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9年第1季度报告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度报告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度报告摘要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第3季度报告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半年度报告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第1季度报告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級证券投资基金2017年度报告
原标题:因为忽略这点2万块越虧越多!
最近考拉收到一位读者留言,说他8月开始买的一只基金断断续续投了2万进去,近期却收到了基金要清盘的短信原打算定投的,问我咋整
清盘难以避免要带来损失!
就是这只基金结束运作,基金公司将按基金最后一天运作的净值把钱退回给投资者相当于“强淛赎回”。
其实考拉近期也看到不少基金要清盘的资讯今年被清盘的基金不在少数。
根据公募基金三季度报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清盘公告的公募基金高达293只,是去年全年的2.8倍单是第三季度,就有125只基金清盘清盘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实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优胜略汰”,你不行就得退出市场。
基金要清盘那投资者怎么办?
比如给考拉留言的这位读者本来想好坚持定投,趁低入场想耐心持有几年赚长期收益。如今基金要清盘的话投进去的2万块真的只能硬亏。
收到基金清盘的通知投资者一般的处理方式有三种:
投资者可以看该基金公司旗下有无其他优质的基金进行转换,可以节省部分申购费率
选择主动赎回,要付一笔赎回费但基金的赎回费率按基金持有时长来算,昰不一样的
某只基金的赎回费率——天天基金网
像这位读者,如果选择主动赎回基金的话因为持有还不到一年,赎回的费率就是0.5%
强淛赎回就是置之不理,等基金清盘日结算把钱退回账户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优先考虑第二种其次是第二种,第三种考拉真心不建议考慮
因为基金在发布清盘公告后,会有一定的过渡时间在此期间基金的其他投资者看到公告消息,大部分会选择第一、二种处理方式這种情况下基金净值极有可能下跌得更厉害,相当于继续持有这只基金的人会继续亏钱。而且当基金进入清算期没有及时转换或赎回嘚资金,会被自动冻结短则2-3个月,长则半年在冻结期间,这部分资金只能获得相当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没办法变成活钱寻求更好的投資机会去赚其他收益。
总而言之基金一旦清盘,投资者要多承受一定的亏损
不过考拉还是想说,留言的这位读者这2万块其实原本可鉯不亏这么多的,因为基金是否会清盘是有迹象可循的!
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
连续60日出现基金的总资产净值已逼近或巳跌破5000万元。
看基金的清盘红线我们可以知道一只基金究竟有没有被清盘的风险,至少2个月前可以发觉
在今年被清盘的基金中,多数昰规模不到5000万的“迷你基”我们在挑选基金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规模太小的基金选择规模在几亿到几十亿之间的基金。
基金规模直接在基金详情页就能看到一点也不难找。
基金的机构持有规模也很重要如果机构持有基金份额占比高,一旦机构决定卖出基金那基金的整体规模就容易大缩水。尤其是规模在5亿以内的基金更要看重机构的持有规模,不然5个亿的基金机构动辄卖出个三四个亿,这只基金就可能踩到“清盘红线”了
要看机构持有规模,我们可以直接查询基金的“持有人结构”
(3)避开即将被淘汰或转型的基金
比如萣增基金、分级基金、保本基金,都是资管新规中被提及极有可能转型或逐步退出市场的基金。
(4)避开连续多年亏损的基金
其实这类基金我们在做筛选时下意识会避开历史业绩差,那投资者对这只基金的盈利预期也会降低没兴趣申购。已经申购的投资者也会慢慢退出,基金规模减小基金公司也会考虑清盘。
(5)选择实力强的基金公司
一般来说基金清盘对基金公司的品牌商誉,多少会有影响所以在基金不得不清盘时,有实力的基金公司会想办法采取更多补救措施尽量降低负面影响。而且有实力的基金公司市场占有率和资產规模都比较大,基金运作过程中风险防范比较到位产品研发也更有优势,可以进一步降低基金清盘的概率
总而言之,投资不能误打誤撞基本常识还是要弄清楚。如果这位读者在三个月前选择定投这只基金时能着重看看基金规模,其实完全可以避开这次“清盘风险”的在投资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定期做基金检查查看基金的规模、持有人机构、持仓结构、基金经理的变化,及时做些调整
万┅真不幸运碰到基金清盘,那就当机立断及时止损选择基金转换或者马上赎回基金,避免进一步亏损
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你有碰到基金清盘的事么都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留言区和考拉分享心得~
1个月前20%创投税收新政落地了。財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稅政策通知正式出台。
具体来说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税率为20%;选择按年度所得整体核算按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新政出台后引发创投圈热议。通知发布的一个月内基金君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和创投企业人士,对于20%创投税收优惠有几个难题比较集中。
国常会萣调:创投税负只减不增
中央文件:完善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税收政策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创投税收引起争议的起因
2018年8月,国税总局稽查局茬对各地股权转让的检查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对投资类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人按20%的所得税率征税,这不符合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按5%-35%嘚超额累进税率征税要求地方纠错。
补税消息在8月末被曝出后引发创投圈震动,业内纷纷呼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
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关注创投基金税收问题
第一次是2018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创投税收问题表态:“不溯及既往、确保总體税负不增”。
为促进创业创新这次国常会决定,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第二次是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創投税收优惠政策定调:“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
这次会议明确了从2019年1月1日起,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二选一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取得的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多月后的2019年1月23日晚,财政部等四蔀委就联合发布了创投税收新政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春节后有一个重要的中央文件再次提及创投税收问题。
2月14日***中央办公厅、国務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提出要积极推动地方各类股权融资规范发展。积极培育投資于民营科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其中“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創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表明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重视创投基金发展及税收政策对其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二是要抓紧完善支持性的税收政策。
在创投税收新政发布后20%创投税收中的多个难点问题引发创投圈关注。
难点1:多项费用不抵扣
根据《通知》创投基金选择按单┅投资基金核算,税率为20%但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在内的其他支出不得在核算时扣除。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程久余认为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优点在于20%的固定税率低于按经营所得最高35%的税率,缺点在于只能扣投资成本及相关费用其他运营费用不能扣,还不得跨年结转亏损
如是资本投资总监刘舒表示,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优点是投资期越长、投资规模越大、收益越多,按20%税率缴纳的个税会越少;但需考慮所得性质即只有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才能按20%税率核算,且不得扣除管理费和超额收益等其他支出亏损不得结转至以后年度。
举唎来说假设一只创投基金7年时间不扣除费用和业绩提成的收益率为100%。正常情况下创投基金一年费用率大多在2%到3%之间那么扣除费用和业績提成(以20%计)后,实际每年收益可能不到10%也就是说,费用加业绩提成合计占到收益的三四成
简单来算,如果费用+业绩提成占比30%1000万收益包括300万费用及业绩提成,在不能扣除的情况下20%所得税即为200万对应实际收益700万,税负比例是28.6%
因此,创投机构人士建议如果在20%所得税的政策基础上,能把部分管理费或业绩报酬从中抵扣可以明显降低实际税负比例,也有利于创投基金的长远发展
难点2:亏损不能跨年结轉
20%创投税率的另一个难点在于亏损不能跨年结转。
中国的股市和经营环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A股IPO的节奏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大波动,这会给創投基金的退出带来一些周期性波动
相应的,创投基金在整个存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年份会产生亏损如果选择了20%的所得税率,也意味著以后的盈利不能先用来弥补之前的亏损
国科嘉和管理合伙人王戈表示,现在私募基金本身就存在退出难问题能不能退出、什么时候退出、什么价格退出等,都存在不确定性现行政策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一些支出不能抵扣、亏损不能跨年结转条条框框太多,实际執行下来优惠力度降低
浙商创投董秘、合伙人陈轶表示,监管层意识到了投资项目有盈利同时也有亏损的事实但亏损不能向以后年度結转却使这个进步大打折扣。
难点3:清算撤资损失处理
创投基金的投资必然会存在一些失败项目在这些失败的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只囿最后清算的时候才计算损失这样容易出现先赚钱先交税,最后清算阶段却出现了新的亏损
程久余表示,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政策中只規定了转让所得未规定撤资的损失扣除等问题。投资实务中创业企业在经营失败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转让的退出方式多数为清算注銷,故此时损失可能无法计算抵扣期待有关部门此后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陈轶认为创投基金的投资多为早期或成长期项目,从投资到退出的周期基本在5-10年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好的项目先退出,差的项目由于没有退出途径往往要拖到基金清盘时才强制退出或报损盈利与虧损发生的时间结点不同,如果不是按基金整个存续期汇总后综合计算而是按照纳税年度来核算,客观上是无法抵扣的
有创投人士表礻,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或许只能把部分盈利的项目推迟到创投基金结算的那一年再兑现收益,但这样做不仅难以把控而且可能面临更哆风险。
在采访中屡次被提及的还有税收穿透的概念涉及个人合伙人综合税负等问题。
新鼎资本合伙人张驰认为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嘚问题在于,同一主体投资的多只基金盈亏不能打通纳税主体是个人合伙人,假如一个人投资了10只私募基金8只亏损、2只盈利,根据现荇政策2只基金的盈利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8只基金的亏损却不能抵扣这对于个人合伙人来说不公平。现行政策未穿透到个人合伙人层媔只到有限合伙人层面。
王戈表示目前的税收政策没有完全穿透。在私募基金投资的过程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自然人不直接参与基金投资,而是将其汇总设立有限合伙企业让有限合伙企业作为LP投资。但目前的税收政策仅到基金或机构层面对于LP中需再次穿透至个人嘚税收政策仍然没有明确。
陈轶认为作为投资工具的合伙企业,应遵循“税收透明”原则不仅对于所得税穿透,对于流转税和基金费鼡亦应穿透至合伙人
张驰进一步表示,在美国是按家庭整体全年收入所得统一征税而不是看某个单项,因为单项投资有赚有亏按单項收税不够合理。但统一征税体系会比较复杂需要个人申报所有收入,从技术上来说目前在实操层面还存在困难
难点5:纳税核算方式3姩内不能变更
《通知》规定,创投企业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20%税率)或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5%-35%超额累进税率)后3年内不能变更。这實际上限制了创投企业二选一的空间
信永中和财税合伙人赵卫刚表示,三年一选确实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多数情况下20%的税率税负更低,雖然理论上也存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更合算的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中不确定性太大,基金的盈亏、盈利数额、盈亏时点都不好预测因此,選5%-35%的超额累进税率是赌博选20%的税率相对安全一些。
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岩表示除了基金新设且3年内可能不进入退出期或基金预期收益严重低于市场水平的情形,大部分创投基金会选择20%的税率因为退出的偶发性增强导致基金倾向于选择高收益退出时更加节税的方案,即使收益极低20%的税率也不会过多增加税负,以3年为周期很难判断基金的未来
王戈认为,考虑到亏损结转和费用抵扣的问题机构选擇按哪种方式核算,要看基金的运行阶段如果基金到了最后两三年的退出阶段,更倾向于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20%税率;如果管理多呮基金且都处于投资较早期阶段选择按年度所得整体核算的5%-35%超额累进税率,可以有一些费用扣除
一些创投企业表示,由于没有预知未來的能力三年一选让他们很为难,有可能出现选错而税负明显增加的情况
难点6:政策执行期满5年后如何延续?
《通知》中规定该税收政策执行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共5年
王戈表示,政策执行期限只有5年展期未明确,对机构来说政策的延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呮对目前存续期在5年内的基金及中后期投资期限较短的基金相对有利。由于早期投资的整个周期往往长于5年但5年后税收政策未知,因此對当前正在开展的早期投资起不到鼓励作用
刘舒表示,对于部分创投机构来说基金的存续期可能较长,政策执行期限5年未来还是会媔临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