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入25万,年入270万以上,有多少钱算是中产阶级级了吗?

五、惠城区房地产区域市场分析
近年来,惠城区房地产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大片区各具
江北位于东江以北,地形沿东江呈V 状面貌,由早期典型的城乡工业、农业地带经多年规划
发展,转型为现在的惠州市唯一的行政中心区域。江北作为规划空间最大、开发空间最为完
善的片区,是惠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会展中心。在近年的城中村改造中,融入甲级超
高水准的开发理念进行长远规划,为房地产市场保留了充足空间。片区依靠自身优势,优化
自身环境,提升经济、生活核心地位,江北片区象征的不仅是行政中心功能,而且具备中央
商务生活区的核心功能。
在不断的改造完善过程中,将重点深入发展惠州大道以西、以东地块,工业区的拆迁将以企
业办公场所模式代替,这些都为房地产市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无限空间。江北片
区引进房产开发概念以来,早期大片土地主要由城市花园、惠州金宝江畔花园取得,中后期
相继由金世界、金裕、丽日、陆洲、合生、奥林匹克等多家大型房产公司取得,其中不乏一
些中小型房产公司进行片区房产开发投资。
该片区是以商品住宅的开发为主,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住宅总供应面积超过137 万平方米,其
中多层住宅占约15 万平方米,高层住宅占约32 万平方米,小高层住宅占约60 万平方米,
联排式住宅占30 万平方米。主要楼盘有金宝江畔花园、丽日百合家园(丽日双子星商务大
厦)、金裕碧水湾、嘉和名苑、合生帝景湾、奥林匹克花园,以及金城广场、金世界花园
(银座酒店公寓)、金宝兴业家园、圆方雅庭院等中高端产品。江北片区随着拆迁改造、土
地原始开发等诸多因素,土地供应量较其它片区充足,中小型土地开发面积2万平米,最大
的是去年年底惠州奥林匹克公司取得91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而今年上半年土地供应量达
到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近期土地获取量再次增加近16 万平方米,主要从
江北南、西、东区为主区域获取。自江北片房地产市场出现建设热潮以来,商品住宅价格从
整体均价从2001 年2200元左右涨至现期的3400元左右,呈现较大升幅。
从统计结果看,江北现供应楼盘物业以小高层居主,户型结构以三房以上居多,面积以较大
户型供给,其中二房主力一般为64-89/平方米,三房为122-136/平方米,四房142-172平
方米,五房174-210/平方米。
未来几年,片区、楼盘的档次和素质将会逐步成为标榜,成为惠州高尚、高档置业安家的理
想之选,出现更多的高品味,高质素物业。
金宝江畔花园:江北11号小区,惠州市金宝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占地约12万平方,建筑面积
25万平方米,容积率2.08,户型比例:二房二厅、三房二斤、四房二厅,最低价2228 元/
平方米,最高价4088元/平方米,折后均价为3300元/平方米,小区配套会所、社区医疗、
休闲、老人幼儿活动中心、文体配套、商铺商业、超市。
金裕碧水湾:位于江北15号小区,惠州金裕房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开发,整个小区占地17 
公顷,建筑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建筑占地3.9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面积约8万平方米。绿
化面积7.6万平方米,小区容积率2.3,密度22.9%,绿化率54%,居住总户约1550户。共分七
大组团开发,第四组团金辉苑A、B、C、D、E栋(2 栋12层、1栋16层、2 栋18层)正建设
中。户型三房二厅、四房五房、复式,价格最低价2410元/平方米,折后均价为3450元/平
雅庭院:位于菊花一路与云山东路交汇处,惠州园方房产开发,占地约2.4万平方面积4.9万
平方米,分二期开发,总户数372,户型三房四房、复式,一期基本售磬,折后均价2900元
/平方米;二期板式住宅2006 年2月开盘,均为3 房143平方米,折后均价3100元/平方
丽日百合家园:位于文昌二路,丽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万平方米,容积率3.5,总户数754户,户型二房二厅、三房二厅、四房二厅,最低价2800
元/平方米,折后均价为3850元/平方米。
帝景湾:位于文昌一路,广东合生帝景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占地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0万平方米,一期于2004年底动工,总户数240套,户型四房二厅、五房二厅、复式,价格
最低价5000元/平方米,折后均价为6300元/平方米,1500元/平米装修标准。二期现在热
销当中,销售均价达到7000元/平方米。
嘉和名苑:位于文昌二路,惠州市桦泰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占地约4.6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容积率2.2,总户数575,一、二期户型有三四房二厅、
四房二厅、四房二厅、五房二厅、复式,价格一期折后价2450元/平方米,二期折后均价为
奥林匹克花园:位于惠城区江北惠博沿江大道旁,占地面积约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7
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第一期为联排别墅和小花园洋房。
演达片区从早期城郊的城市化改造过程中,逐渐形成新型的居住人文社区功能,在短短三四
年内,演达一路二路、三环路、新惠淡路的建成,片区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主要辐射麦地、
演达路两侧、惠淡沿线的新区板块,集休闲、购物、误乐、山水为一体的健康居住家园。
城市“南拓北优”的规划战略,演达在集商业大卖场、大型购物休闲娱乐设施等的多元化高
度商业氛围后,继续向南拓展,由此形成在规控空间最大、自然景观资源的惠南新城,50公
里“绿色长廊”贯穿而过,辉映各种配套及生活居住环境,新生态生活模式在此得到了长足
发展。以金山湖为起点延伸,道路两旁山景湖泊景色丰富,地势平坦而山体错落有致,相对
于城区其它片区的优势而言,具有后发展模式的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挖掘条件,亦是最具备
注重人居绿色空间的房地产开发理念。
商业中心不断南移,以演达路为中核将与麦地、龙丰上排、南坛下埔紧密维系,成为消费型
重要经济枢纽,众多商家跟随城市规划方向发展在此落户,据相关统计,演达板块现有商业
网点14个,是商业地产发展最为迅速的片区之一。随着人气的旺盛,这里可能是最适合商
业、居住投资的热土。与此同时,河南岸老城区也逐渐有一些新盘推出。
房地产建设方面,片区视项目大小、档次以及地段的区分,户型出现向中等面积和大面积两
极分化建设的趋势,楼盘价格从2002年早期均价2100元/平方米经过市场高速培育后,2005
年市场均价为2600元/平方米,目前这到 元/平方米,在优势开发后续发展中,
2006年,该版块附近热销楼盘项目不多,主要以大盘供应为主:有在售的全山龙庭蓝翠苑、
山水华府、美地花园城二期、雍逸园、TcL翠园,其余原售楼盘均已进入售罄期或清盘期。
嘉园:由新兴房产综合开发公司开发,项目占地8794平方米,建筑面积28902平方米,由二
栋12层塔楼组成围合式院落化小区布局,共153套住宅,120个停车位,1-2层商铺,3-12 层
住宅。起价2180元/平方米,均价2450元坪方米,户型二房二厅、三房二厅、四房二厅。
恒宇新苑:由惠州市天耀实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由10 栋多层及2 栋小高层围合成封闭式园林小区,共264户住宅,停车位200个,起价1680
/平方米,均价2180/平方米,户型有二房二厅,三房二厅。
海燕玉兰花园:海燕房产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占地面积30000平米,建筑面积13万平
米,均价2650元/平方米,户型一房一厅、二房二厅、三房二厅、四房二厅、复式、小复式
南翠花园:惠州鹏达实业发展公司开发,项目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万平方
米,分二期开发,一期445套住宅,二期205套住宅,均价2850元/平方米,户型三房二厅、
山水华府:惠州倍特建设有限公司开发,集聚别墅区、商品房住宅区的独立性综合型生态文
化社区,分三期滚动开发,一期160套,起价2300/平方米,均价多层3000/平方米,小高
层3200/平方米,户型三房二厅、四房二厅、五房二厅、七房。
美地花园城:惠州美地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
万米,现在开发二期由4栋小高层组成,整个小区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司规划设计,共398 
套住宅,均价3200/平方米,户型二房二厅、三房二厅、四房二厅。
TCL翠园:TcL房产开发,项目总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项目由6栋10座
小高层组构小区,共480套住宅,均价2800/平方米,户型二房二厅、三房二厅、四房二
金山龙庭:香港冠和国际集团惠州金山房产分公司开发,项目总占地7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
铺售的蓝翠苑由7 栋小高层规划建造,共372套住宅,均价3200元/平方米,户型三房二
雍逸园:由惠州市建设集团开发公司建设,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又.共1750
套。分两期开发,二期于2003年8月动工,已售罄,二期于2005 年7月动工,主力户型为
110-140平米居家三房,其余有180平米左右四房、五房,以及复式,销售均价3100元/平方
普通商品住宅均价2900元/平方米,中至高档楼盘大部分以140平米以下的二房、三房供给
比例(量)及铺量居多,中高端房价在2500元/平方米以上。现期面市的楼盘主要有美林玉
桂山、湖畔新城、金辉三期、金迪八期、天鹅雅居等项目,户型面积仍以中等三房为主力,
预算房价在市场趋势和项目价值中有较高提升。片区中心2公里辐射范围的需求以中(高)
端产品居多,来自外区域的需求比例最大。高端楼盘润园正在建设中,亦有相当部分深圳置
业群体表示看好此片区发展,对陈江、仲恺以及深圳的客户还是有所吸引。
金辉新苑:位于鹅岭南路西侧,项目总体占地8万平米,建筑面积168000万平方米,分三期
开发,一期、二期共800余套于2006年3月售罄,三期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户型面积104-
143平方米,2006年下半年入市。
湖畔新城:西域原生山水名宅,占地1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0平方米,有小高层以
130-160平米位主要户型和别墅类型住宅,均价3700元/平方米。
君龙雅苑:20层两栋塔楼构成小区管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小
户住住宅均价2910元/平方米,普通住宅均价2650元/平方米。商业底铺均价11000元/平方
鹅城国际:19层单体楼,从1房50平米至3房103平米均有供应,住宅均价2500元/平方米。商
业底铺售价元/平方米。
才俊金城:由2层8 单元合围成小区,中心花园。为7 层多层不带电梯,底层商用,2 楼起
住,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主力2 房75-79平米、3 房86-118 平
米,共124套,住宅目鞠麟1720元评方米。商用售价元/平方米。
怡和人家:带绿地面积的5 栋7层特色住宅楼构成自然山景社区,占地面积12221 平方米,
建筑面积33928平方米,共256套住宅,一梯两户,以90多平方米超高实用房三房二厅为主
打,均价2170元/平方关,现已售罄。
嘉亨湾:19层两栋塔楼商住楼,1-3层商业层,4楼空中花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
方米,均价2550/平方米。
美林玉桂山:位于鹅岭南路东侧,项目总占地2万余平米,总建筑面积5.7万平米,由7 栋
18 层、2 栋11 层楼宇构成,一梯三户设计,二房81、三房108-139、四房142平米多种标准
户型,楼宇顶层200平米以上复式,均价3200元了平方米。
润园:红花湖山腰项目,占地1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0万平米,建成欧陆风格独立别墅区、
5 房2 厅205.4-264.2平米,大型园林生态生活社区,2007年初入市,均价待定。
鹏基项目:项目占地80万平米,总建38万平米,其中,别墅99000平米,花园洋房55800平
米,小高层171850平米,酒店公寓15000平米住宅,住宅均价6000元/平方米,一期别墅拟现
天鹅雅居:鹅岭南路西侧,项目总占地2万余平米,总建筑面积8.4万平米,由5栋18层大型
裙楼构成,商业氛围浓厚,供应一房至四房不等,共532户,部份复式,主力户型二房、三
山水世家:建筑面积30000平米,分二期开发,一期3 栋小高层、2 栋多层豪宅于2001 年动
工,主力户型3 房102-122平米,二期3 栋12层住宅于2004年4月动工,现已售罄。
金迪星苑:金迪星苑位于惠城区南三环路口处,是由惠州市金迪实业发展公司投资开发的一
个大型居住小区。小区总体规划用地区1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拟建多层
至高层住宅28 栋,按照一次性规划,分阶段连续开发的思路依次推进。小区现已建成七期
共20栋,第八期将于今年10月初开始建设。七期以109-143平米三房为主,均价2900元/平
方米,共400多套,销售已接近尾声。
宝乐园:小区管理式多层、小高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住宅190
套。设计主力三房中小户型及部分四房、五房。
 
南坛-下埔片区片区分析
南坛下埔片区位于惠城区中心,教育配套、市政配套、商业配套等无论是城市硬件抑或是软
终相对于其它板块都比较发达,地域性优势显著,是城市的核心地段之一。房产市场以高层
商住楼型为主要产品定位,南坛下埔板块的人口密度大,原因是这里商务配套繁华,道路宽
敞,出行安全方便,住在这里能够享受到城市的繁华与便捷,且户口所在地价值高。因此,
此期间此片区楼盘更为适宜居家功能体现,面积趋于中等户型。
南坛下埔片区土地供应逐年减少,目前可供新开发土地近乎零面积,仅限于原江苏投资悦都
大厦烂尾楼和一些改造项目。多年的建设,片区高尚住宅区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商住面积供
应量的下降,仍消除不了消费群体的“眼球”,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楼盘建一个卖
一个的快速销售是本片区的市场特征,区域升值潜力开始暴激。2005年,新建热售楼盘住宅
供应不足5万平方米,房价均已达到3000元/平方米以上,2006年内上市的滨江一带的亿豪
园、立业大厦、凯旋阁三个楼盘,供应面积约55500平方米,售均价达到3500元/平方米以
上,而在数码街至九中一带,已有两个小高层单体项目基础施工及悦都大厦启动或销售。普
通商品住宅均价3400元/平方米。从产品构造趋势来看,土地使用量小的限制,小高层建筑
形态是唯一规划途径,配以较大户型面积的设计,提高容积率,是滨江一带楼盘的主要特
瑞样大厦:位于滨江路,小高层两栋塔楼,均为四房二厅,146、154 平方米两种面积,起
价3050元/平方米,均价3300元/平方米,总户数56套。
亿豪园:位于下埔惠沙堤(公路局对面), 20F/ 2B 单体高层,建筑面积21056平方米,户
型配比四房二厅、五房二厅,162-201平方米共六种面积,价格起价2900元/平方米,均价
3580元/平方米,总户数76套。
立业大厦:位于滨江堤下,22F/2B高层小区式管理里,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1088平方米,153套。户型三房二厅100-140平方米,占32% ;四房二厅140-170平方米,占
63%;复式占5% ,均价3800元/平方米。
凯旋阁:位于滨江大堤下,20F高层,建筑面积26449平方米,供应套量68套,户型基本为5 
房240-280平方米,价格均价3800元/平方米。
悦都大厦:数码街后面,加层两栋高层,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户型80-120平米的二房、
三房,项目于2007年3月主体完工,现售均价2850元/平方米。
下角做为水景资源(菱湖、鳄湖、平湖)丰富的老城区之一,沉寂多年的房地产业一直未受
注视,随着受益城市统一规划,籍大环境发展带动,及下角东江大桥的建成,下角将以打造
下角至上排的城市风景线区为方向,育蕴下角片区活力住区。
江南丽苑:总建筑面积8万余平米,小区分三期滚动开发建设,二期临近一期于2004年初动
工,由9栋小高层及1栋多层构成,总户数620户,共459个停车位,主力户型118-130 平米三
房,销售均价2400元/平米左右,现已清盘。
悦湖居:占地7000平米,建筑面积3万平米,规划建设A 、B 两区单元式住宅小区,于2004
年3月取一次开发建设,主力户型54-130平米两房、三房,销售均价2350元/平米左右,现已
润宇广场:规划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22层商住楼共2 栋,1-4层商场,5层空中会所,
6-22层住宅。于2004年初动工,两梯六户,共186套。117、154、167三种标准户型,202平
米错式层,310-386平米复式户型,均价2600元/平米左右,现已进入尾盘期。
其它在建的有金汇房产公司开发的项目。
陈江-仲凯片区片区分析
2004年以前,陈江仲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经济产业区之一,全部都是居民自建的农民房,商
品房项目稀少,各种商业、生活配套档次低且极不成熟。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加
快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经济及服务配套严重脱节于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对于房地产市场来
说,这里可说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以良好的工业基础,优越的交通区位,强大的市场
潜力,撬动区域第三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2002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由2.47亿元跨越至
2005年的6.26亿元,成为陈江经济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全年第三产业增幅较大的同时所占
GDP比例首次突破20%的关口。
近期,随着集休闲、购物、误乐一站式消费场所的占地2.6万平米仲恺大世界,和集综合商
业、高级写字楼、住宅三大功能一体化的占地4.5万平米仲凯创业广场的相继规建,标志陈江
仲恺将成为一个新地标。继而金宝创业家园的四期推市,御景华城、君悦豪庭房地产项目先
后落户,以及口岸国际的即将入市,和其附近三幢商务综合楼的建设,至此,陈江-仲恺片
房地产市场于2006年下半年呈现出更加欣欣向荣之势头。
御景华城:陈江首席园林社区,占地45000平米,建筑面积12万平米,绿化率50%,共18住宅
楼是分二期开发,一期于2005 年3月开发,共264户,主力户型三房117-135平米,并有29-
43平米高投资价值的小户型住宅供应,销售均价2100元/平米,现正开发的二期以12 栋住
宅楼为主,各种配套设施完善,住宅总户数679户,主力户型81-130平米二房、三房,于今
年9月21日开盘,首期开售的为5栋小高层住宅,销售均价2400元/平米左右。
金宝创业家园:占地面积:8.2万平米,建筑面积:16.3万平米。项目分四个区来开发,目
前已开发的A、B、C三个区900余套已经全部售完。2005年3月开工的D区四栋小高层共374
户,目前销售率83%。C期均价1750元/平方米,D区2005年9月均价2380元/平方米,现均价

  前一段时间,一则新闻传的沸沸扬扬,在上海,薪资水平到多少属于高收入呢?有途网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

在上海月薪多少才算是佼佼者

  2015年,从地域平均薪酬来看,上海(6774元)、北京(6688元)、深圳(6682元)分列前三位。达到平均工资是否就达到了上海的平均生活水平?税前工资按照6774元来算。扣掉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

  养老保险8%=/编辑整理,若想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发现本文中引用了您的版权文章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今天我们让一起回顾一下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到2018。

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全占球1.8%,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贫穷和微不足道的国家。今年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全球14.8%。

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排在倒数第七位。今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9281美元,这个数字代表中国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中等收入国家。

再来看恩格尔系数,1978年,老百姓赚100元钱有60元钱是拿来买食品。今年中国老百姓每月39%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61%用于购买提高美好生活的商品。

1978年,中国高楼没有超过200米,今天全世界10幢最高的大楼中有8幢在中国。

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全都是国营企业且在世界五百强中微不足道。2017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15家,其中有超过25家是民营企业。

1978年,全中国人民一样穷。中产阶层在1978年是一个要被鄙视的名词。今天中国中产阶级数量从0增加到2.3亿人口。这是除美国以外,比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都要多。

此外,目前全世界70%奢侈品被中国年轻人消费掉的,而且这些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是39岁。美国购买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要比中国老15岁,而美国网民平均年龄比中国大5岁。在这个意义来谈,中国要比美国年轻10岁。

1978年,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是10万辆。今天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2017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940万辆,汽车成为了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标配。同时,所有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关的基础生产资料,中国都是最大的消耗国。

为了年终秀,我专门翻了TIME(《时代周刊》)。

40年前邓带领中国摆脱了阶级斗争,被TIME定义为当年的年代人物。

1984年,TIME有一期封面是一位中国年轻人拿着可乐站在长城上,封面标题是《中国的新面孔》。1984年中国开始了城市体制改革,中国的马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广告牌、出现可口可乐、中国城市的围墙开始一堵一堵消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

2013年,TIME出版了以《中国的今天非常危险》为封面标题,孩子吹泡泡为配图的杂志。但仅仅四年之后,TIME刊发了一篇文章《中国赢了》的文章——因为美国总统要访问中国,为了拿我们2000亿美金的订单,不得不讨好我们一下。

通过这一本西方的杂志,我们就会发觉中国的变化并非一天发生。如果静态来观察,我们发现所有的变化都非常陌生。中国“这只船”这么大,但每天都面对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改革开发四十周年来中国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家庭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怎么解释?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无法作答。

20多岁的费正清(历史学家、汉学家)博士毕业后来到了中国,他在1940年代中期写了《美国与中国》这本书。这是西方学者第一次把中美对照起来的一本书。当时费正清认为中国正在发生一场现代化运动。这场现代化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国决定放弃自己所有的传统和制度,并将西方的文明和制度以及语言作为一个对应体。他认为中国所有的变革是对西方文明不断冲击后作出的反应。在很长时间里,这个冲击反应模式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现代化的共识。

1990年代初,在费正清去世之前,他写了《中国简史》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说“对不起,我错了。”在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后,费正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不是一个冲击反应的结果,而是自身内在的基因变革和发展冲动的结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内在性和动力源。但很可惜,他写完这本书6个月后就去世了。他很不负责任,中国的动力源是什么?内在动力和需求是什么?他没来得及的解释,那时中国还不像今天这样发展的让人恐惧。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罗纳德·科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去世前的最后四年写了《变革中国》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有三个结论:

一、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二、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未来十几年内超过美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三、中国经济的发展无法用西方的制度经济学来解释,中国改革的成功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

布热津斯基(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曾经对中国讲过一句话——“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认识有一半是无法理解的,另外一半我理解了,但对不起,我理解错了。”这是一个美国最杰出的战略头脑对中国的看法。

这些聪明的大脑对中国的发展都有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的认知。在过去四十年里,起码五次西方学者们认为中国就要垮了。但直到今天的年终秀,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我问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老师,我说我在写一本关于2008年到2018年中国十年的经济史,如果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十年的话会是哪个词?周老师说是“水大鱼大”。上个礼拜周其仁在演讲中提了一个有趣的设问——今天中国变成了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水大鱼大”。

水是指经济环境、制度环境;鱼是企业。他问如果说“水”不好、中国的经济很差、中国不适合办企业,那么115家世界五百强怎么来的?如果说“水”很好,那么为什么那么“鱼”非正常死掉呢?今天很多的企业家在改革开放40年里在这个国家赚了很多的钱,但他们移民了。2016年,美国的投资移民签了800个人,很多是咱们中国人。他们为什么要移民?他们为什么认为中国不安全呢?这个焦虑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仍是一个问号。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我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写《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不断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在书里讲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四个动力,今天拿来也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制度创新。这四十年变革,是无数多的产业制度、宏观制度不断被创新,不断被重新设计的结果。制度变革,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源。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鱼”会非正常死亡?有一句非常可笑的话,“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

1990年代中期,我到温州去做调研,替中央写调查报告。当地有一个叫陈定模(创业家&i黑马注:1984年任龙港镇委书记)的人,在温州螯江圈了一块地宣布说:我要做中国第一个农民城。然后他拿了一张图纸,到温州到处卖给大家,我卖给你房间,你花5万元可以圈一块地,随你造楼。然后楼造完,前面一条马路,这边归你修,对面归人家修。我去调研时,他已经做了5年。

我离开时,陈定模请我喝酒,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吴先生,你知道吗,中国改革开放,所有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所以你必须要支持我。我当时听到这句话非常震撼,后来我把这句话写进了《激荡三十年》。

回过头来看,你会想中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税收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企业改革,哪一项改革不是突破现有法律的结果?

第二,容忍非均衡。如果时光回到70年代中期,你会发觉,这个国家其实也其乐融融的,每天敲锣打鼓,每天喊口子,每天饿肚子,每个人都一样穷。1978年以后发生了什么?每个人的心都变得很躁动。有的人开始听邓丽君的歌,有的人要考大学,有的人到南方开始倒卖盒带。一个集体主义、平均主义的国家彻底被弄翻了。如果用一句很经典的话叫什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是开始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

但是你会问,1978年以来是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是那些智商最高的,学历最高的人?不是。因为当年这一波人在政府里,在军队里,在高校里,在国有企业里,大家都挺安逸的,没有离开。谁先富起来的?是那些不识字的,犯了前科的,农民,“投机倒把”分子。所以,容忍非均衡的结果,不是最优秀的先起来了,而是那些最想致富的人先致富了。

你会发现,过去的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人,跟你出生在什么家庭,没有关系;跟你智商高不高,没有关系;跟你所在区域资源丰富不丰富,没有关系。只跟它有关系——欲望,你愿不愿意富起来,你敢不敢为了致富而冒险。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开始把平均主义的大平台彻底打翻,国家提出来“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然后我们对外企进行了“超国民待遇”。与此同时,我们这个国家有了很多的区,叫特区、开发区、实验区、自贸区、自由港。这就是一些允许被先富起来的地区和区域。在这些区域中的人和企业,就获得了优先发展机会。

第三,巨国效应。这个词是我跟管清友聊出来的。他说中国发展(快)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在座各位脑袋比欧美人更聪明?我们是比他们更勤奋,但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大的国家。

我写《激荡三十年》时,曾经用过一个例子,1978年月底,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柯达胶卷全球总裁看《人民日报》以后,就飞到香港,他在香港遥望对岸就心潮澎湃,自己终于找到一个要发大财的地方,那个地方有10亿人口,每一个人买一个胶卷的话,就是10亿胶卷。买两个就是20亿胶卷。

我们这四十年的发展跟巨国效应有巨大关系。在1978年的时候,这个国家只有不到1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今天多少呢?将近60%。在1990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所谓的中产阶层,今天有2.3亿。

今天中国有两家互联网公司,一个叫阿里,一个叫腾讯,(2017年)交替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马云和马化腾的智商比硅谷、伦敦、巴黎、东京同时代的60后、70后更聪明?好象也不是。随着互联网人口增加,中国一定会出现一个到两个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无非他可能叫马云、叫李云、叫张云。但是一定会出现这个人,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太多互联网人口。

第四,技术破壁。任何一个国家不断进步迭代(都依靠)两种能力。第一种是制度变革。但是有一件事情挺可惜,就是制度是可逆的。

但是,有一个东西不可逆,叫做技术。今天中国很多产业变革,金融产业变革,通讯产业变革,媒体产业变革,是制度变革所产生的吗?不是,所有牌照仍然牢牢的抓在(相关部门)手里。但是,技术使得很多牌照变成了一张废纸。所以,技术“破壁”是一种新的不逆动力。

回过头来看,这四十年来,中国发展是一轮接一轮浪潮的结果,在198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大转移的结果。随着欧美国家劳动力人口(成本)的提高,能源价格的上涨,白领人口的增加,没有人愿意做工厂,怎么办?好,把大量的工厂腾挪到亚洲地区。恰恰这个时候,中国打开了国门。

到了90年代中期,中国劳动力成本也开始提高,制造业开始出现饱和,这个时候出现了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中国赶上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同时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互联网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波,它改变了人和消费的关系,人和商品的关系,人和服务的关系,人和金融的关系。从去年开始,它又改变了人和资本的关系。

在全球制造业产能背景,中国又出现了供需崛起和供需错配。我们所关注的商业模式,都跟这部分有关。同时,瞻望未来,我们看到了很多技术革命,看到了新能源革命、材料革命、基因革命,而这些革命又跟中国的资本和内需的增长,发生了重大应和。

所有这些变化,好象老天爷在帮你。所以,如果讲一句开玩笑话,1978年以来,如果有个“上帝”的话,他可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真的非常非常的幸运,生活在一个商业好的时代。

所以,我们经历了恍如隔世的四十年,我记得十年前在写《激荡三十年》的时候,曾写过这句话: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这就是我们刚刚经历的四十年。

这四十年中,我们需要向一些人致敬。向哪些人致敬?

第一个需要致敬的叫做农民工。今天有一个词叫鄙视链,一个阶层一个阶层的鄙视,农民工可能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但是如果你要让我致敬的话,我第一个致敬的是农民工,2.3亿的农民工。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候,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我们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们要进入到城市的时候,发觉这个国家有很多制度(限制他们),然后他们退回去,洗脚上岸办了中国乡镇企业,然后中国城市化以后,他们又以“不真实”的身份进入到城市里面,付出他们的劳动。今天他们仍然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

年底了,千万不要克扣他们的工资。

今年年初,我曾到上海去参观一座大楼,632米的上海中心。上海中心的负责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安徽的农民工,砖瓦工,参与建造这座上海中心。建完的时候,他老家的未婚妻来找他,问他这两年在上海干什么?那个小伙子说,我明天带你去看一个地方,然后他们就到了浦东陆家嘴。

站在马路对面看着600多米的大楼,那个小伙子对他女朋友说,这个楼是我建的。但是,我没有钱带你进这个楼,里面的东西没有我买得起的,可是没关系,在这栋楼最高的地方,我刻了你的名字。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浪漫故事,对吧?他就是一个大忽悠。总经理跟我讲,上海中心的顶楼,刻了8000人的名字,就是这些农民工的名字。所以,第一个需要致敬的是付出了他们的血汗,得到了非常不公平待遇的这些人。

第二个需要致敬的人——企业家,他们站在鄙视链最高端。在1978年以前,大家在这个270度环屏上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存在的,1978年以前中国没有一个私营企业,今天多少?2000万。今天中国是一个拥有2000万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改变了这个国家。很多人觉得,这一波人血管里流的血液都是金色的。这是一群热爱金钱的人,但是当企业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企业家所赚的每一分钱其实跟自己日常消费已经没有关系。你在相当的意义上承担着社会责任,你解决了几十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人的就业,这些就业者的背后就是几十万的家庭。(他们)这些不确定的冒险,改变了中国一个一个产业,改变了一个一个城市的面貌。

这些人的出现,以及容忍这些人出现的制度环境,是我们第二个需要致敬的。

第三个需要致敬的人——地方干部。这一部分人,在今天其实挺郁闷的,甚至很多文章说,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人民崛起的结果。在人民崛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被革命者,一些被改革者,这些被革命和被改革的就是我们的地方干部。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回望四十年,地方干部同样是需要我们致敬的。

有一个词叫做“地方政府公司主义”,这个词是张五常(创业家&i黑马注:中国香港经济学家)在他的《中国经济制度》书中提出来的。去过欧美国家的人会发现,只要有知名度的人去,当地的市长、州长都能够接待你,花半个小时聊一聊。中国的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却忙得跟狗一样。

然后所有的市长、市委书记就是董事长,所有的县长、市长都是总经理。他们跟我们做企业一样背着KPI,我们有营业收入、净利润,他们背着GDP,有财政收入。所以张五常说,中国每一个地方的地方长官都把自己所在的地方当做公司来经营。这就是所谓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大家看到这个很瘦的老头叫谢高华(创业家&i黑马注: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义乌县委书记),我最后一次见他是15年前,在他的衢州老家,他曾经在浙江中部的一个县——义乌,当过县委书记书记。今天的义乌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你在中国地图上看,说要找一个地方,它能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你肯定不会想到义乌,那个地方交通不好,旁边也没什么产业基础,它就是金华中部一个特别小的县城。为什么义乌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没有什么道理!

1980年代初,就是这个老头,在全中国所有的县里面第一个允许老百姓在马路边摆摊卖东西。然后下雨、下雪,摆摊的老百姓很可怜,怎么办?搭棚子。这个棚搭完以后,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小商品交易市场。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谢高华,就是这一些人决定性改变了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他们手上有比欧美国家市长、州长大得多的权力,但同时他们需要比这些欧美的市长和州长承担更大责任。对谢高华来讲,允许农民在马路边摆摊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违法的,他是需要拎着乌纱帽去干这些事情。

所以,我们要致敬这些拿着自己的前途去赌改革的地方干部。

第四个需要致敬的人——创业者。今天中国每天有多少个企业创立?一万个。中国每天有一万个企业创业,今年诞生了360万家新注册企业。但是很遗憾,他们中的95%会在18个月里死掉。中国是一个年轻人创业非常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创业失败率非常高的国家。

常常有人说,那么多人创业,那么多倒掉,消耗了那么多资源,这很不道德。但是我问他们,你看到这些创业者中,有哪些人是因为创业自杀的?每年中国有很多人自杀,有因为失恋自杀的,有因为抑郁自杀的,有因为欠债自杀的,有因为创业而自杀的吗?没有。这些人都是拿着自己的生命,拿着自己的时间,在创业的过程中成全了自己的人。这一部分人,我们需要致敬。

2018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我记得二十多年前自己大学毕业,进入到工作岗位时,很多同事比我大十来岁,他们是谁呢?他们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高考的毕业生,也就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的一波人。今年,我经常会接到***说,晓波你来看看我吧,我要退休了。我当年认识的很多老大哥,在这两年都要退休了。这一波人经历了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然后再过五年、十年,又有一代人会退休,80后、90后、00后会不断的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跟这个时代有什么关系?我有没有辜负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有没有辜负我?

在《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这本书中我写了这句话: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它只是磨炼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凡人。

有人叹息青春散场,历史已经结束了,要写回忆录了。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