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贷款买房的人们后悔了问题

来源:吉屋网综合整理   发布时间:

买房难只能是你没有买房的人有钱,仅此而已。

不光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老百姓都觉得买房子难。

因为房地产产品是商品,而且不是大众消费品,所以他的价格就会高于大多数人的可承受范围,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而贷款后也就成了房奴。

  为了 “有房才像家”的传统观念

  国人往往活得很累,据侨报网综合报道,国际就业咨询公司“巨兽”与调研公司捷孚凯集团在全球多地分发问卷,调查多国民众对“勤奋度”的看法。而在其后发布的调查结果中,中国位居“勤奋度”榜首。

  举个例子,在北京西二旗,到了晚上,只有26%的人能正常下班回家,18%的人22点回家。而凌晨以后,还有10%的人在忙着改变世界。

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上班族每天步履匆匆,繁忙的工作也在挤压着私人空间。

 当然,“勤奋”并不能说明“累”,毕竟“勤劳勇敢”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

  2013年11月,《小康》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当中开展了关于“个人年度心情”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的较大感受是“累”: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

  不过即便如此,目前活跃在买房大军中的90后却比比皆是。2014年,国人头次购房年龄25岁!德国,头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42岁;日本,头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42岁;英国,头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37岁;台湾,头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36岁;美国,头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31岁……

  中国是个安土重迁的民族,对于安身之所有着难以言喻的眷恋。

  “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这句话形容大部分购房者再适合不过了,看似年轻的购房者背后,其实往往是举全家之力,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可能就只能像下面这个故事一样一笑而过吧!

  看一看从2006年到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翻了多少倍,而同期收入涨了多少?

  10年来,总体上涨380%,而工资涨幅只有189%(2006年北京平均工资北京平均工资8717)

人人都在抱怨房价高企,买房几近奢望。朋友圈晒新房的,必有一句转折——房贷啊房贷。这些个人的心酸,你我都在经历,但从感性喟叹上升到理性层面,你可知道买房之难,到底有多难?

其实,判断买房难易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所谓房价收入比,就是一个家庭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房。在国际上,这一指标的合理范围通常是在3-7之间。换言之,3-7年的家庭收入就足以买得起一套房,才是正常的。

全国省份排行:北京连续三年位列排第1

如果你是一个无房的新北京人,恭喜,荣登全国买房困难户榜首。

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5年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7.2,其中北京房价收入比14.5,连续三年位列排第1。所谓不吃不喝14年,神仙都做不到,何况普通人。

那么除了北京上海这些黄金城市呢?虽然从排行榜上看,很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3-7的合理范围之内。但其实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以省为单位的数据,是把一线二线乃至四五线城市都包含在内,大多数人是在大中城市的房价里饱尝苦水。所以以省为单位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


人们都喜欢在大城市定居,这是有充分的经济学和政治学依据的。这不仅是因为大城市公共服务*,更是这里拥有巨大的就业空间、相对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及更少小圈子人情关系的掣肘。所以,虽然国家层面*近启动了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民向中小城市移居,但收效甚微,原因与此类似。

深圳,28年收入才买得起一套房子

上面的省份图,摁不进深圳。如果把这颗金蛋算上,新北京人就没那么委屈了。

易居研究院曾统计全国35城的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收入比走在前面,高达27.7,这就意味着在深圳一个家庭,不吃不喝,至少需要将近28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然而,这个年份并不是静态的。如果考虑到2016年全国各地房价均出现大幅上涨,而居民收入基本停滞不前,房价收入比还将会跃上一个台阶。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房价收入比已经高到如此离谱的地步,为什么还会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形?这就回到房价收入比与购房之间的关系。房价收入比衡量的是所有居民的购房难度,但购房群体却十分复杂,高收入者可以*多套房,而底层却只能望房兴叹,普通的工薪阶层依靠自己的工资,可能连首付都支付不起,从而不得不从家里支借。

换言之,除了*和投机外,大部分的购房者都是掏空家庭数年的积蓄,方能在城市获得容身之地。就此而言,中国楼市掏空的不只是一个普通家庭,而是包括男女双方家庭在内的三个家庭。在边远小县城和农村,双方父母省吃俭用的存款,仅够在大城市里勉强争取到一片“蜗居”之地。

如果房价持续上涨,购房者因为拥有增值的预期,所有的负担将不再成为负担。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当房价高到如此离谱的地步时,购房已经不是刚需者的居住需要,而成了资本者的投机狂欢。这种局面的到来,所带来的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社会稳定问题。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