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生涯,每个人都会有陷入迷茫的时候,既然你有幸了解了投资的魅力,就不要轻易放弃,哪怕只是用最小的成本去尝试,获得收获的往往是坚持到最后的人。富人思维:用别人的能力为自己赚钱;穷人思维:只想着靠自己的能力赚钱。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可以选择继续观望,但你的生活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我是郑鑫乾,一念非凡还是一念人间,选择在你。
最近的黄金市场风起云涌,盘面波动异常激烈;多空博弈在其中愈演愈烈;上周金价大涨大跌之后,在周五遭遇打压失守1200关口,不过到本周一,黄金行情便反弹回升,并且在美盘加速上行重返1200大关位置,当前金价已经反弹至1204美元附近运行。这样的走势也充分说明了近期黄金行情的特点,盘中大涨大跌之后总是没有什么延续性,就像是前面怎么跌的,后面就怎么再涨回来;那么当前黄金反弹暂时企稳1200关口,短期预计将继续上行,就如前面的文章说过,金价破位企稳之后,进一步反弹目标上看1208关键位置。现在行情反弹,那么进一步目标就是1208。
周一欧元迎来两大利好,欧元区8月CPI月率录得0.2%,远高于前值的-0.3%,这和德拉基之前的讲话一致,他认为潜在通胀率在中期逐步抬升,通胀符合目标水平的状况将持续。此外,意大利7月对全球贸易顺差从上年同期的65.62亿欧元收窄至56.76亿,进口大增10.8%,这或能稍微缓解意大利财政预算危机,减少欧盟内部的民粹主义情绪。不过,意大利预算危机预计在本周继续威胁欧元,市场需引起重视。郑老师认为欧元迎来两大利好,将会进一步的对美元构成打压,而对黄金提供上行支撑。
据报道,韩总统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第三次首脑会谈将于20日在朝鲜平壤举行。文在寅表示此次会议的目标除了缓解半岛军事紧张局势外,还有促进美朝之间的对话,推动无核化进展。郑老师认为,如果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开始上升,更多人或将更多的可能去寻求美元和美国国债避险,而不是黄金。不过,由于目前美元被过度高估,所以黄金多头或将在本周反击。
今日盘中黄金价格在美元走势的支撑下反弹上升,当前已经进入的压力区域当中,晚间黄金预计将继续测试1200关口的压力情况。技术面日线图上看,日K线目前持于布林带中轨附近运行,而布林带已经明显缩口运行,也就是说短期黄金运行的空间就在布林带上下轨之间,也就是区域;日线上整体的趋势偏向于在此区间内震荡调整。
而短线上看,结合上周五的下跌,黄金短线走出V形反转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那么上周五金价反抽的高点,也就是日内的起跌点位置就是当前黄金反弹的目标位1208附近;午夜趋势已经很明显,短期继续看反弹上升,上方压力位关注1208,进一步则是1210以及上周反弹的高点1210附近;而短线操作上则是建议回落1200附近支撑进行短线多单布局,目标看1208即可。
综合分析:黄金受到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影响,盘中每一次的反弹,甚至是每一次冲高之后将会出现进一步的深度跌势,上方高位采取以的区间震荡之后进一步测试区间压力位;而上文技术面当中已经分析,随着周线级别的压力位之后,黄金盘中再次以1197和1205形成压制,而周线级别的1205压力位肯定会继续下移,届时随着美联储力量决议的临近,黄金必然会缩小震荡区间,其在后市走出一次大力度的单边走势;
多单策略:建议1204附近跟进多单,止损1200,目标1208附近
空单策略:建议1207附近跟进空单,止损1211,目标1200。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策略仅供参考
名气就像路上拾到了一只钱包,拾到了当然好,但是你总不能因为这个意外之财不走路吧?无论多险峻的高山,总会给勇敢的人留一条攀登的路,只要你肯迈步,路就会在脚下延伸!最使人颓废的不是行情的诡异,而是自信的丧失,当全世界在迷茫的时候,我敢跟我一起放眼一次空吗?关键不在于你拿了一副好牌,而是在于打好一副烂牌,欲望,不可能被禁锢,因为它是条河,会溢出河岸。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未来,你只需要超越一个人,那个人便是现在的你!
?免责声明和风险提示:本文系用户自行发布以及转载,不代表赛雷头条任何观点,如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均不构成赛雷头条任何的投资建议及意见、立场,请您根据自身评估做出理性决策。赛雷头条仅提供网络存储空间服务,如文章侵犯到您的合法权利,请您通知赛雷头条予以删除。
(zt)谢国忠:中国的股市和房市可能被高估了一倍
资产泡沫来来去去。每次资产泡沫都以一个故事为开端:首先是日本,然后是东亚奇迹,网络热潮,以及金融革新如何减少风险——只需提起最近的这四次。每一次泡沫都发端于一个看似真实的牛市故事,尔后被金融市场夸大,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
回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征服世界、看似不可战胜的一些公司,例如索尼和丰田。竞争力的提高使人们有理由重新评估日本的资产价值。问题是(资产价值)究竟是多少?这正是想象力可以疯狂膨胀之处。然后,东亚奇迹是一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故事。“亚洲四小虎”和东南亚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创造了非常高的GDP增长率。金融市场抓住了这一点,将此看作是个无止境的趋势,并据此重新确定这些国家的资产价值。
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现象让人们相信,新经济能创造无尽的财富。金融市场忽略了竞争在限制利润方面的作用,而非理性很快导致过度投资以及盈利的崩塌。更新的例证是,通过金融工程能够降低风险的神话,令金融创新大行其道。低风险导致财产或股票等风险资产的价值重估。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仅仅是个故事。降低风险只是一个数学幻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故事,风险资产的价格走高,印证了低风险的预期——但仅仅是短期内如此。
现在的泡沫是独特的。它起始于一个恐怖的故事:纸币的价值将会蒸发,因此,你需要用纸币去买东西,随便什么东西。在我最近一次在杭州的演讲中,一个富有的听众说:“房市可能被高估了100%。但房价下跌的时候,我还剩一半,纸币将会一文不值。”这个最新故事的吸引力是,经济并不重要。就算世界经济衰退,又怎么样?就算股市和房市崩溃,又怎么样?我们脱离纸币就行了,不是吗?最好借钱来买实物资产。这是银行信贷政策可以控制的领域。但是,银行愿意借得越多,资产市场就会变得更热。
内地银行10年前曾经历了一次银行危机。上世纪90年代初,银行为土地投机提供了太多贷款,导致了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继而引发了货币政策收紧。土地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1997年亚洲金融[2.58 1.98%]危机的时候,由于出口下降,银行进一步深陷泥潭,40%的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
为拯救银行,政府剥离了它们的不良资产,为它们提供高息差来赚钱,并让它们到香港上市融资。这些帮助银行的措施带来了2004年以后的信贷热潮。现在按市值计算,这些银行已经占据了全球前三位。
然而,银行的好运并不总是存在。贷款热潮过后,必然是一场危机。但这还没在内地发生。
目前,银行正在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定量宽松”政策的目的是当出口萧条时,促进内需增长。但是,流动性却流入了房市和股市(部分成为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通胀恐慌形成的泡沫将适时爆发。纸币将以通胀率和利率之差的速率贬值。如果通胀率是6%,银行的储蓄率是2%,纸币每年就损失4个百分点,或是每月损失0.33个百分点。中国的股市和房市可能被高估了一倍。只有持续20年的、相对较高的通胀率才能让它们的价值显得比较合理。然而,持续的高通胀率将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发资本外逃,最终带来资产市场的崩溃。这个故事能够说圆的时间不会很长。
类似的例子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储贷危机。美联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帮助银行系统。美元由此进入了漫漫熊市。在美元下滑的同时,亚洲那些货币盯住美元的经济体能够在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同时,不必担心本币贬值。由于美元的低迷前景,这些资金不会外逃,因此大量流入资产市场。
当1996年美元开始反弹时,亚洲经济体开始被迫收紧货币政策,这引爆了它们的资产泡沫。
资产价格的崩溃,引发了资本外流,这进一步加剧了资产的通缩。资产通缩破坏了这些经济体的银行系统。简言之,美国银行的危机为亚洲信贷繁荣创造了环境。当美国的银行业恢复时,亚洲的银行崩溃了。
中国也将走同样的道路吗?有很多的事例在佐证这种联想。当时东南亚的房地产价格高于美国,但是“专家”和政府官员有很多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尽管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东南亚的银行需要巨大的市场进行投资,因为金融市场令它们的增长没有极限。这些事情同样发生在今天的中国。
当一些东西好得令人难以相信其是否真实时,它们确实就不真实了。世界贸易——全球发展的发动机——已经崩溃,全球范围内的就业仍在减少。好像没有现实的方案令全球经济重新实现快速持续的增长。
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银行贷款只能在短时间内提供支持。然而,股票价格现在像上一个泡沫全盛时期那样高。像之前所有的泡沫一样,这个泡沫在将来的某一天也会破裂。
(作者系独立经济学家。翻译:王慧卿、刘睿琼)
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10月29日发布的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报告显示,研究的15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中心的房价被高估或濒临房地产泡沫,其中伦敦和香港面临的风险最大。按实际价格计算,全球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自1998年以来翻了一倍。平均而言,房地产价格高于2007-08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详见: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
在悉尼、温哥华、旧金山和阿姆斯特丹,房价与长期常态偏离,意味着房地产市场被大幅高估。日内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以及东京和新加坡(程度稍低)的房价估值也有所偏高。在美国,纽约和波士顿两城市的房价相对于各自的房价历史而言较为公允,而芝加哥的房价则有所低估。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的全球房地产主管Claudio Saputelli表示:“乐观的预期、有利的经济基本面和来自海外的资本流入导致部分城市的房价估值近年来快速上升。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延后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化,助长局部泡沫风险的增加。”
“泡沫”一词指的是一种资产的重大且持久的定价错误。只有泡沫破裂才能确证泡沫的存在,但是房地产市场过剩的复发规律是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观察到的。“尽早识别泡沫的迹象很重要-这也是我们推出瑞银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的原因,” Saputelli说。
瑞银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基于全球金融中心的此种模式,来衡量房地产泡沫风险。该指数使用以下基于风险的分类:压抑(depressed)、低估(undervalued)、公允(fair-valued)、高估和泡沫风险(overvalued and bubble risk)。
通过对比当前的房价收入比(PI)和房价租金比(PR)进行分析。PI比率显示住房的可负担性较低,意味着长期房价升值前景减弱,而较高PR倍数则意味着对于低利率的倚赖程度过高。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经济学家Matthias Holzhey表示:“在香港、伦敦、巴黎、新加坡、纽约和东京,房价与当地收入的脱钩程度最大。在这些地方,购买一套60平米的公寓已经超出大部分甚至工作在技能要求较高的服务行业从业者的预算。”
亚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模式与欧洲和美国城市不同。发生在1990年代的亚洲危机也在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中留下了烙印。1980年代末期时,除东京外,亚洲各地并没有异常的价格行为。
自2011年以来香港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之说不绝于耳,悉尼迅速赶超,也在迅速向泡沫迫近。在长达15年的房价下跌后,东京房地产估值从2006年起开始复苏,目前稍稍高估,但涨势依然温和。新加坡从2005年起即迈入高估行列,但尚不存在泡沫风险,因为租金和收入的上升并驾齐驱。在过去两年中,该市场有向公允估值靠近的趋势。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太投资主题主管何伟华(Patrick Ho)说:“根据我们对所研究城市的情况分析,香港楼市出现泡沫的风险很高,我们的房地产泡沫指数显示,三年内实际房价平均下跌30%的可能性高达95%。投资者在管理其亚太房地产投资组合时应把这一点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