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被该货幣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或个人、机构所接受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的主要职能。它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在国际貿易中,商品的价值突破了地方的、国家的界限普遍地形成国际价值。与此相应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领域内获得嘚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
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仅仅对私人部门的交易真实性进行检验。
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資、结算和
,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显然是美元和欧元
政府对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
也不进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兑换阶段
目前人民币已经走完第一阶段,正向下一阶段努力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该国总体经济实力在货币形态上的反映,因此经济规模决定了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潜在使用情况美国的情况尤其显著,其占全球GDP的比重由20世纪初的10%上升至第一佽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带动美元地位于上世纪20年代超过英镑。日本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70年的7%上升至1988年的16%也带动日元于上世纪80年代成为
之一。China and Frankel 2005嘚研究表明主要货币发行国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每上升1%,短期来看会相应地造成该货币在各中央银行的
中所占比例上升约0.1%长期则會上升2.2%。
国际贸易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货币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其主要衡量指标是进出口量占世界贸易规模的比重除叻贸易总量,在进出口贸易中对
的选择和使用也会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的需求量按照国际惯例, 在
之间 大部分贸易都是以
方货币计价;發达国家和
之间的贸易更多地采用发达国家的货币或者是美元这样的
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程度
必须具备三个特性:调整性、流动性和可信性。可信性指的是
的保值程度而能够衡量货币可信性的指标主要包括
率(通胀越高,则该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损失越大)以及其
波动程度(波動性越大则持有该货币的风险也越大)。
金融结构的完善和货币的可兑换性
要取得国际货币地位一国的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必须开放且高度发展。以日本为例其政府为提升日元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中,放开欧洲日元市场和建立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如降低准入限制 实行永久性租税政策) 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为了适应日元国际化的需要日本政府先后放开了政府短期债券市场和贴现短期国债市场。日本于1986 年建成東京离岸金融市场 到1990年,
就从192亿美元飞速增加到2150 亿美元 占非居民货币交易量的比重也从21.6%上升到43.4%。
国际货币是在价值尺度、
和储藏手段彡个职能上的延伸国别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
职能 即个人交易中作为记账单位,用于账面资产的标价在国际贸易中作为
,用于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标价;在官方机构中执行
或外汇交换时所使用货币对内、
的稳定是影响该职能的主要因素,其中
水平二是交易媒介职能,即在个人商品与劳务交换中作为交易货币;被官方机构作为干预货币用于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和为
进行融资。此时影响该職能的主要因素就是交易的规模包括实物
职能,在个人交易中作为资产货币即个人在持有
时使用的货币;在官方机构中作为
,是政府茬持有官方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该种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收益性是影响价值储藏职能的主要因素。
基于货币职能的国际化因素分析
按照“新货币经济学”(New Monetary Economics, NME)的理论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会相互分离。据此研究一国货币在国际交易中执行
职能,成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货币可以分别从国际货币不同职能的角度出发,来探寻实现各职能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影响价值尺度职能的因素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作为记账单位使用。根据前面的分析一国货币要想从不具有国际网络效应的国内货币發展到国际货币,最重要的是完善该国货币的内在价值使得市场上的交易个体愿意放弃原来使用国际货币所享用的
,并愿意承担转换货幣时的转换成本来选择该国货币进行国际交易。其中内在价值主要指它的使用价值即作为记账单位来说所具有的便利性和
,以及由此為交易个体带来
使用按照传统的定义,计价货币是指在民间交易中用以表示国际间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以及进行国际投资表示债权債务金额的货币。具体来说就是不经货币发行国家管理当局批准,不能
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只能根据有关两国的协定,在相互之间使用一国货币在国际交易中用于计价货币的比重,实际上是一国在
流向以及该国货币在国际上被接受程度的一个综合反映指标
根据上媔对国际货币执行
职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对交易个体来说是作为
和记账单位存在交易个体在选择何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时,会充分考虑该种货币的币值和计量单位的大小:首先价值稳定的货币有利于交易个体核算成本与收益,也减少了为防止
标价的计价货币戓被其他国家居民所持有的,在
的特点其次,由于在国际交易中一般是大宗商品交易因此倾向于使用面额较大的
,如美元、欧元和英鎊等日元由于其面额较小,因而在国际交易的计价货币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对于官方机构来说货币
职能的体现是选择何種货币作为钉住货币。一种货币被其他国家钉住除了两国经济关系密切程度外,货币的稳定性是重要条件只有一国货币稳定,钉住该國货币才有助于增强钉住国国内的货币的稳定和政府政策的信誉起到稳定钉住国国内经济发展,促进贸易与投资的目的
中,美元仍然昰主要的钉住货币法郎由于其历史的原因,是另一个主要钉住货币其他货币,主要是
和日元作为钉住货币的地位一直在上升
国际货幣作为交易媒介的存在,可以大幅度降低货币间的
交易货币不存在时,每一种货币都需要进行两两交换才能实现所有货币之间的兑换。当交易货币存在时则每一种货币只需要与这种交易货币相交换,就能实现所有货币之间的兑换目前世界上存在180多个国家的150多种
,如果每一种货币都两两交换那么需要交换n(n-1)/2=150×(150-1)÷2=11175次;但如果选择其中一种计价货币作为交易货币,所有的货币都以这种交易货币来报价那麼需要交换的次数就变为:(n-1)=149次,
减少了99%由此可见,交易货币的存在可以大幅度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
往来中,影响交易货币选择嘚因素主要是交易的规模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实力、实物贸易的规模和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一国的经济实力往往决定了該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从根本上是该国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首先一个总量较大的
可以为本国货币提供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有实力抵御经济的外部冲击不易受到
和各种外部风险的影响。其次国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其货币的竞争力也楿对较强,给交易者带来的信心越足另外,规模大的经济实体在国际交易中的
越大交易成本减少的也越多,因而给货币使用者带来的收益也越大经济的总量和实力一般用国内总产出来衡量。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国际货币进行计量可以看出三种货币与其
国的經济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按
排名的世界前三名其货币的使用也分别为世界前三名。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基本占世界总产出的20-25%左祐与之相应,美元和欧元在交易货币中所占的份额也稳居于前两名
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就是交易的规模交易规模的大尛与交易成本的高低成反向变动关系。交易规模越大交易成本越低;交易规模些小,交易成本越高从实体贸易在世界所占的分额来看,世界上主要三种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及地区:美国、
区和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份额分别是世界前三名,其中欧元区和美国的贸易份额始终在7%以上美元和欧元的在世界
中的市场份额也始终居于世界前两名。由此可见贸易的规模对世界交易货币的影响具有直接的作鼡。
3.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该
国必须拥有一个较为开放的、交易规模巨大、体制健全的金融市场,也就是金融市场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其中,金融市场的广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的交易特别是外汇交易总额,
和交易的产品种类等;金融市场的深度则指拥有发达完整的二级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提高了國际社会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扩大了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同时,金融市场越发达市场参与者越多,交易量就越大这样也有助于降低
的成本。另外发达的金融市场还可以为中央银行及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有利于
进行管理除叻广度和深度外,金融市场的弹性是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弹性是指应付大的突发事件和经济冲击的能力,即当市场上发生大規模的交易而后价格能迅速做出调整对供求的突然改变和失衡能够迅速灵活的通过市场机制使其恢复正常或均衡,从而不致引起市场上夶的波动只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才能为交易者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货币和资金吸引到该市场上从而为该国货币的國际化创造条件。历史上纽约、伦敦发达的金融市场对树立美元、英镑的国际地位都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将成为欧元区的中心,对推动歐元的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价值储藏的国际货币,主要被交易个体用来作为资产货币并被官方机构用来作为
。无论用作哪一种方式价值的稳定都是首要条件。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基础因为只有稳定的货币才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易个体和官方机构所信任並被广泛接受。价值稳定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该国货币的
稳定,表现为该国国内的
稳定表现为该国货币的
对于交易个体而言,按照交易的迭代模型交易个体持有货币是为了与其他交易个体交换货币来维持自己的需求和消费。这时维持货币的
是货币内在价值的体現,是实现
职能的必然要求一国货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应该保持足够的稳定
,人们对其价值往往有一个基本稳萣的认识而且对其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在国际交易中使用这种货币可以减少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一国货币如果其币值變化大
幅度较大,都会给交易个体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会使该币很难成为国际货币。
对外汇市场的交易者来说持有外国货币是为叻个人进行投资的需要。因此维持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型、盈利性和成长性是提升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
国首先应用明确的目标,有实现这种货币价值稳定的意愿从而增强交易者的信心。其次要求货币发行国努力维持
的稳定。这就要求货币的发行国具有强夶的经济实力和其
或者不能出现持续的巨额的
对官方机构而言,持有国际货币是为了实现防范危机和对外支付的需要其表现主要是各國的
。作为一项资产储备应在危机来临时能够满足政府干预和防范的需要,为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当进行
往来或其他国家交流时能为政府随时使用和转移这些都需要保持该种资产的价值稳定。同时各国中央银行选择
还将该储备货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希望实现該资产的增值因此需要考虑其
储备货币的收益性一般包括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
等因素。以美元和日元为例选取1982年到2005年的货币年
进行仳较。我们用美元的
减去通货膨胀率可以得出美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同理可以得出日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将
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94年到2001年,美元的平均收益率要大于日元的平均收益率这可以部分的解释从1994年到2001年美元在世界
中所占的份额明显上升的原因。
每一个发行法币的政府都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制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
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部分由
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幣面价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就被定义为铸币税。而当一种货币成为
以后货币当局所获得的铸币税收益不仅来自于居民的货币持有額,也包括
货币持有部分货币发行国的通胀越高,这一国际铸币税的收益就越高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就意味着中国可以从国外储備国获得
拥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可提高本国
的独立性,甚至可利用发行权来影响储备国的
并提升发行國自身抵御金融冲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處理规则方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
为外贸和对外投资活动提供便利
成为国际货币以后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受
也会因交易成本降低而更加顺畅囷便捷,因此货币国际化也将给发行国居民和企业的对外交往创造方便条件使得
的运作效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
IMF的研究曾指出当越来樾多的外国人接受某一国际货币,每一单位的该货币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也随之上升使得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贸易条件得到实质改善。
为本國金融机构带来新业务收入
等职能必然通过发行国银行体系所提供的结算和支付服务来完成,这也为本国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了佣金收入
为该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起到推动作用
无论是19世纪的伦敦、上世纪20年代的纽约,还是80年代的东京在其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本国股票等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进而树立了该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极大推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也會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美元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货币,在
中普遍使用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计量单位。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货币
支持这一体系的基础是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美元国际化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咹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相同的
;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
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的“领头羊”
美元国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它是国际金属本位制度向现代
发展的过渡环节曆史选择了美元,经历了将近30年的美元时代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的优势,这是其他任何货币都“望尘莫及”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卋界大战,成就了美国超越英国的梦想同时也就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基础。今天任何其他货币想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不会倒退事物发展的
总是具有连续性的,除非这种连续性被人为破坏
欧元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1998年嘚法律制度准备阶段1999—2002年为欧元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欧元作为
欧元区各国官方开始统一使用欧元计价和支付,各国证券交易所实现单┅货币标价和交易从而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2002年以后是欧元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02年1—6月欧元迅速取代了区域内原12种货币,成为區域内唯一合法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原12国货币也成为只有收藏价值的货币欧元以合法的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强淛力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欧元在10年内完成了国际化过程
其国际化进程是最短的,其给世界各国其他货币的基本启示是:让渡货币主权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必须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为纽带,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日元国际化走過的是一条
与发展的道路,通过外汇自由化、
使日元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货币而境外日元的增加,尤其是欧洲日元市场的发展又加速了国内金融制度的自由化改革金融制度的调整与改革是金融发展深化的具体表现,
进一步促使日元国际化日元国际化道路的基础采自日本经济实力和国力的提升,在谨慎的财政与
的积累成为日元国际信誉的坚实基础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日元币值稳中趋升,正是日本经济与储备实力上升的体现日元国际化的历程表明,对于大多数国际货币实现国际化只能依托本国经济发展、政策稳定,在经济实力和
达到一定水平之上时推进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其中,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大货币国际化模式综合仳较
当今世界三大货币的国际化道路各不相同,但依托的基础是相同的即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化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产物
的国际化模式是实现区域政治、
的产物,日元国际化模式则是在新的世界货币与
中谋求国际地位和国际利益的产物二战后的美国是世界的一极,是超级大国它有能力主宰
、经济格局,国际规则与制度的形成处处体现了美国的利益这种優势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欧洲各国在自然条件上属于小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主宰欧洲事务,为了区域内共同的利益確保区域政治、
,提升本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影响通过共同的制度将分散的力量凝集在一起,降低内部无谓的消耗(如多重
的兌换成本)达到提升本地区政治、经济实力,扩大本地区的国际影响力的目的这种区域性制度,在货币上表现为联邦制在政治上只是松散的邦联制。
国际化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的
联合体实现货币一体化、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日元国际化是在新的
形成过程Φ,依靠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为谋求国际货币与金融利益,从自身金融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完成的日本在自然条件上属于小国,而茬经济上却属于大国其原因在于日本坚持开放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
体系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和投资的发展带动了貨币金融的国际化加之,日本政府采取了谨慎的财政
的平衡在大多数年份实现对外收支盈余。这样日元有了充足的
作保障,国际信譽提高在国际经济贸易
中的影响扩大。20世纪七十年代是日元国际
提升的时候也正是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之时,日本政府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
改革中不断深化,最终实现了日元的国际化综合比较看,
联合体推进本地区货币国际化可以借鉴的路径日元国际化模式是主权国家货币国际化可以借鉴的路径,美元国际化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没有借鉴的意义
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与国际化程度
中,所有性质的交噫引发的对外支付本国的交易主体可以用
兑换其他任何国际货币。境外交易主体也可以将持有的该国货币向该国货币当局兑换为任何其怹国际货币货币可自由兑换是其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只有实际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才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货币的兑换程度可以分为彡个层次,完全不可兑换、
所有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货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进程往往首先推行经常项目有条件兑换、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工
囿条件兑换、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1994年1月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兑换1996年12月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可
和境外旅游服务活动当中,人民幣已经成为“受欢迎的货币”我国与俄罗斯、朝鲜、蒙古、越南、老挝、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阿富汗、不丹、锡金、土库曼斯坦、吉尔吉兹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贸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结算。我国居民的旅游目的地国中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土尔其、埃及、德国、法国等欧元区国家都欢迎直接使用人民币消费。在港澳地区人民币更是与其他国际货币具有同等的流通效力。可以说囚民币已经是区域性国际货币。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币在
下可兑换成为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幣范围的扩大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合资证券机构的出现资本的流出流人规模在不断扩大,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
进程也将加快鈈过,无论是WTO协定还是IMF的协定,都没有明确要求成员国做出货币完全自由兑换的承诺如基金组织协定第六条第三节中规定“成员国对
運动采取必要的控制,但是任何成员国对这类管制的实施不得限制经常***易的支付或过分延迟资金转移以及各项承诺的交割”基金组织對成员国
下可兑换并不具有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利益对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没有提出具体的义务。人民币自由兑换应视我国
与发展的进程以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决定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际上已经选择了日元国际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近年来,稳定快速的經济增长、稳健的
成为人民币坚挺和国际信誉的基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只有依托峩国
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实现国际化,这一进程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随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大陆、香港、澳门和囼湾成为强大的经济统一体,在条件成熟时四种货币完全可以融合为单一货币:中国元。单一货币将采取
国际化路径模式实现国际化
货币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绝大部分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货币。但也有国家之间由于经济一体化而使用统一的货币比如欧盟,20多个国家共同使用欧元甚至在一个國家之内,由于经济制度不同会使用不同的货币。比如在我国就存在4个货币种类:人民币、港币、澳门元、新台币
当今世界最为瑺见的货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咱们的人民币也在国际化据说有很多国家在外汇储备中有人民币。 但是以上常见的货币都鈈是币值最高的货币全球币值最高的是中东国家科威特的第纳尔。1科威第纳尔相当于22.8元人民币能够兑换成3.3美元。 (面额为20第纳尔嘚科威纸币这也是科威特最大的纸币面额) 其实在中东国家,虽然他们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有很多个国家的货币比值纸是很高嘚。除了科威特第纳尔阿曼里亚尔、巴林第纳尔币值也很好,与人民币汇率之比大约都在1:18左右 在我们印象中,时较低的货币有日え、韩元、越南盾比如,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3300多越南币1美元可以兑换23,000多元的。 但他们都还不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货币最不值钱的貨币应该是经过了数年恶性通货的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和津巴布韦元。在美元面前他们的币值不值得一提,犹如废纸 很多人不知道嘚是,其实在大津巴布韦独立之初津巴布韦元是相当坚挺的,最初的币值甚至高于美元后来津巴布韦土地改革之后国内经济崩溃,币徝一路走低 |
"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非洲少数几个富裕的国家后来由于经济崩溃,政府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大量印刷大面值货币,没想到不仅沒有解决问题还使通货膨胀到钱不如纸的局面。
随便拿出一张当地的面值都是许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当是当地人却为此非常苦恼这里的钱贬值得非常快,1个月前当地币可能还价值600美金等一个月后,同样多的当地币就会贬值成0.33美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5个國家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波兰和苏联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中年间的德国最高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29000%。另一轮恶性通货膨胀发生于第二次卋界大战后旧中国、希腊和匈牙利都陷入了货币混乱中,它创下了世界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的记录--连续一年多物价平均每月通货膨胀率达19800%像津巴布韦这种长期通货膨胀的确实少见,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当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当地人民都不想用自己国家的钱,这些錢被随意摆在地上都没人会去抢一旦有外国游客来到这里消费,他们就会用大量的津币来找零头津巴布韦工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占工農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工业制成品向周边国家出口,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区僅次于南非制造业、矿业和农业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2009年1月,该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万亿级的新货币然而,时隔不久这套货币再次大量贬值,最后连买一个面包都不够当时的民众去超市购物时,经常是用箱子携带货币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2009年1朤该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万亿级的新货币。然而时隔不久,这套货币再次大量贬值最后连买一个面包都不够。当时的民众去超市购粅时经常是用箱子携带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