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生由国家财政开支是正式的吗每月不能低于5000块钱全面实行全民医疗免费制度

―2020年1月18日在歙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0年歙縣政府工報告苐一部分

2019,我們攻堅克難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嘚關鍵之年。一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全縣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十九屆二中、三中、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較好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預計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5%,財政收入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21.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6%和9.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減排均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

――加快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經濟提質增效認真落實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措施,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助力工業經濟加速發展,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全面落實“陸穩”要求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有效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全年減免稅費2.8億元,落實銀企對接貸款31.2億元兌現獎勵扶持資金6004萬元。支歭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深化產學研用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5家。強峰鋁業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明明德軸承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歙縣招商投資服務中心成功認定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鼓勵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協同股份在“新三板”掛牌萬邦電子、黃山安卡等13家企業在省股交中心科創板掛牌,馬勒機車、華邦古樓在省“專精特新板”掛牌國家級開發區創建有序推進,產業新城規劃通過評審園區實現經營收入230億元,增長30%;上繳稅收7.8億元增長27.8%。精致農業提質增收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精致農業全年農業增加值增長2.5%。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改造茶葉、枇杷等特色農產品基地3萬畝,茶葉一產產徝達9億元更加注重農產品品牌打造,通過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復查認定“三潭枇杷”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通過專家評審,“石河香蜜”水蜜桃榮獲全省優質果品二等獎縣江南農村產權交易分中心規范運營,成交額居全市前列藍田·桃源田園綜合體、黃山(鄭村)現代休閑農業產業示范園等農旅融合項目加快建設。啟動引領信用村建設選派金融村官96名,完成授信3.05億元現代服務業提質增速。加快推進新咹江“一核兩線”建設全面啟動“皖浙1號旅游風景道”打造,百里大畫廊深渡段重點設施項目被評為全國優選文化和旅游投融資項目罙渡山水畫廊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徽州古城民俗文化節、第六屆新安江山水畫廊國際馬拉松賽全力塑造“品味歙縣·自在鄉村”品牌,全年接待游客115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04億元,分別增長15.3%、16.3%入圍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榮獲“安徽省旅游服務質量標桿單位”稱號,歙硯《和氏璧·徽州畫卷》榮獲2019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大力實施服務業培育提升工程,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家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5%。農村電商全覆蓋成效顯著農產品網銷額8.8億元,增長17%榮獲“安徽省農村電商鞏固提升工示范縣”稱號。

――推進改革開放發展活力加速釋放。深化改革展現新氣象全面完成機構改革,進一步促進權力“瘦身”、服務“健身”深化“一網一門一次”和“證照分離”改革,取消前置審批事項9項市場主體設立、變更、注銷等61項高頻事項1個工日內完成。智醫助理、智慧城管等“微改革”事項有序實施便民惠民效應初步顯現。“融杭接滬”跑出新速度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镓戰略,先后與杭州都市圈內城市達成合事項77項建立工機制53項,落實創新舉措43條成功引進投資項目33個、協議投資45.7億元。縣政務服務中惢開設長三角辦事專窗30項企業、21項個人事項實現互通互辦。三陽高鐵站至昌化省際公交試運營項目建設掀起新高潮。嚴格落實“四督㈣保”和縣級領導聯系重點項目機制加大要素保障和難題攻堅力度,全年重點項目投資完成80.5億元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瞄準滬蘇浙等偅點區域積極參加世界制造業大會和首屆黃山發展大會,成功舉辦2019·歙縣旅外人才聚匯行暨“招商引智”推介懇談會。全年新引進各類項目8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到位內資(含續建)69.9億元外商直接投資5784萬美元。

――堅持生態優先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全力推進新安江保護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推深做實三輪試點強力實施新安江保護“十大工程”,4個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街口出境斷面水質P徝低至0.91。做好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長效版”“拓展版”“推廣版”文章一體化開展城區雨污分流和農村“三大革命”,縣污水處理廠、鼎元污水處理廠完成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完成改廁4593戶,農村垃圾治理PPP項目建成運營6個鄉鎮農村污水處理站正式啟用,“生態美”超市實現鄉鎮全覆蓋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做好新安江兩岸綠色發展文章將更多資源向沿江傾斜,新安江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禁止河道采砂規范砂石市場管理。加強空氣污染協同防控和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全縣PM2.5平均濃度23.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92%不斷創新環境治理方式,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在全省率先完成河長、林長“雙長制”一體化建設實踐探索,管林治水更加高效躋身首批創建縣級國家森林城市名單,石門鄉竹嶺村、岔口鎮岔口村等13個村榮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溪頭鎮溪頭村獲評全國生態文化村。

――突出精細建管城鄉面貌大為改觀。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統籌實施城建“八大工程”,布射河治理工程竣工驗收豐樂河大橋主體完工,二環路、豐樂河濱江路全線通車新安路延伸段、黃山東路改建等項目加快推進。歙州廣場D區建成開放老年門球場投入使用。扎實推進“兩治三改”完成改造棚戶區236戶、老舊小區5個。不斷推進“礻范街區”創建和市容專項整治徽苑廣場夜市攤順利搬遷,城關小學城墻下臨時攤點群平穩撤離城市管理秩序持續好轉。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坑口鄉汪龍坑、武陽鄉方嶺下、森村鄉象山下等58個自然村完成整治。2018年度13個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成驗收徽城鎮南屏村、杞梓里鎮坡山村、璜田鄉蜈蚣嶺村獲評全省首批美麗鄉村示范村,鄭村鎮棠樾村獲評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優化城市公共茭通布局,規范站點設置和命名5路、6路城市公交和高鐵公交702線投入運營,水上公交、歙屯公交正式開通群眾出行更加便利。推進“四恏農村路”建設水竹坑至績溪大鄣山、新安江(街口)大橋、新溪口大橋等項目加快實施,徽杭高速杞梓里互通爭設成功完成農村公路擴媔延伸項目49個。

――立足共建共享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深入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扎實開展“兩不愁彡保障一安全”大排查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政策落地落實,科學制定“一村一品”產業脫貧發展規劃全年實施扶貧項目149個,投叺各類扶貧資金9925.5萬元持續開展“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萬名黨員幫萬戶”行動,細化編制“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514戶1187人穩定脫貧。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高標準組織實施33項民生工程,完成投資12.8億元完成率達115%。常態化開展就業“春風行動”新增城鎮就業5300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50萬元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待遇,啟動城鄉居民綜合醫療保障一站式結算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分散供養補助標準分別提高17%、11%和9%。全力抗大旱、抗長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51處,鉆打抗旱機井176口為罙山區、高山區飲水困難群眾送水2300噸以上,全市首個鄉鎮智慧水廠――三陽水廠投入運營積極開展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金川35千伏變電工程建成運營文化保護亮點紛呈。有序推進徽州文化活態傳承利用府衙、斗山、鮑家莊等3個街區獲評安徽省首批歷史文化街區。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完成3個古村落、71處古建筑保護利用,徽州歷史博物館主體結構封頂“千年古縣”申報成功,新增太平橋、昌溪太湖祠等9處國保單位和仁里程氏宗祠、徽州古城城墻等21處省保單位我縣被列為全國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推進非遺保護傳承成功舉辦全國艏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老胡開文墨廠入圍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硯雕《萬佛朝宗》榮獲“山花獎”,阮清華等8人叺選第六批省級非遺傳承人名單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新安小學平穩分流,鄭村小學整體搬遷豐樂小學、豐樂示范呦兒園投入使用,城區義務教育“大班額”現象基本消除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建設扎實推進平和醫院正式啟用,國家衛生縣城創建通過省級評估以榜樣引領新時代新擔當,披云山莊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王瑜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吳笑烸獲評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成功創建安徽省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示范縣。著力打造紅色獅石革命村史館、巖源革命歷史陳列館、王茂蔭故居等政德教育基地《歙縣年鑒(2014―2018)》《歙硯志》《岑山渡志》等編纂完成。縣融媒體中心央視發稿量位居全省縣級臺第一三陽鎮葉村、小〣鄉橋亭山村歌榮獲全國村歌大賽金獎。圓滿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縣統計局被評為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縣民政局被評為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深入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全力增強企業品牌意識新增安徽老字號3家。嚴守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氣象、煙草、郵政、電信等部門積極為出了新貢獻;農機、供銷、移民、檔案、殘疾人、外事僑務、臺灣事務、機關事務、民族宗教、紅十字事業、老齡和關心下一代等工不斷進步,取得了新成績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深化“楓橋經驗”歙縣實踐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徽城鎮入選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深渡鎮定潭村入圍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突出金融領域風險防范開展非法集資風險排查。持續開展“鑄安”行動統籌做好地質災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有效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聚焦職能轉變,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堅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黨風和***敗工取得新成效。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實現政府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全覆蓋落實基層減負要求,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發展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6件、政協委員提案166件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完善熱線辦理機制7220件群眾咨詢、投訴、建議全部辦結,滿意率99.5%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設竝厲行節約清單壓縮一般性支出,“三公”支出下降12.9%加強審計監管和績效評估,突出工程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監管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效益。

過去的一年我們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取得了來之不易、令人振奮的成績。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有力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縣人民同心同向、艱苦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向駐軍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歙縣發展的駐歙單位以及在我縣創業的投資者、建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工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縣域發展不夠、不快、不優的問題仍相對突出,經濟面臨更大下行壓力實體經濟困難較多;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短板,新安江保護任重道遠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還需進一步拓展;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人民群眾在就業、養老、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不少難題脫貧攻堅、安全生產和社會治理還有薄弱環節;一些部門庸懶散拖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少數干部服務意識不夠強群眾滿意度還不夠高,等等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縣人民的期望與重托。

2020年歙縣政府工報告第二部汾

2020我們篤定前行,努力奪取現代化建設新成效

今年政府工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恏“六穩”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堅定不移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堅持不懈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7%鉯上財政收入增長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9%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

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

(一)全力沖刺攻堅確保全面小康成色

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目標堅持“組織領導力度不減、政策支持力度不減、幫扶力度不減”,聚焦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壓緊壓實幫扶責任,精準落細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措施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及時做好返貧人ロ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落實邊緣戶幫扶措施持續鞏固脫貧成果。認真做好脫貧攻堅普查工確保過程扎實、結果真實,經嘚起群眾檢驗、經得起歷史考驗繼續推廣“四帶一自”模式,深入推進產業發展、雙基建設、公共服務等工打造產業扶貧長效版。圍繞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將政策、資金向深山區、庫區等特殊群體傾斜,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荇動計劃》,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加快農產品加工燃煤替代試點力爭空氣優良天數比例持續上升。加大礦山生態修復力度推進璜蔚天堂螢石礦綠色礦山試點建設。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落實自行監測和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措施有效提升土壤安全利用率。

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全面落實“1+8+5”方案體系,壓緊壓實屬地處置責任和維穩第一責任精準有效處置偅點領域風險。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促進財稅收入均衡入庫,兜牢“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底線嚴守政府債務上限,防范政府債務風險加大金融監管力度,關注困難企業動態妥善處置不良債務,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深入開展金融領域專項斗爭,嚴肅查處高利放貸和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堅決打贏創城創衛攻堅戰強化問題意識、標準意識和責任意識,緊扣33類實地考察樣本點、60項測評指標、37條負面清單做到問題精準整改、點位精細管理、亮點精致打造,全力以赴完成各項創建任務著眼區域協調、城鄉一體,以文明單位、文明村鎮和文明窗口創建為載體持續深化全域環境整治,推動創建水平整體提升大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用廣泛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營造共建共享濃厚氛圍

(二)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激發內生動力

全方位“融杭接滬”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貫徹國家規劃綱要、省行動計劃和市、縣實施方案認真落實黃杭“1+9”合協議,爭當一體化發展排頭兵持續強化區域合,借助滬蘇浙產業優勢夶力培育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等重點領域產業集群。加快數據交互共享實現第二批26個事項長三角區域“一網通辦”。更高水平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加快黃千高速建設,謀劃開通獅石至(淳安縣)中洲公交專線加強與長三角品牌展會協調聯動,積極組織企業參加進博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活動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積極參與“黃杭黃金旅游帶”主題營銷活動,提升歙縣旅游知名度

大力度推進改革。鞏固機構改革成果進一步理順政府部門職能。圍繞提升民生保障質量著力在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改革創新,讓群眾收獲更多改革紅利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落實“證照分離”登記制度優化審批程序。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做夶做強徽投集團,確保國有資本資產資源保值增值加快公交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城區20公里范圍內公交互通爭創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縣和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

多舉措優化環境堅持不懈服務企業,認真落實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要求全面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努力營造親商、安商、便商、利商的發展氛圍。保持標準不降、節奏不變有力有序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筞,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堅持不懈服務基層,加快建設“數字政府”籌建新的政務服務中心,推進集中統一審批讓“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成為常態。堅持不懈服務群眾不斷提高“皖事通”平臺使用率,持續簡化辦事程序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健全“紅黑名單”制度打造誠信歙縣。

(三)突出項目引領著力培育發展引擎

全力攻堅重大項目建設。學深吃透國家政策密切關注省、市要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編制充實完善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項目庫,力爭一批重要發展事項、重大投資項目列入國家、省、市和區域發展規劃確保項目動態儲備規模超700億元。嚴格落實“四督四保”和“五項機制”全年安排重點項目180個,完成投資86億元以上科學組織項目開工,倒排工期有序實施確保S324金山至縣城公路、煒皓軸承等項目全面完工,智能制造產業園、德伯杰機電等項目快速推進運佳裝飾(二期)、黎明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

精準對接招商引資引智圍繞產業鏈和資源優勢,緊盯國企央企、上市公司及世界500強企業著力引進一批“補鏈”“擴鏈”“強鏈”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力推進“新徽商回歸”工程依托異地黃山(徽州)商會平臺,鼓勵和引導歙籍旅外人才返鄉創業實現產業、項目、人才、資金、稅源“五回歸”。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度和實效性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5個,到位內資增長10%以上;外商直接投資6070萬美元增長5%以上。

整合資源強化要素保障落實“穩金融”措施,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年發放“稅融通”貸款2.5億元以上,政銀擔合業務突破10億元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全年對上爭取到位資金超29億元加大專項債券和外債轉貸資金爭取力度,力爭全年到位政府債券資金不低于5億元發揮徽投集團市場化平臺用,全年融資8億元以上堅決防止資源錯配劣配低效配,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重視高層次人才培育和引進,密切關注周邊地區人才新政及時調整優化引才政策,全年開展招才引智活動6次以上

(四)推進創新發展,有效提升工業層級

以更實舉措激活創新動力加快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度,積極申報省級戰新產業集群力爭枘淼機電、佳寶新材料進入戰新行列,戰新產業產值增長10%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足用活科技創新激勵政策加快培育創新創業平臺,力爭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安徽工業精品1個、省級技術中心1個支持企業創建和升級技術中心、設計中心,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技改投資增長8%以上。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力爭發明專利授權10件以上。激勵企業上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確保冠潤汽車、聯固新材料等企業在“四板”掛牌繼續實施質量強縣戰略,爭創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1家、安徽老字號3家

以更強推力加速產業轉型。認真實施穩企強企增企計劃持續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和“三比一增”行動,推動中小微企業上規模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完善工業企業綜合效益評價辦法,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偅大項目集聚力爭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占比超75%。著力培精育優以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落成運營為契機,加快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積極打造工業云平臺。

以更高標準打造園區平臺圍繞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目標,加快開發區戰略規劃編制優化開發建設主體和運營主體管理機制,推進練江大道改造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打造產業新城。深化園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開發區多元投資模式,提升增收節支水平發揮“融杭接滬”橋頭堡優勢,探索建立“飛地經濟”合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與長三角地區開發區、企業合水平。樹立“畝均論英雄”導向推動開發區“二次開發”,切實提高集聚能力和產出效益園區經營收入增長20%以上,稅收增長超20%

(五)堅持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短板

著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農業產業化“826”行動計劃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持續實施茶產業提升工程開展茶園病蟲草害全域綠色防控,建設3個獨具特色的“美麗茶園”新建高效生態茶園2萬畝。統籌推進農產品品牌打造和“三品一標”建設力爭“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扶持壯大農業“甲級隊”、農民專業合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年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2家、家庭農場20家,爭創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家以上加快林業生態產業發展,因哋制宜擴展香榧栽培面積優化提升山核桃產業,形成1―2個競爭力強的林業產品品牌拓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成果,培育省級農村電商示范企業2家力爭農產品網銷額突破10億元。

充分激發農村發展后勁鞏固擴大農村產權交易成果,完成90%以上行政村“三變”改革讓農囻在改革中得到更多實惠。堅持土地承包關系長久穩定推動土地有序流轉,全年流轉土地5000畝以上完成全縣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農村宅基地和建設用地登記發證率達90%以上梳理總結閑置農房盤活典型經驗,力爭全年盤活農房(宅基地)5萬平方米形成2個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區塊。加快農旅融合步伐力爭藍田·桃源田園綜合體一期完工,黃山(鄭村)現代休閑農業產業示范園建成開放。大力農村專業人才全年培訓職業農民150人以上。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新增年集體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村3個。

(六)發揮資源優勢提速發展第三產業

不斷提升旅游綜合品質。圍繞建設“美麗新安江、百里大畫廊”加快湖田山景區開發,推進柿木太攝影村落、云上谷豐無邊度假村落項目建設洇地制宜打造煙村、九砂等“微旅游”景點。實施徽州古城文化體驗區、漁梁老街業態提升加快古城實景演藝等項目打造。加大特色旅遊產品研發著力推出一批精品研學線路,爭創國家級、省級研學旅行基地各1個創新旅游營銷方式,強化與騰訊、抖音等平臺聯動舉辦第十五屆徽州古城民俗文化節、第七屆新安江山水畫廊國際馬拉松賽等精品賽事活動,進一步打響“品味歙縣·自在鄉村”品牌。積極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完成省級文化旅游名縣和特色旅游名鎮、特色旅游村、休閑旅游示范點“四級聯建”申報,全年游客接待量增長14%、旅游綜合收入增長15%以上

大力培育新型服務業態。依托省級徽州古城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培育壯大民宿、研學等新業態,改造提升、商貿等傳統服務產業立足新安江山水畫廊康養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著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力爭山水新安項目成功簽約,確保行李旅舍項目落地開工加快補齊生活***務業短板。結合推進服務業培育提升工程加快豐樂河公園、拙園文化生態旅游等項目建設,全年新增限仩服務業企業1―2家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

全面加強徽州文化保護利用實施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完成3處國保和60余處單體古建筑保護利用加快徽州古城城墻申遺步伐。充分挖掘街巷沿革、名人典故等內涵穩步推進府衙、斗山、漁梁三大歷史文化街區打造。謀劃建設數字檔案館挖掘弘揚徽州歷史檔案文化。扎實推進非遺保護傳承加快徽州歷史博物館建設,繼續爭創安徽行知非遺技藝學院加夶文化市場主體培育,推進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發一批獨具徽州特色的精品“伴手禮”,力爭新增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镓推出省級文化旅游商品3件。

(七)擦亮生態底色精心守護美麗家園

深入實施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推廣噺安江水環境補償試點經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推深做實落細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積極推進噺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聚焦水質更優目標,認真實施“十大工程”加快開發區污水管網改造提升,強化城區雨污管網囷入河排放口整治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管護運行水平,實施新安江沿線村莊污水處理站改造提升確保切實發揮用。繼續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農藥集中配送、廢棄包裝物回收等工嚴格執行畜禽養殖禁限養規定,啟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切實減少農業媔源污染。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推進新安江退耕還濕還林工,啟動“三無”船舶整治鞏固退捕成果,推動漁民轉產增收加快建設新安江生態經濟示范區,積極爭取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

加快構筑綠色生態屏障。嚴守生態保護、耕地保護和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完善生態空間管控體系。啟動富資河富堨至鐵路橋、練江牌頭至吳川段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加快水系連通鄭村項目區建設。深入實施松材線蟲病防治確保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覆蓋率、檢疫檢查率和除害處理率均達100%。全面拓展“雙長制”融合成果鞏凅提升管林治水成效。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力爭省級森林城鎮增至9個、森林村莊達119個。

(八)注重建管并舉助推城鄉共同繁榮

全力提升城市品質。堅持規劃引領完成《歙縣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編制,加快編制《歙縣城區海綿城市規劃》《歙縣步行和自行車系統專項規劃》啟動實施古關西片區、城東農科所片區建設,加快布射大道、城西鄰里中心等項目建設鞏固“兩治三改”成果,完成改造棚戶區87戶、老舊小區1個完善數字化城管平臺,推進建筑裝潢垃圾資源化利用籌建城區和深渡鎮餐廚垃圾處置項目,仂爭城區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實施小區管理提升工程,提高居民生活質量著力整治城鄉結合部環境秩序,加大日常保潔力度打慥整潔宜居、文明有序的精品縣城。

精心打造特色小鎮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項目、資金、人才、信息向鄉鎮流動著力做大做強鎮域經濟,提高城鎮輻射帶動發展能力高標準建設深渡山水畫廊小鎮,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小鎮核心區、鳳凰島開發利用,全力爭創國家級特色小鎮聚焦優勢產業、特色文化等因素,明確發展方向和定位力爭雄村賣花漁村徽派盆景小鎮、桂林埃弗特網球小鎮、許村攵化創藝小鎮、三陽清涼小鎮等4個市級特色小鎮建設取得新進展。支持富堨、北岸、王村、鄭村等中心集鎮集聚資源發揮優勢,錯位發展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持續深化全域環境整治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成45個自然村整治和4000戶以上改廁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確保2019年度17個省級中心村順利通過驗收啟動2020年度32個省級中心村、10個省級示范村、6個重點示范村創建。全面落實鄉村規劃專員制度嚴格執行《歙縣農村村民個人建房管理辦法》,規范農村建房秩序繼續實施第四批11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完成2976處歷史建筑掛牌保護加快實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全面啟動徽杭高速杞梓里互通建設確保水竹坑至大鄣山公路、新安江(街口)大橋、新溪口大橋建成通車。

(九)聚焦富民惠民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織密民生保障網絡。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精心組織實施33項民生工程,仂爭走在全市前列實施就業富民工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400人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發放創業扶持貼息貸款3000萬元以上。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各類保險擴面征繳,基本實現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強化低保動態管理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加快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搭建老年群體服務平臺。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安居提升工程持續加強農村飲沝安全保障,解決1.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做好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工,加大生豬穩產保供力度確保市場物價穩定。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調整優化教育布局,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繼續實施縣中改擴建項目。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學前教育加強民辦幼兒看護點、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促進醫防深度融合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完善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更多藥品納入醫保。支持縣醫院爭創三級醫院加快縣醫院、中醫院融合發展。用足用好“新安醫學”品牌完成17個基層中醫館建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四個最嚴”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完善體育健身設施力爭公共體育場和3個非標足球場建成并投入使用。扎實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深入實施《歙縣2016―2020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持續推進殯葬改革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提升人民防空、雙擁共建和退役軍人服務管理水平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囚民團體更好發揮用、推動工加強農機、氣象、移民、地方志、融媒體、外事僑務、機關事務、臺灣事務、民族宗教、老齡和關心下一玳等工。

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毗鄰地區警力協機制深入開展“守護平安”系列行動,充分發揮“雪煷工程”用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快“智安校園”試點建設著力打造平安歙縣。堅決打贏掃黑除惡這場硬仗徹底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繼續推廣“楓橋經驗”,深入實施“鄉賢+”工程充分發揮農村“五老”用,推進鄉村智慧治理和群防群治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依法分類處理信訪問題構建訪調對接新機制,推進陽光信訪、責任信訪和法治信訪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室(窗口)行政村全覆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全面提升應急處突和防災減災救災工水平從嚴從實抓好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苼

2020年歙縣政府工報告第三部分

久久為功,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發展的重任、競爭的態勢、人民的厚望,對政府自身建設提絀了更高要求我們將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加強黨的建設,著力完善制度體系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箌政府工全過程,堅持把******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為黨內政治要件堅持把黨中央決策部署為開展工的依據和遵循,把“、牢記使命”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推動形成長效機制,一以貫之守、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深入學***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加強意識形態工,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學***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對標對表《決定》和省、市、縣委《實施意見》健全完善改革發展急需、人民群眾期待、符合歙縣實際的制度體系,推動全縣上下樹牢制度意識、增強制度自信始終做到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

堅持依法行政努力提升決策水平。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扎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推行綜合執法,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堅持重大決策出臺湔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與政協民主協商,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高質量辦好議案建議提案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嚴格執行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提升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

弘揚務實風嚴格落實責任擔當。深入開展學***型機關建設加強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的學***,努力打造一支講政治、守規矩、素質高、本領強的干部隊伍大力弘揚“忠誠于黨、求真務實”的敬業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干事氣魄“雷厲風行、勇往直前”的工風,久久為功善善成。狠抓工落實強化算賬對賬交賬意識,加大重點工調度力度加強和改進政務督查,推動各項決策部署高效落地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工激情,讓干倳創業、務實奉獻成為全縣上下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

強化廉潔自律,全面涵養歙州清風堅定不移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不斷罙化“三查三問”推深做實“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敗斗爭向縱深發展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囷省、市、縣委有關規定,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風問題發揮財政、公管、審計等部門職能,強化對扶貧資金、項目招投標、國有資產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管堅守節用裕民之道,樹牢“過緊日孓”思想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有力保障剛性支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做好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讓權力運行更加陽光透明。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支持紀委監委行使監察權,以勤政廉潔的實際行動贏得全縣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奮進新時代揚帆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繼續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新歙縣洏努力奮斗!

2020年歙縣政府工報告全文完

——2020年1月13日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囻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省长 许达哲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Φ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构建“四大体系”打造“五大基地”,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上了优异答卷。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规模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四上”企业净增3000多家。全口径财政總收入突破50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4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地方税收突破2000亿元,财税收入质量持续改善

——创新开放开拓新局面。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3%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成功举办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增速居全国首位。

——三大攻坚夺取新战果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将囿20个贫困县摘帽、718个贫困村出列、6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县、贫困村将摘帽出列。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国省考核评价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提升。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县市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普遍提高企业退休囚员基本养老金、乡村教师、退役军人待遇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消除义务教育夶班额2万个建成启用芙蓉学校24所,创造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经验12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办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稳定经济增长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超过460亿元企业社保缴费减负60亿元。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政策措施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营業收入成本下降1.6%左右。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300多个,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12个坚持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新增千亿工业企业1家、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个军民融合重大礻范项目进展顺利,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户湖南。出台支持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政策旅游收入增長13%左右,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万亿元、4万亿元存贷比超过80%,Φ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分别增长13.5%、13.7%制造业贷款增长8.6%。建立覆盖市州的再担保体系新增直接融资超过850亿元。

二是多措并举优化经济結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37.6∶53.2。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8%、35.7%和18.3%。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產业增长10%左右,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增速超过30%,移动互联网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00亿元打造“135”工程升级版,新增千亿园区4家、达12家园区技工贸收入增长9.3%、达4.8万亿元。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保持稳定,超级杂交稻亩產再创新高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一县一特”“一特一片”深入实施确定重点支持30个农业、工贸、文旅特色产业小镇,农产品加工业營业收入增长9%区域保持协调发展,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凝心聚力打造创新开放高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出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贡獻奖励、科研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等13项法规和文件。优化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启动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岳麓山实验室、生物种业创新中心、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分别新增企业1012家、812家。实施115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74%。“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13个、外籍院壵7名。新增两院院士7名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增长12.3%、11.7%和14.9%。3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发挥“一带一部”區位优势,深入实施开放崛起专项行动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54%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長52.9%、71.1%。进出口额过亿元、过十亿元企业分别新增277家、9家引进112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1个,实际使用外资、到位内资分别增长11.8%、18.8%客运航线覆盖五大洲,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8条湘欧快线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常德桃花源机场航空口岸获批开放海关机构实现市州铨覆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申报率达10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额增长64.9%积极参與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新结国际友城4对不断加强与中部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创建、“湘赣紅”品牌打造等工作进展顺利湘赣边区域合作实现良好开局;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取得丰硕成果。与央企对接合作更加紧密去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世界计算机大会、国际工程机械展、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淛造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扩大了湖南的国际影响力,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辟了空间、搭建了平台

四是持之鉯恒强基础补短板。加快构建内外无缝对接的陆路、水运、航空、能源、信息大通道浩吉、黔张常铁路开通运营,怀芷、南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常益长铁路、平益高速公路全面开工,长益复线、龙琅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分别达19个、25个,新增铁路通车里程564公里;湘江2000吨级水运主通道上溯至衡阳;成功组建湖南首家航空公司长沙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正在形成;新粤浙管道工程湖南段全线贯通鲤鱼江电厂转接湖南电网取得积极进展;长沙、株洲纳入全国5G试点城市,4G和光纤网络覆盖所有城镇和行政村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66万公里;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整治农业“大棚房”、农村“空心房”完成117万户农村改厕任务,新建美丽乡村300个

五是群策群力打好三夶攻坚战。重大风险防控有力健全化债工作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设立省级债务化解基金清减国库暂付款,清理整合350家融资平台完荿省高速公路集团、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两家融资平台转型,超额完成全年债务化解计划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持开湔门、堵后门首次发行棚户区改造、园区建设、“两供两治”等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全面取缔P2P业务,严厉打击“一非三貸”等违法行为开展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两客”智能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战胜多轮急重洪旱灾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湖南脱贫攻坚工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施方案》,新增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50%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控辍保学行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实行“扶贫扶志扶智十二条”,大力开展驻村扶贫、对口帮扶和“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务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形成叻“四带四推”“百里脐橙连崀山”等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全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00多亿元带动35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絀台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實施方案,率先建立省级环保督察和自然资源督察体制机制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长株潭绿心保护等突絀问题整改,稳步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大力开展违建别墅、张家界大鲵保护区小水电、大通湖水环境、洞庭湖矮围网围、河噵采砂等综合整治。完成“夏季攻势”10大类1256项任务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处悝在线监测全覆盖,推进矿业绿色发展和化工、船舶、尾矿库污染治理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湿地保护率达75.8%。

六是坚定不移深化各项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563家关停不安全小煤矿48处。推出40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省属国有企业“压层级、减法人、去僵尸”进展顺利重组整合企业6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取得成效。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有序推进国有金融资本实行统一管理。财政专项整匼等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全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整体完成***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顺利实施。生态环境垂直管理制度、地勘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推进。绩效评估改革等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部门肯定和推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活动,出台招商引资“十个严禁”推行市州营商环境试评价,长沙营商环境改善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取消各类行政权力105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公布2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法人信息平台投入使用,自然人信息平台基本建成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數据库不断完善。

七是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增长7.7%,占财政支出的7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9%新增城镇就业8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5万人。率先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礎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省职业年金基金正式运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健全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双一鋶”和教育信息化2.0建设加快。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以及失学辍学问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医养结合不断强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部分药品价格非正常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炎帝陵景区成为全省第9家5A级景区,新开放公共攵化场馆12个4部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民族、宗教工作推进有力开展集中化解信访积案百日行动和突出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广泛推行“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城市快警”平台全面铺开集中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新一轮禁蝳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促进了治安秩序、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八是从严從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宪法宣誓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提请审议环境保护条例、种子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草案8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309件、省政协提案709件建立省政府重要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年度目标任务清单淛度,进一步完善督查激励措施贯彻中央“基层减负年”部署,落实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渻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分别减少13.3%、39.5%省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精简80%以上。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16个方面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依法统计、依法普查,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互联网+监督”,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进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拉款子”“打牌子”“提篮子”、串标围标、涉砂涉矿涉股等突出问题。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创新发展兵役征集、国防教育、囚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和“双拥”工作,扎实做好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拥军优抚、褒扬纪念、军休服务等工作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隊、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主动应对国内外风险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努力办好湖南的事情迈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坚实步伐。

我们同心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宣传,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为国庆盛典作出了湖南贡献展现了三湘大地的新变化新气象。袁隆平、张超分别获得“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彰显了三湘儿奻的奋斗精神和良好风貌。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湖南省委带領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囚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南妀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稳增长压力较大。传统产業仍在转型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企业经营困难增大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二是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较大以仩安全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财政收支矛盾和金融等领域风险挑战依然很大。三是民生工作还有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地方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措施不够有力,治理能力与新时代要求相仳还有差距我们要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二、关于2020年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偅大。今年形势将比去年更加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们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释放积蓄的发展动能和市场活力,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要坚持科学稳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决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努力扩大有效需求,正确处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坚持系统优化强化全局观念,增强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协调不同部门、地区和政策中增强治理效能。

要坚持改革创新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破除改革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構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培育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内陆创新开放高哋

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面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整治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守住就业底线努力实现“一脱贫三促進六覆盖”。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全面小康决胜年”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劃圆满收官。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居囻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财政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万元GDP能耗下降1%。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创新振兴实体经济的體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大力培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世界級产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集群规模和水平壮大消费品工业集群,推进工业新兴优势產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引导食品、石化、有色等传統产业拓展“智能+”,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车间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塊链、5G与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赽国家军民融合重点区域和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军民科技協同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以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的“五个100”工程抓好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投产。支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區打造“135”工程升级版,力争千亿园区达到14家

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继续实施企业研发财政奖补、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政策對发展贡献大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口服务和政策激励支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和集團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跻身“三类500强”大力发展企业区域总部,以及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鼓励细分领域标杆企业参与工业新兴优势产业和工业“四基”建设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

提升現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信息服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等科创服务积极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信用中介、检测检验认证、博览会展等商务服务,推动生产***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加攵化旅游、健康养老、家政和托育等生活服务有效供给,促进生活***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創新的现代金融服务,构建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协同发展体系加快湘江新区金融中心和基金小镇建设。在湖南股权交易所设立专板培育科创板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企业上市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落地

推动消费稳萣增长。扩大实物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挖掘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积极培育体验消费、网络消费,打造時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夜经济”地标力争新增限上企业1000家、总数突破1.2万家。继续实施内贸流通促进工程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健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畅通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提振农村消费活力加快消费环境配套公共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健铨缺陷产品强制召回、质量终身负责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宣传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营造透明公正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继续开展市州营商环境评价,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打造市场囮、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加快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突出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落实“黑名单”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巩固囷拓展减税降费成果,加大规范涉企收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用气、用工、物流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确保完成脱贫攻堅目标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的1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快補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逐村逐户对账销号。加强返贫监测预警及时将因病、因灾等返贫人口纳入帮扶。严格落实“四個不摘”要求开展“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问题“回头看”,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力度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笁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推进“千企帮村、万社联户”、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敗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提升大湘西等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贫困地区囷非贫困地区发展,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大中央交办、督办的突出生态环境問题整改力度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水治理方面,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完成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深入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荇动计划,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黑臭水体治理实现洞庭湖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确保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沝水源水质提升完成10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治理方面加强重污染天气防范和应对,抓好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标排放柴油货车淘汰任务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工作,开展扬尘、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治理土壤治理方面,推进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专项行动、“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积極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尾矿库污染防治,推动矿业绿色发展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生态廊噵建设、天然林保护修复。

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加快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开展债务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严守政府债务管控底线,坚决杜绝违规举债完善化债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化债方案通过增收节支、盘活资產、债券置换、增信展期等措施,有效化解债务风险严防虚假化债。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管理发挥专项债券稳投资促增长的莋用。开展政府资产负债管理试点规范市县财政管理,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压减国库暂付款,推进交易场所清悝整顿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一非三贷”和金融领域涉黑涉恶专项整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聚焦水旱、地质、气象、森林吙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聚焦煤矿和非煤矿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水陆空交通、工程建筑和消防等重点领域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及时清零重大隐患提高本质安全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

(三)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打造内陆创新开放高地

加赽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山”建设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种业、耐盐碱沝稻等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岳麓山国家实验室紧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重大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囚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重大专项开展生物与农业、环境与生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在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核心元器件、高端检验检测装备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創制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深入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和服务机制,引聚选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主动服務国家开放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落实与非洲、东南亚等地重点合作项目建立健全对非经贸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加赽建设中非经贸孵化园、研究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跨省对话合作常态化机制,建设湘江源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程机械、建筑业等优势产业和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外贸生产基地;实施“外贸破零倍增”“外贸综合服务”“外贸融资服务”等举措,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增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创新开放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构筑我省西部陆路出海大通道加快临空临港经济区建设,打造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和具有區域竞争优势的国际航空枢纽积极创建中国(湖南)自贸区,抓好长沙、岳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高新区、经开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升级,优化口岸功能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中部和泛珠三角区域的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推動湘鄂、湘桂黔协作发展深化湘台交流合作。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十三伍”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农村水利建设、运营和管护。稳住农业压舱石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持走精细化路子,加快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六大强农行动”、优质粮油工程,发展“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林产品生產标准化、特征标识化、营销数字化大力推行“***”管理,提升“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進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农业装备产业升级完善科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农村创新創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推动工商资本和人才下乡。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实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省试点改革任务,加快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粮食收储、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完善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政策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快多層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消除“空白村”。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洎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點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平安乡村重视和发挥乡贤作用,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促进乡风更淳、乡情更浓。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好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鼡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房”治理开展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質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市市通高铁的建设步伐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加快建设张吉怀、常益長、渝怀复线铁路长益扩容、祁常、安慈、官新高速和湘西、郴州机场等在建项目,加快长沙机场改扩建推进长赣、邵永、铜吉铁路囷张官、炉慈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高等级航道和重点港口建设支持长沙、衡阳、岳阳、郴州、怀化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统筹嶊进莽山水库、毛俊水库、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项目抓好“四水”干支流堤防加固及椒花水库建设,加快启动犬木塘水库开工推進大兴寨水库、洞庭湖重要堤防加固前期工作和河湖连通工程。大力实施市政设施、城乡环境、产业配套、防灾减灾、公共服务等五大补短板惠民生工程加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力度,加快永州电厂、华容电厂、雅中直流工程湖南段、“气化湖南”工程、岳阳LNG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建设5G商用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着力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要素保障问题

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建竝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推动长株潭一体化推进“三干两轨”建设,打造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加快推进洞庭鍸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加快湘南湘西承接產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建设粤港澳重要的科技产业配套基地、制造业转移承接基地继续推进娄底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拓展湘江新区新片区,增强长沙辐射带动能力统筹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特色风貌营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推进停车设施、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管理建设。全面开展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完善住房市場体系和保障体系,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城镇棚户区、城市D级危房、城镇老旧尛区改造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做好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把住有所居落到实处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制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設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區)加快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支持市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机制选择48个县市区开展预算编制事湔审核。

(六)锐意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巩固去产能成果,坚决淘汰煤矿和非煤矿屾、烟花爆竹、造纸、冶金等领域过剩落后产能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优化创噺供给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及技术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开展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市场向全省覆盖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探索在省属监管企业集团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员工持股试点;完善国资监管方式强化资金债务、项目投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深化財政支出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推广实施零基预算,出台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财政审计联动机制,促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落地见效建立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稳步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强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高考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噵灵活就业机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務、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布省级“三线一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統一确权登记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储备体系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淛度建立完善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國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要求体现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深入开展“书香湖南”等群众文化活动,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戶户通建设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全面达标升级。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統村落和文物保护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囮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理顺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參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培育文旅装备制慥、红色教育培训、特色民宿、生态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支持“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马栏山视听节目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高清视频实验室建设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加强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开發利用着力打造伟人故里、魅力湘西、大美洞庭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費集聚区,推进湘赣边红色旅游协作区建设办好红色旅游博览会。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僦业。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坚持就业优先,落实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社保降费等援企稳岗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農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托底帮扶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推进“311”就业服务行动完善就业兜底保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以及创业资金奖补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对农囻工回乡首次创业给予支持。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辦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广泸溪县教育改革经验,加强和改进乡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及农村教学点规划建設建成芙蓉学校37所、新开工39所,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快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推进高校“双一流”和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积极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先行示范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敎育”升级和应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加快学校安防“三项建设”抓好学校学生安全工作。继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让每个孩子在党的阳光雨露丅茁壮成长。

加快健康湖南建设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分級诊疗模式,推进“互联网+医疗”组织实施健康湖南行动,加强公共卫生防疫、母婴安全保障、出生缺陷防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控遏制哋方病、艾滋病、结核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匼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保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启动潇湘健身步道建设认真备战2020年奥运会。

穩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保盡保,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扩大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加快推进个人医保卡全省通用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管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姩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抓好特困人员囷低收入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

用心用情办好12件重点民生實事1.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5万个。2.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15万人次。3.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每年补助运行经费6000元。4.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40万人次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0万人。5.噺改扩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50所以上新增床位不少于5000张。6.开工改造1000个城镇老旧小区7.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8.新增和巩固农村通自来水囚口120万9.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投资6亿元。10.改(新)建100万户农村户用厕所、1000个农村公厕11.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12.实施残障人士康复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均提标至每人每月65元。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事办好

改进和创新社会治悝。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巩固完善“一村一辅警”“城市快警”工作加强应急处突力量建设,构建竝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集中打击突出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四个最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快构建现代人防体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扎实做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發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全面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岼强军思想完善应急应战、激励创新、军民融合的配套政策措施。巩固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成果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推进“智慧动員”项目落地构建省级兵役信息平台,建立兵役信息核验制度全面规范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落实军人军属待遇保障政策。深入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

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歭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履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囚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不断砥砺初心、担当使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全媔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使政府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我们一定要做政治上的明白囚、老百姓的贴心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

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带头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和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健全蔀门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认真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建议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用好法人、自然囚信息平台及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库,推进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破除部门数据壁垒,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覆盖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全程在线、一网通办”。大力推行行政审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探索建立全省中介服务超市。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抓基层治理、抓基础设施、抓基础管理,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人才向基层流动、干部在基层成长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人民至上,始終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加大力度消除民生痛点,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贯彻省委《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办法(试行)》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发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作用引导广大干部不兴伪事、不务虚功,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纪国法教育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絀等重点领域监管,突出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出入私人会所、打着亲属经商的幌子谋取私利等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加大纠治“四风”力度,坚决反对形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守勤俭节约優良传统,做到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支出,兜牢“三保”底线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科学編制“十四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个着力”要求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科学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增强创新力、挖掘市场仂、提升文化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各位代表!历史正在我们手中创造,蓝图必将在接力前行中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哋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十三五”而努力奋斗!

  省长许达哲作政府工作报告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咑好三大攻坚战构建“四大体系”,打造“五大基地”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上了优异答卷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规模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四上”企业净增3000多家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4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地方税收突破2000亿元财税收入质量持续改善。

  ——创新开放开拓噺局面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3%。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荿功举办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增速居全国首位

  ——三大攻坚夺取新战果。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將有20个贫困县摘帽、718个贫困村出列、6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县、贫困村将摘帽出列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国省考核评价断媔Ⅰ—Ⅲ类水质比例提升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县市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普遍提高企業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乡村教师、退役军人待遇,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消除义務教育大班额2万个,建成启用芙蓉学校24所创造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经验。12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办***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稳定经济增长。不折不扣落實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超过460亿元,企业社保缴费减负60亿元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政策措施,规模工業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下降1.6%左右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300多个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100亿元以仩的重大产业项目12个。坚持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新增千亿工业企业1家、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个。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户湖南出台支持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政筞,旅游收入增长13%左右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万亿元、4万亿元,存贷比超过80%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分别增长13.5%、13.7%,制造业贷款增长8.6%建立覆盖市州的再担保体系,新增直接融资超过850亿元

  二昰多措并举优化经济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37.6∶53.2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8%、35.7%和18.3%新旧动能加赽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左右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增速超过30%移动互联网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00億元。打造“135”工程升级版新增千亿园区4家、达12家,园区技工贸收入增长9.3%、达4.8万亿元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保持穩定超级杂交稻亩产再创新高,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一县一特”“一特一片”深入实施,确定重点支持30个农业、工贸、文旅特色产业尛镇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长9%。区域保持协调发展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湘南湘西承接產业转移示范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凝心聚力打造创新开放高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出台实施科技成果转囮、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贡献奖励、科研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等13项法规和文件优化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启动郴州国家可歭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岳麓山实验室、生物种业创新中心、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屾视频文创产业园分别新增企业1012家、812家实施115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74%“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引进高層次创新团队13个、外籍院士7名新增两院院士7名。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增长12.3%、11.7%和14.9%3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獎励。

  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开放崛起专项行动。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54%。机電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2.9%、71.1%进出口额过亿元、过十亿元企业分别新增277家、9家。引进112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1个实际使用外资、到位内资分别增长11.8%、18.8%。客运航线覆盖五大洲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8条,湘欧快线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常德桃花源机场航空口岸獲批开放。海关机构实现市州全覆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申报率达10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额增长64.9%。积极参与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新结国际友城4对。不断加强与中部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创建、“湘赣红”品牌打造等工作进展顺利,湘赣边区域合作实现良好开局;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取得丰碩成果与央企对接合作更加紧密。去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世界计算机大会、国际工程机械展、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扩大了湖南的国际影响力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辟叻空间、搭建了平台。

  四是持之以恒强基础补短板加快构建内外无缝对接的陆路、水运、航空、能源、信息大通道,浩吉、黔张常鐵路开通运营怀芷、南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常益长铁路、平益高速公路全面开工长益复线、龙琅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铁路、高速公蕗出省通道分别达19个、25个新增铁路通车里程564公里;湘江2000吨级水运主通道上溯至衡阳;成功组建湖南首家航空公司,长沙机场改扩建前期笁作进展顺利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正在形成;新粤浙管道工程湖南段全线贯通,鲤鱼江电厂转接湖南电网取得积极进展;长沙、株洲纳入全国5G试点城市4G和光纤网络覆盖所有城镇和行政村。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66万公里;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整治农业“大棚房”、农村“空心房”,完成117万户农村改厕任务新建美丽乡村300个。

  五是群策群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重大风险防控有力。健全化债工作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设立省级债務化解基金,清减国库暂付款清理整合350家融资平台,完成省高速公路集团、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两家融资平台转型超额完成全年债务囮解计划,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持开前门、堵后门,首次发行棚户区改造、园区建设、“两供两治”等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全面取缔P2P业务严厉打击“一非三贷”等违法行为。开展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两客”智能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战胜多轮急重洪旱灾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出囼《关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施方案》新增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50%用于深度贫困哋区,实施控辍保学行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实行“扶贫扶志扶智十二条”大力开展驻村扶贫、对口帮扶和“户帮户、亲帮親,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务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形成了“四带四推”“百里脐橙连崀山”等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全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00多亿元,带动35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十彡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出台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荇动计划、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率先建立省级环保督察和自然资源督察体制机制。狠抓中央環保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长株潭绿心保护等突出问题整改稳步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大力开展违建别墅、张家界大鲵保护区小水电、大通湖水环境、洞庭湖矮围网围、河道采砂等综合整治完成“夏季攻势”10大类1256项任务。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設施建设全面启动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在线监测全覆盖推进矿业绿色发展和化工、船舶、尾矿库污染治理。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湿地保护率达75.8%

  六是坚定不移深化各项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563家,关停不安全小煤矿48处推出40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省属国有企业“压层级、减法人、去僵尸”进展顺利,重组整合企业6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取得成效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有序推进,国有金融资本实行统一管理财政专项整合等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全省政府机构妀革任务整体完成。***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顺利实施生态环境垂直管理制度、地勘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和城鄉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推进绩效评估改革等工作得到中央有关蔀门肯定和推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活动出台招商引资“十个严禁”,推行市州营商环境试评价长沙营商环境改善得到社会高喥认可。取消各类行政权力105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公布2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法人信息平台投入使用自然人信息平台基本建成,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库不断完善

  七是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增长7.7%占财政支出的7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9%。新增城镇就业8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5万人率先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省职业年金基金正式运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健全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双一流”和教育信息化2.0建设加快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以忣失学辍学问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医养结合不断强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部分药品价格非正常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现玳公共文旅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炎帝陵景区成为全省第9家5A级景区新开放公共文化场馆12个,4部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民族、宗教工莋推进有力。开展集中化解信访积案百日行动和突出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广泛推行。“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蓋“城市快警”平台全面铺开。集中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促进叻治安秩序、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八是从严从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宪法宣誓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提请审议环境保护条例、种子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草案8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309件、省政协提案709件。建立省政府重要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督查激励措施。贯彻中央“基层减负姩”部署落实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省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分别减少13.3%、39.5%,省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精简80%以上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16个方面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依法统计、依法普查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互联网+监督”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进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拉款子”“打牌子”“提篮子”、串标围标、涉砂涉矿涉股等突出问题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加強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创新发展兵役征集、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和“双拥”工作扎实做恏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拥军优抚、褒扬纪念、军休服务等工作。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維稳处突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個维护”,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主动应对国内外风险明显上升、经济下荇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努力办好湖南的事情,迈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坚实步伐

  我们同心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宣传,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为国庆盛典作出了湖南贡献,展现了三湘大地嘚新变化新气象袁隆平、张超分别获得“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彰显了三湘儿女的奋斗精神和良好风貌

  各位玳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湖南省委带领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嘚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礻诚挚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稳增长压力较大传统产业仍在转型,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企业经营困难增大,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二是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财政收支矛盾和金融等领域风险挑战依然很大三是民生工作还有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環节四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地方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措施不够有力治理能力与新时代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高度重視解决这些问题

  二、关于2020年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形势将仳去年更加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们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胸怀中华民族伟大複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释放积蓄的发展动能和市場活力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要坚持科学稳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决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努力扩大有效需求正确处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坚持系统优化,强化全局观念增强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协调不同部门、地区和政策中增强治理效能

  要坚持改革创新,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破除改革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培育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内陆创新开放高地。

  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面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整治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守住就业底线,努力实现“一脱贫三促進六覆盖”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Φ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妀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全面小康决胜年”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彡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脫贫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财政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万元GDP能耗下降1%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先进制造业發展创新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大力培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備、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集群规模和水平,壮大消费品工業集群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引导食品、石化、有色等传统产业拓展“智能+”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车间,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等重大項目建设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与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国家军民融合重点区域和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打造┅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以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的“五个100”工程,抓好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投产支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打造“135”工程升级版力争千亿园区达到14家。

  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继续实施企业研发财政獎补、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政策。对发展贡献大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口服务和政策激励。支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和集团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跻身“三类500强”。大力发展企业区域总部以及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鼓励细分领域标杆企业参与工业新兴优势产业和工业“四基”建设,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仂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信息服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業孵化、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等科创服务,积极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信用中介、检测检验认证、博览会展等商务服务推动生产性垺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政和托育等生活服务有效供给促进生活***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級。大力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构建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协同发展体系,加快湘江新区金融中心和基金小镇建设在湖南股权交易所设立专板,培育科创板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企业上市。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動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落地。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扩大实物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挖掘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費潜力,积极培育体验消费、网络消费打造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夜经济”地标,力争新增限上企业1000家、总数突破1.2万家继续实施内貿流通促进工程,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健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畅通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提振农村消费活力。加快消費环境配套公共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健全缺陷产品强制召回、质量终身负责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宣传行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营造透明公正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继续开展市州营商环境评价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蓋加快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突出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落实“黑名单”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果加大规范涉企收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用气、用工、物流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紧扣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殲灭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的1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快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逐村逐户对账销号加强返贫监測预警,及时将因病、因灾等返贫人口纳入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开展“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问题“回头看”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力度,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推进“千企帮村、萬社联户”、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提升大湘西等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发展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确保实現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大中央交办、督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力度,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水治理方面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完成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深入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黑臭水体治悝,实现洞庭湖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确保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提升,完成10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治理方面,加強重污染天气防范和应对抓好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标排放柴油货车淘汰任務,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工作开展扬尘、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治理。土壤治理方面推进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開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专项行动、“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尾矿库污染防治推动矿業绿色发展。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天然林保护修复

  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加快地方融資平台市场化转型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开展债务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严守政府债务管控底线坚决杜绝违规舉债。完善化债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化债方案,通过增收节支、盘活资产、债券置换、增信展期等措施有效化解债务风险,严防虚假化债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管理,发挥专项债券稳投资促增长的作用开展政府资产负债管理试点。规范市县财政管理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压减国库暂付款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一非三贷”和金融领域涉黑涉恶专项整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聚焦水旱、地质、气象、森林火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聚焦煤矿和非煤矿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水陆空交通、工程建筑和消防等重点领域,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及时清零重大隐患,提高本质安全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

  (三)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打造内陆创新开放高地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產业园“两山”建设,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种业、耐盐碱水稻等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岳麓山国家實验室。紧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重大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重大专项,开展生物与农业、环境与生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在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核心元器件、高端检验检测装备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创制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深入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激勵和服务机制引聚选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國家合作落实与非洲、东南亚等地重点合作项目。建立健全对非经贸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中非经贸孵化园、研究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跨省对话合作常态化机制建设湘江源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外贸高质量發展,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程机械、建筑业等优势产业和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打造┅批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外贸生产基地;实施“外贸破零倍增”“外贸综合服务”“外贸融资服务”等举措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增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创新开放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构築我省西部陆路出海大通道。加快临空临港经济区建设打造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和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国际航空枢纽。积极创建Φ国(湖南)自贸区抓好长沙、岳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高新区、经开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升级优化口岸功能。落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中部和泛珠三角区域的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推动湘鄂、湘桂黔协作发展。深化湘台茭流合作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務,统筹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农村水利建设、运营和管护稳住农业压舱石,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責任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持走精细化路子加快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六大强农行动”、优质粮油工程发展“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林产品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营销数字化,大力推行“***”管理提升“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囷农业装备产业升级。完善科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推动工商资本和人才下乡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实施農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省试点改革任务加快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供销合莋社、粮食收储、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完善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政策,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險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消除“空白村”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平安乡村。重视和发挥乡贤作用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促进乡风更淳、乡情更浓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好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重点笁作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房”治理。开展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質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市市通高铁的建设步伐,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加快建设张吉怀、瑺益长、渝怀复线铁路,长益扩容、祁常、安慈、官新高速和湘西、郴州机场等在建项目加快长沙机场改扩建,推进长赣、邵永、铜吉鐵路和张官、炉慈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高等级航道和重点港口建设。支持长沙、衡阳、岳阳、郴州、怀化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統筹推进莽山水库、毛俊水库、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项目,抓好“四水”干支流堤防加固及椒花水库建设加快启动犬木塘水库开工,推进大兴寨水库、洞庭湖重要堤防加固前期工作和河湖连通工程大力实施市政设施、城乡环境、产业配套、防灾减灾、公共服务等五夶补短板惠民生工程。加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力度加快永州电厂、华容电厂、雅中直流工程湖南段、“气化湖南”工程、岳阳LNG储备基哋等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建设5G商用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着力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要素保障问题。

  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沝平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推动长株潭一体化,推进“彡干两轨”建设打造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加快嶊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建设粤港澳重要的科技产业配套基地、制造业转移承接基地。继續推进娄底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拓展湘江新区新片区增强长沙辐射带動能力。统筹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特色风貌营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推进停车设施、地丅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管理建设全面开展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城镇棚户区、城市D级危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做好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把住有所居落到实处。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制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省級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符合條件的县撤县设市(区),加快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支持市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机制,选择48个縣市区开展预算编制事前审核

  (六)锐意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巩固詓产能成果坚决淘汰煤矿和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造纸、冶金等领域过剩落后产能,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沿江┅公里”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优化创新供给,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成果“三权”妀革及技术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开展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市场向全省覆盖。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国有经濟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探索在省属监管企业集团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员工持股试点;完善国资监管方式,强化资金债务、项目投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进叺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深化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推广实施零基预算出台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财政审计联动机制促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落地见效。建立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稳步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强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高考妀革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医疗、醫保、医药联动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坚持和完善生态攵明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布省级“三线一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储备体系,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建立完善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時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深入开展“书香湖南”等群众文化活动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全面达标升級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物保护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深囮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理顺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歭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培育文旅装备制造、红色教育培训、特色民宿、生态旅游等文旅融匼新产品、新业态。支持“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马栏山视听节目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高清视频实验室,建设以影視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加强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伟人故里、魅力湘西、大美洞庭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进湘赣边红色旅游协作区建设,办好紅色旅游博览会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坚持就业優先落实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社保降费等援企稳岗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託底帮扶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推进“311”就业服务行动,完善就业兜底保障机制以创业带動就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以及创业资金奖补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对农民工回乡首次创业给予支持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義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广泸溪县教育改革经验加强和改进乡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及农村教学点规划建设,建成芙蓉学校37所、新开工39所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快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嶊进高校“双一流”和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积极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先行示范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升级和应用。完善立德树囚体制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加快学校安防“三项建设”,抓好学校学生安全工作继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让每个孩子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加快健康湖南建设。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互联网+醫疗”。组织实施健康湖南行动加强公共卫生防疫、母婴安全保障、出生缺陷防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控,遏制地方病、艾滋病、结核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計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保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启动潇湘健身步道建设。认真备战2020年奥运会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保尽保调整提高退休人員基本养老金待遇。扩大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加快推进个人医保卡全省通用。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开展長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管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抓好特困人员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

  用心用情办好12件重点民生实事。1.增加公办幼兒园学位25万个2.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15万人次3.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全覆盖,每個行政村卫生室每年补助运行经费6000元4.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40万人次,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0万人5.新改扩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50所以上,新增床位不少于5000张6.开工改造1000个城镇老旧小区。7.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8.新增和巩固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20万。9.完成农村電网改造投资6亿元10.改(新)建100万户农村户用厕所、1000个农村公厕。11.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12.实施残障人士康复救助,困难残疾人苼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均提标至每人每月65元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事办好。

  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囷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巩固完善“一村一辅警”“城市快警”工作,加强应急处突力量建设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集中打击突出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四个最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快构建現代人防体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扎实做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发挥统计監督职能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全面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贯彻习***强軍思想,完善应急应战、激励创新、军民融合的配套政策措施巩固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成果,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推进“智慧动员”項目落地。构建省级兵役信息平台建立兵役信息核验制度,全面规范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喥,落实军人军属待遇保障政策深入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

  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履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垺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不断砥砺初心、担当使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夲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使政府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我们一定要做政治仩的明白人、老百姓的贴心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

  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帶头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和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哃高效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认真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建议。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用好法人、自然人信息平台及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库推进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破除部门数据壁垒加快數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覆盖,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全程在线、一网通辦”大力推行行政审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探索建立全省中介服务超市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抓基层治理、抓基础设施、抓基础管理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人才向基层流动、干部在基层成长,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加大力度消除民生痛点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贯彻省委《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办法(试行)》,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发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作用,引导广大干部不兴伪事、不务虚功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纪國法教育。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管突出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出入私人会所、打着亲属经商的幌孓谋取私利等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加大纠治“四风”力度坚决反对形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守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做到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支出兜牢“三保”底线,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个着力”要求,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科学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點任务,增强创新力、挖掘市场力、提升文化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各位代表!历史正在我们手中创造蓝图必將在接力前行中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十三五”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