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论文题目: 中美小学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 一一以沪教版与美国哈顿·米福林版为例 学科专业: 比较教育学 学位申请人: 张彬晓 指导教师: 钟文芳 摘要 教科书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文本材料,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核心载体,是 实施教学、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母语教科书作为传承母语知识与文化 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授母语知识、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主要来源。美国作 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始终将教育事业摆在高度重视的位置。它的教 育理念、特色、经验和成就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美国母语 教科书,有利于我们把握美国母语教育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方向,对于完 善我国的教科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研究以中国上海的沪教版和美国的哈顿·米福林版小学母语教科书为 例,对两套教科书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以期明晰两版教科书在各自体系上 的异同及特色,在分析差异和总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总结。 本研究在背景研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母语教育的价值观、 母语教科书的历史发展、母语课程概况以及两套教科书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宏 观上的比较;同时,微观细致地对教科书的四大编写体系进行剖析,主要通 过对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和呈现方式的比较,从而得出了两套母 语教科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各个层 面造成不同效果的源头,最后提出总结和建议。 研究发现,两套教科书都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强调儿童 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都关注儿童的文本整体感知和言语体味能力的提高。 在呈现方式上,两版教科书都力求图文并茂、色彩丰富,体现了各国的美学 特点,米福林版在视觉效果方面更胜一筹。相对而言,沪教版框架结构比较 简单,米福林版则突出了美国重视逻辑性的设计特点;在内容上,米福林版 的设计拥有更广泛和生活化的主题,在难度上与沪教版齐平;在编排设置上, 两套教科书都试图以螺旋上升的知识呈现方式示人,符合该学龄段儿童的认 知特点。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比较得出两套教科书的优劣,而是试图通过对 两国典型小学母语教科书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各自的编排规律及优缺点,在 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析差异和归纳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借鉴,希望能够对我国母语教 科书的编写过程有所启示,更好地解答“母语教科书应该怎么样编写”的问 题,为相关的母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以此为完善和优化我国小学 母语教科书做出贡献,并为后续者的研究奠定基石。 关键词 母语教科书;小学;中国;美国;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垒!竺!!!t_
内容提示:数值分析(第4版)-李庆扬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7| 上传日期: 21:28:03| 文档星级:?????
此文档不支持下载,登录后可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