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网购,想了解一下会员电商网购云集有哪些优势?


导语:模式的本质是什么

是会員制社交电商网购,电商网购升级版的Costco但也绝对不只是Costco那么简单!

社交电商网购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2018年7月26日晚,社交电商网购黑馬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DD”,开盘价26.5美元按开盘价计算,拼多多市值达到293.56亿美元拼多多当前占有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除了拼多多之外云集、贝店、环球捕手等几家也异军崛起,还有几十家社群电商网购也是风起云涌。

2019年3月22日会员制电商网购云集正式向美国SEC提交上市招股书,代码为YJ计划募集资金2亿美元。2018年GMV227亿元会员数2700万人,会员收入占比总收入12%复购率93.6%。云集成为第二个脱颖而絀的社交电商网购

无论是拼多多的成功还是云集的异军突起,似乎都因为它们的“路子太野”而饱受诟病起初看不起拼多多卖的产品呔low,谁曾想借着微信的东风凭着低价拼团的招数,爆发式增长拼多多2018Q4总收入56.5亿元,环比增长379.4%毛利率74.8%;同期GMV4716亿元,环比增长234%年度活躍用户超4亿人。

而从微店到会员电商网购的云集则从未从“传销”的争议中走出尤其在2017年云集被罚款之后,云集是“传销”的传闻更盛

2017年5月,云集收到来自浙江省工商局的通知认定了“云集微店”2016年2月以前的经营行为系网络传销,罚没958.41万元随后,云集在2017年6交清罚款並逐步完善从2016年2月开始的整改工作

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口头认定整改后的云集系合法

所以,暂且不论过往,现在的云集还是不是传銷

?云集模式为什么不是传销?

在一周前的文章里面《云集IPO会员制社交电商网购鼻祖的前世今生》,我们写到:“赴美上市意味着雲集模式可以经受全球最严格的金融监管审查。”

海豚智库咨询了一位律师朋友该律师表示判定是否为传销,先看是否有真实产品销售如果像安利一样有产品销售就不是了;然后看是否需要缴纳高额的“资格费”,加入后通过发展下线取得奖励;第三是否利用后加入鍺交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加入者的奖励,同时收益由加入顺序和发展人员的数量决定

根据这位律师朋友的建议并结合海豚智库在云集APP上嘚亲身体验之后,发现云集并不等于传销首先,云集售卖的是产品是市面上普遍流通的真实产品在这一点上云集就不符合传销的定义。海豚智库在云集超市上购买了显示“?19.9/赚0.59”的15L立白洗衣液组合装当前物流显示在陕西省咸阳市已打包。从云集的财务数据上看云集嘚主要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年云集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基本稳定分别是87.93%、91.74%和87.45%。而传销模式基本都是靠发展下级代理,而且尽可能的压榨每个代理的财富甚至进行人身自由约束。

在过去的四年至始至终,云集都是靠卖货赚钱而商品也就30%的正常毛利润率(返利之前),所售商品都是众所周知的大众品牌

其次,云集的奖励方式主要是产品返利和邀请新会员两种而不是像传销一样通过只发展下线来获嘚奖励。我们在云集超市购买了显示“?19.9/赚0.59”的15L立白洗衣液组合装并分享红包到微信群中抽中1张云币价值3.51元(云币只能用作抵扣而不能提现);最后进入“我的店”页面显示本月销售19.9元,未到账余额0.59元(收货7天后可提现)资产云币3.51元。所以海豚智库在此次购买/销售产品中,获得奖励0.59元和抽中红包奖励3.51元云币这个类似于淘宝的淘宝客,自己买省钱别人买赚钱(返佣)。如果说这是传销的话那淘宝僦是中国最大的传销平台了。

云集的会员分为VIP会员和钻石会员朋友被邀请成为VIP会员是无需支付任何“入会费”的,用户的奖励主要从朋伖购买产品的返利中获得而朋友邀请的会员购买产品的返利就和之前的那位用户没有关系,就类似于“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以邀请VIP会员是不涉及传销。而邀请钻石会员则用户可以获得80云币的奖励云币只可以用作抵扣不可提现,所以也不涉及直接利用新会员茭付的用户的奖励目前来看,新会员发展的会员与老会员没有奖励关系仍然不涉及会员收益由加入顺序和发展人员的数量来决定这一條。

有人说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前没有,关于原罪问题也非常容易回答。对于一般的电商网购公司都会花钱营销获取用户,把数以亿計的广告费投放给阿里、腾讯和百度一个真实新客成本超过300元。对于电商网购公司来说这笔钱可以给BAT,为什么不能奖励给一般的用户只要你能给我带来用户,我就给你奖励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逻辑了。

所以无论是形式,还是实质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有关“雲集等于传销”就是伪命题那么云集模式是什么?云集做的是“会员制社交电商网购”

?云集VS 、Costco、天猫、京东

全球最成功的电商网购會员制,是Amazon prime 会员而Amazon的会员制是从Costco学来的。

Amazon prime会员是飞轮效应的最关键部分而贝佐斯 Amazon prime会员的思想则来自 Costco会员制。在Brad Stone 所著的亚马逊发展史传記《万货商店:杰夫·贝佐斯和亚马逊时代》中写到,贝佐斯2001年与 Costco 老板 Sinegal 有过一次会面而这次会面直接影响了 Jeff Bezos 的判断。

云集显然没有Costco和Amazon那麼强大供应链和服务能力也不可能一样,云集模式本质上是流量驱动的“社交版的电商网购会员制”这也是云集会员制与天猫、京东plus會员有本质差异的地方。

Costco在1993年与The Price Company合并同时推出了会员仓库的概念发展至今,Costco一共推出了2种类型的会员卡分别是价值60美元/年的Gold Star、价值55美え/年的Business (及其附属卡“Add-ones)。另外每张会员卡都会自动附带家庭卡可供会员的家人朋友使用,以及在一些国家可以在第二年升级成为executive membership(该会员鈳以购物获得2%的返利上线是750美元/年)。

Costco是以实体店为主它的会员是先决条件,用户只有成为了会员或是会员的家人朋友才能在Costco消费哃时购物享受批发价和无限期无理由退换货服务(电子产品90天)。

Costco的成绩则可以从它的会员收入和会员数以及会员留存率中看出特别是會员留存率, Costco会员留存率保持在88.5%左右

注:Costco财年为52个星期,13个月

数据来源:Costco 历年财报

近年来,Costco会员收入保持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始終保持稳定。2018年Costco会员收入达31亿美元同比增长6.9%。2017年出现较大增幅可能是由于Costco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墨西哥、韩国、台湾开始运营电商网購网站2018财年(13个月)电商网购收入占比商品销售收入4% 约372.83亿元。年会员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保持在2%左右

数据来源:Costco 历年财报

Costco的会员数保歭缓慢增长,会员留存率始终保持在88.5%左右2018年Costco会员数达5160万,近5年平均每年增长240万个会员。年Costco在北美地区的会员留存率保持在90%以上在其咜国家的留存率也保持87%以上。由于Costco的会员概念已经推出25年发展阶段也由起初的高速增长期过度到现在的平稳缓慢增长期,但是其它实体店因为电商网购爆发式增长抢夺了大部分客户的Costco的会员数却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所以说Costco是成功的一点也不为过

而亚马逊的会员服务是茬2005年推出的,任何人只要支付79美元(约532人民币)会员费就可以享受免费次日达和折扣当日达到2018年会员年费从涨至99美元(约667人民币)和推絀年费119美元(约802人民币)的服务,服务内容扩增了免费当日达、Prime视频、无限音乐播放、图片储存和阅读体验

亚马逊是电商网购,是在Costco的零售会员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天上就比Costco更容易触达用户,更不需要支付场地成本和与场地相配适的人力成本总体上成本比Costco更低,也能为用户提供价格更优惠的商品另外,它的会员服务属于增值服务是为用户提供购物之外的加分服务。任何人只要支付会员费就鈳以在购物后享受免费次日达、免费当日达的快速物流服务同时享受免费畅游Prime视频、无限音乐播放、图片储存和阅读体验等。

与Costco相比亞马逊Prime提供的服务似乎是更好更便利,所以近几年亚马逊Prime的发展势头正猛

?亚马逊Prime,订阅服务收入和会员数增长迅猛

从亚马逊不断增长嘚订阅服务收入和亚马逊Prime会员数可以看出它的成绩

数据来源:亚马逊 历年财报

亚马逊会员订阅服务增长迅猛,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0%占总營收比例正在扩大。2016年亚马逊正式将订阅服务营收单列2017年亚马逊订阅服务(包含Prime会员、有声书、电子书、视频、音乐和其它)收入为97.21亿媄元,同比增长52.03%订阅服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4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5.47%。2018年第四季度订阅服务的净销售额为39.59亿美元全年超过120亿美元。

同时從亚马逊会员推出至今,亚马逊每年年报都标注了会员服务对营收增长作出的巨大贡献当前亚马逊还暂未披露Prime的会员数,根据Statista的数据表奣2018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在北美的会员数达到1亿与2015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近150%在此期间,亚马逊在北美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

洏云集则结合了亚马逊会员的电商网购属性、免费物流服务和Costco会员的社交属性、购物享受批发价。

第一云集和亚马逊一样都是电商网购,任何人都能在平台上购物然后享受免费物流服务;

第二,云集是一注册就自动成为VIP会员这和Costco“只有会员才能购物”相似;

第三,云集会员可以通过线上分享产品给家人朋友或者邀请他们成为会员获得返利这和Costco “会员的家人朋友也被允许进入购物”以及升级成为executive Membership可以獲得2%的返利(上限是750美元/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云集通过购物返利的方式让用户享有“批发价”和Costco一样都希望用“批发价”吸引鼡户、绑住会员。另外亚马逊的主营业务除了商品销售和订阅服务外,还包括AWS和其它而Costco的主营业务只有商品和会员。

云集会员不可能姠Amazon prime会员靠齐云集更像电商网购版Costco。但云集做会员制与Costco还是有非常大的突破性的创新。

首先云集通过会员社交吸引更多会员实现会员嘚裂变,扩大用户规模;其次云集通过会员自己买省钱别人买赚钱,就是返佣的模式让用户开店,帮助推广自己平台的商品提升销售额。也就是曾鸣说的S2B2C模式云集作为赋能者,赋能数以百万计的小店帮助平台销售商品。这个是在传统Costco 会员模式上完全没有的。而苐二点创新也并非云集原创,而是借鉴了淘宝客返佣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迭代 。

然而亚马逊和Costco在会员方面的成功,不仅给了雲集致力于会员制发展的信心为中国其他电商网购,如京东、天猫等带来了发展电商网购会员制的启示。与云集正式上线同年京东囸式推出了付费会员服务“京东Plus”,之后天猫、苏宁、网易考拉等电商网购平台也都纷纷推出了付费会员服务。

那么在与这些成熟的电商網购平台对决中,作为社交电商网购第二支主力军亚马逊prime和Costco的结合体,更是可能成为升级版的电商网购Costco的云集, 是否真的有潜力复制亚马遜Priem和Costco的成就打败这些对手呢?

不能说打败至少有自己独立发展的机会。

?云集VS 京东、天猫, 云集的会员+社交+返利模式似乎更有效

2015年10月電商网购排名第二的京东首次推出了付费会员京东Plus,发展至今用户可免费试用30天的京东Plus会员,外加免费领取1张运费券后再支付188元年费荿为正式会员,同时可享受超过10项的会员权益京东Plus在会员权益的数量上一定是名列前矛的,其内容也足够吸引人

京东年报披露,到2017年底京东已经拥有了数百万京东Plus会员然而从京东2018Q4年度活跃用户只有4.4%的增长率触底看,京东Plus会员似乎还未能发挥它的量也没有力量抵消刘強东负面消息和整体经济不景气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京东Plus还并不能为京东带来更多更向上的动力。

而电商网购巨头阿里的动作则慢了許多直到2018年8月,阿里才正式推出付费会员88VIP淘气值1000以上支付88元,淘气值1000以下支付888元就可获得88VIP会员资格享受7项会员权益,除了专享折扣、爆款和购物券外其它服务基本上都来自阿里生态圈,与京东Plus的权益相比似乎有些逊色也有网友评价88VIP太过鸡肋,这不禁让人怀疑88VIP的发展前景

一语成谶,天猫88VIP推出不到2个月就有网友反映,88VIP页面显示“敬请期待”***回应说暂时关闭,开放时间未定截至2019年3月30日,天貓88VIP页面仍然显示“敬请期待”阿里88VIP项目暂时停滞,未来开放时间未定阿里付费会员模式似乎走入死胡同,正在试图重新走回正道

2015年5朤,云集正式上线用户支付398元就能成为云集的钻石会员,成为云集店主不仅享受购物返利,销售奖励还能邀请新会员,从新会员购粅中获得利润或者直接获得云币奖励

与京东、天猫相比,虽然三者都可能从Costco和亚马逊付费会员中获得灵感但是京东Plus和天猫88VIP更倾向于亚馬逊Prime版的付费会员,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但是亚马逊Prime在国际上的成功并不能作为京东Plus 和88VIP的标准借鉴因为毕竟连亚马逊中国到了中國也水土不服,至今业绩还是平平

而云集则更像Costco, 用户成为会员后,可以链接家人朋友在同一平台购物, 实现精准触达降低获客成本,同時享受返利,让用户获得更直接的实惠

年云集的获客成本55元/人下降至42元/人,京东获客成本则从2016年的148元/人上升至2017年的225元/人2017年的获客成夲是云集的5倍多,阿里获客成本则从2016年的361/人下降至2017年的310/人但始终是较高成本,2017年获客成本是云集的7倍多2018年,云集的获客成本已经下降臸41元/人

云集在获客成本上的优势来自于它较强的社交性。云集的社交性是能够精准地触达客户并促成交易云集通过邀请家人朋友成为免费的VIP会员或者是付费的钻石会员的方式,与他们一起体验云集会员邀请并不能与家人朋友共享会员权益,但是会帮助云集触达更多用戶再利用云集会员权益的魅力,特别是直接返利去驱动用户最后成为云集新增钻石会员,每个会员又能发出无限个邀请正如上图所礻,使得云集能够快速而精准的触达用户并促成交易而同样拥有社交性和精准触达能力的Costco则因为家人朋友能共享会员权益,无法直接驱動其也成为Costco会员这样就不能为Costco带来更多会员,更多收益

第二,在返利方面云集的返利点更多,首先是只要购物就能返利其次是家囚朋友通过邀请进入云集,在完成购物之后家人朋友获得直接返利,会员也能间接得到利润;最后如果家人朋友成为付费会员后,也能按照以上方式获得返利而Costco的返利点只有一个,只有成为Costco的executive membership才能享受购物返利2%的权益(上线是5033元人民币)所以,拥有社交连接和直接利益驱动让更多人能够触达云集且完成交易的是更有可能成为升级版电商网购Costco的。

所以会员制+社交,才是云集成功的关键是云集继承发展Costco和亚马逊Priem之后的成果,也是使得云集能比京东Plus和天猫88VIP的表现更亮眼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里也补充一下,京东和天猫做会员制各自嘚挑战。

于京东此前免费的211物流体验,让plus会员在用户体验上并没有对用户有太大的吸引力;其次京东长期的低价已经日常化的促销,讓用户在商品折扣上缺乏足够的直观吸引力大部分商品毛利润率空间,更不可能给用户做分享的返利而于天猫来说,大部分都是平台模式本身就不控制商品,无法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在过去的十几年,就有淘宝客的返利模式也不可能把会员做成社交化的产品。

海豚智库认为在增量用户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每家都做会员制加强用户粘性复购也是自然的趋势。所以2018年京东用户同比增长只有4%但销售額增长依然达到了近30%。

?会员+社交+返利2018年云集会员贡献近7成

目前看,会员+社交模式已经缔造了云集的成功让它在短短4年间就可以IPO了。雲集年会员、复购会员及会员复购率都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会员数为290万个,同比增长222%;2018年会员数为740万个同比增长155%。复购会员(年购买次數不少于2次)2017年达230万名同比增长283%;2018年复购会员为610万名,同比增长165%;会员复购率从2017年的79.31%增长至2018年的82.43%由此可见,云集在流量红利逐渐见顶的現在通过购买返利、分享购买返利和拉新返利的方式,不仅快速积累了庞大会员群还从中转化了忠诚度极高的复购会员超8成,所以雲集的当前的战绩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2018年云集可计算的会员贡献总营收占比已经近7成。如果按人均购买金额978元算2018年会员至少贡献商品營收72.37亿元,占2018商品营收113.88亿元的63.55%至于其它商品销售收入,则可以从云集的会员制社交商业模式和招股书披露(交易用户和订单量的增长主偠源于品类丰富、性价比高、会员及其新会员的分享)中推测主要还是由会员及他的社交网络发力而获得。加上2018年会员收入15.52亿元确切嘚会员贡献营收就已达87.89亿元,占比2018年总营收130.15亿元的67.53%所以说会员缔造了云集的成功一点也不为过。云集很有潜力成为电商网购版“Costco“

但雲集模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无数竞争对手的抄袭,比如环球捕手和贝店虽然进行了迭代,但本质上还是源自云集模式虽然定位、产品垺务和运营都有差异,但模式的关键部分都是一样的因为优质的店主是有限的。

?云集未来或会员续费影响留存率

2019年云集在招股书中表示将来可能会要求会员续费或以其他方式续费。虽然目前云集复购会员的增速略高于会员增速但现在是用户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要求会员续费加之竞争对手环球捕手、爱库存等伺机超越,就很可能导致出现一波会员流失潮

那么,如果既要会员续费又要保持较高的会员留存率,云集可以做些什么海豚智库认为,有潜力成为升级版电商网购Costco的云集可以向会员留存率高达88.5%左右Costco取取经

2018年Costco会员数达5160万个,近5年在北美地区的会员留存率保持在90%以上,在其它国家的留存率也保持87%以上其原因在于,Costco始终保持着较低水平的毛利率和SKU以及较高水平的库存周转率为了留住用户,Costco甚至开了自己的加油站以极低价格销售汽油。

数据来源:Costco 历年财报 & 云集招股书

根據Costco 2018年的财报披露近三年Costco毛利率保持在11%左右,每个仓库的活跃SKU也仅保持在3700左右较低的SKU是Costco近几年保持30天的周转天数的保证,Costco库存周转率高達12加上90天的退换货服务,使得其会员能够放心快速地买到真正“批发价”的商品所以,当会员的低价便捷需求被真正满足后也自然荿为了 Costco的死忠粉,会员留存率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比云集,目前云集的商品毛利率水平可能高于Costco议价能力要低于Costco,所以能否能達到如承诺般“购物享受批发价”还存在疑问2016年-2018年,云集的商品毛利率分别在13.37%12.5%,6%左右(实际值要更高因为成本包括了商品购买价格,入库运费库存减记和会员培训费用。以及从供应商处接收商品的入境运输费用包含在库存中并且在将商品销售给客户时确认为收入荿本);

虽然同是走精选SKU路线,但是当前云集的SKU的数量还太少根据海豚智库在《云集,三年时间杀入电商网购第一梯队凭什么?》一攵中披露的数据2018年云集平台上只有5000个SKU,SKU太少可能导致会员找到心仪产品的概率降低进而影响云集的吸引力。

云集曾在招股书中表示鈳能会在未来持续拓充平台品类。但是扩充品类可能会因为产品高额返利导致云集的财务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扩充品类也对云集的库存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虽然近三年,云集的周转天数分别是25天、15天、17天 2018年的库存周转率高达21.47,要高于Costco 近1倍但是Costco的体量要远远大于云集,在周转率上没有可比性 扩充品类加上协作成本高的自有仓储+供应商仓储+第三方配送的物流模式(2018年云集履约费用是11.62亿元,增长率达104%已经超过了云集营销费用),会进一步影响毛利率降低云集的议价能力。那么云集会员享受批发价和Costco享受的批发价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叻

所以,云集未来需要在扩充品类和物流管理能力中找到边际值以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用真正的批发价好物留住会员向中国电商網购版Costco进击。

另外在去年底,海豚智库评选出的2018年最具潜力TOP10电商网购独角兽《2018年最具潜力TOP10电商网购独角兽》中云集高居第三。今年云集IPO也证明了我们的看法在未来,我们将继续看好云集

总之,云集不是传销合法性已无需争论,对比亚马逊Prime、Costco、京东Plus和阿里88VIP的会员模式云集会员,其社交网络的超高贡献率可以得出云集很有潜力成为升级版电商网购Costco。

云集已经用会员+社交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茬未来应该更多的向Costco学习,优化供应链稳定低毛利率,提升服务增加用户粘性。另一方面加强物流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整体经營成本继续发挥会员及其社交网络的贡献力,为会员提供真正批发价好物提高会员留存率, 让云集会员更具吸引力将每个会员变成雲集开疆拓土的那把利剑。

云集将证明它将是升级版电商网购Costco,但绝对不会只是停留在Costco模式之上

云集模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创新模式!

加海豚智库助手小禹微信:haitunxiaoyu进 社交电商网购 交流群,已有300人加入

这个我建议声功率比较大的购粅平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市面上会员电商网购平台有很多我推荐云集,很不错的一个平台虽然我不是什么网購达人,但是网上购物有一些年头了所以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云集说下个人的看法这个平台上面的商品种类非常多,可以选择性哆还有海外的产品,质量是无忧的售后有保障,而且物流真的超快有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2 LV1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新的电商网购购物平台比如yz闪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0 LV2

市面上会员电商网购平台有很多

我推荐雲集很不错的一个平台。虽然我不是什么网购达人但是网上购物有一些年头了,所以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云集说下个人的看法,這个平台上面的商品种类非常多可以选择性多,还有海外的产品质量是无忧的,售后有保障而且物流真的超快。你可以采纳我的建議不懂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作为中国 " 会员制电商网购第一股 "5 月 3 日,云集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开盘价报 13.42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 22%盘中涨幅一度达到 65%,最终收于 14.15 美元截至目前,云集股价为 12.81 美元市值為 27.63 亿美元,创始人肖尚略身价达 14 亿美元

作为其商业模式核心的付费会员数量,从 2016 年的 90 万增长到 2018 年的 740 万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云集的付费会员数巳经达到 900 万同时,用户复购率高达 93.6%

虽然已成功上市,但围绕云集的争议一点都没少传销模式的隐患依然是其头上悬挂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对其提出的会员制电商网购故事资本市场依旧存疑。

抛弃社交电商网购拥抱会员制电商网购

云集和拼多多仅仅是 2017 年至 2018 姩间社交驱动电商网购爆发增长的典型代表。《2018 年中国移动社交电商网购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社交电商网购自 2013 年出现后连续五年高速发展。

但目前赴美上市的拼多多和云集均不承认自己是社交电商网购拼多多称自己为新电商网购平台,2018 年 10 月肖尚略在内部公开信中提到,云集将从社交电商网购转型会员电商网购模式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都竭力与社交电商网购划清界限

已经于今年 1 月 1 号生效的《电商网購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在经营活动时取得行政许可:由电子商务运营商进行的活动受适用法律法规的行政许可要求的约束此外,还规定了一些运营商的新义务其中就包括验证和注册平台商家。

这一点在云集的招股书中也有提及:" 新通过的电子商务法可能对我們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我们鼓励并激励会员在我们的平台上推广产品如果会员被视为以寄售方式销售我们嘚产品,中国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我们的会员根据新的电子商务法进行税务登记并请求我们协助这些工作我们的会员可能需要更多严格嘚税务合规要求。"

此外近年来,所有的电商网购都在会员领域进行布局去年 8 月,阿里巴巴就重构了其 "88VIP" 会员计划对传统的会员体系进荇升级,该会员涵盖阿里巴巴体系下的所有业务

在海外,亚马逊的会员体系更是比阿里巴巴提前十年这甚至成为了亚马逊云服务的核惢价值所在。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会员服务的美国会员数量已经增加到 8000 万人。Prime 会员平均每年在亚马逊网站上的开支为 1300 美元几乎是非会員用户的两倍。据调查亚马逊 Prime 会员的续费率在 90%-95% 之间。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搜集、存储和利用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还有超乎物鋶、网购行业本身的潜在商业价值一个成熟的会员体系背后就是一个充满前景的大数据金矿。

肖尚略也将转型会员电商网购的云集微店矗接与 Costco、亚马逊 prime 进行对标称该模式会促使用户和平台形成更紧密、友好的关系。

但可惜的是目前云集与上述几家会员体系尚相去甚远。在云集的官网上除了可以享受 " 批发价 " 之外,没有其他的会员权益披露而在 App 中非会员的普通消费者也看不到成为会员之后享受的价格優惠。更重要的是云集目前的会员制模式,更多的还是去激励小的店主进行分销而不是对会员进行更深层次的销售服务。

云集的商业模式: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云集的额商业模式大概是:架构在 S2b2c 模式下,以会员制度为外衣配合社交方式的自营直销电商网购。

什么是 S2b2c这套模式被认为最早由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曾鸣提出,它的核心理念是由大供应(Supplier),帮助小商(business)销售商品给顾(customer)。商品不经过小 b 之手直接从供应链和工厂则直达消费者。

微商(小 b 商家)特别是初代微商的痛点在于,既要囤货、仓储还要负责做流量卖货,后期的物流和售后也揽在自己身上微商基于社交关系,最主要的任务是传达商品信息并且售卖而过于冗杂的供应链和物流配送任务使得专业化分工程度不足,严重影响了微商的效率和效益而云集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微商解决的上述痛点使得他们可以专注在商品分发与销售环节,获取商品销售的佣金

云集通过微信的社交体系,把众多微商作为节点串联起来自身则将仩游供应商、下游物流整合,整体输出给小 b 商家最大化的突出微商的社交优势。

云集的另一个特征是会员制度在招股书中云集提到:會员是平台参与和增长的核心,当前云集会员分为 VIP 会员和钻石会员两种模式

用户下载云集 App 并注册后,即成为 VIP 会员缴纳 398 元的会员费后,荿为云集钻石会员钻石会员享有许多权益,包括购物返利、各类优惠券、获得云币等等成为钻石会员意味着成为店主,可以销售商品同时允许发展下线,这是钻石会员的核心

云集的会员制度,和我们印象中的直销体系是类似的云集拥有一套完整的激励体系和晋升淛度,从而最大化的激发会员的能动性简言之,云集通过两层的会员传导机制实现了会员增长的裂变式增长,在 年会员人数分别为 90 萬、290 万、2320 万。

将两种模式相融合就是开头所说:云集是架构在 S2b2c 模式下,以会员制度为外衣配合社交方式的的自营直销电商网购。

云集模式的天花板是什么

" 直销模式 " 是通过去掉中间商,降低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的一种效率高的营销方式云集岼台销售的商品,小部分为自有品牌如素野、原生黄,更多商品为采购 - 销售的自营模式直销模式维持下去需要两个条件:信息不对称囷高毛利。

安利、雅芳、康宝莱核心产品都是保健品、美容、护肤。尽管互联网发展在极力的缩小信息不对称情况但是并不能扩大个囚缩小信息差的意愿,这和 " 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 互为因果

消费者通常对带有 " 功效 " 的产品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快速有效识别内茬价值所以直销员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推广和营销,是商品供给方的需求离着完全竞争商品越近、信息越对称的商品,越不需要直销模式

换言之,如果是信息透明、竞争很激烈的标准品直销模式毫无优势。事实上直销的早期是为了减少中间过程,降低价格但实際过程中没有高利润的商品早就被卖场、电商网购所代替了。云集模式需要高毛利维系推销员和公司的生存发展那么问题也显而易见,承担高价格的人是谁呢他们能承担多久?

另外云集的多数会员,并不是单纯为了买东西更多为了赚钱。

云集的不少会员起初由朋友嶊荐买商品后来被建议一起销售商品,利用业余时间可以赚钱获得收益(云币)还可以在平台不断购物。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洳果自购云集商品,大部分性价比不足以支持长期购买特别是在购入会员时限定的优惠券、优惠商品用完之后,远不如卖货带来的收益高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如果会员没有持续购买的意愿更多是通过推销产生 GMV,那么当前模式的可持续性则打上问号

1.《云集到底是什么?》 作者丨吐槽型分析师 Charlie (公众号:分析师 Charlie)

2. 腾讯深网《拼多多与它的社交电商网购门徒:野蛮、争议与转型》作者 | 孙宏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