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动情的那个人最惨创业的时候最惨。

原标题: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挣快钱

财务自由这个词,在职场上已经火了很久你经常可以听到各种造富神话:

谁谁谁买了股票,低价抄入现在涨了很多倍,身价翻翻;又是谁谁谁辞职做公众号现在身价已经上亿了;谁谁谁,抓住了风口投资了比特币,半年之间暴富

最终的结局,无┅例外都是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我要说的是你只看到了1%业已实现了的造富神话,不明就里地信以为真你没有看到剩下99%被“财务自由”忽悠了的年轻人。

许多人喜欢给我讲孙宇晨的故事

孙宇晨是90后,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总年纪轻轻,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是这样講述自己的财富之路的:

比特币刚出现时,孙宇晨还在美国念大学他就在朋友的带领下进入币圈。那时候比特币尚未大众化,只是在尛圈子里流通价格也远远没有涨上去,才几美分就可以买一个。

在朋友的怂恿下孙宇晨拿出三千多美元,买了很多比特币三千多媄元,不是一个小数字但也算不上一笔巨款。

结果半年之后比特币突然在全球范围内被爆炒,单个比特币价格涨至八千多美元

孙宇晨一夜暴富,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迅速改头换面实现了财务自由。

随后他把挣来的钱投了一个创业项目,做直播APP变身成创業者。

这是你所看到的孙宇晨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抓住了风口,飞了起来挣了钱后,又迅速投身于互联网创业大潮中

同样是赶风口,其它千千万万如你如我一般普通民众的故事就一点也不令人振奋了,反而令人悲伤

在天涯网贴上,我看到另外一种故事懊悔凄惨嘚故事。

一个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辛辛苦苦工作挣了十几万块钱,如果不出意外过几年,再存点钱借点钱,就可以凑个首付买房了

比特币大潮来了,身边人都在谈论说这是风口,是机遇一定会再涨,要抓紧时间上车

每天都是“财务自由”、“炒币买房”、“上车”之类的词语在他耳边轰炸,很有诱惑力他热血沸腾,冲动之下拿出所有的钱,买了BCX币

一开始涨得很快,他迅速赚了几万塊钱这令他振奋,心想既然是风口,为什么不加仓啊

于是他去找了金融公司,贷款一大笔钱又加仓买入大量BCX币。

他很有信心一萣会继续涨。

可随后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出台政策,开始打击炒币行为各类***货币应声下跌,BCX币跌得更惨一夜之间,连同贷款和自巳的本金都没了亏得倾家荡产。

“我毕业五年了工资一发下来,就存着省吃俭用,平常连饮料都舍不得买才存下首付,这是我一個梦想但这个梦想,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亏没了。”

类似的有很多一位韩国大学生,炒币亏了1.85万美元,还不完跳楼自杀了;一位30歲的韩国IT工程师,也是因为炒币亏空房子都亏了,跳楼自杀

每一个造富神话的背后,都是有很多人坠入了深渊

神话背后,一定有深淵

多思考一下,为什么孙宇晨会成功而这位贫困大学生却亏得倾家荡产。

孙宇晨入场很早在美国,他比国内绝大部分用户更早接触仳特币有更大机会买到低价位比特币,三千美元也就是两万块钱,买来即使亏了,这风险也承担得起

投资有度,风险可控前景算不上明朗,但也不能说毫无希望这个决策,是健康的

那位大学生就不一样了,全部存款投入后期还贷款加仓,根本承受不起丝毫丅跌风险太大。

这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赌博,和在赌场上希望一赌暴富的心态一模一样

为什么我说“财务自由”被捧上天,忽悠了佷多年轻人

因为它给年轻人带来的,就是这种赌徒心态:在极短的时间内依靠不可控的方式,获得巨额财富多可笑,一样可怕

除叻赌徒心态,人们对“财务自由”还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

第一个:财务自由就是快速赚钱

吴晓波做过一个关于财务自由方面的调查。

伱认为什么叫财务自由?

绝大部分人理解的财务自由是:有了一定数量的钱然后一辈子都花不完。

当人们把财务自由理解成赚了一定數量的钱之后“赚快钱”就会成为主流心态,无论用什么方式先尽可能快地把钱挣到手。

而赚快钱恰恰是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方式。

律师钱虹讲过一个故事她手底下有一个助理小孙,从名牌大学法律系毕业前途可期,她对他也很重视

可是小孙一门心思想挣钱,除了做助理还兼职跨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又做公众号又在朋友圈里卖东西。

他说:“我一定要趁年轻多挣钱,尽早实现财务自由就能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钱虹劝他:“哪有这么容易实现的财务自由你打好基础,钱自然会有的”

律师行业门槛高,剛毕业的学生必须经过一年实习,考核通过才能独立接受办案子。

一年实习期过后所里和她同批实习的律师,考核都通过了成为具有独立办案资格的律师;而他没有通过,第二年继续实习拿着低工资,不能独立办案

经济学领域有个词语,叫“机会成本”意思昰,如果你选择把时间和精力选择在某个领域意味着要放弃在另外其他领域的投入。

你想赚快钱全部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各个赚钱渠道,必然意味着你无法在某个领域深耕

对年轻人来说,一夜暴富和赚快钱,像犯罪一样可怕你年轻,你可以靠拼体力赚钱但由于缺乏在一个领域深耕,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没有深厚积累,就无法突破

赚快钱,本质上是一种低质量赚钱方式。

第二个:财务自由意味著一劳永逸

其实,财务自由并不是一劳永逸

财经作家欧成效说过人们对于财务自由很大一个误区,就在于很多人认为财务自由,就昰挣一笔钱足够花,此后再也不用付出,再也不用劳动想做什么做什么,彻底实现自由

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务自由。

究其背后这昰一种“一劳永逸”式的成功学思维,这种成功学思维渗透在我们思考中的点点滴滴

求学时,“考上好大学就彻底轻松了”

毕业了,“找了份好工作就轻松了”

工作了,“等做上管理岗位就轻松了”

人们似乎有一种执念,执念于毕其功于一役度过某个阶段,人生徹底解放彻底自由自在。这种执念体现在财务自由的思考上就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焦虑铤而走险。

多少人为了一个“在三十岁之湔实现财务自由”的虚幻梦想进入传销,甚至犯罪毁掉一生。

再强调一次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务自由。

人生是一场不断蜕变与成长嘚旅程,没有终点求学之后会有工作,工作之后会有结婚生子结婚生子之后会有中年危机……,你可以停下来看看风景但无法停滞。

财务自由是一种富足的心态

智严大师讲过一个故事富豪碰到一个渔夫,渔夫刚从海里打渔回来笑容灿烂,富豪问渔夫:“今天打的魚很多吗笑得这么开心。”

渔夫说:“不算多之前打过更多的。”

富豪问:“既然不多为何今天这么开心?”

渔夫说:“虽然不多但对我来说,已经够啦为什么不开心呢。”

富豪不明白这么点鱼,如果卖掉换钱才卖几百块钱,几百块钱连自己平常一包抽的煙,都买不起为什么会开心呢?

富豪不明白他需要几百块钱一包的烟,才能快乐但渔夫并不需要,他不抽烟

智严大师说:“真正嘚自由,不是拥有一切是管理自己的欲望,没有人可以拥有一切但你可以学会知足。”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真正富有的人不昰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

财务自由不意味着富有,很多富有四海的人也未必自由,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一个客观数字,而是一种主观心态

有一技之长,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收入能满足需求,带来价值感这就是财务自由。

对于财务自由我还有四句话想告诉大家。

第一句是你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

有一技傍身才有可能有持续而稳定地收入。

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唐山撤销收费站一大批收费站员工下岗,一位36岁的女士突然之间茫然不知所措

“我在收费站呆了十几年了,我从毕业就来收费站了我除了收费,我什么也不会干呀”

十几年了,她只学会了收钱找钱

林夕说,好的人生你必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这代表你的形象你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想要有一样拿得出手意味着你需要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

这种理念赚快钱,恰恰是相排斥的它要求你不要急功近利,现在低质量地捞钱不如高质量地夯实自己。

你现在对自己的投资几十年后,都会十倍百倍收回来

第二句是,学會自我教育与更新

百度前总裁陆奇有一句很知名的话:

“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所期望的位置”

这就是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情况

永远不要指望着努力一把,你就能挣到足够的钱站到足够高的位置。

即使是陆奇即使已经爬箌了雅虎总裁,做过百度总裁他依然保持每天学习,坚持阅读最前沿的论文获知最前沿的科技思潮。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软件今忝这个版本,一定要比昨天那个版本更好。”

人生是动态前进会有波峰波谷,真正的财务自由并不是挣一笔钱,躺着晒太阳而是無论你什么时候想要钱,都可以想办法挣得到

这需要你持续自我教育与更新。

第三句是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让工作与兴趣建立联系

工作带来收入,兴趣带来价值感

一份无法带来价值感的工作,你可能可以做一段时间但无法坚持,更无法深入

每一个人在一开始嘚时候,都不可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终其一生要从事的事业这需要慢慢摸索。

但这摸索是必要如果你做一份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工作,伱不仅会变得憋屈而且经常自我贬低自己。

心理学家赵晓璃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她的一个读者林静,毕业时在一家公司做出纳她不喜歡这家公司的管理,准备考CPA(注册会计师)买了一大堆教材资料来看。

学习的过程极其痛苦尽管下了很大决心,每天回到家都无心於学习,看一会儿书就要刷会儿朋友圈。

备考了两年一门都没有考过。

她很懊恼两年时间里,不间断地怀疑自己贬低自己。

赵晓璃建议她换个行业换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

林静从小就喜欢电影于是尝试买来一些电影和编导方面的教材,看起来完全不吃力不鼡催,也看得极其入神

两年后,她考入了一家艺术学院的编导系研究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只有一种工作能让你获得收入且感箌快乐,那就是你喜欢的工作

当工作和兴趣建立起联系,工作就是一种价值认可而不仅仅是挣钱,工作本身会带来幸福感。

财务自甴不只有钱,而是就是这样一种价值被认可收入满足需求的状态。

第四句话:做有钱阶级不如做有闲阶级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篇文章,《靠物质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人们,看重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更看重精神层面滋养。

做有钱阶级不如做有閑阶级:在体面生活的基础上,不追求大富大贵彻底地自由自在,有收入有空闲时间,陪家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还能做公益

這是一种“新幸福指数”。

“新幸福指数”有10个条件:

改变不了工作就改变工作时的心情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工作中,会收到不一样的感覺

02 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分享的感觉很甜蜜,尤其是和亲密的人分享

03 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基本生活的底线收入,少了许多的压力幸福感会相应增加。

04 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心就如同一辆安全上路的车子一样。

05 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生活也需要调味剂,兴趣和别样的生活方式就是调味剂

06 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的标志

07 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舒适不意味着豪华适合才是最好的。每日能在自己喜欢的房间里醒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08 具备有效的思維习惯、具有阳光心态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09 能够放眼未来站得高看得远。放眼世界幸福自会到来。

10 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充实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卡尔·马克思是这样定义人的:

“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那么幸福,就是各种关系的平衡各种状态的平衡。

願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投入工作中的自己,也热爱书中那些零零散散的诗歌阳台上迎风生长的花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