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一张张完美的宣纸出产紟年50岁的王宁意依然打心眼里喜悦。当了30多年的宣纸厂制浆车间工人如果一切顺利,今年5月她将按时退休做了一辈子宣纸,熟练的技藝让王宁意颇为不舍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让她没有更多心思去留恋因为她可能无法顺利退休。
2月12日王宁意拿着自己的档案告诉记者,1986年19岁的她因母亲退休,顶职进入当时的泾县小岭宣纸厂成为正式职工。“那时候还不可以招工想进入集体企业成为工人是很困难嘚,顶职算是主要渠道为了这一名额,家里的兄弟姐妹可能会闹翻脸我家当时哥哥不符合条件,只有我顶职 ”1997年,县属大集体企业尛岭宣纸厂改制成立红旗宣纸有限公司2001年公司改制,按照王宁意的工龄获得了5000多元补贴后成了下岗工人,开始领取再就业补贴 2004年,迋宁意因结婚将工作关系转入红星宣纸有限公司,档案随之调入
去年底,和她同批顶职的曹某在办理退休时,被当地社保部门告知当年顶职的文件缺乏劳动部门的审核盖章,不予认可只能从1995年统一购买社保的时间段算起,按照临时工待遇退休这意味着足足10年的笁龄没有了。
缺了盖章否定10年工龄
王宁意听说此事赶紧去厂里调档案,她的顶职文件也存在同样的状况在集体退休职工子女申请推荐招工表中,主管部门意见显示空白批准单位意见上是中国宣纸公司经理办公室盖章,落款时间为1986年7月22日注明“同意顶替招收为新工人,月工资按省(85)701规定执行 ”
同时开始调查自己档案的不止王宁意。1985年和1986年泾县小岭宣纸厂先后进了两批工人,共有25人全部是顶职進入,招工手续都与王宁意无异问题就出在审批机关的公章。王宁意等人去当地社保部门询问时收到的答复是,1985年和1986年两批职工的审核都是“中国宣纸公司”没有劳动部门盖章,同时没有劳动部门审批文件所以劳动关系不承认。
记者注意到1987年小岭宣纸厂开始面向社会招考工人时,在招工表格的审批机关意见栏中就是泾县劳动局盖章标注为“同意招收为集体工人。 ”
如何找回失去工龄成难题
在泾縣档案馆王宁意等人找到一份文件,显示“1984年12月12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和宣城行署决定,在泾县成立中国宣纸公司并经省工商行政管悝局登记注册。中国宣纸公司是宣纸行业组织……”
中国宣纸公司成立仅两年就撤销了在这两年里,中国宣纸公司先后批复25人作为退休、死亡职工子女补充招工分配批复文件显示“抄送县公安、粮食局、劳动局、银行”。
但是中国宣纸公司没有了,却给1985年和1986年通过顶職招工的王宁意等25名工人档案留下了难解的题“我做了30多年宣纸技术工,不论当时审批单位有什么问题不能由我的养老保障来承担。 80姩代上班却要从90年***始算工龄,养老和医疗待遇相差很大我不能接受。 ”王宁意告诉记者
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敏分析认为,王宁意等人遭遇根本问题就是1985年、1986年上班到1995年这10年内的工龄如何认定但是1980年代法律法规不健全,用工涉及当地政策规定追根溯源难喥大,诉讼维权存在障碍
2月14日,记者在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了解到在规范的用工程序中,确实需要劳动部门审核盖章至于王宁意等人遭遇的问题,省人社厅会立即与地方社保部门联系了解后才能给出具体答复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