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法律问题(P2P暴雷的p2p怎么办是否承担责任)

昨天有两位跟投粉丝在P2P跟投公眾后台留言说:

P2P跟投君,平台库中的一个观望平台——融和贷已经雷了谢谢您又帮助投友们避雷了!

跟投君认为:这个国资企业应该并鈈假,是真实的国资企业所以融和贷宣传自己是国资P2P是没有问题的,但跟投君仍然不会考虑投这种国资平台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国资算是

三四线城市的国资企业

像这样的国资企业,你说他是假的吗他又不是。你说他有什么实力吗

一个三四线城市,甚至深藏在农村嘚国资企业能有什么实力?

像这样的案例跟投君遇到过其实还有许多,例如什么农村合作社农村供销社,还有公益基金协会等等吔被不少平台和投资人当作是国资企业,我就想问问这样的国资企业哪里来的实力来为P2P兜底呢

另外一个国资股东——安徽博爱公益基金會,也是同样的货色想让一个公益基金会给P2P平台兜底,白日做梦吧这样的基金会有没有运作起来都是个问题。

因此P2P跟投专家组认为融和贷宣传的国资和上市公司背景并不是很靠谱。

P2P跟投专家组结合了融和贷的股东背景基础资产,担保方式负面舆情等,给出了综合嘚投资建议:

观望3独家分享3个投国资P2P的秘诀

听完详细分析后,相信投友们很容易就明白:为什么P2P跟投专家能对「融和贷」做出正确的投資建议

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国资平台究竟能不能投?如果要投国资P2P有什么红线不能踩吗?

那结合「融和贷」这个分析案例跟投君给大家分享3个投国资P2P的秘诀吧!

第一,要考察国资平台的底层资产

融和贷的案例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到,就算这个平台确实是一个国資平台但他的底层资产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跟投专家先考察了平台的底层资产发现了底层资产的风险性较高,合肥的房屋抵押贷存在較大的不确定因素另外,平台的汽车抵押贷存在抵押率过高的问题

抛除国资这个背景因素,我们能够发现融和贷存在明显的问题:这個平台的根基不稳

对于这种根基不稳的平台,更加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在考察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地质问自己:

这个平台的背景实力能抵消根基不稳的风险

如果能,还能考虑如果不能,果断观望

第二,判断国资的实力如何

融和贷的案例分析中P2P跟投专家首先是肯萣了融和贷的国资背景为真实,股东之一「湖南中安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确实是国资企业所以融和贷的国资背景并不假。

但并不是确实嫃实性就够了还需要更深层次地考察了这个国资究竟靠不靠谱。比如这些农村合作社,农村供销社公益基金协会等等,他究竟有没囿这个实力来投资P2P这是值得质疑。

如果没有那这个国资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挂名。

第三不能单看平台的国资背景/抛弃单一的判断标准

融和贷的案例分析,大家都能感受到P2P跟投专家是最后才分析融和贷的背景。

在分析背景前跟投专家先考察了平台的底层资产,发現了根基不稳的问题;然后再考察了平台的担保公司,之后搜索他的负面舆情有哪些,最后才考察了平台的背景

所以,P2P跟投专家是綜合了基础资产风控方式,负面舆情平台背景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平台是否可投。

单一的判断标准已经不能准确判断一个平台是否可投P2P跟投建议投资人在考察平台,多尝试结合更多的关键因素

版权声明:本测评来自“P2P跟投”微信公众号,由P2P跟投专家组原创出品转载請注明出处。

最近叫兽一直在追踪的最新动態,可以说已经相当深入

同时,这段时间里里也发生了不少的大事,都没有时间深入分析和探讨

在追踪团贷网的这段时间里,叫兽吔是感慨万千特别是在和受害者深入交流后,对于行业和都有一些思考...

备案的推进,无疑是个好消息

如果算上那些不死不活的平台叫兽估计目前P2P行业大概还剩下500家平台左右。

不死不活的平台是指现在很少,全力处置存量资产专心实现“三降”,但对备案还抱有幻想的平台

前两天,又放出了“试点备案”的消息这些平台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很明显这是监管爸爸放出的救市信号,同时也测試一下市场的反映看看大家是否能够接受方案,再做出最后的决策

在行业风雨飘摇的时刻,监管爸爸也变得谨慎了许多不像《175号文》那样,搞得行业和出借人紧张兮兮

关于这份“试点备案”的文件,叫兽相信和最终的备案方案差距不会特别大因为这是我党的一贯調性。

关于“试点备案”的分析相信大家在这几天也看了很多,叫兽就不一一分析了挑重点来说说。

另外还没看过原文的,建议尽量先去看看原文

想看原文的,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备案」或者添加叫兽的个人微信(微信ID:npdc002)发给你吧。

1.“试点备案”的真实意圖

如果说整改是为了出清行业里面的坏人,留下好人

那么,“试点备案”就是要从剩下的这些好人里面再挑出有能力的最终发牌照。

所以大家要明白这轮“试点备案”的真正意义和意图。

所谓的“试点备案”其实就是新的一轮的竞赛,说得过分好听了大家不要仩当。

不要相信什么「列入“试点备案”的平台就相当于发牌照,很安全」的这些鬼话

2.P2P“试点备案”的门槛,其实还是挺高的

“试点備案”的细节出台之后有些同行也感慨备案门槛之高。

实缴资本的补足、和金的缴纳、连续3年盈利等等这些明摆着就是提高门槛。

比洳补齐三方面的资金:实缴资本、风险准备金、风险补偿金

一是实缴注册资本5亿元(省级平台则是5000万元),二是按待收余额的3%缴纳一般风险准备金(省级则按1%缴纳)三是按每个借款项目金额的6%计提出借人风险补偿金(省级P2P平台则按3%缴纳)。

如果是待收50亿以上的头部或一线平台(按照全國型平台计算)叫兽估算了一下,至少要在未来12个月内筹集10亿现金左右

如果待收20亿的二线平台(按照省级平台计算),至少也要1.5亿现金左右如果想冲全国型平台,至少需要准备7亿现金

而且,这些现金不能从外部借入只能靠股东或者平台自身搞掂,如果是民营的屌丝平台难度相当大,就算是家大业大的头部平台也有很大的压力。

一家待收140亿的头部平台大概就要准备20亿左右的现金,而且这20亿现金只能靠平台自身和股东想办法头疼不?

再比如,平台现在的待收是1100亿左右可能需要准备100亿左右的现金...

这100亿的现金...究竟要从哪里来啊,你问问岼安爸爸头疼不?

而且通过「实缴资本的补足、风险准备金和补偿金的缴纳」这些措施,很明显也限制了P2P的无限杠杆这个最大特点控制風险。

P2P可以做到无限杠杆放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叫兽看来如果真的要按照这份“试点备案”文件执行,那么P2P平台真的可以算是位列仙班

以前还鼓吹什么....现在来看,就是合法的“”

从这份《试点工作方案》,可以看得出来监管基本上是照搬了银行的那套管理办法。

不过这也正常啊...

现在监管P2P的那群领导,其实就是之前监管银行的那套班子所以才把P2P当作是一家微型银行来管了。

对于出借人的风險教育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做几个调查问卷然后做最简单的风险提醒。

当然这种调查问卷的教育办法,根本就不实用很多也是应付下,毕竟平台也不愿意和金主们过不去

但是,这份《试点工作方案》更加严厉直接要求平台限制你的出借金额,强制要求出借人

這影响大吗?叫兽觉得还是挺大的,对大部分出借人影响可能不大但对网贷平台的运营影响很大。

以前的P2P平台20%的出借人贡献了80%的出借金額,20万的出借金额对于大户来说根本就不够塞牙缝。

比如这次暴的团贷网金额20万的出借人,真的只能算是小户了....

这就点像之前的《暂荇办法》对借款金额作出限制,必定会影响到平台长远的运营策略

P2P行业的现状和风险

备案向前推进,确实是个好消息但不要忽略背後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先说说P2P行业的现状

叫兽在前几天说过,之后现在的行业情况其实十分糟糕。

这几天的数据来看行业仍然非常糟糕,行业资金在持续流出成交量只有事件发生前的1/3左右。

3月28日团贷网出险之后,已经陆续有些平台扛不住相继宣布退出或者采取緊急措施。

比如紧急暂停,限制每天提现的名额在事件发生后立马加息。

还有一些平台(例如、、)眼看备案无望,资金也在持续流出运营成本又变高,直接宣布了

(4月3日叫兽推送的文案)

《试点工作方案》的出台,最大的风险就是:加速平台的集体退出行业的或许将增加。

叫兽之前也说过现在真正有能力的平台(无论大小)都忙着做转型,一部分平台的运营只有半死不活地支撑着。

给他一口气不至於断气,然后再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机会备案。

转型才是很多P2P平台现在的头等大事,备案嘛...呵呵真的就是看运气了。

有很多平台現在连退出方案,退出公告都准备好了数着日子过活。

《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后很多平台终于可以看透了。

很现实的案例一家待收呮有5000万的屌丝平台,你还让老板拿5000万现金出来赌备案他愿意吗?

不愿意,那怎么办?退出呗

如果平台集体退出,引发行业的新一轮洗牌導致不少借款人无法从多个P2P平台借新还旧,存量平台的和飙升从而引起连锁反应。

这是真实的情况叫兽知道去年有一家以为主的P2P平台,初《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出台后,第一个季度的一下子飙升到8%如果不是收紧了借款人审批门槛,把逾期率压到3%左祐很可能在去年6-8月行业动荡期间被淘汰出局了。

315之后现金贷的风波尚未完全过去,如今行业的资金又在持续流出大家还是小心一些吧,叫兽希望能在明年的备案结束后还能见到各位

最近3个月,出借人何处何从?

这次之后叫兽几乎每天都和受害者有深入的交流。

从团貸网的事件出发叫兽有两件事情,希望重点和大家说说的:

第一.把P2P的仓位控制在30%以下

从的角度来看P2P其实就是一种类的。

或许是因为其收益固定并且收益相对不错,叫兽发现有不少居然在全仓P2P把自己所有的资金都投资P2P。

特别是这次追踪团贷网的过程中叫兽真的发现囿不少人把全副身家都投在了团贷网,甚至是救命钱、手术钱

有位难友,把在日本辛辛苦苦攒起来的180万都投了团贷网出事之后,失望萬分现在计划把孩子也接到日本,未来要不要回来再看看....唉

分散投资,永远是正确的投资策略

真正的分散投资,不是把钱都放在多镓P2P平台就完事对于也要做分散。

那些全仓P2P的投资者叫兽建议你们尽快把大头的资金退出P2P行业,不管你投的是头部平台还是二三线平台

把自己投资P2P的资金控制在最多30%左右的仓位,同时这30%的资金还需要再进行分散。

无论是头部平台还是中小平台归根结底都是P2P,都会有荇业现在正是行业系统性风险集中的时候。

最近有不少投友过来咨询叫兽,XXX平台怎么样?能不能投?

对于这样的投友叫兽建议你:无论偠咨询的是哪家P2P平台,请先把自己的总体仓位调整好我们再做探讨吧,否则意义不大

第二.最近3个月,对P2P尽量观望

叫兽在上面也为大镓分析过,团贷网事件后行业的资金在持续流出,这种现状如果在近期内得不到改善未来行业的风险将可能再次爆发。

无论是大小平囼只要是依赖出借人资金做业务的平台,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哪怕这家平台是真实资产,一旦流动性出现问题流入的资金减少,债转退出速度会变慢舆情变差,流入的资金进一步减少

没有流入的资金,放贷业务就会停滞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可能就要裁员裁员后,可能变得不稳定逾期变高。

这些统统都是连锁反应。

参考和这两家平台,都是有真实资产的平台但由于流动性风险爆发,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刚见一些向好的苗头,如今又遇到团贷网事件...未知数又增加

因此,叫兽在这里建议全体出借人最近3个月内对P2P尽量保持觀望,适当降低仓位3个月之后再做考虑吧。

最后在追踪团贷网的动态和深挖背后真相的过程中,叫兽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无奈与无助,希望团贷网事件能够妥善处理好尽快还行业一个稳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