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有从理财不顺到接触网贷半年多赚5万过代还网贷的公司或者人吗?

9月27日晚出借人代表与湖南省政府高级领导进行了沟通,了解案情进展,以下是出借人代表总结:

927晚,我们几个现场代表与几个高级领导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目前得到的结论如下

    1:目前案件已经转为省公安厅重点督办案件,开福经侦每周向省厅做一次书面汇报,不敢不作为。

    2:猎狐行动已经上报,接下来就是抓人,并且湖南政府表示,以前有过美国抓人的先例,不用过分担心抓不到人

    3:领导表示58这个事件要作为标杆来抓,对于相关犯罪嫌疑人肯定是要从严从重打击

    4:定性诈骗是没什么问题,因为58从目前来看,非吸和诈骗都是存在的,但是需要继续补充材料!

    5:对于大唐的作为,警方是不认可的,接下来***很快会介入查证,在此过程中,大唐如果也违法,也会追究相关责任

    1:全力搜寻刑向明(刑森真名),苏娜的资产线索,帮助公安机关为我们查封他们个人资产挽回我们损失做准备!

    2:需要大家授权委托,方便我们前线代表,下一步开展更细致的活动!

    3:大唐,今天是降低了催收费用,接下来估计要宣传打折兑付方案,,我们坚持我们的三不原则,诈骗成立,高管,股东都要来兜底的,我们回本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关于“58车贷”调查记录的通知

58车贷发布关于确认债权本金及提现账户的公告及说明:

出借人接待场地变更通知

8月31日,58车贷投资人与长沙政府协调处,市金融办,区金融办,开福经侦相关领导,,市经侦相关领导,开了一个协调会,初步达成了一个共识,目前案情进展如下: 

7月25日,58车贷发布了关于26日标的的迁移公告。

7月24日,58车贷发布了关于25日标的的迁移公告。

7月23日,58车贷发布了关于24日的迁移公告。

7月23日,有用户反映58车贷周五提现已到账。

7月20日,58车贷发布23号标的迁移公告。

7月19日,发布了关于老系统未到期业务的迁移报告,在20-31日内,分批将老系统所有未到期业务迁移。

7月20日,发布了补充报告,迁移期间,平台会对标的信息进行核对,并对所有账号进行封账处理,每日回款和提现均顺延三天。

今后会持续跟进58车贷系统调整的最新进展,有任何公告与消息都会及时通知大家。


在网贷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嗅觉灵敏。对有净值标的平台情有独钟。积极地在平台投标,然后通过净值标借入资金,再将钱投出去,从中赚取利差,他们就是网贷黄牛。由于黄牛是通过净值标放大自己的资金杠杆,因此他们时刻关注着平台,对平台的任何消息、规则的变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让他们对净值标的利率做出调整,以保证自己的收益不缩水。

网贷黄牛存在的基础是“净值标”。

部分网贷平台为出借人提供净值标以实现资金的临时周转。净值标是以出借人的债券作为保障,给予其一定的借款额度。如出借人在某平台的当前出借金额为10000元,平台净值比例为80%,则该出借人可以再发最高额度为8000元的净值标。

在中国,好多好东西都需要抢,车票、手机、优惠券,乃至是好的P2P标的。净值标的初衷虽然是帮助急于用钱的出借人获得流动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

网贷黄牛通过高端的设备、抢标软件、多次交易获得的平台积分或者VIP身份能够比一般的普通出借人更快地抢到高收益率的标,比如抢到了19%的标的,然后发布收益率较低的净值标,(比如12%的收益)。

买不到优质标的出借人只要来买这些净值标,网贷黄牛就用别人的资金获得了收益差(7%)。平台也在这样的交易中获得了服务费。

目前全国有10%左右的P2P网贷平台存在净值标,这些净值标在2014年累计成交量约占全国总成交量的8.11%。大概也就是80多亿元。其中真正黄牛标的比例无法确切计算。

【网贷黄牛的杠杆是怎么一回事】

当黄牛拿到了8000元资金之后,又可以把这8000元再次投资,于是又获得了8000的投资额,如果接着,就是可以再搞到64 00的净值标。

这样的***可以进行很多次,进一步放大了净值标的杠杆,扩大了网贷黄牛掌握的资金。

简单计算一下,这个数列往后退算是:

如果是数学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算出来,这个等比数列无限项求和最终的值是50000.计算公式是10000*(1/0.2)

事实上,很少有投资人能真的逼近杠杆极限。比如经过十次操作之后,套出来的金额就会降低到1000元以下。这时候,原先的10000元投资已经变成了45000元投资,相当于原始投资额的4.5倍。

如果假设黄牛A君用了1万元来抢标,平台设置的净值比例是80%。那么他可以获得的利润是00元。他需要支付的利息是0元,多出来的钱就是杠杆资金产生的额外收益。以上面发十次净值标为例,具体每次的收益情况就像下面这样。

(此模拟计算没有考虑净值标周期不同等影响因素。)

通过10次净值标套钱,再投资,套钱,再投资——黄牛一共可以获得7312的利息收益(从各种高收益标),同时付出3570的利息成本(付偿付他自己发布的净值标利息)。两者相减有3742之多,比原先的1600利息提高了一倍多。多出的2142利息就是杠杆催生的三万五千多块钱在6%的利差下的收益。

当然实际上,投资的收益不会这么好,因为发布净值标,平台同样也会收取费用,而且一般净值标周期较短,在黄牛的投资没有到期之前,需要反复操作多次。综合这算下,很少有平台真的能存在高达6%的利差空间,一般能搞到3%也不错了。

【网贷黄牛的危险在哪里?】

表面上来看,净值标给网贷黄牛和网贷平台带来了资金收益,活跃了网贷气氛,减少资金站岗,普通出借人也可以将就一下净值标。过度开发的净值标带来的杠杆风险非常可怕。

由于借入的金额可继续投标形成新的债权,出借人可利用净值标房大资金杠杆,由于净值标通常给期限较短,标到其实发标人的债权可能未到期,因此发标人可能无法及时还款。这就是特有的放大资金杠杆造成的风险。

上面举例的A君资金链条如果画出来就会使下面这个样子。

如果其中一个不幸爆雷。那么就是下面这种情况,与后面一连串都变成了连环雷。

要知道,以上组合中会发生坏账的概率要比平台平均出现坏账概率高得多。如果平台平均坏账率1%,倒推计算,10个标里面没有坏账的概率是90%,发生坏账的概率就是10%。如果再算上一开始投资的那个10000元的原始标,就等于是11个标了。

从净值标的参与者来看,普通标借款人、净值标借款人和出借人是一个连锁借贷的关系,出借人的钱借给净值标借款人,净值标借款人用这标签来投资普通标,这种借贷可以多次延伸,一旦普通标发生了逾期,净值标也会跟着逾期。多数净值标的期限较短,如果期限错配不好,而且又有几个普通标都逾期,就会造成平台上大面积的逾期。影响范围扩大。

【网贷黄牛真的赚钱吗?】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点晕?网贷的净值标这么复杂,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做黄牛呢?

那我们就来计算,网贷黄牛到底是不是能赚。

首先,我们就要再提出一个“预期收益”的概念。还是以上述的黄牛投资为例。假设平台坏账率是1%,那么他有1%的概率会在第一笔投资中就踩雷——损失全部本金,而且要赔出之后是所有净值标的本息,结果就是损失49275元。如果是他在第二轮杠杆中踩雷,那么就会亏损37675元——每一种中雷的概率和损益都是可以算出来的。当然咯,他依然有着89%的概率可以盈利3742元。

那如果把所有的以上收益和收益发生的概率算出来,最后做一个综合,就可以得到预期收益率。

这东西算起来比较复杂。我就直接给结果把。

10000元本金,0.8杠杆下,如果借出收益率16%,净值利息率10%,坏账率1%,进行10次***,最终的预期收益是1639元。具体看表。

你有没有感觉很可笑?幸苦做了那么多工作,结果的预期收益率还是16%左右,和你完全没有黄牛的收益没啥差别。

如果我们进一步计算的话,可以发现黄牛的预期收益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平台坏账率。当平台坏账率提高到2%的时候,这组投资的预期收益会骤降到-388元,变成亏本的***。

所以说网贷黄牛其实是很高风险的职业,收益也不见得高。而且也不能滥用杠杆。杠杆并不是越高越好;杠杆不是越多越好,上面的例子,如果杠杆式0.9,(10000元可以发9000的净值标)其他因素不变,最终的预期收益率反而会从1639元下降到1161元。

对于黄牛来说,只有开始的几次杠杆,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效果。上面那个例子如果不是丧心病狂的利用了10次净值标,而是只用2次,整个投资组合预期收益是1939,反而要比10次操作的更高。

另一头,对于网贷平台来说,只要向净值标发布者收取手续费,把利差压低,就能很轻松的压缩网贷黄牛的生存空间。

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这里不深入讨论。

#注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2014中国网络借贷蓝皮书》清华大学的出版社出版王家卓 徐红伟主编。

专栏作家博金学院投稿,其观点和建议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多赚赞同或证实其观点。如有问题可直接在下面留言,各大媒体转摘请说明出处。)

网贷“限额”监管重压之下,一度持保留意见,傲娇发布亿元大标的红岭创投也近日表示“红岭将主动降低原大单上限,在12个月过渡期内完成转型。”看来业内对“限额令”从最初的无声反抗到了默默执行阶段了。

网贷“限额”监管重压之下,一度持保留意见,傲娇发布亿元大标的也近日表示“红岭将主动降低原大单上限,在12个月过渡期内完成转型。”看来业内对“限额令”从最初的无声反抗到了默默执行阶段了。

那么问题来了,网贷平台如何布局才能保证资产端不超过限定额度?

网贷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资产端是网贷平台脱颖而出的致胜法宝。尽管目前网贷资金端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获客成本不断提高,但是如果没有优质的资产项目,不能全面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以及资金使用情况,更重要的是,不能利用这些信息建立风险控制模型,无法管理资产端,网贷平台就必死无异。

“限额令”之前,网贷的资金端项目基本来自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供应链融资、票据、保理、政信工程融资、房贷、车贷、消费金融等项目,因此平台标的数额参差不齐,动辄上亿元的标的有,几万元的小标的也有。互联网金融自2007年进入中国后,由于国内大数据征信还不健全,资产端风险控制不足,逾期或坏账率攀升,平台关闭或跑路现象频发。那些曾发布大标到期无法兑现或跑路的平台,常常损害了更多投资人的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明确规定了借款人在网贷平台的借款上限,这意味着P2P行业将向小额业务领域过渡。目前小额信贷业务也只有车贷、个人信贷、农村金融、消费金融几类,相对来说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主要是车贷业务,最有发展前景的是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兴起伊始,车贷就成为大量小而美平台的主要资产项目之一。平台成立之初已认识到车贷一般以车辆做为抵押物,不同于无抵押的小额信贷,以车贷做资产项目可降低平台运营风险,也便于贷后管理。总体来说,车贷是非常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这意味着以车贷作为资产端项目可以模式化发展,车贷将是P2P平台日后布局资产端的重要方向之一。

最近几年,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提高生活质量上来,居民消费的升级,带来的就是消费金融市场的广阔增量。数据显示:即使中国的实际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5.5%,中国的消费市场到2020年仍将扩大约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消费市场将带来2.5万亿美元的增量。虽然目前BAT三巨头在消费金融领域跑马圈地,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P2P平台左手拿资产右手抓资金的中介属性,转战消费金融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比如,很多以小额信贷业务起家的P2P平台,其已有的业务与消费贷款有非常相似的审核规则,直接优化、移植、升级即可。

尽管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中,P2P平台的优势不大,但是移动端的竞争将会缩小消费金融市场竞争者的差距,为P2P平台提供充分竞争的红利。

(注:本文系多赚专栏作家拓小天投稿,其观点和建议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多赚赞同或证实其观点。如有问题可直接在下面留言,各大媒体转摘请说明出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