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缠论到底有没有用问题需要请教一下 如果看见 可否回复一下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礻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原文地址:【原创】写给初学缠論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作者:秋叶正红
相信很多初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类型、级别……
的划分背驰、转折、一买、二买、三买、一卖、二卖、三卖……的判断,真是划也划不清楚断也
断不明白,于是感觉缠论到底有沒有用真的难学!啃了一年半载依然失误频频!怎么办?这就是我要和朋友交流
这篇博文遗憾的是不能发图原因就是在北京,借用电腦没有图片。不过没有关系我近
期发的《教你炒股票》系列配图和缠中说禅点评个股图也可以参考,近期的大盘分析附图也可以参考
特别是上证2月走势,很有助于理解本文
缠给出一个学习缠论到底有没有用路线图,结果这条路不好走原因就是分型、笔、线段、中樞、走势类
型、级别……的划分不容易,且现在看来笔和线段的划分不能准确地反应缠的“走势段”内涵,加
上线段自组级别的误区使得各级别划分不同、走势中枢划分不同、走势类型划分不同……比比皆是,
于是才有千人千缠之说!如何解决那就是正确理解缠的走勢段内涵。看看缠早期划分线段图和她
后期定义的线段是有很多出入的,而缠的走势段很难用语言规范表述,所以缠为了规范才在64
課开始试图给出笔和线段精确定义,结果是不但没有使问题简化反而使笔和线段的更易歧义,特别
是由于不同软件数据的细微差异都會造成划分结果的不同,我想这绝不是缠的本意。经过长时间
反复对照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画图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笔、线段上斤斤计较因为笔和线段仅仅是个工具,是
个拐杖当你学会走路后,这个拐杖是要丢掉的否定笔和线段,是需要勇气的我大概是第一囚!
所以,写此文也是考虑了很久


那么,还有没有快速掌握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并能应用于实践的途径***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用两均線系
统、MACD和布林带这些传统技术指标结合级别来综合分析,再加上运用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基本原理完全可
以应付绝大多数情况。至於看不清的情况(比如中阴状态)你不去操作就是了,近2000只股票
可操作的股票多得是,没有必要死守着看不懂的股票真正做到了,那就是股市的常胜将军了!
下面就开始介绍如何快速掌握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并应用于实践:
一、先把30课之前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基本熟记;
②、建立两均线技术指标用飞狐交易师的也可用我的均线面积技术指标,和红绿柱面积指
标大智慧L2版的也有这两个技术指标,其它软件由于函数少没有编写要找些书把均线、MACD、
布林带等技术指标的用法搞清楚,特别是MACD的顶底背离概念要清楚
四、这时你已经有了均线纏绕、趋势力度(均线面积)、趋势平均力度、背驰、盘整背驰、
中枢、走势类型、三类***点等等基本概念,这些就足够了至于数学表达式的推演、级别的转换、
同级别***、转折力度等等,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以后再说。
五、反复从1F(1分钟下同)、5F、15F、30F、60F到日、周……K线图去看,以便理解级
别是由小级别生长出来的(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级别原理);反过来小级别的走势要服从于大级别(每个級别的
走势要完成——走势终完美)。这就是辩证法就是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精髓!
这第五点就是关键,要做到理解就要注意以下几個要点:
1、多看图,走势图是最精美的离开了走势图,一切技术分析都无从谈起所以尽管都知道,
2、1F的多次上、下、上……地折腾茬30F上可能就是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均线两次缠绕(形
成了一个均线面积);在日线上可能就是几根K线,这就形象地解释了级别是由小级别走勢生长出来


的从MACD指标上看,1F的一背再背(一再顶或底背离)会传导到5F的MACD出现背离;5F又会
传到到30F……这也是级别生长的形象写照。
3、你經常会看到某一级别的MACD背了又背但股价确照样一涨再涨或一跌再跌,为什么
这就是小级别的走势要服从大级别的走势。例如30F均线空頭排列且两均线距离在呈喇叭口状放大、
MACD黄白线下穿0轴且呈快速下探之势、MACD绿柱不断加长、布林带张口且股价贴下轨向下运行,
此时一个1F嘚MACD底背离是不可能扭转30F下跌走势的这就是MACD这个技术指标的缺陷。但1F
的这种背离演化到背驰时却可以改变1F的走势,这种改变可能引发30F的┅次均线缠绕、或是形
成一个中枢但在30F没有出现背驰(盘整背驰)之前,是不可能改变30F的走势方向的这就是小
级别走势必然服从于大級别的走势。
4、均线的一次缠绕伴随着次级别以下级别的一个中枢的形成;反过来,要判断是否形成中
枢你到大级别去看是否出现了均线缠绕。
5、有了趋势才有背驰,盘整只有盘整背驰这两者区别要高清楚。特别强调的是背驰不是
MACD背离两者有本质区别!
6、会用区間套。当30F处于背驰段时你可以观察5F甚至是1F走势,但他们也出现背驰(盘
整背驰)时意味着30F的第一类***点到来了。
7、按均线系统查看和线段划分出来的级别有区别,一般参照30F均线系统操作就足够了
当你能够理解级别是由小级别生长出来的,和小级别的走势要服从于夶级别恭喜你,你可
以在股市中游刃有余了!


【原创】为什么要避简就繁—再次写给初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作者:秋叶正红
《寫给初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一文发表后,引起众多网友热议不论赞同还是反对,在此都表示
感谢!只有深入探讨缠论到底有沒有用才能越辩越明。
今天再次表明笔和线段的划分,实在不是初学者应该研究的抛开笔和线段的适用价值不
说,仅就掌握的便捷性洏言实属不易,原因不在于定义高深而在于无人断定对错!我自认为不算
笨,毕竟本人获过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相信当年研究之课題决不比线段划分简单,但刻苦钻研笔和
线段至今本人画的线段依然不乏“纠正”者。再说谁人敢说他画的线段就是标准的、权威的?既
然如此初学者为什么要在这“不知对错”的问题上花费精力?
其实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就是要掌握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精髓,缠論到底有没有用的理念缠论到底有没有用既然不废一法,那么就从用均线系
统、MACD、布林带等传统技术指标辅助分类、判断入手有什么鈈好?毕竟这些指标绝大多数人是熟
悉的(如果这些指标都不熟悉那就更不要谈缠论到底有没有用了),容易掌握的均线缠绕就是缠繞了,MACD
红绿柱长了短了、黄白线高了低了股价在布林带的什么位置,这些都毫无争议至于面积,做个公


式也是极其简单之事纵然不會,也可下载一个了事其实看多了,不计算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这么简单且毫无争议的方法不去研究,偏在无结果的问题上纠缠鈈是避简就繁那是什么?
缠的巨大贡献是级别的发现从而使走势的研究由单一级别向多级别、立体地分类判断走势
转变,有效回避了单┅级别传统指标由于“骗线”造成的判断失误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精髓是小级别的走势“堆
出”大级别——级别是生长出来的;小级别嘚走势又要服从于大级别,即任何级别的走势终要完成
——走势终完美缠论到底有没有用操作理念:永远在下跌中寻找买点,并在买点買入;在上升中判断卖点并及
缠论到底有没有用难吗?如果你连笔和线段都划分不清楚你能说缠论到底有没有用不难吗?如果你用这些最长见的技
术指标结合级别来综合分析,再加上运用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基本原理就可以应付绝大多数情况,你还会说缠

级别——彡维立体思维——缠师的巨大贡献


级别——三维立体思维——缠师的巨大贡献作者:秋叶正红
低级别的走势催生着级别这个大树不断地荿长,直至它的生命终结!按照走势终完美站
在不同的级别上,感受又是如此地不同!不同级别的轮动组合操作如同摘取这颗大树结絀的累累硕
画完这图,我自己都被感动了!什么分型、笔、线段、走势类型、走势中枢都是构造这颗大
树的细胞(自同构性结构);走势終完美就是这些细胞组合的必然;***点就如同高低错落的果实,
能摘到哪个层次的由你的身高(资金量)决定;能摘多少由你的技術决定。
再看K线图时时刻脑子中呈现这立体图吧。它不会让你在股市中迷失!
原文地址:级别本质与时间无关(原创)作者:秋叶正紅
自同构性结构的时序性:交易被时间界定了顺序,因此自同构性结构也就具备了时序性
这种时序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与组合不符匼交换率。
自同构性结构的连续性:交易按时序在图形上连续排列因此自同构性结在图形上也是连续
排列的。这种连续性与相邻两笔交噫的间隔时间无关这种连续性决定了这种结构具有自组性。
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性:自同构性结构依据时序性、连续性就可以自组出級别来。自同构
性结构的自组性符合原始递归定义可用递归函数计算出级别。这种自组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和
组合符合结合律并存在包含关系。
级别:本质与时间无关(原创)只是按一定的规则自生长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
级别的独立性:任意某级别都是一套獨立系统,不同级别之间不得组合
级别的关联性:任意某级别,都是由本级别的次级别组合而来并为高一级别提供组合部件。
级别是洎同构性结构自组出来的或者说是生长出来的。最原始的各种自同构型性结构自组
在一起总会达到站在高一层次上看,刚好构成该层佽的一个自同构性结构这个新层次,就是自同


构性结构自组出的新级别如此延续、扩张,级别就如同有生命般不断被自组出来并不斷向更高级
级别在本理论中是极端关键的。为什么因为本理论的递归函数是有级别的,是级别依次升
大的所以,搞不明白级别根本僦学不明白本理论。
级别的关键就是本理论定义的规则。自同构性结构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这个图谱
走势就如同有生命般自動生长出不同的级别来。不论构成走势的人如何改变只要其贪嗔痴疑慢不改
变,只要都是人那么自同构性结构就存在,级别的自组性僦自然存在
级别,本质上与时间无关也不是什么时间结构。级别本质上不对任何时间结构有任何绝
对的承诺,因为这里没有任何的絕对的理论推导可以保证这一点结构被终结了,就是因为被终结了
只此而已,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时间的因素结构才被终结的。这如哃交易时间只是给交易界定了顺
序,并不决定交易时间只是对级别分类的一种划分手段,比较符合看软件K线图的习惯
级别的划分:(從实用角度来,不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最严格的划分,应该按递归函数
原始级别系统:每笔交易系统:为构建一级的分型、笔直至线段提供部件;
一级走势类型:由一级线段组合而来;
二级走势类型:由一级走势类型组合而来;
三级走势类型:由二级别走势类型组合而來;
N级走势类型:由N-1级别走势类型组合而来N无穷大。


级别的察看与选择:如分型、走势类型等是客观存在的无论能否被观察到。但不察看无
法分析、判断。好在不同级别的自同构性结构(分型、走势类型等)都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在现有软件
的、以不同时段划分的K线走勢图上所以不同时段的图,其实就是对真实走势不同精度的一种模本
例如,一个年线图当然没有1个分笔图的精确度高很多重要的细節都不可能在大级别的图里看到。
而所谓走势的级别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可以从每笔成交构成的最低级别图形不断按照走势中枢延
伸、扩展等的定义精确地确认出来这是最精确的,不涉及什么5分钟、30分钟、日线等但这样
会相当累,也没这个必要因为,图的精确并沒有太大的实质意义真实的走势并不需要如此精确的
观察。一般选用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的时段安排這是一个简
略的方式,最主要是现在可以查到的走势图都是这样安排的当然,一些简单的变动也是可以接受的
例如去掉30分钟,换成15分鍾和60分钟形成1 分钟、5分钟、15分钟、60分钟、日线、周线、
月线、季线、年线的时段安排,这也是可以的为了方便分析,且把不同时段的K線走势定义为时段
数级别的走势例如5分钟级别的走势。切记:该定义只是为了方便研究取的名称实际并不存在5
特别说明:由于这种不嚴格的级别选择和定义,使得某级别的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与上一个
级别本应该对应的自同构性结构出现对应误差例如,有时5分钟级别嘚走势类型和30分钟级别的
线段就不能很好的对应其原因就是30分钟级别不是由5分钟级别按递归函数计算出来。这也造成
了某些人怀疑本理論的依据好在通过适当地调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在以后的课程会涉及到。
事实上这种级别的划分,对实际操作没有实质上的影響
虽然没有必要精确地从最低级别的图表逐步分析,但如果你看的图表的缩放功能比较好当
你把分笔图或1分钟图不断缩小,这样看箌的走势越来越多。而这种从细部到全体的逐步呈现会
对走势级别的不断扩张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你以后形成一种市场感觉是很有帮助的。
在某个阶段你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感觉,你如同站在重重叠叠的连绵走势中而当下的趋向,仿佛
照亮着层层叠叠嘚走势那时候,你往往可以忘记走势中枢之类的概念所有的走势中枢,按照各自
的级别仿佛都变成大小不同的迷宫关口。真正的路呮有一条而你的心直观当下地感应着。说实在
当有了这种市场清晰的直觉,才算到门口了那时候,就如同看一首诗如果还从语法等去分析,就
如同还用走势中枢等去分析一样而真正的有感觉的读者,是不会计较于各种字句上的整体的直观


当下就呈现了。一首诗僦如同一自足的世界你当下就全部拥有了。市场上的直观其实也是一样的。
只要那最细微的苗头一出来就当下地领悟了,这才算是對市场走势这伟大诗篇一个有点合格的阅读
对级别的形象理解:什么级别的图和什么级别的走势中枢没有任何必然关系。走势类型以及
赱势中枢就如同显微镜下的观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性由最原始的递归定义保证;而级别的图
就如同显微镜,不同倍数看这客观嘚图就看到不同的精细程度如此而已。所以不能把显微镜和显
微镜观察的东西混在一起了。


原文地址:机械化操作图作者:秋叶正
为什么定义线段这得从走势中枢定义和走势类型定义出发来讨论。谁都知
道走势中枢和走势类型是运用递归函数原理计算出级别的,那麼就必须有个初
始条件走势中枢和走势类型谁为初始条件?简单地讲就是先有中枢还是先有
走势类型?缠曾经试图用走势中枢作为初始条件因为她讲过:最小级别的三根
K线重合部分就是原始中枢,由此划分出走势类型然后三个走势类型的重合部
分再形成高一级的走勢中枢……在这里缠将最低级别定义为1分钟,那么三根1
分钟K线的重合部分就是1分钟走势中枢这在缠的早期解盘中也可以看到。但
也许缠發现这样定义出来的中枢极不稳定走势类型划分过于细致和不方便把
握,于是缠把目光移到了走势类型为初始条件但难题又出现了,沒有走势中枢
怎么定义走势类型?好在我们受条件限制不可能以单笔交易组成图形作为原始
级别(尽管理论上讲这才是原始级别),即使证券软件上的分笔图也是经过数秒
中合并后的交易数据就是不管使用什么证券软件,只好用1分钟作为最低级别


图于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既然不能够仔细观察单笔交易那么就利用1
分钟图近似地先找出原始级别的走势类型,有了这个原始级别的走势类型1分
钟嘚走势中枢、走势类型就迎刃而解了,级别递增就启动了

那么怎么用1分钟K线图描述原始级别的走势类型?就是后来缠在解盘


时用数字表奣的段再后来缠试图用笔、线段来规范这种描述,于是定义了笔和
线段但我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发现定义的线段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原始级别的走
势类型这就是千人千缠的问题所在。为什么原因有两个:

第一,1分钟不是原始级别的上一个级别也就是说, 1F不是递归函數


x=1那个级别!至于是哪个级别由于没有原始数据,没有办法计算甚至可
以讲,1分钟哪个级别都不是也许只是n和n+1级的中间状态。既然1分钟
不是递归函数计算出来的级别那么它只能近似地反映n或n+1级的真实状态,
甚至反映的有些是n级的状态有些是n+1级的状态。这些只要懂得递归函数

第二用严格定义的划分去描述近似的状态,这在逻辑上本身就是站不


住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缠先是严格定义了笔嘚条件,后来又放松了条件就是
企图修正由于逻辑上的不成立带来的偏差。不信你看看笔和线段的划分,越是
到了大级别误差越大!这也是我后来不在30F及以上图形画线段的原因。

那么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就没有办法在图形上反映了吗回答肯定不是。解决的办法只


有一個:用走势类型的定义在1分钟K线图上,用“线段”去近似地描述1
分钟级别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这个线段我称之为“走势段”。有了走势段1分
钟的中枢就好确定了;有了1分钟的走势中枢,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有了……

那么这个走势段如何划分我们知道,1F次级别的一个走勢类型必然


至少包含一个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这个走势中枢同样至少有三段1F次级别
的走势段这些走势段反映在1F图上就类似“笔”。恏了有了这些“笔”,


我们就能找到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进而找到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1F的

有人会讲:你饶了半天不是还绕回了缠的笔囷线段了吗不是。这里没


有用走势类型定义以外的条件来严格定义走势段换句话讲,走势段只能根据走
势类型的定义用近似“笔”嘚K线组,去划分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和走势类
型然后在1F图上用线段表示。你看看这里的走势段,没有了特征序列元素、
有没有缺口、第幾种情况……等等繁琐的考虑只要1F次级别完成了一个走势
类型,1F就有了一个走势段多么简单的事情!

那么实际画图时怎么掌握?很简單你看看1F完成一个走势类型时,5F


图上的K线和MACD都在干了些什么看明白了就照葫芦画瓢地去画1F的走势
段。所以我在后来的解盘图上的说明嘟改了不叫线段,叫走势段就是为了区

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在划分1F走势段时的一些考虑,简单地讲就是作用

1、1F次级别的一个走势类型一般都能造成1F的MACD黄白线穿越一


次0轴,这符合缠在讲解MACD辅助判断作用时讲的方法

2、并不是1F的MACD黄白线每穿越一次0轴都一定对应一个走势段,


这时还要看内部结构就是1F次级别是否至少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如果1F次
级别连一个走势中枢都没有那就不可能有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吔就不可能

发一张缠解盘的1F图再发一张我的1F图,大家对照一下

嗯,很有道理仔细体会中。感觉秋叶学长的解释与划分比较符合缠师原来解盘


按照走势中枢的定义要有至少三个次级别的走势类型重叠部分,这在 5F以上级
别确定走势中枢没有问题但在1F问题就来了。由于1F為最低级别1F以下再没有K
线图了,那么1F走势中枢如何确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研究1F的K线图
见图。1F的K线基本是由一连串上升K线戓下降K线组成除了涨停板或跌停板,几乎
见不到一字排列的状态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以至少包含三个以上1F的一
组K线为例呮要这组K线中至少有一次K线重合,那么重合部分就可看成是1F次级
别的再次级别的走势中枢有了这个走势中枢至少可以构成该级别的盘整;如果这组1F
的K线包含两个1F次级别的再次级别的走势中枢,那么就形成了该级别的趋势同时,


这些1F次级别的再次级别的走势类型能够引起1F嘚MACD红柱或绿柱显著变化这些
走势类型就值得考察。否则就不予考虑

1F次级别的再次级别有三个以上这样的走势类型,也就是1F有三个以上這


样的“向上-向下-向上……(也可以是从向下开始的)”K线组其重合部分
就构成了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有了走势中枢1F次级别的走勢类型也就可以
按定义划分出来了。在1F的K线图上用线段表示1F次级别走势类型把这些线
段定义为“走势段”,那么这些走势段就可以组出1F嘚走势中枢进而划分出
1F的走势类型;这些1F走势类型又可以定义出5F的走势中枢,5F有了走势中
枢又可以划分出5F的走势类型……

这里要注意一點:1F次级别的一个走势类型以能使1F的MACD黄白线穿越一次0


轴为准,但反过来不成立也就是说,只有导致1F的MACD黄白线穿越0轴的1F次级
别走势类型財能认为是完成了的否者就是没有完成的。但反过来不是1F的MACD黄
白线每次穿越0轴都能对应一个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有时1F的MACD黄白线穿越几
佽0轴1F次级别才完成一个走势类型。

图解走势中枢及相关定理


原文地址:【原创】图解走势中枢及相关定理作者:秋叶正红
这些图片都是峩正在编著的缠论到底有没有用通俗讲解一书中的插图由于出版社不同意,
所以不能将全部内容上传但考虑很多网友的实际要求,只恏变通将涉及走势中枢及其
有关定理的图传上来供参考。

走势中枢在未来走势中的作用


原文地址:走势中枢在未来走势中的作用作者:秋叶正红


走势中枢如图1和2走势中枢区间[ZD,ZG]有次级别的5段走势相互重叠。说明了什么说
明在这个区间堆积了大量的筹码:走势中枢震荡的時间越长,堆积的筹码越多;走势中枢的级别越高
堆积的筹码越多;换手率(成交量)越高,堆积的筹码越多
走势中枢在未来走势中嘚作用就比较明确了。由于堆积了大量筹码一但同级别走势离开了
该区域,那么这个区域一定对未来的走势构成重要的支撑或压力位看下图,Z1、Z2、Z3、Z4构成
了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了5分钟走势中枢。21-28这段走势离开了该5分钟走势中枢28-31一分钟
走势段反弹,走到该5分钟走势中枢附近遇压力回落,并最终创出新低点3838-51的反弹走势,
也没有触及该5分钟走势中枢的下沿显示了走势中枢对未来走势的压力作用。
52-55段走勢向上突破了该5分钟走势中枢,其后55-64反复围绕Z11震荡但始终没
有触及该5分钟走势中枢的上沿,显示了该5分钟走势中枢对未来走势的支撑莋用

中枢递归与走势递归及中枢递归向走势递归的演化


今天大盘走势再次证明一点:股市无需预测,只要完全分类出现买点买、卖点賣就是了,今天
没有高开高走同样也没有暴跌,但走势还在按给出走势分类3在演化至于高点走不走,还是要结
合个股情况毕竟只是1F級别的3卖,能否具有可操作性个股差异就大了。今天聊天室很多人认
为会跌破2521但在2554点起跌后,我就判断不会深跌13:30急跌时再次提醒不鼡慌,没有多大
力度不会深跌。果然只跌了十几点反弹但对于很多人的个股,却建议减仓这就是缠论到底有没有用,个中缘
由很哆是难以言明的。
大盘走到这里对后市的走势分类就涉及用什么递归级别的问题了。今天给出4种分类其
实每种分类还有细微差异,只茬第四种分类里再细分一下这没有关系,因为毕竟是1F走势的变化
如同画错了线段,对5F走势的发展及级别的递归没有本质的影响,这點需要好好体会这也是我
一再反对初学者去抠笔和线段的原因!


还是说递归:一种是纯中枢扩展方式的递归级别;另一种就是用同级别赱势***后,以完
成的三个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来确定上一个级别的走势中枢进而递归了级别,这点缠都有详细阐述
其实这两种递归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和级别的差异,但这恰恰是缠没有说明的地方以前我我讲过,
要按照缠解盘去划图只有画图才能够深刻理解缠论箌底有没有用。其实你只要跟着画了图就会发现,缠解盘断
开两个主要时期:一个是放过了3563这个重要的低点;另一个是,放过了6124点这個历史大顶
为什么?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其实这里面隐藏的,就有中枢递归如何向走势递归演化的过程!很
多自认为是“缠门高手”的人还在煞有其事叫别人在大级别上去找线段,好看清所谓的历史走势
言归正传,其实给出的三种走势分类其中第三种就是依据赱势递归给出的,是前两种中枢
递归的演变结果站在30F上看,就是按照走势多义性在划分不同的走势段和由此构成的中枢今天
给出走势汾类,同样是两种递归方式的分类:前面两种是中枢递归分类后两种是走势递归分类。各
位仔细比较一下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分类┅:按这种分类5F中枢扩展已经完成,当下是5F盘下走势的a+AA没有完成,需要
后面走势去完成完成A之后,如果演变成分类一的情况必然囿5F3卖出现,那就是30F的c段
背驰才能终结30F的下跌趋势。
这个分类也有个变数就是下周开始向上反弹走出5F向上走势,并使2675开始的5F盘下在
2529被终結但这种反弹,就将走势演变成分类四了
分类二:其实是分类一的另一种变化,变成了9段扩展在30F来看就是把中枢给后移了,
区别是丅周一必须先反弹形成6以完成5F中枢扩展,这也是今天不能暴跌的理由其后如果下跌
至11,就不是5F背驰而是盘背了但同样是在走30F的c段。
其实只要出现6同样可以演变成分类四。


分类三:这个分类是严格按走势类型划分的5F至2529这个1买,下跌趋势终结其后是
一个向上的盘整赱势,至昨天的2596确认这个盘上在2675被终结。当下是5F向下走势至于是
盘下还是演变成趋势,那就要看4-5是否盘背或6-7是否盘背,盘背就演变荿分类四否则就一定
会出现5F3卖,那就基本和走势分类一相同了只是盘背或背驰后才能去完成30F的第二个趋势中枢。
走势分类四:同样是赱势类型的递归分类可以先反弹至6后至7盘背,然后再反弹也可
以直接由5点开始反弹,甚至将5向下移至(5)后再反弹去完成30F第二个趋勢中枢。
以上的走势分类当全部完成后,再回头去看其实哪种扩展都一样,最终都会演变成走势
递归级别区别只是在当下,不同的遞归方式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哪种能够更好地指导当下的操
作才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你把缠解盘断开的补上,再一级一级往上畫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保存下来关于走势多义性和走势及同级别***,细细体会
原文地址:【原创】走势中枢的划定及当下的判斷作者:秋叶正红
图一是一网友发过来的图,假设图中的红色线都是本级别线段(以下各图都是如此)也就
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图一Φ可以看出中枢b是不对的。因为4-5是构成中枢a的次级别走势类型
正确的划分见图二,条件是点7高于点2否则6-7仍然是中枢a的震荡(或称中樞a的延续)。
这里强调几个注意事项:
一、在一个走势中枢形成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离开了该走势中枢(图二的5-6),其
后不返回该赱势中枢(图二6-7)当下判断两点:
1、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如图二的点7;
2、可能形成新的走势中枢
二、其后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是否出現背离(图二的7-8)?若背离能否构成一卖如果按缠
论,只有形成新的走势中枢b其后的走势类型出现背驰,才构成一卖即图二中的点10戓12。但
我认为点7高于点2,那么5-6、6-7、7-8已构成类中枢那么线段7-8和5-6就可以比较,如果
出现背离就应该理解为一卖(至少可以叫类一卖),這样对于操作更有指导意义而不必拘泥于缠
三、虽然走势中枢a和b的波动区间有重合,如图二的点7低于点4(高于点2)但并没有
扩张出现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因为本级别的走势类型没有完成既没有确定形成高一级别的线段。
四、假设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況:
1、点6低于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b也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
能否形成新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2、點6高于点8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上一级别的走势中枢A如图四,图中蓝色线为
高一级别的线段和走势中枢并假设高一级别线段0-1成立;
综合三、四分析,我认为形成新的走势中枢的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即使波及前一个走势中枢之内,
或者仅是波动范围重合也不必然擴张成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五、图五假设点1前面高一个级别的线段0-1存在,在5-9的低点9高于前面1-5的高点
4的情况下有两种理解:
1、认为6-9构荿高一级别线段,那么虽然走势中枢a和b的波动区间没有重叠部分同样出
现了高级别的走势中枢A。
2、认为6-9不构成高一级别线段即1-12构成一段高级别线段,那么高一级别走势中枢A
我认为第一种情况符合线段定义应该成立。由此可以得出即使两个走势中枢的波动区间没有重疊
区间也可以扩张形成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图一中可以看出中枢b是不对的。...”这里不能这样说的中枢从多义性讲,只要三段连续唍
成的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就可以构成中枢你的分析只是从判断当下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


今天总算读完了.感谢博主,我可是能是最晚一个提问的吧(此后的不算哦),顺便提个问题:图三的:假
设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况:
1、点6低于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樞b也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
能否形成新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怎样走才形成中枢?怎样走又没能形成中枢?请博主有時间的话回复一下.在此先谢了.
构成新的走势中枢的线段不能进入前面的走势中枢区间。具体你可以看看“走势中枢”一节里面有


四、假設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况:
1、点6低于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b,也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
能否形成噺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2、点6高于点8,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上一级别的走势中枢A,如图四图中蓝色线为
高一级别的线段囷走势中枢,并假设高一级别线段0-1成立;
综合三、四分析我认为,形成新的走势中枢的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即使波及前一个走势中
枢之內或者仅是波动范围重合,也不必然扩张成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中枢及其扩张有了一些认识和博主探讨下仩面几句话。
如果7高于2且9低于2窃以为,无论6、8的位置如何必然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个在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中说的很清楚: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


估计有不少人不同意这个说法开始时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目前我是这么理解的:7高于2
首先,使得该中枢不再延伸也就是“若有Zn,使得dn>ZG”的意思换言之,7是该中枢的3买
其后按照中枢中心定理一,只有两种可能(1)必然產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2)趋势及延续。

对于(1)无论6、8位置如何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可以这样看2-5看做A段,


5-8看做B段那么A、B两段是有重叠区间的。接下来如果9低于2,即9跌回中枢那么,根据
走势比完美至11一定会走出连续三段而构成与A、B同级别的C段,而这個C段的区间和A、B一
定有重叠重叠区间就是【2,9】那么ABC即可构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这与6、8的相对位置
没有关系与2之前的走势也没囿关系。
对于(2)很容易理解,就不细说了 博主以为如何?
对于(1),你这样理解我倒是没有想到我要好好考虑。谢谢你的分析
另外,图三的情况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算作中枢的扩展新的中枢区间为【9,2】如果a是1F中枢的话,【92】就是一个比a高一级
别的中枢,泹实战中又可以把【92】的级别理解为小于5F,大于1F谢谢
5F不必然是1F的上一个级别,你自己多画画中枢扩张图就知道1分钟上一级和5分钟图嘚区别了。
撞击产生灵感和火花很不错,记录下来仔细学习。

缠中说禅点评个股图(一)

标签: 分类: 秋叶正红与缠论到底有没有用


原文地址:缠中说禅点评个股图(一)作者:秋叶正红
原文地址:【原创】写给初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作者:秋叶正红
相信很多初學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类型、级别……
的划分背驰、转折、一买、二买、三买、一賣、二卖、三卖……的判断,真是划也划不清楚断也
断不明白,于是感觉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真的难学!啃了一年半载依然失误频频!怎么办?这就是我要和朋友交流
这篇博文遗憾的是不能发图原因就是在北京,借用电脑没有图片。不过没有关系我近
期发的《教你炒股票》系列配图和缠中说禅点评个股图也可以参考,近期的大盘分析附图也可以参考
特别是上证2月走势,很有助于理解本文
缠给出┅个学习缠论到底有没有用路线图,结果这条路不好走原因就是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类
型、级别……的划分不容易,且现在看來笔和线段的划分不能准确地反应缠的“走势段”内涵,加
上线段自组级别的误区使得各级别划分不同、走势中枢划分不同、走势类型划分不同……比比皆是,
于是才有千人千缠之说!如何解决那就是正确理解缠的走势段内涵。看看缠早期划分线段图和她
后期定义嘚线段是有很多出入的,而缠的走势段很难用语言规范表述,所以缠为了规范才在64
课开始试图给出笔和线段精确定义,结果是不但没囿使问题简化反而使笔和线段的更易歧义,特别
是由于不同软件数据的细微差异都会造成划分结果的不同,我想这绝不是缠的本意。经过长时间
反复对照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画图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笔、线段上斤斤计较因为笔和线段仅仅是个工具,是
个拐杖當你学会走路后,这个拐杖是要丢掉的否定笔和线段,是需要勇气的我大概是第一人!
所以,写此文也是考虑了很久


那么,还有没囿快速掌握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并能应用于实践的途径***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用两均线系
统、MACD和布林带这些传统技术指标结合级别来綜合分析,再加上运用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基本原理完全可
以应付绝大多数情况。至于看不清的情况(比如中阴状态)你不去操作就昰了,近2000只股票
可操作的股票多得是,没有必要死守着看不懂的股票真正做到了,那就是股市的常胜将军了!
下面就开始介绍如何快速掌握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并应用于实践:
一、先把30课之前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基本熟记;
二、建立两均线技术指标用飞狐交易师的也可用峩的均线面积技术指标,和红绿柱面积指
标大智慧L2版的也有这两个技术指标,其它软件由于函数少没有编写要找些书把均线、MACD、
布林帶等技术指标的用法搞清楚,特别是MACD的顶底背离概念要清楚
四、这时你已经有了均线缠绕、趋势力度(均线面积)、趋势平均力度、背馳、盘整背驰、
中枢、走势类型、三类***点等等基本概念,这些就足够了至于数学表达式的推演、级别的转换、
同级别***、转折力喥等等,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以后再说。
五、反复从1F(1分钟下同)、5F、15F、30F、60F到日、周……K线图去看,以便理解级
别是由小级别生长出來的(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级别原理);反过来小级别的走势要服从于大级别(每个级别的
走势要完成——走势终完美)。这就是辩证法就是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精髓!
这第五点就是关键,要做到理解就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多看图,走势图是最精美的离开了走勢图,一切技术分析都无从谈起所以尽管都知道,
2、1F的多次上、下、上……地折腾在30F上可能就是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均线两次缠绕(形
荿了一个均线面积);在日线上可能就是几根K线,这就形象地解释了级别是由小级别走势生长出来


的从MACD指标上看,1F的一背再背(一再顶戓底背离)会传导到5F的MACD出现背离;5F又会
传到到30F……这也是级别生长的形象写照。
3、你经常会看到某一级别的MACD背了又背但股价确照样一漲再涨或一跌再跌,为什么
这就是小级别的走势要服从大级别的走势。例如30F均线空头排列且两均线距离在呈喇叭口状放大、
MACD黄白线下穿0轴且呈快速下探之势、MACD绿柱不断加长、布林带张口且股价贴下轨向下运行,
此时一个1F的MACD底背离是不可能扭转30F下跌走势的这就是MACD这个技術指标的缺陷。但1F
的这种背离演化到背驰时却可以改变1F的走势,这种改变可能引发30F的一次均线缠绕、或是形
成一个中枢但在30F没有出现褙驰(盘整背驰)之前,是不可能改变30F的走势方向的这就是小
级别走势必然服从于大级别的走势。
4、均线的一次缠绕伴随着次级别以丅级别的一个中枢的形成;反过来,要判断是否形成中
枢你到大级别去看是否出现了均线缠绕。
5、有了趋势才有背驰,盘整只有盘整褙驰这两者区别要高清楚。特别强调的是背驰不是
MACD背离两者有本质区别!
6、会用区间套。当30F处于背驰段时你可以观察5F甚至是1F走势,泹他们也出现背驰(盘
整背驰)时意味着30F的第一类***点到来了。
7、按均线系统查看和线段划分出来的级别有区别,一般参照30F均线系統操作就足够了
当你能够理解级别是由小级别生长出来的,和小级别的走势要服从于大级别恭喜你,你可
以在股市中游刃有余了!


【原创】为什么要避简就繁—再次写给初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作者:秋叶正红
《写给初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朋友》一文发表后,引起众多网友热议不论赞同还是反对,在此都表示
感谢!只有深入探讨缠论到底有没有用才能越辩越明。
今天再次表明笔和线段的劃分,实在不是初学者应该研究的抛开笔和线段的适用价值不
说,仅就掌握的便捷性而言实属不易,原因不在于定义高深而在于无囚断定对错!我自认为不算
笨,毕竟本人获过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相信当年研究之课题决不比线段划分简单,但刻苦钻研笔和
线段至今本人画的线段依然不乏“纠正”者。再说谁人敢说他画的线段就是标准的、权威的?既
然如此初学者为什么要在这“不知对错”的問题上花费精力?
其实学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就是要掌握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精髓,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理念缠论到底有没有用既然不廢一法,那么就从用均线系
统、MACD、布林带等传统技术指标辅助分类、判断入手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些指标绝大多数人是熟
悉的(如果这些指标都不熟悉那就更不要谈缠论到底有没有用了),容易掌握的均线缠绕就是缠绕了,MACD
红绿柱长了短了、黄白线高了低了股价在咘林带的什么位置,这些都毫无争议至于面积,做个公


式也是极其简单之事纵然不会,也可下载一个了事其实看多了,不计算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这么简单且毫无争议的方法不去研究,偏在无结果的问题上纠缠不是避简就繁那是什么?
缠的巨大贡献是级别的发現从而使走势的研究由单一级别向多级别、立体地分类判断走势
转变,有效回避了单一级别传统指标由于“骗线”造成的判断失误缠論到底有没有用的精髓是小级别的走势“堆
出”大级别——级别是生长出来的;小级别的走势又要服从于大级别,即任何级别的走势终要唍成
——走势终完美缠论到底有没有用操作理念:永远在下跌中寻找买点,并在买点买入;在上升中判断卖点并及
缠论到底有没有用難吗?如果你连笔和线段都划分不清楚你能说缠论到底有没有用不难吗?如果你用这些最长见的技
术指标结合级别来综合分析,再加仩运用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基本原理就可以应付绝大多数情况,你还会说缠

级别——三维立体思维——缠师的巨大贡献


级别——三维立體思维——缠师的巨大贡献作者:秋叶正红
低级别的走势催生着级别这个大树不断地成长,直至它的生命终结!按照走势终完美站
在鈈同的级别上,感受又是如此地不同!不同级别的轮动组合操作如同摘取这颗大树结出的累累硕
画完这图,我自己都被感动了!什么分型、笔、线段、走势类型、走势中枢都是构造这颗大
树的细胞(自同构性结构);走势终完美就是这些细胞组合的必然;***点就如同高低错落的果实,
能摘到哪个层次的由你的身高(资金量)决定;能摘多少由你的技术决定。
再看K线图时时刻脑子中呈现这立体图吧。它不会让你在股市中迷失!
原文地址:级别本质与时间无关(原创)作者:秋叶正红
自同构性结构的时序性:交易被时间界定了顺序,因此自同构性结构也就具备了时序性
这种时序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与组合不符合交换率。
自同构性结构的连续性:交易按时序在圖形上连续排列因此自同构性结在图形上也是连续
排列的。这种连续性与相邻两笔交易的间隔时间无关这种连续性决定了这种结构具囿自组性。
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性:自同构性结构依据时序性、连续性就可以自组出级别来。自同构
性结构的自组性符合原始递归定义可用递归函数计算出级别。这种自组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和
组合符合结合律并存在包含关系。
级别:本质与时间无关(原创)只昰按一定的规则自生长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
级别的独立性:任意某级别都是一套独立系统,不同级别之间不得组合
级别的关联性:任意某级别,都是由本级别的次级别组合而来并为高一级别提供组合部件。
级别是自同构性结构自组出来的或者说是生长出来的。朂原始的各种自同构型性结构自组
在一起总会达到站在高一层次上看,刚好构成该层次的一个自同构性结构这个新层次,就是自同


构性结构自组出的新级别如此延续、扩张,级别就如同有生命般不断被自组出来并不断向更高级
级别在本理论中是极端关键的。为什么因为本理论的递归函数是有级别的,是级别依次升
大的所以,搞不明白级别根本就学不明白本理论。
级别的关键就是本理论定义嘚规则。自同构性结构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这个图谱
走势就如同有生命般自动生长出不同的级别来。不论构成走势的人如何改變只要其贪嗔痴疑慢不改
变,只要都是人那么自同构性结构就存在,级别的自组性就自然存在
级别,本质上与时间无关也不是什麼时间结构。级别本质上不对任何时间结构有任何绝
对的承诺,因为这里没有任何的绝对的理论推导可以保证这一点结构被终结了,僦是因为被终结了
只此而已,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时间的因素结构才被终结的。这如同交易时间只是给交易界定了顺
序,并不决定交噫时间只是对级别分类的一种划分手段,比较符合看软件K线图的习惯
级别的划分:(从实用角度来,不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最严格嘚划分,应该按递归函数
原始级别系统:每笔交易系统:为构建一级的分型、笔直至线段提供部件;
一级走势类型:由一级线段组合而来;
二级走势类型:由一级走势类型组合而来;
三级走势类型:由二级别走势类型组合而来;
N级走势类型:由N-1级别走势类型组合而来N无穷夶。


级别的察看与选择:如分型、走势类型等是客观存在的无论能否被观察到。但不察看无
法分析、判断。好在不同级别的自同构性結构(分型、走势类型等)都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在现有软件
的、以不同时段划分的K线走势图上所以不同时段的图,其实就是对真实走势鈈同精度的一种模本
例如,一个年线图当然没有1个分笔图的精确度高很多重要的细节都不可能在大级别的图里看到。
而所谓走势的级別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可以从每笔成交构成的最低级别图形不断按照走势中枢延
伸、扩展等的定义精确地确认出来这是最精确的,鈈涉及什么5分钟、30分钟、日线等但这样
会相当累,也没这个必要因为,图的精确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真实的走势并不需要如此精確的
观察。一般选用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的时段安排这是一个简
略的方式,最主要是现在可以查到的走勢图都是这样安排的当然,一些简单的变动也是可以接受的
例如去掉30分钟,换成15分钟和60分钟形成1 分钟、5分钟、15分钟、60分钟、日线、周线、
月线、季线、年线的时段安排,这也是可以的为了方便分析,且把不同时段的K线走势定义为时段
数级别的走势例如5分钟级别的赱势。切记:该定义只是为了方便研究取的名称实际并不存在5
特别说明:由于这种不严格的级别选择和定义,使得某级别的自同构性结構的自组与上一个
级别本应该对应的自同构性结构出现对应误差例如,有时5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和30分钟级别的
线段就不能很好的对应其原因就是30分钟级别不是由5分钟级别按递归函数计算出来。这也造成
了某些人怀疑本理论的依据好在通过适当地调整,可以解决这个问題这在以后的课程会涉及到。
事实上这种级别的划分,对实际操作没有实质上的影响
虽然没有必要精确地从最低级别的图表逐步分析,但如果你看的图表的缩放功能比较好当
你把分笔图或1分钟图不断缩小,这样看到的走势越来越多。而这种从细部到全体的逐步呈現会
对走势级别的不断扩张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你以后形成一种市场感觉是很有帮助的。
在某个阶段你可能会形成这樣一种感觉,你如同站在重重叠叠的连绵走势中而当下的趋向,仿佛
照亮着层层叠叠的走势那时候,你往往可以忘记走势中枢之类的概念所有的走势中枢,按照各自
的级别仿佛都变成大小不同的迷宫关口。真正的路只有一条而你的心直观当下地感应着。说实在
當有了这种市场清晰的直觉,才算到门口了那时候,就如同看一首诗如果还从语法等去分析,就
如同还用走势中枢等去分析一样而嫃正的有感觉的读者,是不会计较于各种字句上的整体的直观


当下就呈现了。一首诗就如同一自足的世界你当下就全部拥有了。市场仩的直观其实也是一样的。
只要那最细微的苗头一出来就当下地领悟了,这才算是对市场走势这伟大诗篇一个有点合格的阅读
对级別的形象理解:什么级别的图和什么级别的走势中枢没有任何必然关系。走势类型以及
走势中枢就如同显微镜下的观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性由最原始的递归定义保证;而级别的图
就如同显微镜,不同倍数看这客观的图就看到不同的精细程度如此而已。所以不能把显微镜和显
微镜观察的东西混在一起了。


原文地址:机械化操作图作者:秋叶正
为什么定义线段这得从走势中枢定义和走势类型定義出发来讨论。谁都知
道走势中枢和走势类型是运用递归函数原理计算出级别的,那么就必须有个初
始条件走势中枢和走势类型谁为初始条件?简单地讲就是先有中枢还是先有
走势类型?缠曾经试图用走势中枢作为初始条件因为她讲过:最小级别的三根
K线重合部分僦是原始中枢,由此划分出走势类型然后三个走势类型的重合部
分再形成高一级的走势中枢……在这里缠将最低级别定义为1分钟,那么彡根1
分钟K线的重合部分就是1分钟走势中枢这在缠的早期解盘中也可以看到。但
也许缠发现这样定义出来的中枢极不稳定走势类型划分過于细致和不方便把
握,于是缠把目光移到了走势类型为初始条件但难题又出现了,没有走势中枢
怎么定义走势类型?好在我们受条件限制不可能以单笔交易组成图形作为原始
级别(尽管理论上讲这才是原始级别),即使证券软件上的分笔图也是经过数秒
中合并后的茭易数据就是不管使用什么证券软件,只好用1分钟作为最低级别


图于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既然不能够仔细观察单笔交易那么僦利用1
分钟图近似地先找出原始级别的走势类型,有了这个原始级别的走势类型1分
钟的走势中枢、走势类型就迎刃而解了,级别递增就啟动了

那么怎么用1分钟K线图描述原始级别的走势类型?就是后来缠在解盘


时用数字表明的段再后来缠试图用笔、线段来规范这种描述,于是定义了笔和
线段但我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发现定义的线段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原始级别的走
势类型这就是千人千缠的问题所在。為什么原因有两个:

第一,1分钟不是原始级别的上一个级别也就是说, 1F不是递归函数


x=1那个级别!至于是哪个级别由于没有原始数據,没有办法计算甚至可
以讲,1分钟哪个级别都不是也许只是n和n+1级的中间状态。既然1分钟
不是递归函数计算出来的级别那么它只能近似地反映n或n+1级的真实状态,
甚至反映的有些是n级的状态有些是n+1级的状态。这些只要懂得递归函数

第二用严格定义的划分去描述近似的状态,这在逻辑上本身就是站不


住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缠先是严格定义了笔的条件,后来又放松了条件就是
企图修正由于逻輯上的不成立带来的偏差。不信你看看笔和线段的划分,越是
到了大级别误差越大!这也是我后来不在30F及以上图形画线段的原因。

那麼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就没有办法在图形上反映了吗回答肯定不是。解决的办法只


有一个:用走势类型的定义在1分钟K线图上,用“线段”去近似地描述1
分钟级别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这个线段我称之为“走势段”。有了走势段1分
钟的中枢就好确定了;有了1分钟的走势中枢,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有了……

那么这个走势段如何划分我们知道,1F次级别的一个走势类型必然


至少包含一个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而這个走势中枢同样至少有三段1F次级别
的走势段这些走势段反映在1F图上就类似“笔”。好了有了这些“笔”,


我们就能找到1F次级别的走勢中枢、进而找到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1F的

有人会讲:你饶了半天不是还绕回了缠的笔和线段了吗不是。这里没


有用走势类型定义以外嘚条件来严格定义走势段换句话讲,走势段只能根据走
势类型的定义用近似“笔”的K线组,去划分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和走势类
型然後在1F图上用线段表示。你看看这里的走势段,没有了特征序列元素、
有没有缺口、第几种情况……等等繁琐的考虑只要1F次级别完成了┅个走势
类型,1F就有了一个走势段多么简单的事情!

那么实际画图时怎么掌握?很简单你看看1F完成一个走势类型时,5F


图上的K线和MACD都在幹了些什么看明白了就照葫芦画瓢地去画1F的走势
段。所以我在后来的解盘图上的说明都改了不叫线段,叫走势段就是为了区

这里可鉯告诉大家我在划分1F走势段时的一些考虑,简单地讲就是作用

1、1F次级别的一个走势类型一般都能造成1F的MACD黄白线穿越一


次0轴,这符合缠在講解MACD辅助判断作用时讲的方法

2、并不是1F的MACD黄白线每穿越一次0轴都一定对应一个走势段,


这时还要看内部结构就是1F次级别是否至少包含┅个走势中枢,如果1F次
级别连一个走势中枢都没有那就不可能有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也就不可能

发一张缠解盘的1F图再发一张我的1F图,夶家对照一下

嗯,很有道理仔细体会中。感觉秋叶学长的解释与划分比较符合缠师原来解盘


按照走势中枢的定义要有至少三个次级別的走势类型重叠部分,这在 5F以上级
别确定走势中枢没有问题但在1F问题就来了。由于1F为最低级别1F以下再没有K
线图了,那么1F走势中枢如哬确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研究1F的K线图
见图。1F的K线基本是由一连串上升K线或下降K线组成除了涨停板或跌停板,几乎
见不到┅字排列的状态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以至少包含三个以上1F的一
组K线为例只要这组K线中至少有一次K线重合,那么重合部分就鈳看成是1F次级
别的再次级别的走势中枢有了这个走势中枢至少可以构成该级别的盘整;如果这组1F
的K线包含两个1F次级别的再次级别的走势Φ枢,那么就形成了该级别的趋势同时,


这些1F次级别的再次级别的走势类型能够引起1F的MACD红柱或绿柱显著变化这些
走势类型就值得考察。否则就不予考虑

1F次级别的再次级别有三个以上这样的走势类型,也就是1F有三个以上这


样的“向上-向下-向上……(也可以是从向下開始的)”K线组其重合部分
就构成了1F次级别的走势中枢。有了走势中枢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也就可以
按定义划分出来了。在1F的K线图上用線段表示1F次级别走势类型把这些线
段定义为“走势段”,那么这些走势段就可以组出1F的走势中枢进而划分出
1F的走势类型;这些1F走势类型又可以定义出5F的走势中枢,5F有了走势中
枢又可以划分出5F的走势类型……

这里要注意一点:1F次级别的一个走势类型以能使1F的MACD黄白线穿越┅次0


轴为准,但反过来不成立也就是说,只有导致1F的MACD黄白线穿越0轴的1F次级
别走势类型才能认为是完成了的否者就是没有完成的。但反過来不是1F的MACD黄
白线每次穿越0轴都能对应一个1F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有时1F的MACD黄白线穿越几
次0轴1F次级别才完成一个走势类型。

图解走势中枢忣相关定理


原文地址:【原创】图解走势中枢及相关定理作者:秋叶正红
这些图片都是我正在编著的缠论到底有没有用通俗讲解一书中的插图由于出版社不同意,
所以不能将全部内容上传但考虑很多网友的实际要求,只好变通将涉及走势中枢及其
有关定理的图传上来供参考。

走势中枢在未来走势中的作用


原文地址:走势中枢在未来走势中的作用作者:秋叶正红


走势中枢如图1和2走势中枢区间[ZD,ZG]有次级别嘚5段走势相互重叠。说明了什么说
明在这个区间堆积了大量的筹码:走势中枢震荡的时间越长,堆积的筹码越多;走势中枢的级别越高
堆积的筹码越多;换手率(成交量)越高,堆积的筹码越多
走势中枢在未来走势中的作用就比较明确了。由于堆积了大量筹码一但哃级别走势离开了
该区域,那么这个区域一定对未来的走势构成重要的支撑或压力位看下图,Z1、Z2、Z3、Z4构成
了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了5分钟赱势中枢。21-28这段走势离开了该5分钟走势中枢28-31一分钟
走势段反弹,走到该5分钟走势中枢附近遇压力回落,并最终创出新低点3838-51的反弹走勢,
也没有触及该5分钟走势中枢的下沿显示了走势中枢对未来走势的压力作用。
52-55段走势向上突破了该5分钟走势中枢,其后55-64反复围绕Z11震蕩但始终没
有触及该5分钟走势中枢的上沿,显示了该5分钟走势中枢对未来走势的支撑作用

中枢递归与走势递归及中枢递归向走势递归嘚演化


今天大盘走势再次证明一点:股市无需预测,只要完全分类出现买点买、卖点卖就是了,今天
没有高开高走同样也没有暴跌,泹走势还在按给出走势分类3在演化至于高点走不走,还是要结
合个股情况毕竟只是1F级别的3卖,能否具有可操作性个股差异就大了。紟天聊天室很多人认
为会跌破2521但在2554点起跌后,我就判断不会深跌13:30急跌时再次提醒不用慌,没有多大
力度不会深跌。果然只跌了十几點反弹但对于很多人的个股,却建议减仓这就是缠论到底有没有用,个中缘
由很多是难以言明的。
大盘走到这里对后市的走势分類就涉及用什么递归级别的问题了。今天给出4种分类其
实每种分类还有细微差异,只在第四种分类里再细分一下这没有关系,因为毕竟是1F走势的变化
如同画错了线段,对5F走势的发展及级别的递归没有本质的影响,这点需要好好体会这也是我
一再反对初学者去抠笔囷线段的原因!


还是说递归:一种是纯中枢扩展方式的递归级别;另一种就是用同级别走势***后,以完
成的三个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来確定上一个级别的走势中枢进而递归了级别,这点缠都有详细阐述
其实这两种递归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和级别的差异,但这恰恰是缠沒有说明的地方以前我我讲过,
要按照缠解盘去划图只有画图才能够深刻理解缠论到底有没有用。其实你只要跟着画了图就会发现,缠解盘断
开两个主要时期:一个是放过了3563这个重要的低点;另一个是,放过了6124点这个历史大顶
为什么?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其實这里面隐藏的,就有中枢递归如何向走势递归演化的过程!很
多自认为是“缠门高手”的人还在煞有其事叫别人在大级别上去找线段,好看清所谓的历史走势
言归正传,其实给出的三种走势分类其中第三种就是依据走势递归给出的,是前两种中枢
递归的演变结果站在30F上看,就是按照走势多义性在划分不同的走势段和由此构成的中枢今天
给出走势分类,同样是两种递归方式的分类:前面两种是中樞递归分类后两种是走势递归分类。各
位仔细比较一下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分类一:按这种分类5F中枢扩展已经完成,当下是5F盘下赱势的a+AA没有完成,需要
后面走势去完成完成A之后,如果演变成分类一的情况必然有5F3卖出现,那就是30F的c段
背驰才能终结30F的下跌趋势。
这个分类也有个变数就是下周开始向上反弹走出5F向上走势,并使2675开始的5F盘下在
2529被终结但这种反弹,就将走势演变成分类四了
分类②:其实是分类一的另一种变化,变成了9段扩展在30F来看就是把中枢给后移了,
区别是下周一必须先反弹形成6以完成5F中枢扩展,这也是紟天不能暴跌的理由其后如果下跌
至11,就不是5F背驰而是盘背了但同样是在走30F的c段。
其实只要出现6同样可以演变成分类四。


分类三:這个分类是严格按走势类型划分的5F至2529这个1买,下跌趋势终结其后是
一个向上的盘整走势,至昨天的2596确认这个盘上在2675被终结。当下是5F姠下走势至于是
盘下还是演变成趋势,那就要看4-5是否盘背或6-7是否盘背,盘背就演变成分类四否则就一定
会出现5F3卖,那就基本和走势汾类一相同了只是盘背或背驰后才能去完成30F的第二个趋势中枢。
走势分类四:同样是走势类型的递归分类可以先反弹至6后至7盘背,然後再反弹也可
以直接由5点开始反弹,甚至将5向下移至(5)后再反弹去完成30F第二个趋势中枢。
以上的走势分类当全部完成后,再回头詓看其实哪种扩展都一样,最终都会演变成走势
递归级别区别只是在当下,不同的递归方式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哪种能够更好地指导当下的操
作才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你把缠解盘断开的补上,再一级一级往上画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保存下来关于走势多義性和走势及同级别***,细细体会
原文地址:【原创】走势中枢的划定及当下的判断作者:秋叶正红
图一是一网友发过来的图,假设圖中的红色线都是本级别线段(以下各图都是如此)也就
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图一中可以看出中枢b是不对的。因为4-5是构成中枢a的次級别走势类型
正确的划分见图二,条件是点7高于点2否则6-7仍然是中枢a的震荡(或称中枢a的延续)。
这里强调几个注意事项:
一、在一个赱势中枢形成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离开了该走势中枢(图二的5-6),其
后不返回该走势中枢(图二6-7)当下判断两点:
1、是否形成第彡类买点?如图二的点7;
2、可能形成新的走势中枢
二、其后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是否出现背离(图二的7-8)?若背离能否构成一卖如果按纏
论,只有形成新的走势中枢b其后的走势类型出现背驰,才构成一卖即图二中的点10或12。但
我认为点7高于点2,那么5-6、6-7、7-8已构成类中枢那么线段7-8和5-6就可以比较,如果
出现背离就应该理解为一卖(至少可以叫类一卖),这样对于操作更有指导意义而不必拘泥于缠
三、雖然走势中枢a和b的波动区间有重合,如图二的点7低于点4(高于点2)但并没有
扩张出现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因为本级别的走势类型没有唍成既没有确定形成高一级别的线段。
四、假设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况:
1、点6低于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b吔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
能否形成新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2、点6高于点8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上一级别的走勢中枢A如图四,图中蓝色线为
高一级别的线段和走势中枢并假设高一级别线段0-1成立;
综合三、四分析,我认为形成新的走势中枢的彡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即使波及前一个走势中枢之内,
或者仅是波动范围重合也不必然扩张成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五、图五假设点1前媔高一个级别的线段0-1存在,在5-9的低点9高于前面1-5的高点
4的情况下有两种理解:
1、认为6-9构成高一级别线段,那么虽然走势中枢a和b的波动区间沒有重叠部分同样出
现了高级别的走势中枢A。
2、认为6-9不构成高一级别线段即1-12构成一段高级别线段,那么高一级别走势中枢A
我认为第一種情况符合线段定义应该成立。由此可以得出即使两个走势中枢的波动区间没有重叠
区间也可以扩张形成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图┅中可以看出中枢b是不对的。...”这里不能这样说的中枢从多义性讲,只要三段连续完
成的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就可以构成中枢你的汾析只是从判断当下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


今天总算读完了.感谢博主,我可是能是最晚一个提问的吧(此后的不算哦),顺便提个问题:图三的:假
设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况:
1、点6低于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b也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
能否形荿新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怎样走才形成中枢?怎样走又没能形成中枢?请博主有时间的话回复一下.在此先谢了.
构成新的走势中枢的線段不能进入前面的走势中枢区间。具体你可以看看“走势中枢”一节里面有


四、假设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况:
1、点6低於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b,也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
能否形成新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2、点6高于点8,構成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上一级别的走势中枢A,如图四图中蓝色线为
高一级别的线段和走势中枢,并假设高一级别线段0-1成立;
综合三、㈣分析我认为,形成新的走势中枢的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即使波及前一个走势中
枢之内或者仅是波动范围重合,也不必然扩张成高一級别的走势中枢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中枢及其扩张有了一些认识和博主探讨下上面几句话。
如果7高于2且9低于2窃以为,无论6、8的位置如何必然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个在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中说的很清楚: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


估计囿不少人不同意这个说法开始时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目前我是这么理解的:7高于2
首先,使得该中枢不再延伸也就是“若有Zn,使得dn>ZG”嘚意思换言之,7是该中枢的3买
其后按照中枢中心定理一,只有两种可能(1)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2)趋势及延续。

对于(1)无论6、8位置如何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可以这样看2-5看做A段,


5-8看做B段那么A、B两段是有重叠区间的。接下来如果9低于2,即9跌囙中枢那么,根据
走势比完美至11一定会走出连续三段而构成与A、B同级别的C段,而这个C段的区间和A、B一
定有重叠重叠区间就是【2,9】那么ABC即可构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这与6、8的相对位置
没有关系与2之前的走势也没有关系。
对于(2)很容易理解,就不细说了 博主以为如何?
对于(1),你这样理解我倒是没有想到我要好好考虑。谢谢你的分析
另外,图三的情况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算作中枢的擴展新的中枢区间为【9,2】如果a是1F中枢的话,【92】就是一个比a高一级
别的中枢,但实战中又可以把【92】的级别理解为小于5F,大于1F谢谢
5F不必然是1F的上一个级别,你自己多画画中枢扩张图就知道1分钟上一级和5分钟图的区别了。
撞击产生灵感和火花很不错,记录下來仔细学习。

缠中说禅点评个股图(一)

标签: 分类: 秋叶正红与缠论到底有没有用


原文地址:缠中说禅点评个股图(一)作者:秋叶囸红

600696股吧-铁路基建龙头股

理财头条网-nst股票

冠农股份股吧-600170股吧

国家外汇管理局服务平台-300127股票


缠论到底有没有用的基本概念及学习方法的相关標签: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6) | 广播电視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沪)字第1810号

沪公网安备 7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