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暴雷财务斐讯暴雷时间和联通有关系吗吗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3日消息,截至中午收盘,小米股价大涨9.29%,报21.05港元,就此计算,雷军的身价已经飙升到177亿美元。

  据悉,小米集团(1810.HK)本月9日在香港上市,首日破发,但接下来行情见长,小米集团总市值超5200亿港元,并且还有上涨空间。

  自从6月中旬以来,p2p网贷平台经历了巨大的震荡,平均每日有两家平台出现问题。杭州、南京、深圳、天津雷潮此起彼伏,昨日零钱罐、钱爸爸、多多理财陷入舆论的漩涡,受联璧金融爆雷的影响,斐讯的经销商京东商城也被数百名维权者所淹没。p2p平台到底怎么了?作为受害者我们还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钱吗?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2日消息,今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商务部或将在近期全面解除对中兴通讯的禁令。

  根据美媒报道,美国商务部新发了一份声明,一旦中兴向第三方托管账户存入4亿美元,就将取消对这家公司的禁令。声明宣布,双方已签署了第三方托管协议。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2日消息,今日抖音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文章称2018年6月份,抖音平台累计清理27578条视频,9415个音频,235个挑战,永久封禁33146个账号,并且以后将继续和违规低俗内容作斗争。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2日消息,近日发生一起4车相撞事故,滴滴司机驾车与另外一辆轿车的司机在高架桥上相互飙车最终造成交通事故。

  据了解,肇事车主是滴滴网约车司机张某。事故发生原因是张某在变更车道时别了一下同方向董某,然后董某也不甘示弱也试图去别张某的车,随后两辆车就处较量的过程中,场面一度十分惊险。最终,两车撞在一起然后又先后撞上两辆正常行驶车辆。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1日消息。ofo小黄车官方宣布的信息表明,目前小黄车正逐步关停在澳大利亚的业务。这距离2017年10月11日ofo小黄车进军澳大利亚只有9个月。

  刚刚,小米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小米Max 3新品发布会将于7月19日19:30举行。在宣传海报中可以看到,海报中是一个由三个“大”组成的字,再次印证小米Max 3大屏大电量的特点。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1日消息,今日头条在“钱包”一栏中上线了名为“放心借”的现金贷产品,宣称额度最高20万,日利率0.03%起,合作方为南京银行。

  今日头条“放心借”入口在“用户-我的钱包”中,部分用户可见。用户人群包括20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大陆公民,但同时标注在校学生除外。

  昨日,京东总部出现了数百名维权者,身穿“京东无良商家”字样的衣服,控诉京东和斐讯联合诈骗,要求京东退款,京东商城对此进行了回应。

  据悉,上个月负责激活斐讯K码的联壁金融无法体现,大量投资者被套牢,而作为斐讯最大的销售平台,投资者大多数出于对京东的信任,在京东上购买斐讯、京东、联璧三方联合推广的0元购产品,并进行“投资”,但京东对此否认。

  当今外卖APP方便高效,受到不少人的欢迎,但随之而来也有不少问题。买家定外卖花的钱越来越多,卖家售出外卖却因平台抽成而选择提价和减量,同时还担心顾客因此差评。其实要解决这方面问题并不难,制作一个外卖小程序将让你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快捷的同时,也得到利润的提升。

近日,四大高返平台,引起互金行业极大震动。不过,联璧金融引起的连锁反应正在影响到另一家平台――华夏万家。早在联璧金融暴雷之前,网上就有媒体曝出联壁金融、斐讯、华夏万家三者关系暧昧,其联合推广的“0元购”模式涉嫌非法集资。互金重案组调查发现,斐讯疑似为联璧金融和幕后的真正操盘人,联璧金融的暴雷,正在将斐讯推向危险的边缘。

6月20日晚,网传联壁金融向投资者发布公告称,受大环境的影响,近日联壁金融遭遇恶意挤兑,并称将在6月21日下午3点前给出具体措施。

不过,截至6月21日下午3点,联壁金融并未公布具体兑付方案。受此影响,斐讯当日紧急发布公告称,承诺已售出的硬件产品的K码由斐讯负责协调第三方进行兑付。

6月25日,斐讯再次发布公告称,对于未激活K码的消费者,我司正在协调其他第三方平台进行K码兑换,对于激活K码的消费者将由斐讯兑换,其将采用数据系统+人工***对接的方式接受兑换申请。

注意到,斐讯官方公告并未提及合作兑换K码的第三方是谁。

不过,网友6月21日上午咨询斐讯京东旗舰店***,“联璧金融怎么了”?得到的回复是,“由于外部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对作为合作伙伴的联璧合作关系进行重新评估。”但斐讯***强调,其他合作平台包括华夏万家金服等均不受影响。

互金重案组注意到,截至6月25日,微信公号还有“K码激活”栏目,并公布K码激活流程。

据投资人爆料已有投资人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荣乐东路派出所报警。根据截图内容,投资人认为在联璧金融App投资的钱,都是投资给斐讯公司的,感觉被斐讯公司诈骗了。

华夏万家与联壁金融同属一家?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万家隶属于。工商资料显示,华夏万家成立于2014年10月27日,注册资本,而该邮箱明显是斐讯的官方邮箱。

在天眼查搜索上述***号码发现,共有37家公司都留下了该***号码作为联系方式,其中35家留下了电子邮箱,22家的邮箱为,13家的联系邮箱为。

互金重案组简单梳理了一下(如下图),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北京海中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法人王婉萍是华夏万家的大股东,上海柏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松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联璧金融的股东,斐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法人顾国平为斐讯创始人、ST慧球前董事长。这几家公司在工商信息中不约而同留下了斐讯的官方邮箱。

至此,斐讯、联璧金融、华夏万家背后关系浮出水面,斐讯或明或暗的入股或控制了至少两家互金平台:联璧金融和华夏互金,并利用两家平台发起以“零元购”路由器为代表的促销活动。但在联璧金融逾期暴雷后,斐讯立刻发表声明称,联璧金融兑付风险和公司无关,两者仅是合作关系。斐讯仅愿意承担投资人路由器K码返现的责任。但从股权结构看,斐讯必须对联璧金融的兑付承担一定的责任。

互金重案组注意到,与斐讯关系密切的另一家平台华夏万家也是疑点重重。该平台产品分为U享计划A(30天锁定期)、U享计划B(90天锁定期)、U享计划C(180天锁定期)、U享计划D(360天锁定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7.8%、10%、12%、12.8%。

根据产品说明,U享计划均为自动循环出借及到期自动转让退出的投标工具,项目来自大型个国有企业、上市企业的供应商应收账款转让,高信用消费者的分期债权,提供足值抵质押物的企业债权。

其U享计划服务协议显示,甲方为投资人,乙方为华夏万家。值得注意的是,824网贷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贷平台定位信息中介,不得触碰投资人资金,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

另外,由于华夏万家与投资人签订两方合同,这也导致投资人无法查看借款人信息。借款项目背后借款人无法查看,真实资金去向成迷。

原标题:P2P联璧金融“爆雷”谁该为投资者损失担责?

  《法律与生活》综合报道,6月19日早晨,福建泉州的林锐一觉醒来就打开手机上的联璧金融App,准备将37万元活期存款提现,作为买房摇号的准备金。直到中午,林锐还没收到提现到账通知,他心里犯嘀咕:“过去提现都是秒到,今天出什么问题了?”

斐讯路由器“0元购”活动促销图片

斐讯路由器包装盒内所附的联璧金融卡片

联璧金融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处办公点,物业贴出了搬离公告

  第二天9点,他收到***的一长段回复,“受互联网金融大环境影响,近日联璧金融用户出现集中兑付的现象较为严重,不排除有恶意挤兑现象情况,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积极妥善解决当前问题。”

北京的陆涛在6月20日才发现联璧金融无法提现,里面有他自己、妻子、岳父共72万元存款。

  6月下旬,随着P2P联璧金融“爆雷”(因逾期兑付问题或经营不善而停业),牵出了颇具争议的斐讯“0元购”套路引发聚焦。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一家电子数码企业,主打产品有路由器、体脂秤、电视盒子等。自2016年起,斐讯开始推出“0元购”模式:购买斐讯产品的顾客可通过上海联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璧金融APP全款返现,如再“0元购”,则需在联璧金融平台投资。

  在实体商品捆绑金融产品的模式下,联璧金融获取了大量投资,斐讯产品销量也一路飙升,在不久前的“6.18”大促中,斐讯狂卖7亿元,多项数据位居同行业第一。但就在次日,投资者陆续发现联璧金融出现兑付困难,定期投资及活期存款均无法提现。

  联璧事件爆发后,斐讯“0元购”产品被多家主流电商及零售商平台下架,不少人找涉事企业和电商平台维权。涉事平台对此表示,自己只是斐讯硬件产品的销售平台,从未与斐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联璧金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也从未引导消费者至该平台进行投资理财。

  那么在此事件中,谁又该为消费者的损失担责呢?

  无须讳言,受害人的侥幸心理是斐讯“0元购”模式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风险与收益并存,这是经济学的常识。以斐讯K2路由器为例,原价399元的路由器活动价可以359元买下,激活K码一个月后可以提现399元,收益除了路由器产生的40元,还有K2转手价50元左右,算下来,投资359元,一个月就能收益差不多90块。这样的回报率,吸引众多的“羊毛党”纷纷加入投机大军,也就不足为奇。

  可稍存警惕之心就能发现,斐讯K2路由器的硬件价格也就几十元,能卖399元肯定不是因科技含量高或产品品质好,关键就在于以产品的幌子来实施理财的实质。这样的模式下,斐讯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技术公司,而是一家以硬件为入口来运作资本的金融公司——斐讯与联璧之间千丝万缕的隐秘联系也证明了这点。

  而有关电商平台此时不仅是斐讯产品的销售平台,更是其“0元购”模式的导流入口。许多消费者正是在相信平台的基础上开始“薅羊毛”。更直白些说,电商平台与其说在销售电子产品,不如说在推销金融产品,在为P2P平台引流量和打广告。平台的风险也就此产生。《广告法》第25条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

  销售斐讯产品的电商平台很难说,不清楚相关销售行为给消费者带来的金融风险。事发之后,斐讯也积极为涉事电商平台“背书”——消费者购买斐讯智能硬件产品后,可自愿选择是否根据活动规则参加,与任何第三方销售平台无关。但这很难为电商撇清全部责任。

  正在讨论的《电子商务法》草案三审稿第37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据警方一份涉联璧公司案的通知显示:2018年6月21日松江分局对上海联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经了解,联璧公司通过“0元”购买路由器等商品的方法,诱导群众***公司推出的手机APP,进而通过手机APP发布借款标,承诺10%至13%的年化收益率向不特定群众非法吸收资金。

  据一位投资者称,他得到警方最新的回复消息是,联璧案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案情、资金流向等情况,可能在之后法院判决中披露,投资者能否挽回损失,也需要根据追缴的情况由法院判决。

  该案案情复杂,涉及人数多,涉案金额大,涉及地域广,涉案隐患大。那么在未来的P2P模式中,像类似斐讯“0元购”模式肯定还会出现,或换一张“画皮”出现。鉴于此,希望有关监管部门需厘清斐讯事件中电商平台的责任,给维权者以具体交代,给投资者挽回损失,也给电商规范运营明确界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