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获利?

原标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为什么不如以前高了?

今年二季度以来,宝宝类货基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滑,甚至已经跌破了3%,对余额宝等情有独钟的普通投资者大呼受不了。其实,不只“宝宝”日子不好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经历着煎熬,压力山大,全国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出现了普遍性的收益率下降。

有报道称,2018年8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跌8个百分点,到了4.44%的低位。进入9月份,受季末因素影响,银行理财暂时止住了下跌趋势,但是收益率并没有出现反弹迹象。这其中,还有部分银行“双节”特供产品出炉,但是拉升作用明显不足。

货币政策趋于松动,流动性整体宽裕,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行空间不大。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出现宽松迹象,不断释放流动性,央妈还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7.9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超额续作1055亿元。总之,市场上并不缺乏流动性,在资金面充裕的情况下,银行理财投资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利率正在走低。

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参照资管新规制定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理财新规正式落地。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将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理财门槛降低,银行理财市场有望焕发新的活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收益率会因此走出低谷。根据理财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要执行“非保本”、“净值化”、“破刚兑”的规定,需要面对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理财收益率的全面回暖面临考验。

而且,理财新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中只能登载该理财产品或者本行同类理财产品的过往平均业绩以及最好、最差业绩,并以醒目文字向投资者揭示风险,说明"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在之前,客户青睐某款理财产品往往是因为它有着明确、固定的收益率,比买收益不确定的基金感觉安全很多。而现在,提前明确预期收益率已经被理财新规明令禁止了。

问:近两年,我的资金主要是用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高,使得我的理财收入也有一定增长。最近一个月,央行连续两次降息,虽然我没有什么存款,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下降。我想知道,还可以通过购买哪些理财产品,能让我的理财收益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文/汪标答:从理财行为上看,你是一名比较保守的投资者,不愿意承担过高的风险,又想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这样的愿望很好,但并不一定能实现。大家都知道,要想取得高收益,就一定要承受高风险。去年,国内的通胀风险比较大,市场上资金也比较短缺,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走高。即便如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仍跑不赢通胀。今年以来,通胀的风险降低了,银行的利率也下调了,再想靠银行理财产品实现较高的收益基本没有可能了。怎么办?思路只有两条,一是降低心理预期,不再追求6%或以上的收益率,5%在当前的情况下也很不错,甚至4.8%也应该接受。二是提高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一些风险稍高的理财产品,去追求高一些的收益率。那么,哪些产品风险不是太大,又可以有高一些的收益率呢?债券基金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央行在1个月的时间内连续降息,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也在快速回落中,说明当前的经济并不是很景气,而通胀的压力也不大。为了经济上稳增长,央行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利率,这对债券市场无疑是利好。我们知道债券的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关系,收益率降低,债券价格会上升。因此,在降息周期,债券往往有比较好的表现,尤其是长期债券,基准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长期债券的价格很可能上涨10%或更高。在利率还有一定下跌空间的情况下,债券基金很可能会有一定的表现。当然,债券基金不保本,买入后存在亏损的可能,风险肯定高于银行理财产品。但如果央行连续降息的幅度较大,债券基金带来的回报也肯定高于银行理财产品。除了债券基金外,我以前多次提到的分级基金稳健份额也是值得关注的品种。如年度分配方案为3.5%+1年定期利率的银华金利,目前在二级市场按净值打88折出售;年度分配方案为3.2%+1年定期利率的信诚500A,现在的售价只有净值的85%;长城久兆稳健的年度分配方案是固定利率每年5.8%,这只基金现在的折价率也很高,达到15%。这些品种的主要风险有两个,一是市价会波动,买入后短时间内可能存在本金受损的情况;二是和它们配对的激进份额有可能因股市低迷而发生较大的亏损,此时稳健份额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只要股市不出现太大的跌幅,稳健份额的收益就有保障(收益将折算成母基金分配给持有人),短期内的本金受损也会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得到弥补。毫无疑问这种产品的风险要稍高于银行理财产品,但正常情况下,收益也会有显著提高。对于保守型投资者而言,如果能够改变投资不能出现任何短期亏损的观念,那么你可选择投资的品种就会大大增加,收益率也会明显改善。
为什么银行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比一年期存款率低?
一直没明白这个问题,比如某行的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1.8%,可是一年期存款利率有2.5%,那为什么还要买这个理财产品呢?还是有什么算法之类的,求教!
加息后的一年期是2.5%,好像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2%就已经算很高了,看过的产品没有超过2.5%的,如果这样不是还不如钱存银行吗?我想问的关键不是流动性,而是收益率的问题,2.5%>2%,那为什么还要买2%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假设1万存银行1年后取出,或买理财产品1年后到期,为什么理财产品比存银行收益更高?
银行之所以推出理财产品主要目的就是留住储蓄或吸引行外资金,如果还不如定期怎么会有人买呢?不能单一的跟一年期定期比啊,定期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差不多同期的理财产品肯定比定期高的!理财产品品种较丰富,短到就周六周日两天、七天、几个月的都有,跨度很大,比如你说的那个年化收益率1.8%的,我估计可能不到一个月,目前一个月的都有2%的,试想如果你生意周转有大额资金或者股市行情不好先出来了,长期的又存不了,搞搞这种短期是不是很划算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