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租车国际租车业务规模有多大,迪拜 对冲基金 规模能租到吗?

点拾评论:认购超过200倍 神州租车为何如此火爆?

今年全球最大的IPO无疑是阿里巴巴。然而有一家公司在阿里上市的同一天也在香港上市,认购超过200倍,火爆程度一点不输给阿里。这家公司就是神州租车。为什么普普通通的租车公司能获得如此火爆的认购,而这家互联网模式的租车公司未来会在哪里?

(本文来自点拾的原创分析,欢迎添加微信号: deepinsightapp 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平台“点拾”。)

今年全球最大的IPO无疑是阿里巴巴。然而有一家公司在阿里上市的同一天也在香港上市,认购超过200倍,火爆程度一点不输给阿里。这家公司就是神州租车。为什么普普通通的租车公司能获得如此火爆的认购,而这家互联网模式的租车公司未来会在哪里?本文和您分享一些笔者的思考。

先看行业,目前中国有四大类租车公司:以***IS,Hertz领衔的全球租赁公司,以北京新月,上海强生为代表的传统租赁公司,以大众,奔驰为首的厂商租赁公司,以及以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的连锁租赁公司。笔者也曾经和其中的三类打过交道。像***IS,Hertz这种主要是B2B模式,大部分依靠外资企业生存。许多全球的外资企业和他们签署全球服务链协议,所以国内租车必须用他们,虽然价格非常贵。而北京新月,上海强生更多是当地B2B的模式。他们的司机比较专业,很多高层领导人会议的租车都会用他们,避免对于道路的不熟悉。而神州租车更多是B2C的模式,受益于普通老百姓租车的需求。而且他们的服务以车为主,很多用户不需要司机,不像前面两者更多都是需要其专业司机的附加值服务。

从渗透率的角度看,国内租车行业渗透率还很低,在2012年仅仅有0.4%,而同期日本是2.5%,美国是1.6%,韩国是1.4%,巴西是1.3%。此外,中国市场的集中度也很低,美国前五名租车公司垄断了95%的租车市场,德国有90%,中国租车市场前五名的占有率仅仅为14%。这背后的问题是B2B和B2C市场是完全割裂的。B2B的租车公司更多要么有全球品牌(***IS,Hertz)这种,要么能搞定政府或者国企(上海强生这种)。而神州租车对应的细分市场是B2C的老百姓,他们更在乎的是价格。你让GE,中石化,美国领事馆等这些大企业去租用神州租车的服务目前看还不太可能。不过可喜的是,未来B2C这一块才是发展的主流,这点和海外市场是一致的。

而对于神州租车来说,这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提交IPO申请。早在2012年公司就在纳斯达克提交上市申请,但他们这种重资产扩张的模式并不被投资者所认可。于是撤回上市申请,转而在今年于香港上市。在上市之前,全球租车老大Hertz还入股公司20%股权,并获得了一个董事会席位。

从商业模式看,租车毫无疑问是其最大收入来源。在2014年一季度收入中占比高达85.6%。然而另一块二手车销售的占比过去几年在慢慢崛起,从2011年的5.3%上升到了2014年一季度的14.4%。笔者认为二手车的销售是其摆脱被人诟病“重资产”模式的好方法。不同于传统行业,神州租车的重资产扩张后,这些资产还是能够变现,甚至取得收益的。而不是传统企业中,购买的设备(资产)最后必须完全折旧。公司目前有三个渠道来出售二手车:自由招标及拍卖,第三方拍卖公司,其他线下销售。目前公司的车辆总规模为52,498辆。其中35,602辆投入短租,5,946辆用于长租,4,475辆为金融租赁,退役待售及因违章停运约有6500辆。  

神州租车的目前在短租市场的份额有31%,为行业绝对龙头,大大领先一嗨租车的8.1%。而此次上市后,笔者认为神州租车的护城河会更深。短租行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资本开支和品牌。而神州租车通过上市后,这两块的护城河都会更加巩固。可以说如果之后其竞争对手无法融资的话,那几乎没有机会和神州租车拉近差距。

对于公司的未来,笔者相对比较乐观。从中美行业对比发现,在美国租车是旅游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IS,Hertz很大一块业务也来自于旅行租车。最近国庆长假临近,笔者也看到许多朋友去了美国,租车在一号公路上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在美国像Priceline这样的大型OTA都提供租车服务。而中国旅行中的租车服务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旅行一定是越来越个性化,而不是跟随旅行团的大巴走马观花。所以租车会成为自助旅行中非常重要的***服务。另一块,随着上海,北京等地的牌照限购和拥堵,未来可能会有一些用户放弃买车,转而开始租车(比如偶尔周末出游租车)。这点和许多居住纽约曼哈顿,面临高昂停车费的用户是一样的。所以,从行业增长看,租车还在快速增长阶段。此外,笔者认为神州租车过去几年的“烧钱”打造了非常强的比例(账面价值超过40亿的车队,遍及全国的网点和5000人的团队)。这点和京东十分类似。所以长期看,神州租车将在一个高增长行业中保持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和必然,前景依然诱人。

(点拾由金融从业人员创立,专注于互联网、消费、科技和医药等领域的原创研究。)

的股价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7.07港币。是市场错了还是崩盘的开始?我们不妨先放下预设的立场,客观地推演交流一下神州租车在中国网络约车合法化下的生意模式可持续性及可能的问题所在。

根据神州租车2014年上市的招股章程资料显示,其生意模式主要分为短租、长租、融资租赁三类。短租指租赁期限为90天以下;长租为90天以上;融资租赁是满足使用者财务杠杆需求,即有车开而不用马上支付全款。

一、神州短租在神州专车上市伊始,其对于短租市场增长动力的看法:一是休闲和商业旅游方面的支出增加,即自驾休闲游的数目已由2008年的38百万增长至2013年的146百万,年复合增长31%,预计2018年增长至477百万,年符合增长27%。自驾商务游从2008年的128百万增长至2013年的467百万,年符合增长29%,预计2018年970百万,年复合增长16%;二是持照驾驶人员与私家车数目之间的增长差距,即2013年持照人数217百万,私家车84百万。预计2018年持照328百万,私家车161百万,差距167百万;三是公务车保有量改革,即中国拥有愈400百万公务车消减后的市场空白;四是替代租赁市场的发展,即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开始向维修或保养客户提供替代租赁服务;五是中国公路的进一步延展对于自驾游的促进和信用体系完善促进租赁市场等。在神州2014年对于短租的未来预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当时政府对于租赁公司对于代驾的禁止。

两年过去了,不仅代驾可以了,而且网络约车也合法了。回顾一下神州租车对于短租的预测:看法一的休闲游市场参照一嗨等财报,增长确实不错。但商业需求,因为代驾的刚性需求,而大量被神州专车或一嗨汽车服务和C2C滴滴UBER等替代;看法二的驾照与私家车差距,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走低,短期租赁大多发生在中国传统假期,而未成为常态普遍需求;看法三的公务车随着私用禁止,公务人员大多购买了私家车,也未体现在短租市场;看法四的维修保养市场因为保险公司或经销商的竞争并未加剧到无微不至,增长也依然缓慢;看法五对于短租无疑是促进较大,但这只提供了交易的便利性,而非使用场景加大的必然。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短租的主要市场依然回到了类似欧美的传统租赁市场,即休闲短租自驾。
根据二元近50个国家地区的游历经验,休闲自驾存在的基础背景有三:一是社会治安良好;二是公路可连续行驶范围超过1000千公里;三是骨干网交通工具即飞机、火车、客车等主要成本和责任为500公里以上距离传输。这三个休闲自驾的基础背景,在中国均已建立,那么我们需要聚焦的数据就只是自驾中私家车和租赁比例了。之所以排除网络约车对于休闲自驾游的冲击,在于自驾和长距离使用网络约车的成本

二、神州长租及融资租赁神州租车的全球招股章程中对于长租市场增长动力的看法:一是企业用车增加;而是项目的商务活动及公司福利计划;三是企业财务优化;四是公务车改革。2年来,根据二元的观察和调研,四个动力的唯一存在市场是大型外资企业。其他企业的类似需求大多通过发放补贴方式多元化解决,更多的流入了专车和网络约车口袋。而融资租赁市场更是随着民间P2P的泛滥而残喘。这两个市场的现状也从神州租车2015年的财报得到印证,即长租市场的车辆从2013年6241辆增长50%至2014年的9368后,在2015年扣除租给神州专车的19883辆后,长租车辆只剩=2369辆,大幅萎缩。而融资租赁车辆也从2014年5569辆下滑到2015年4157辆,收入减少35%。这两块生意模式长时间看,应该会被专车、网络约车等更经济的策略替代。

三、短租业务增长也乏力吗抽丝拨茧比对短租、长租和融资租赁三类生意模式,我们发现神州租车可持续的长期核心生意模式还是短租。如果再剥离掉为专车服务的短租服务,我们在极端统计下会得出2015年的短租车辆增长为-辆,同比6.67%的增长率,而利用率也只从62%增长到63%。如此,能不能得出剔除神州专车的租赁业务后,神州租车面对独立第三方的短租业务成长也已经乏力的结论?

四、从损益表中找逻辑先上神州租车过去3年的损益表以及和的数据简单比对:


参考租车2015年和2014年的损益表,假设扣除神州优车的专车租赁服务收入16亿元,根据长租19883辆和短租1万辆的折旧和运营分摊,以及销售和行政开支及财务成本的分摊,并剔除股权重估和汇兑亏损及收益,神州专车的税前利润就不再那么性感了,大致范围在3至5亿。乐观前提下,税后利润与2014年接近。这逊色于一嗨租车2015年租赁收入的84%增长。

于此,看神州租车生意模式的可持续性和7港币是不是低估就回到一个前提,要不要剥离神州专车的关联租赁服务看企业

五、战略及利益安排清晰吗3月14日,在优车以9.1584港币承接赫兹的神州租车8.5%股份同时,陆先生也已同意以相同的股价出售其及一致行动人的15.47%股份。于此,加上原已拥有5.24%租车股份,优车持有租车股份上升至29.21%,成为租车的第一大股东。于此同时,陆先生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优车49.68%股份。随着优车在新三板的上市,8月4日的838006的股价已从7月22日的51.8开盘价上涨到58元附近,优车市值已达435亿。将利益安排在估值更高的市场里,这是中概回归A股的大逻辑。加上4月,CEO陆先生和COO钱先生从租车辞职加入优车担任同样的职位,那么,港股的投资人理解陆先生将主要利益迁移至优车,是不是也很合理?

根据优车的新三板转让说明书,优车与租车的租赁服务合同期截至到2020年底。2015年,优车向租车支付租赁费用超过16亿人民币。2016年的租赁费用根据陆先生相关的发言及2016年Q1的财报,优车支付的租赁还将大幅度攀升。优车巨亏37亿和租车盈利14亿,

这与陆先生股权利益看似迁移至神州优车又相悖。
神州租车的生意模式并不复杂,无非是买性价比高的车,提高单车出租价格和超出残值卖出二手车

。而与优车的关联交易,靠全国首屈一指的集团采购量最低价买到了佳美、帕萨特和GL8等高性能的商务用车,这从2015年的折旧费用占比租赁收入的下降已得到认证。而对比近3万辆的长短租金收入,两者的交易似乎也是公允的,

极端理解为优车借了租车3万辆汽车即40亿左右的资金,每年支付10%的资金成本和维护费用,即每年4亿毛利也很好理解。同时,优车为了抵御滴滴和UBER的合并冲击,加大租赁车辆的持有量也是趋势,两者的业务互补如果排除股权交叉,那是大好事一件!

排除了网络约车对于短租自驾的冲击以及在没有股权利益模糊下租车与优车的业务正向互补性,那么神州租车股价的下滑,只能理解为投资者对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益不清晰的担忧。即随着主要股东赫兹上市后不断的减持,投资者质疑实际控制人陆先生在神州租车和已在新三板上市的神州优车中的利益博弈。

在港股混迹的老鸟都清楚,港股市值超过10亿美金的企业成交额大头来自欧美的基金等国际资本,其长线基金看重的是企业盈利增长的透明度,而非增长速度。而对冲基金则在企业基本面或股价变故时,放大变化。利益不清晰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强,例如2020年后,优车营运现金转正后,会不会自己购买车辆?不确定就意味着长线基金的减持,这从7月来一些国际大投行的交易席位经常出现净卖出状态也可得到一些印证。

神州租车在陆先生的领导历尽十余年沧桑取得今天的龙头地位不容易,但股价的持续下滑理应引起公司控制人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清晰公司战略和控制人利益安排应是公司尽早展开的策略。除了不断的回购外,2016年预计大幅上升的盈利是不是真金白银也需要向市场证明,也许明确分红政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元辛苦看屏幕敲键盘了一上午,请转载者注明出处。

本人未持有神州租车,未来24小时暂无***计划。

原标题:创业资讯︱云端智度、凹凸租车、Zum等获得融资

H.S.O.health宣布公司已完成由博腾股份旗下基金领投、天使轮股东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兴Alpha担任独家融资顾问。H.S.Ohealth为在病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定制保险一体服务。H.S.Ohealth提供的病人健康管理以“connection”为核心,线上和线下医生助手会通过微信服务号、随访***等方式进行主动式患者教育,提醒病患吃药和复诊。

Ghostcloud精灵云对外宣布,已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由中美创投领投。本次融资完成后,公司将在北京和广州成立研发中心,加大自主调度引擎—Newben的研发投入。Ghostcloud是一个基于Docker的容器混合云平台,帮助用户在公有和私有环境使用Docker进行开发、测试、应用发布和主机管理,提供Docker全平台解决方案。

蚁安居获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餐饮连锁品牌「彩泥云南菜」已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资方为海底捞、高瓴近日,家居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商“蚁安居”已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为战略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升级蚁安居的智慧供应链系统、搭建终端配装网络以及提升仓储自动化能力等。目前,蚁安居在全国有46个分公司,40余万平米仓储资源和3万多名全国认证服务技师,7个CDC中心配送仓、46个RDC区域配送仓和200余个DC城市配送仓。业务覆盖全国338个城市,2288个区县,合作的家居品牌数量约100家。

云端智度获3200万元A轮融资

日前,“云端智度”对外宣布完成两轮共计5200万元融资,其中包括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32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杭州兴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梦龙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欣昕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云端智度”成立于2016年,主打的产品是智能融合CDN,即不用自建CDN,而是将多家CDN提供商的节点聚合起来,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一次使用多厂商资源。

凹凸租车完成C+轮融资

餐饮连锁品牌「彩泥云南菜」已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资方为海底捞、高瓴近日,P2P租车平台“凹凸租车”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的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服务升级以及城市扩张。凹凸租车成立于2014,私家车主通过共享闲置车辆获取每月3000元以上的额外经济收益,租客则能以低于传统租车30%-50%的价格租到车辆。凹凸租车业务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40个城市,注册用户超过了500万,注册车辆超过30万辆,车型上万款。

盖得排行获1000万元Pre-A轮追加融资

消费排行榜App“盖得排行”(GuideRank)已完成1000万元Pre-A轮追加融资,投资人为粉笔网CEO张小龙,以及互联网投资人黄斌。产品的覆盖范围,主要是消费决策相对客观的产品,比如3C产品、家电、钢笔、面膜等,目前有800个条目,基本覆盖了除衣服之外的日常用品。未来他们还预备上线生活方式排行榜,比如附近最好用的宠物医院,最正宗的粤菜馆等。

古德菲力健身完成1亿元B轮融资

健身品牌古德菲力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领投方为达晨创投,招商银行和地产商世纪金源跟投。运动功能性训练课程是古德菲力私教的主要特点。相比行业内做减脂增肌的私教内容,古德菲力联合相关的运动损伤和骨科专家,制定了一套自己的运动训练课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马拉松跑者的专项训练课程。

阿博茨科技获3000万美元融资

AI云服务提供商北京阿博茨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共计3000万美元天使轮、A轮融资,主要投资方为启明创投、源码资本、SIG海纳亚洲、微光资本。此笔融资将用于现有金融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加大在产品优化、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同时,扩充算法、开发及专业金融领域的高级人才团队,强化技术优势。阿博茨科技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目前,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现阶段产品主要服务于金融行业,已推出两款基于AI技术开发的金融产品,分别为提升金融专业人士投资研究效率的“Modeling.ai”,以及数据预测产品“Eversight.ai”。

同城物流「风先生」获千万美元级C轮融资

近日,同城物流公司风先生已经完成C轮融资,金额在千万级美元,本轮融资由资金投资方道生资本、战略投资方执御联合投资。国内的业务在原来“同城极速物流”的基础上,又往前进了一步,服务直径变为了“10到20公里”。背后的本质变化是重心由toC的业务向toB的业务上倾斜,比如有更多的生鲜电商等新零售客户会开始使用风先生的服务。开始往海外走,做起了中东市场。

茶饮连锁品牌Teasoon已完成800万元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峰瑞资本,跟投方为维猎投资和发现创投。Teasoon在上海已开设3家门店,前两家店已实现盈利。Teasoon瞄准的是25-40岁的商务人群。Teasoon选址都在商务地段的购物中心,周围较多高端写字楼。工作日靠上班人流,周末靠商场人流。上班人群相对固定,因此复购很关键。

海鲸金融完成1100万美元融资

海鲸金融近日宣布公司已经完成1100万美元A轮融资,具体投资方不便披露。海鲸金融成立于2016年3月,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智能投顾、港美股、欧股交易以及新闻资讯服务,主要面向有海外投资需求的华人。

番茄便利获IDG领投数千万元A轮融资

番茄便利做的是智能货柜。在办公室/楼,地铁,购物中心铺设,售卖鲜食,水果,乳制品,饮料,零食等。智能货柜是在开放式货柜的基础上加了智能锁,用户注册、扫码之后才能打开柜门,购买商品之后系统会自动扣款总价。本轮融资后,团队计划一方面加快业务布局,另一方面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视频识别,压力传感,RFID等技术,打造新一代智能货柜。

乐百分获8000万元Pre-A轮融资

消费分期平台“乐百分”完成8000万元Pre-A轮融资,上市公司恒生电子领投,合源资本和恒业基金跟投。此轮融资将用于全国市场拓展、产品研发和平台数据服务升级等。乐百分为商家提供信用卡用户的消费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用户信用卡授信额度做商户分期授信,再补充外部征信数据做风控,分期费率主要由商家承担。

近日,鲜动科技宣布,其运营的新一代智能商品贩卖机-魔盒CITYBOX于近期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GGV纪源资本、云启资本、蓝湖资本和真格基金。魔盒CITYBOX以生鲜鲜食为特色,支持全品类商品销售,其亮点在于,拥有智能防盗和用户行为追踪的成熟智能零售终端,打破了传统简单铺设的零食货架盗失率逐渐攀升的困境。依托城市超市和天天果园的战略合作资源,魔盒CITYBOX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保证食品多样性和安全性。此外,相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和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储备,也为其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可能性。

共享单车OurBike获零一创投300万元天使轮融资

共享单车品牌OurBike成功完成完成3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零一创投。OurBike是一个专注东南亚市场的共享单车品牌,从印尼切入,主打封闭场景。目前OurBike已在印尼的AncolPark公园落地,投放了500辆车,每天每车1.5到2.6单,现在每月的收入已经可以保证自运营。

果小美再获千万美金级融资

从事办公室自助便利货架业务的“果小美”,近日又完成了逾千万美金级别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某国内一线投资机构牵头,原投资人也加码跟进。此次果小美再次融资成功或许意味着“无人”模式在产业深耕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人售货早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方式。

ScopeOne实现商业化,并继续进行研究开发。

Investments亦有参投。Treebo成立于2015年,它会接管合伙人的酒店,帮助他们进行运营,或者可以理解成代理商。因此它对消费者的体验拥有更大的保证,但这也制约了它的扩张速度。

Herb获多位知名投资人4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Zeplain跟投。Herb提供最新的大麻相关新闻文章和视频,包含大量教育性内容。该网站最初叫做The Stoner's Cookbook,后被收购并于2015年改名。希望Herb未来能够成为你“查看一切关于大麻的内容”的网站,包括从本地商铺处购买大麻,几分钟送货上门等等。

以色列公司ScaleMP提供的虚拟化解决方案能加快软件的计算速度和存储,近日这家公司获得了1000万美元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Bank Leumi的投资机构Leumi Partners领投。本轮投资后,Leumi将获得Leumi 5%的股权。它提供的解决方案能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目前公司在以色列的罗斯艾因城拥有一处研发中心。

Chan也参与了投资。Kata.ai采用B2B模式,其聊天机器人提供增强现实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客户交互度。他们将于本地科技创企合作,更好地服务市场。

Bank通过分析航班和其他出行信息,在员工出发前确定一个合理的费用标准。如果雇员全程没有花到这么多钱,那么他就可以与雇主分享节省下来的部分。不过,雇员所获得的奖励不是现金,而是以代金卡的形式发放到Lyft、Uber、Airbnb或者亚马逊的账户中。

近日,“儿童版Uber”Zum获得由红杉资本所投的550万美元A轮融资。新筹集的资金将帮助公司在新地区扩张,并在营销、运营和工程方面雇佣更多的员工。Zum正在成为忙碌家庭的“一站式商店”,为父母节省了大量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的时间。除了与父母建立联系,该项目的独有壁垒还在于和学校建立了联系,让Zum在该领域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该公司与旧金山湾区和奥兰治县的800多所学校合作,希望能用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替代学校校车。

来源:36氪、猎云网、投资界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