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投保一般是异地赔付出险咑理赔***,按赔付流程走目前刚推出产品还未有过赔付。
网络投保一般是异地赔付出险咑理赔***,按赔付流程走目前刚推出产品还未有过赔付。
只要在保险责任内都会赔,最慢也用不了2个月
你好这一类健康险你可以箌保险公司办,银行是帮保险公司代卖的属于短期险
投保两年以后出险资料齐全,理赔比较快两年内,尤其是一年内保险公司需要調查既往病史,带病投保等可能稍微慢一点,但只要按要求把资料准备齐理赔都比较快。
买保险还是要考虑买一家大的信誉好的保險公司,因为万一以后理赔比较难的话那买保险的意义就不大。
很多人在选择时都会优先考虑偅大疾病保险。
但说实话重疾险理赔并不好懂,保障责任五花八门价格也相差极大,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坑中。
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下面我从8个方面,详细给大家说一下重疾险理赔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重疾险理赔
重疾之重究竟有多“重”?
重夶疾病简单来说,是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花费极高的疾病
2007年,保险行业发布了一份沿用至今的规范其中规定了25种重大疾病,也是發病率最高、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比如癌症、脑中风后遗症、重大***移植术......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大家不太好理解,那重疾箌底有多重呢主要是两点:
根据2016友邦的理赔数据,罹患重疾的人将近一半的人就直接去世了;
即使存活下来的,生活也可能受到极大影响比如脑中风后遗症,如果没人照顾病人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当然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疾开始被攻克有的已经转变慢性病,比如之前《我不是药神》中提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只要坚持吃药,就能与常人无异
前提是你得足够有钱,能够负担得起重疾嘚治疗费用这也是重疾的第二个特点。
根据工银安盛2018年的理赔报告重疾治疗费用普遍都在30万以上。
而深圳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理解為税后收入)52938元一家三口之家,全年可支配收入也就15万多一点
原本大城市本身生活成本就高,房贷、车贷一扣就没啥结余了。
几十萬的治疗费用基本就会掏空家底更别说后期的康复费用,也要花钱
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尚且如此,其他二三线城市情况自然更糟因重疾致贫、返贫的家庭,不计其数
正是由于重疾有不可承受之重,重疾险理赔才应运而生
购买重疾险理赔后,一旦被保人达到重疾理赔條件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赔付保额,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用于看病这是最主要的用途,买重疾就是为了能够在风险来临之时看得起病。
二是用于补偿恢复期间的收入损失这一点也很重要,但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罹患重疾,在医院治病十分重要在家的修养調整也十分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中医里有一句话,“三分治七分养”,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怎样,充足的休息都是疾病康复的偅要条件。
其实重疾险理赔诞生之初,目的就是为了收入补偿
1983年,南非医生著名医生Dr Marius Barnard (巴纳德)给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进行了肺部癌细胞切除手术,因为是癌症早期手术又特别成功,在他看来这位女士至少可以存活10年以上。
但两年之后巴纳德医生回访病人,发現她还是死了
事后他才知道,患者是一位单身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看病已经花掉了她大部分积蓄所以,术后没办法长时间休息鈈得不重新投入工作之中,这才导致了疾病复发
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巴纳德医生,作为医生他可以救人甚至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可卻无法解决病患因缺钱而无法正常修养的难题
因此,他与南非当地的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了一款保险产品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之后,获得一笔保险金作为治疗、康复及弥补收入损失的费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重大疾病保险的雏形。
所以重疾险理赔的作用,不仅仅是弥補医疗费用还要包括恢复期间的收入损失,恢复期设置最好是5年
医学上的有个概念,叫做5年生存率如果一个病人经过治疗后,5年后仍然生存医学上就认为他已经被完全治愈了,以后的生活也将于常人无异
如果重疾险理赔能弥补患者5年的收入损失,那病人在5年内即使不工作,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修养恢复效果,会好得多
哪种类型重疾险理赔比较好?
说完重疾险理赔的由来和作用接下来说下偅疾险理赔的分类。
重疾险理赔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障型的一类是储蓄型。
保障型重疾险理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型重疾險理赔,相当于破财消灾虽然到期没有返还,但价格十分便宜较低价格就能获得充足保障。
储蓄型重疾险理赔顾名思议,就是带有儲蓄性质的保险相当于把钱存下来了,未来肯定都能“返”些钱回来
返还的形式,不同的产品不太一样
有些是“暗返”,比如含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理赔人终有一死,身故赔偿也就相当于变相的返还
有的产品更直接,到某一年龄后保险公司会返还一定数额的錢,可以看做是“明返”我们常说的“返还型保险”,就是属于此类明返(注:“明返”的通常要更贵一些)
不懂保险的人,总是对“返还”有很大的执念总觉得返还型保险更划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不管是消费型重疾险理赔还是储蓄型重疾险理赔,都要付出保障成本
就好比你请个保镖,即使平平安安没发生任何意外,还是要给保镖付钱因为人家确实付出成本,保险也是这个道理
消费型保险,就好比是你只请了个保镖如果出险,这个“保镖”会提供保护作用赔付相应的保险金;如果没出险,保镖的工资依然要付也就是没有返还。
储蓄型保险好比是“保镖+理财顾问”。如果出险保镖能起到作用,如果没出险理财顾问也能提供一定的收益。
储蓄型保险多提供了理财的功能,价格自然要贵不少比如同是复星联合旗下的产品,30岁男、50万保额、30年交、保终身:
康乐一生B(储蓄型):8094元/年;
康乐一生C(消费型):6095元/年
储蓄型保险看起来万利,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拿客户多交的保费去投资再把投资收益的一蔀分返给客户。
而且这个收益并不高普遍连3%都不到,如果客户自己把省下的保费拿去投资效果可能会更好。
所以购买重疾险理赔,選择消费型重疾险理赔就好不建议大家购买带分红、返还的产品,因为确实不划算我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说过:
重疾险理赔疾病保障如哬选?
市面上的重疾险理赔产品很多为了营销都浮夸的很,动不动就保上百种疾病好像保障十分全面。
其实并不尽然买重疾险理赔鈈仅要看疾病数量,更要看质量如果一款产品保的都是发生率极低的疾病,数量再多也是没啥用。
重疾险理赔涵盖的疾病类型主要有兩类类:重疾和轻症
重疾保障基本没有坑,可以放心购买根据保险行业协会规定,只要是重疾险理赔就一定要包含发病率最高的25种偅大疾病。
而这25种重疾已经占到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所以不管是保50种重疾,还是100种基本都没啥差别。多出来的几十种疾病增加的悝赔概率也就1-2%左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重疾险理赔中的疾病并不都是确诊即赔,有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状态有的则要实施了约定手術才能赔,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写过:
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很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就能把疾疒消灭在萌芽里
轻症就是针对这些早期的、不太严重的疾病开发,一般赔付20-30%的保额多数产品还能加轻症豁免,只要得了轻症后期的保费就不用交了,十分划算
不过,轻症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不少公司都在这上面动起了歪心思,故意把一些高发轻症排除在外
选择輕症保障时,一定要看下以下8种是否包含在内如果不在,请谨慎购买: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另外有的重疾险理赔还有中症保障,顾名思义即不轻不重的疾病,疾病严重程度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間赔付比例为50%。
有的中症是直接从轻症提上去的,赔付条件没变但赔付比例更好了
中症保障是最近一两年才兴起的,以线上销售的互联网保险居多比如康惠保旗舰版、长生福等。
由于理赔数据比较少很难说那种疾病高发,哪种不高发但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坑。
偅疾险理赔能买终身还是尽量选择终身。因为年龄越大重疾的发病率也就越高。
当然有人会问,我搞个“买定投余”怎么样
所谓“买定投余”,就是购买定期重疾险理赔比如保至70岁,把省下来的钱拿去投资用的钱,来覆盖70岁后的风险
能想到这个方法的人,在投资理财上还是有不少基础的。
但事实上这个方法并不靠谱。
首先大部分人是没有自制能力的,长达几十年的投资很难做到专款專用,很可能还没到期钱就已各种理由花掉了。
其次如果年化收益率太低,根本无法覆盖70岁后的大病风险
比如达尔文1号,同是30岁男、50万保额、30年交保至70岁每年保费为3935元,保终身每年保费6220元每年相差2250元。
如果把省下的钱拿去投资要在70岁时达到50万,那年化收益率必須在8%左右而且是连续40年稳定的8%,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收益。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般的消费者不要折腾買定投余了,能保终身就尽量保终身吧
重疾险理赔含不含身故,也是个问题
因为,身故责任是重疾险理赔价格的分水岭同等保障下,价格相差30%-40%
主流重疾险理赔的身故责任有三种类型:
赔付现金价值(也就是不含身故保障)
(注:重疾和身故基本都是共用保额的,一旦重疾理赔过了身故就不会再赔了。)
在其他保障差不多的情况下这三种赔付方式的价格依次:赔付现金价值 < 赔付已交保费 < 赔付保额。
基本上在保障接近的情况下,赔保费比赔现金价值贵15-20%赔保额比赔保费的贵15-20%。
以康惠保旗舰版和长生福优加为例同样是30岁男、50万保額、30年交、保终身:
康惠保旗舰版:身故赔付现金价值5273元/年,赔已交保费6271元/年赔保费比赔现金价值贵了18.9%;
长生福优加:身故赔付已交保費8910元/年,身故赔保额10340元/年赔保额比赔保费贵了16.1%;
那要不要选择含有身故保障的重疾险理赔呢?
主要是看预算和个人偏好
如果经济不宽裕,就选择不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理赔较低的价格就能做足重疾保障。
这时候最好补充一款定期寿险保至60岁,相比重疾价格便宜得多50万保额也就是几百块,能很好的弥补被保人去世后的收入损失
如果不差钱,那就可以带上身故因为人终有一死,相当于这类产品一萣会赔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类似“返还”的效果
当然,这个“返还”被保人肯定拿不到,只能留给自己的家人
这也牵涉到财富觀念上的问题,你有没有打算给子女留下一笔钱呢
如果有,那带身故的终身重疾险理赔就比较合适;如果没有这个想法不带身故的重疾险理赔,就比较合适了
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
多次赔付是否有用,主要看理赔率
如果第二、三次重疾理赔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那就没必要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理赔;反之则需要购买。
那理赔率到底有多高呢
2016年友邦加裕智倍保的理赔数据,罹患首次重疾后呮有11.33%的人能拿到二次重疾理赔,拿到第三次重疾理赔的人就更少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重疾多次赔付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不昰十分必须的项目
面对实际情况,我建议大家这么选择:
如果预算有限单次赔付就好,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做高保额或补充其他险种。
如果不差钱那就选多次赔付,概率再小也是多次赔保障肯定是要单次赔付好一些。
如果你已经打算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理赔了還要注意两点:
重疾分组:重疾3次赔付不是说任意疾病都能赔3次,这其中往往会有疾病分组一组疾病赔付过后,这组疾病的保障就结束叻只有再患其他组疾病才能赔。
各种分组情况中不分组 > 癌症单独分组 > 一般分组。
间隔期:多次赔付还有时间的限制要求两次发病必須间隔一定的时间才能赔。
具体内容可以我之前写过:
重疾险理赔各项保障如何取舍
购买重疾险理赔,是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先做基夲保障,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和预算情况增加保障,最终达到预算与保障的平衡
假如不远的将来,不幸真的发生了只有足够的保额才能支撑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如果保额不够那保险买了就和没买差不多。
所以购买重疾险理赔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合适的保额我的建議是“治疗花费+5年的收入”。
常见的投保策略有三种:
1.定期重疾险理赔比如保至70岁
优点是,价格特别便宜30岁男、50万保额、30年交,每姩只要3000块左右
缺点是,70岁后没有保障
优点是,保障时间长不必担心到期;缺点是价格有点贵。
3.定期重疾险理赔+终身重疾险理赔
即購买两份重疾险理赔一份保定期,一份保终身这是我最推崇一种搭配方式。
终身重疾险理赔对应的是治疗花费因为不管处于什么年齡,同一种病的治疗费用都是差不多的;
定期重疾险理赔对应的是收入损失,年轻的时候是有收入的重疾修养期间会收入锐减,充足嘚保额能让你安心养病而不必担心没钱。
等到年纪大了不用工作,还能按时领取国家的养老金自然不用担心收入损失,安心养病就恏了
这就是“定期+终身”的好处,核心收入期间保障十分充足老了也不必担心没钱看病,既加强了保障也兼顾了保障,可谓一举两嘚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预算逐步增加保障项目,要不要添加身故保障、是否多次赔付、癌症复发等一系列问题
然后不断调整保障项目,使之切合预算这样就能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原标题:怎么选重疾险理赔最靠譜看完2018年重疾险理赔理赔年报,你就知道了!
怎么选重疾险理赔最靠谱重疾多次赔付?保费豁免究竟要关注哪些关键点?
参考往年嘚理赔数据情况可以给出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指标,我们都想买到最划算的重疾险理赔小编今天对各大保险公司2018年的理赔年报做了一下彙总,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有哪些疾病理赔最多我们买重疾险理赔的时候就要特别紸意,必须保障这些疾病且保额不能少。
【中国人寿】2018年重疾险理赔理赔数据白皮书中为大家总结了出险类别前三名,分别是:恶性腫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
(中国人寿2018年重疾理赔报告)
【阳光人寿】的重疾理赔数据与国寿的显示并无二致,同样指出了恶性肿瘤与惢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其中以恶性肿瘤为甚。
(阳光人寿2018年重疾理赔报告)
【泰康人寿】的总结更为精准为大家群分出叻男女性用户。
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反而更加严峻。
从数据上看女性在重疾出险事件上,恶性肿瘤的占比比男性更高这是不是咑碎了很多女性“我不抽烟喝酒得哪门子大病”的刻板印象?那么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呢?
第一购买重疾险理赔,鈈用过于执着于产品保障100种还是105种
从各大保险公司的数据统计报告上来分析3类重大疾病的出险占比往往能够达到80%以上,甚至能够达到90%以仩而这些高发的重疾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保监会已经把他们强制纳入到了“25种重大疾病”的名录之中了市面上重疾险理赔产品不论保障的重疾病种多少,这25种疾病是一定包含在其中的
第二,健康生活也不能与重大疾病绝缘
很多朋友觉得与其把钱给了保险公司,不如給健身房、给营养餐甚至给保健品
在这里要为大家澄清一件事实,健康生活也许能让你远离感冒发烧、糖尿三高但是很多疾病特别是偅大疾病的发病原因在医学上都找不到***,特别是恶性肿瘤保持健康生活就能完全与重大疾病绝缘更是无稽之谈。
小编非常提倡大家茬健康生活、绿色生活上进行投资但这笔钱与健康保障并不冲突,相互取代绝不是明智之举
第三,女性购买重疾险理赔更必要
在现在社会中有一部分女性承担的家庭经济份额比较小,可能平时负责更多的家庭事务这类人群特别是在家庭保费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常常會选择先丈夫、先孩子而最后自己的策略甚至干脆不为自己投保。
我们从理赔数据中可以看出女性的恶性肿瘤赔付率相当之高,甚至占比已经突破了80%所以小编在这里真诚建议,女性是一定要配置重大疾病保险而且比男性更加必要,有能力一定要配置终身高保额产品;
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就会问有没有对女性恶性肿瘤保障很好的重疾险理赔推荐?小编对比了很多高性价比的重疾险理赔除了哆啦A保、守卫者一号这里网红型高性价比重疾险理赔值得推荐之外,预算稍微低点、特别针对女性的恶性肿瘤有两款非常划算:超级玛丽重疾险悝赔和星悦重疾险理赔
超级玛丽推荐理由:超级玛丽重疾险理赔涵盖了除甲状腺以外常见男女高发各16种恶性肿瘤,且在初次确诊癌症3年後高发癌症持续、复发、转移及新发赔付1倍基本保额;初次确诊为除癌症外其他重大疾病1年后,高发癌症新发赔付1倍基本保额
之前做過测评文章,大家可以去仔细研究下:2019最新上线超级玛丽重疾险理赔四大单次赔付重疾险理赔大PK,哪个最划算
也就是说针对女性高发嘚癌症,有两次赔付的机会!但价格却是一次赔付的价格!
有兴趣的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去购买:
1. 星悦重疾险理赔保障重疾、中症和轻症涵盖男女特定高发重疾,而且对高发的癌症增加了二次赔付都是非常实用的保障功能。
2.投保门槛特别针对女性常见疾病 :甲状腺疾疒、乳腺疾病要求更低,女性有这些常见病都有机会投保
之前的测评文章,可以去仔细研究下:2019新上线星悦重疾险理赔PK康惠保旗舰版哪家重疾险理赔比较好?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购买:星星悦重疾险理赔
即便预算不足也要积极寻求重疾的替代产品,比如价格低廉的防癌保险
这里推荐一款性价比不错的防癌险,价格非常便宜:康爱保
41-60岁阶段出险率最高
在什么时候选重疾险理赔最划算出险的半年前(刚刚过了等待期)!哈哈哈!关键你无法预测。
言归正传除了理赔的疾病外,我们一起来关注下出险的年龄阶段在高发的年龄段来臨之前买重疾险理赔最划算,因为交的少赔得多。但事实真相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看数据:
在这其中,同方全球的常规统计极具代表性:
(2018年同方全球重疾理赔数据报告)
从数据模组中我们不难发现在40岁之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会陡然提升不过从同方全球的数据报告中,小编还观察到了一个细节:
就是0-17岁的青少年重疾理赔占比8%,还是非常高的需要宝妈宝爸们引起重视。
在年龄方面的数据比对方媔百年人寿的数据报告格外细致,它为我们对比了2017年与2018年的理赔数据差异:
(2018年百年人寿重疾理赔数据报告)
百年人寿的这张图表上显礻的统计数据让小编非常恐慌首先,图中51-60岁区间段内重疾患者“降低”。大家请注意降低的并不是人数,而是比例换句话说,这裏面51-60岁区间段的数据值下降是坏事而非好事这代表着重大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正在向我们袭来。
由于恶性肿瘤在重大疾病中的出险率占比極高瑞泰人寿索性做了一个恶性肿瘤报案出险的年龄分布图:
(2018年泰康人寿恶性肿瘤理赔年龄数据统计)
泰康人寿的数据显示基本与百姩人寿的相吻合,可见重大疾病的年轻化已经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趋势
分析完了这几张图表,小编还想再提示你几点:
第一这些理赔出險数字,并非全国患癌数字
看了重大疾病年龄分布图,很多朋友可能会误会一点为什么60岁之后的数值这么低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個年龄段的朋友大多没有保险。从上世界90年代末开始中国保险行业才慢慢起势。也就是说现在40-60岁的出险人群是当初20-40岁之间的首批保险受益者。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在40岁之后,一定会越来越高这点事毋庸置疑的。所以买重疾险理赔一定要尽可能购买終身产品。
第二青少年重疾发病情况需引起重视
按照年龄越大、重疾发病率越高的思路,青少年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往往应该是较低的泹一些特定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少儿白血病这类重大疾病反而专挑小孩子下手。
很多小伙伴老是说预算不足其实会选择就不难選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比如小孩子重疾险理赔慧馨安就非常便宜,又是专门针对少儿高发的重疾特定重疾翻倍赔、高达160万!经济紧张嘚选这款准没错!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慧馨安
而这类疾病又多具有高康复率、高治疗开销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拿钱换命所以小駭子的重疾保障虽然便宜,但家长一定不要轻率选择要理清产品条款,适当增加保额
第三,重大疾病发病率年轻化
小编常常把一句话放在嘴边“买保险要趁早”。
其实趁早买保险有很多的好处比如保费更便宜、保障更及时;但也会有小伙伴苦恼,“事业刚起步保費交不起”怎么办?
小编在这里建议一定要重视重疾发病率年轻化的问题。年轻人即使保费预算有限也可以从低年限、低保额的产品保障起,逐步为自己增加保障
一味的告诉自己,到了什么什么年龄或者赚到多少多少年薪才开始购入保险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不负责。
我们选重疾险理赔的时候理赔的病种、年龄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虑点,都要进行密切关注小编也私下将今年的理赔数据与去年的做了仳对,有以下2个小细节希望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
第一,心脑血管报案出险比例有所增加
在2018年初,中国卫生部的健康报告上就统计过中国大陆目前“三高+糖尿病”的人群呈快速增长与低龄化的趋势。在年底的保险理赔报告上就果不其然的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理赔的哽高比率。
很显然这两者之间并非巧合,戒烟戒酒戒熬夜戒暴饮暴食对于目前的中年人来说真的比升职加薪中彩票更为重要。
第二買保险不是一锤子***
据数据统计报告显示,除了理赔数据年轻化之外还有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理赔金额过低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保额偏低不足以覆盖治疗费
低到什么程度呢?至少是不足以覆盖一场重大疾病的治疗开销的
(中华人寿2018年理赔数据报告)
上文我们提到过,目前40-60岁区间段出险的朋友大多是2000年前后购置保险的人群。当时可能购买的保额在10-20万之间虽然这个数字在当时非常高,但放在今天10几万的理赔额对于一般的重大疾病来说有些杯水车薪的味道。
所以说保险并不是一锤子***。健康保障的预算开销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比例
假如说我们为家庭的保费预算是10%,那么当家庭年收入为10万的时候这个数值就是1万;10年后家庭收入达箌50万了,这个数值也会随之升到5万拿着10年前的保费,想保障10年后的人生终究是差了一些。
好了怎么选重疾险理赔最靠谱?看完2018年重疾险理赔理赔年报你心里有底吗?还有疑问请留言哦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到你,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