根本不是茅台集团声称的金奖。”仇福广解释说。
于荣和方面的这一说法,茅台集团特别代理律师在庭上对审判员表示,认可这段历史关系,但认为与本案无关,茅台集团的商标权应该得以保护。
不过,如果茅台集团认可这段历史表述,也意味着其号称荣获“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恐确实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登录中国商标网查阅发现,贵州省怀仁市茅台镇荣和酒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荣和烧坊”(9290829号、6405315号)商标、“荣和烧坊”(9849881号)商标等。而贵州荣和烧坊有限公司董事长仇福广于2006年申请的“荣和烧坊”(5155066号)商标,备注显示“商标已无效”。
当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询问“荣和烧坊是否不具有生产资质”等问题时,仇福广并未直接回答。不过对于出现这样的局面,似乎在他的意料之内:“我就想到了会有别的企业来借机炒作。”随后,他向中新网财经频道出示了荣和烧坊与富强酒厂此前签订的合同。他向中新网财经频道确认,富强酒厂即为现在的荣和酒业公司。他仅表示,荣和烧坊还有其他代理生产商,企业今后会自己生产一部分产品,也会找一些其他代理生产商生产一部分产品。
至此真假“荣和”谜团浮现,荣和烧坊陷入“罗生门”。
在茅台诉荣和烧坊侵权案中,不管外界对该案赋予什么样的定位与猜测,结果如何,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马光远认为这个案件最终获益的是消费者。
马光远:如果这场官司坚持打下去的话,我想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能够分清楚哪些酒是茅台酒厂生产的,哪些是茅台镇的,哪些连茅台镇都不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大家最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最终对于茅台镇本身整合它的白酒资源,避免出现很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
一些企业认为茅台的维权行为是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荣和烧坊代理律师王玲杰:贵州茅台是注册商标茅台镇也是注册商标,所以他可以作为理由打击所有的民营企业,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就是茅台镇只允许有茅台一家酒厂。
其实,茅台早已被划归高端酒类市场,同镇的民营企业如果能够利用差异化竞争渗透中低端版图也不失为一剂良策。正像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马光远所说产品的生命力最终并不取决于商标而是取决于品质。
马光远:茅台带有的仅仅是茅台两个字他的注册,没有霸占茅台镇,我们知道随着茅台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对于茅台镇产的酒的品质也有一定的认可。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你最终能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不在于你占有一个商标,最终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一个品质。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贵州名品荣和酒历史
茅台镇最早可查考的酒坊名称,是大和烧房。这个信息是从茅台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户名单有大和酒坊名称而获得的。据最近的考证发现,有一家比大和烧房更早的酒坊叫偈盛酒号。这是在1990年茅台镇原荣和烧坊的三百梯段出道的路碑上发现的。乾隆四十九年的路碑上刻有“偈盛酒号”字样。
自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0年6月~1842年8月),席卷贵州全省的被称为“咸同农民大起义”的风暴,曾让仁怀一带的酿酒业一度陷入停顿。咸同战事过后,废墟上恢复起来的茅台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是时的酿酒作坊通称为“烧房”,众多烧房中,“成义”、“荣和”、“恒兴”三家规模最大。“荣和”于光绪五年(1879年)设立,由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的一个字命名为“荣太和烧房”(后改名为『荣和烧坊』),烧坊就设在茅台偈盛酒号(1458年)的原址不远处。至此,茅台镇具规模的烧房有“成义烧房”和“荣太和烧房”两家,形成了两卒鼎立、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局面,在这个时期,茅台酒的独特工艺也大体定型。
1914年初,美国国会决定在巴拿马运河竣工之时召开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为此,派特使来华“劝中国官商赴赛”。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命工商部筹办此事。茅台酒因本年有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奖记录,被列入农商部所征产品的名录,故选定了茅台镇的“荣和”、“成义”两家作坊的样酒,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称茅台酒送展。1915年2月20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开幕。这是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次国际博览会,参展商逾20万家,茅台酒在会上荣获金奖。获奖之后,“成义”、“荣和”两家为奖牌归属相争,官司由仁怀县商会一直打到贵州省公署,1918年,省政府最后以折中的方式下达裁定书:金奖的奖状、奖牌由仁怀县商会保存,“成义”、“荣和”两家作坊均可在其产品商标上冠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美酒千杯,难逢知音,『荣和烧坊』浓香醉人。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赤水河畔的茅台镇时,敬爱的豪饮『荣和烧坊』酒,为举世闻名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浩歌壮行。
『荣和烧坊』几经周折之后1949年荣和烧坊的经营权落到王秉乾之手。新中国的成立,给茅台酒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1951年秋,仁怀县仍民政府得到省、地区专卖部们的允许,以合约1.3万元人民币于1951年11月5日和11月8日两次签约(烧坊房产和其他辅助房产),将茅台镇“成义烧坊”整体收购,随即成立贵州省专卖实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并开始投入生产。1952年2月21日,荣和烧坊老板王秉乾私藏***支被处决,其酒厂产业被政府接管;1952年10月4日,由仁怀县财经委将“荣和烧坊”固定资产500元并入茅台酒厂。1952年12月底仁怀县人民政府授权茅台酒厂接管“恒兴烧坊”,至此“恒兴烧坊”共折价2.5万元被政府罚没。茅台镇“三大烧坊”的合并给国营茅台酒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荣和烧坊』的传人重操旧业,为弘扬民族品牌,重新启用荣和商标、请回老酿酒师、解封了秘藏的逾百年的窖藏老酒,以传统酿造工艺制造的优质基酒和百年窖藏老酒。1987年成立贵茅酒厂,1999年改为富强酒厂,2011年变更注册成立贵州茅台镇荣和酒业有限公司,座落于国酒之乡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国第一酒镇”牌坊旁,赤水河(又名美酒河)之畔,现厂房占地面积约30000余平方米,年产量达3000余吨。今日的荣和人,几经艰辛的努力,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现在的“荣和”牌系列产品已是“酒香飘万里、赞誉满天下”。
贵州茅台镇荣和酒业有限公司为了更好的在全国统一管理、统一品质,整体维护荣和企业品牌形象,2012年10月18日全权授权贵州名品荣和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营运“荣和”、“荣和烧坊”、“荣和珍”品牌。“百年荣和、和谐中华”,荣和人正以勃勃生机、昂扬斗志,为消费者提供更美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